-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非裔美国小说艺术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21662
- 条形码:9787030721662 ; 978-7-03-07216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非裔美国小说艺术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系统介绍和研究非裔美国小说艺术特色的专著, 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对非裔美国小说技法的细致总结和文本阐释体系的宏观建构上。笔者以文本细读为基础, 探究了23位有代表性的非裔美国作家及其36部重要作品的写作风格和叙事策略, 把对艺术技巧的研究上升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哲理层面, 为非裔美国文学艺术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持。本书有助于拓宽我国学界对非裔美国小说艺术问题的探究边界, 提高读者对世界多元文化和族裔文化的认知能力, 对美国其他少数族裔 (如印第安裔、拉美裔、亚裔等) 文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非裔美国小说艺术研究 目录
前言
**章 伏笔与悬念 1
**节 阿塔威与《鼾声如雷》的伏笔建构 4
第二节 莫里森的伏笔与悬念:《柏油娃娃》 12
第三节 雷德笔下的伏笔与悬念:《如此有趣的年代》 22
第四节 海姆斯的反讽型悬念:《疯狂的杀戮》 29
第五节 怀特黑德与《尼克尔少年》的悬念叙事 38
小结 48
第二章 反讽叙事 49
**节 《国中之国》之反讽手法 53
第二节 从《善良的黑巨人》看赖特对命运反讽的妙用 61
第三节 内洛尔与《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的命运反讽 68
第四节 戏剧反讽之叙事策略:《流沙》 72
第五节 酷儿反讽叙事的三维建构:《乔凡尼的房间》 81
小结 90
第三章 心理叙事与意识流 91
**节 盖恩斯与印象主义心理叙事:《父亲之家》 93
第二节 《恩惠》:意识流中的流变与流变中的意识流 102
第三节 《倘若比尔街能说话》:潜意识层之死水微澜 110
第四节 《纳罗斯街区》与意识流的诗化迁移 120
第五节 《穿蓝裙子的魔鬼》:人格演绎与心理叙事 127
小结 134
第四章 心象叙事 135
**节 《异域》:象由心生与境生象外 137
第二节 《街》:记忆表象、心象与情境心理 146
第三节 《随意敲门》:心象叙事之跨时空建构 155
第四节 《拥有快乐的秘密》:沃克笔下的想象叙事 164
小结 173
第五章 张力叙事与叙事张力 174
**节 迷的建构与解析:《真酷杀手》之推理叙事 176
第二节 命运反讽叙事与悬念效应:《枪声四起》 185
第三节 新哥特叙事:《大金梦》 194
第四节 《禁果》之叙事张力 202
第五节 从《贝利咖啡馆》看叙事张力的建构 212
小结 219
第六章 戏说叙事、戏仿叙事与仿真叙事 220
**节 《飞往加拿大》:戏说语境的悖论与反思 222
第二节 《芒博琼博》:里德的戏仿叙事 233
第三节 《亲缘》:仿真叙事与时空跨越 242
小结 252
第七章 空间叙事 253
**节 《为奴十二年》:南方种植园的规训空间 255
第二节 《局外人》:城市空间与生存张力 264
第三节 《长梦》:都市空间与人性演绎 272
第四节 《法农》:后现代叙述空间 280
小结 286
第八章 叙事结构 288
**节 《不无笑声》:早期黑人小说叙事模式的创新 290
第二节 《刑前一课》:小说视点与叙事层面的建构 299
第三节 苏珊-洛丽?帕克斯的戏剧化小说叙事:
《奔向母亲的墓地》 311
第四节 莫里森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策略:《至爱》 319
第五节 从《家》看“呼唤与回应”模式的导入与演绎 329
小结 339
结语 340
参考文献 343
非裔美国小说艺术研究 节选
**章 伏笔与悬念 伏笔是作家在文学作品里对将要发生的事件预先给出暗示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伏笔经常出现在小说或章节的起始部分,帮助读者产生对即将发生的事件的期望。作家设置伏笔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人物对话、情节事件和场景变换,甚至一个作品的题目或一个章节的题目都可能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某种预兆或提示。小说里的伏笔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创造悬念的氛围,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添故事的戏剧性。