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抑郁症(原书第2版)

抑郁症(原书第2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9.8(6.3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抑郁症(原书第2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1472285
  • 条形码:9787111472285 ; 978-7-111-4722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抑郁症(原书第2版) 内容简介

这本心理学经典著作,是认知治疗学派创始人贝克教授的代表作。 40多年前,阿伦·贝克这本开创性的《抑郁症》第1版问世,抢先发售从临床、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治疗等各个角度,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抑郁症,毋庸置疑地成为抑郁症领域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不论是从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领域,还是想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原因、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理论依据、对比试验、临床案例……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时隔40多年后这本书首度更新再版,除了保留第1版中仍然适用的各种理论,更增强了关于认知障碍和认知治疗的内容,详细讨论了导致抑郁症的各种情绪障碍类别,并有关于药物治疗作用、心理治疗等的新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疗法在预防抑郁症愈后复发上的价值。 贝克发现负面图式和自动思维可以引发痛苦的情绪状态,认知疗法的重点在于矫正来访者的思维扭曲,运用重新归因、三栏笔记法等实用技术,帮助来访者消除消极的自动想法,重建认知结构,其形式积极主动、结构化并且见效快。它吸取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分析心理学的技术而日趋完善和系统化,成为当今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当中主要运用的一种方法。 贝克教授从验证精神分析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入手发现和创立了认知行为疗法(CBT),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的效果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效果相当,长期效果以及降低复发率方面甚至优于药物治疗。这本《抑郁症》就是贝克教授的代表作,从20世纪70年代出版到这次的第2版,40年来一直是CBT经典的著作,也是每个CBT学习者的推荐阅读著作。贝克教授创立的认知行为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对抑郁症有效,对各种焦虑障碍甚至是人格障碍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抑郁症(原书第2版) 目录

译者序
翻译团队
第2版序言
**部分 抑郁症的临床方面 //1
第1章 抑郁症的定义 //2
抑郁症的悖论 //2
抑郁症的患病率 //3
不同类型和年龄的人的患病率和严重性 //4
抑郁症的描述性概念 //6
抑郁症的语义学 //7
抑郁症和正常情绪 //9
第2章 抑郁症的症候学 //11
目前的系统性研究 //11
主诉 //12
症状 //14
情绪症状 //16
认知表现 //21
动力性表现 //25
植物性和躯体性的症状 //31
妄想 //34
幻觉 //36
临床测试 //36
表象 //36
迟缓 //38
焦虑 //39
症状群的差异 //39
儿童和青少年 //39
文化差异 //40
第3章 进程和预后 //41
作为一种临床疾病的抑郁症 //41
抑郁进程和结果的重要性 //42
系统性研究 //42
发作点 //45
复原和慢性发作 //46
持续时间 //48
复发 //50
发作间歇期 //51
内因性抑郁和神经性抑郁比较的结果 //53
精神分裂症者的结局 //53
自杀 //54
慢性抑郁的预测因子 //56
本章小结 //58
第4章 情绪障碍分类 //60
官方术语 //60
分类系统的来历 //63
分类的信度和效度 //63
二分法和二元论:过去和现在 //64
内源性与外源性抑郁 //64
自主性与反应性抑郁 //65
焦虑性与迟钝性抑郁 //65
精神性与神经性抑郁 //65
内源性和外源性抑郁 //65
内源性-外源性模型的起源 //66
“大辩论” //67
内源性抑郁和反应性抑郁之间的区别 //67
系统研究 //68
抑郁等价物 //72
继发于躯体形式障碍的抑郁 //73
第5章 精神性和非精神性抑郁的对比 //75
“精神神经症”的抑郁反应 //76
定义 //76
概念的演化 //78
伴有精神特征的严重抑郁(精神性抑郁反应) //80
病例1 //81
病例2 //81
病例3 //81
现代的诊断 //84
第6章 躁郁症 //85
历史和定义 //85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的诊断标准 //87
躁狂症与抑郁症的关系 //88
躁狂阶段的症候学 //89
情感的表现 //90
认知表现 //92
动机表现 //93
生理和营养的表现 //94
躁狂阶段的行为观察 //95
躁狂-抑郁行为的周期性 //96
躁狂-抑郁症患者发病前的人格 //97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7
分类的问题 //97
目标成就和躁狂的症状 //98
第7章 更年期抑郁症 //100
概念的由来 //100
病因 //101
年龄 //102
症候学 //103
发病前的人格 //105
本章小结 //106
第8章 分裂情感障碍 //107
定义 //107
概念的发展 //108
紧张症和躁郁症 //108
急性情感性分裂精神病 //111
急性精神分裂症 //112
关于修订诊断的研究 //112
抑郁和精神分裂症的不同点 //113
预后 //116
精神分裂症的情感因素和预后 //116
目前分裂情感性障碍的分类 //118
本章小结 //123
第二部分 抑郁症的实验方面 //125
第9章 抑郁症的生物学研究 //126
早期研究 //126
躁郁症和体质 //128
躁郁症的遗传性 //130
同卵双生子的研究 //130
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 //131
家谱研究 //132
小结 //134
抑郁症的生物化学研究 //134
早期研究(1903~1939年) //134
近期研究(1940~2004年) //136
内分泌研究 //141
类固醇代谢 //141
甲状腺功能 //144
自主神经功能 //144
醋甲胆碱作用下的血压反应 //144
唾液分泌研究 //146
神经生理学研究 //147
镇静阈值 //147
解剖学研究 //148
神经营养和神经发生理论 //150
肌电图研究 //151
睡眠的脑电图研究 //151
脑电图唤醒反应 //155
新近的儿童和青少年研究 //156
神经心理学研究 //157
本章小结 //158
第10章 心理学研究:检验精神分析理论 //159
 早期的心理功能测试 //159
心理运动能力 //159
概念能力 //160
知觉阈限 //161
歪曲的时间知觉 //161
歪曲的空间知觉 //162
 早期的实验研究 //162
 家庭背景和人格 //163
 自我概念 //165
 贝克对抑郁症的系统研究 //166
心理动力学因素 //166
贝克研究的历史 //167
检验假设 //169
 并行研究 //175
言语材料中的认知模式 //175
纵向研究 //175
抑郁症病人在梦中的模式 //176
童年时丧失父母和成年时患抑郁症 //183
抑郁症中的认知歪曲 //187
后记 //197
第三部分 抑郁症的理论方面 //199
第11章 抑郁症的理论 //200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