此外,伏笔能使一些看上去特别或奇怪的事件变得可信。作者有意设置对某些事件的暗示,使读者产生渴望了解下文的心理。 伏笔暗示的内容可能是未来事件、人物性格本性和情节转折。其设置目的是营造氛围、表达主题或建构悬念,暗示的事件通常与小说主要人物后来遇到的事情有关。故事情节因某些人物或事件而延迟的情况也可能引发读者产生重大事件将要来临的预感,从而成为未来事件将要发生的伏笔。 伏笔作为一种写作手法,除了小说外,还经常用于歌剧、音乐剧、电影、电视剧等领域。在文学作品里,设置为伏笔的可以是事件、对话、行为举止,也可以是各类人物的出场,包括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或陌生人。 在文学创作中,伏笔不同于“熏鲱”(red herring)手法 、倒叙(flashback)或闪前(flash-forward)。首先,“熏鲱”手法指的是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用于转移读者注意力的东西或话题。“熏鲱”是一种暗示,但这种暗示是用来误导读者或观众的。然而,伏笔仅暗示在某叙事事件里某个有可能出现的后果,有意把读者引导到正确的思维方向。其次,伏笔不同于倒叙:尽管伏笔和倒叙都可以用来增添文学作品的叙事艺术性,但在文学作品中设置伏笔的目的是提示读者即将发生的事件或使读者对小说后续情节的发展产生预感;倒叙的设置目的是直接为读者提供有关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说明或背景信息。倒叙打断叙述情节线索陈述一个更早的场景或故事片段,为读者提供澄清某个事件的信息,促进读者对相关事件的了解。伏笔和倒叙一样具有促进读者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功能,但总的来看,伏笔表现的意思比倒叙更加微妙,并且不带有为读者提供说明或解释的目的。得体的伏笔非但不会中止故事的叙述,反而会艺术性地植入小说的故事发展过程,从而预示后续事件的发生,增添作品的阅读趣味。*后,伏笔不同于“闪前”。“闪前”指的是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和其他媒体作品中的一个场景里的超前叙述,也就是在现在的某个时间点上提前叙述未来事件或穿插未来事件,而伏笔仅是有时通过人物来预示将来。非线性叙事中,不按时间顺序排列出现的场景会引起“闪前”,导致所叙述的人或事与时代不符。 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采用的伏笔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①直接伏笔。这种伏笔在文学作品里直接向读者暗示或指示某个特殊的事情即将发生。有时候,作家可以通过直接伏笔明确揭示故事里有什么事件即将发生,这有助于读者聚焦于故事叙述中除情节结局之外的方面。②间接伏笔。这种伏笔被作家设置在文学作品里,间接或隐晦地向读者暗示或指示某个特殊的结局即将出现。这种伏笔对读者来讲不太明显,通常在某个结局已经发生或出现的时候,读者才恍然大悟之前某个事件或人物的出现是这个结果的预兆,但在阅读过程中被忽略了,从而引起读者对作品更深入的探究,使读者对作家的巧妙安排拍案称奇。 伏笔事先为即将揭晓的事件提供爱、恨、惧、怒等情感或期待心理。如果伏笔使用得当,读者就能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更高的阅读快感、更深的艺术感悟和更透彻的主题理解。然而,如果伏笔运用得不好、不恰当或不适宜,会使读者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迷惘或对作家的写作技巧感到失望,也会大大地削弱文学作品的情节建构、人物塑造、主题展现和艺术质量。因此,作家在创作中运用伏笔时必须谨慎,并注意艺术性,才能避免所设置的伏笔被误解,或因太隐晦而不被理解。 在文学创作中,与伏笔密切相关的写作手法是悬念。悬念指的是读者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命运的走向和未知情节的发展变化等所持有的一种迫切期待但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盼心理。悬念在小说中是激发读者阅读兴奋的因子,时常能引起读者揣摩下文的好奇心。陈果安说:“悬念设置是故事讲述*基本的技巧,传统小说正是靠悬念把读者引入故事的迷宫的。悬念基于人的好奇心和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当事物发展到某一阶段,人的好奇心总会探究下一步的发展,并对事物的发展有一种审美期待,小说阅读就是在这样一种心理下完成的。” 的确,悬念既能有效地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又能使他们保持这种兴趣。悬念还是小说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指路标,能使小说情节紧凑而集中,同时还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和阐述小说主题。 悬念通常存在于以下几种情形:①作品结局的不确定性。悬念存在于由“谁”(who)、“什么”(what)或“怎样”(how)等特殊疑问词引导的问句里;读者对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感到非常好奇,但不知道它会怎样发生。②前述事件之结局的不可避免性。悬念存在于由特殊疑问词“什么时候”(when)引导的问句里,读者或观众虽然知道什么事要发生,但不知道将在何时发生。对结局的焦虑性等待使悬念在读者心中生成。 ③文学作品里由“为什么”(why)引导的问题也可能成为小说的悬念。 读者对事件发生的缘由的迷惘也会形成悬念,激励读者去探究谜底。 在非裔美国小说的创作中,伏笔和悬念都是非裔作家经常采用的重要叙事策略。伏笔是上文中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描述,却是下文出现的人或事件的预示或暗示,对后续情节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在叙事策略的设置中,伏笔的主要特点是在情节叙述时对相关人物或事件的交代包括预设和照应两个部分,从而避免了故事叙述的直白性,使小说结构更为严密和紧凑,同时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或困惑之感。伏笔的照应,也可称为“伏应”,指的是故事情节的前铺与后垫的相互呼应。在非裔美国小说中,黑人作家时常采用伏笔的叙事策略,习惯在上文对下文将要出现的重要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呼应、说明或阐释。 有些小说的题目兼具伏笔和悬念的双重功能。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娃娃》(Tar Baby)的题目就是一个伏笔,预示了小说主人公将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和非洲传说“柏油娃娃”类似的人生经历;该伏笔同时也是一个悬念,引导读者去消解“柏油娃娃”的本意与寓意之内在关联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切斯特 海姆斯(Chester Himes)的小说《疯狂的杀戮》(The Crazy Kill)的题目预示了这部小说必然与某个血腥的凶杀案件相关,使读者一看到题目就产生了对小说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朦胧预知。这里的书名成为一个伏笔,但这个伏笔没有指明相关事件的结局,这又形成了使读者迷惘的悬念。沃尔特 莫斯利(Walter Mosley)的小说《麻烦是我惹的》(Trouble Is What I Do,2020)的题目也给读者提供了阅读小说前的预示,使读者在阅读小说前就知道小说主人公可能会遇到一个自找的麻烦,预示了在后面会有更为精彩的描写。这个伏笔同时也是一个悬念,即麻烦是什么呢?这就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励读者将小说读下去,自己去寻找悬念的谜底。在大多数情况下,非裔美国小说的题目都可以被视为伏笔和悬念的统一体。此外,小说中人称代词的含混性、人物行为的反常规性、话语的模糊性等都可能成为值得关注的伏笔或悬念。 总之,非裔美国作家在小说创作中通常把伏笔和悬念作为小说主题表达的重要载体。本章将主要探析威廉 亚历山大 阿塔威(William Alexander Attaway)、托尼 莫里森、凯莉 雷德(Kiley Reid)、切斯特 海姆斯和科尔森 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五位作家在小说创作中的精妙伏笔或精彩悬念,揭示伏笔和悬念在单独使用和综合运用中的独*艺术魅力。 **节 阿塔威与《鼾声如雷》的伏笔建构 威廉 亚历山大 阿塔威(1911—1986)是20世纪中期著名的非裔美国城市自然主义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他的重要文学成就表现在小说方面,但一生中只出版过两部小说:《鼾声如雷》(Let Me Breathe Thunder,1939)和《锻炉上的血》(Blood on the Forge,1941)。在其文学生涯中,阿塔威特别关注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和生态问题。《鼾声如雷》是阿塔威的**部小说,描写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末期白人青年寻求生存机会的漂泊经历和耐人寻味的爱恨情仇。在这部小说里,下层白人生活困苦,工作机会稀少,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被边缘化和局外化,其生存状况与黑人差不多。 因此,阿塔威在描写他们的境遇时能产生极强的心理共鸣。该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学界的好评,并获得罗森沃德基金 的资助,这为其后续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经济保障。 这部小说*大的艺术特色是伏笔。阿塔威在伏笔运用中交代含蓄,使小说的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但不会产生意外或疑惑之感,反而会产生对主题及其寓意的顿悟,感知到预置人物或事件的精妙之处。 具体来讲,《鼾声如雷》从人物伏笔、物件伏笔和动作伏笔等方面展现了伏笔叙事的建构特色和画龙点睛之处。 一、人物伏笔的铺垫性 人物是小说里所描绘的人,也是小说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从叙事学来看,叙事性文学作品通常以人物的全部活动为中心来反映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现实生活状况。典型人物是人物形象中*有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的形象。人物在小说中的出场顺序和相关命运皆是作者艺术考量的结晶。小说中有的人物昙花一现,有的人物为后续人物的出现和后续情节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对小说中的冲突和高潮起到预示作用。对后续人物或事件有铺垫作用的人物可以被视为伏笔人物。“在伏笔人物的设置中,‘伏’得必须巧妙、隐秘、有创意;看似闲笔,实为作者的妙笔。” 阿塔威在《鼾声如雷》里巧用人物的出场顺序,先出现的人物对后出现的人物的性格和行为起到预示、阐释或说明的作用。 阿塔威在这部小说里首先设置了邂逅人物伏笔。这类伏笔指的是在小说中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的某个人物对小说后续情节的发展具有铺垫和预示的作用。在白人农业季节,工人斯蒂普(Step)、埃德(Ed)和西班牙裔小男孩希 博伊(Hi Boy)三人坐火车从西雅图到堪萨斯的途中,博伊口渴了,斯蒂普带他去车厢的饮水处喝水。他们在车厢的走道上遇到一个戴礼帽的人。斯蒂普对有钱人一向没有好感,于是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埃德在座位上看到这一幕觉得好笑:根本不相识的人,有理由瞪人家一眼吗?晚餐时,餐车服务员到各车厢邀请乘客到餐车用餐。斯蒂普打算带博伊去餐车用餐。埃德知道斯蒂普手里只有几毛钱,怎能去餐车呢?埃德本不想去,但看到斯蒂普执意要去,也就只好跟着去了。他们在餐车点了饭菜和咖啡。当餐车服务员请他们买单时,他们极为尴尬,因为他们身上根本没有足够的钱支付餐费。正当斯蒂普和埃德准备推开服务员,强行跳车逃走时,在另一张桌子上用餐的那个戴礼帽的人主动为他们买了单。这个戴礼帽的乘客原来是亚马克山谷“四里农场”的农场主。他热情邀请他们到其农场去喂山羊,月薪8美元。后来他们得知,这个戴礼帽的农场主名叫桑普森(Sampson)。他的出现成为斯蒂普等人南下之行的转折点,为他们去“四里农场”打工的情节埋下了伏笔。从小说情节的发展来看,如果桑普森没在火车上出现,那就没有斯蒂普等人在亚马克山谷所经历的各种爱恨情仇。 阿塔威笔下的重逢故人伏笔指的是小说主人公见到故人或老朋友的事件,旧相识的出现为小说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做了铺垫,起到预知作用。阿塔威在这部小说里描写了斯蒂普拜访老朋友玛格(Mag)的场景。玛格是亚马克镇上一个开旅店的农场主,现年53岁。玛格年轻时从事色情业,把挣到的钱大多用于房地产投资。现在,她在铁路边拥有一大块土地,还在镇上拥有几处房产。玛格对斯蒂普充满感恩之情,她常说:“如果不是他,我老玛格今天就不可能坐在这里了。” 原来,多年前,几个歹徒由于争风吃醋,在一家小酒店里谋划刺杀玛格,抢劫她的财物。斯蒂普碰巧偷听到了他们的阴谋,并把此事告诉了玛格;之后他们和警方配合,采用里应外合的方式,把所有罪犯缉拿归案。此后,玛格把斯蒂普
-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15.4¥42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6.4¥45 -
中国小说史略
¥9.9¥35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3.8¥32 -
鲁迅的微博
¥9.4¥20 -
挑选缪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奇幻故事集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