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屈原辞文体研究

屈原辞文体研究

作者:张世磊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35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3.4(7.2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屈原辞文体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00809
  • 条形码:9787522700809 ; 978-7-5227-008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屈原辞文体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从文体学视角出发研究屈原辞。作者先从文章体类角度将屈原辞分作诗体、赋体两类,每一类又依具体文本体征进行再分辨。再分辨时,根据先秦文体生成特点,着重从文体生成的文化依据、文本的艺术构思等视角立论,得出了一些新认识。

屈原辞文体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战国历史语境下的文体生成及其内涵
**节 仪礼制度与文体生成
第二节 士人个体创作下的文体生成
第三节 战国时期文体概念内涵

第二章 屈原辞文体特征与文类划分
**节 屈原辞诗体论证
第二节 屈原辞赋体论证

第三章 屈原辞诗体再分辨
**节 《离骚》:托之巫口的托言体诗
第二节 先秦著图训政传统与《天问》题画体论证
第三节 《九章》:九体组诗的开创
第四节 《橘颂》:摹物象志的古颂变体
第五节 《九歌》文体论

第四章 屈原辞赋体再分辨
**节 士人之伤与《卜居》《渔父》问对体言志赋
第二节 孤寂心灵的自慰与《招魂》骋辞描摹大赋抒写

第五章 屈原辞文体风格论
**节 文体风格理论及屈辞文体风格研究现状
第二节 悲怨与风骨:骚类诗体情志风格论
第三节 从“文质彬彬”到“即体成势”:骚类诗体风格的开创意义
第四节 激愤与警策:《天问》风格论
第五节 凄婉与缠绵:《九歌》风格论

第六章 屈原辞文体的流变及影响
**节 屈原辞文体对宋玉诗、赋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招魂》“楚美”铺写对汉代骋辞大赋的影响
第三节 《卜居》《渔父》对问对辩难言志赋体的影响
第四节 汉代拟骚诗与骚体赋异同的文体学探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屈原辞文体研究 节选

  诚如前文我们所说,文体概念的内涵应当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文章之体类与文本之体征。文章之体类是指不同的文体类别,如在我国古典文学的范畴中,主要的文体类别有:诗、散文、赋、小说、戏剧;文本之体征指具体某一文类下,其作品文本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文本特征,如诗体文类下,有四言体、五言体、七言体等。明于此,则文本体征特点在古典文学范畴中不宜拿来作为区别文体类别的准则。相同的文本体征不一定是同一文类,如诔、铭大都为四言体;而同一文类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文本体征。所以今天若要我们来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赋、什么是小说等问题,就不能仅仅拿某一体类下的具体作品的文本体征,或某一文类的一种属性作为依据,而是应该对诗或赋有一个全面的、整体性的认识。如诗体可以言志,也可以抒情,但也有叙事诗,如杜甫的一些诗作;也有以议论人诗的,如宋代的一些诗作。因此就不能把诗的某一特征看作诗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根本依据。同样,赋虽然有“不歌而诵”的特点,但不能拿这一点来框定赋的概念,或是作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依据,魏晋时期还出现了俳赋,它们是合韵律的,就不一定是“诵”了,或许还可以唱;而汉代抒情小赋的出现,也使得“体物写志”的说法有了局限性。所以现如今再界定这些文体类型时,就不能再限于具体文本体征或依有一定时代局限性的文论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研究,而是应当放眼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以一种全面的、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任何一种文体类别。  不论是拟骚诗还是骚体赋,都是仿拟屈原作品而来的,拟骚诗可以说是直接脱胎于屈原作品;骚体赋虽然在内容上大多已脱离了屈原色彩,但在形式上依然披着屈原作品的外衣,因而不可否认两种文体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这也是由那个时代的文学特点决定的。战国以来至汉初,我国抒情文体的种类是有限的,诸子散文、纵横家辞令的文体形式不适于用来抒情。《诗三百》又一直与政治教化联系在一起,至西汉文景时期,又立博士,纳入经学范畴,《诗三百》的这一“身份”,使得个体文人也很难采取它的艺术样式来抒发个人情感。因而只有屈原作品这一典型的抒情作品形式可供文士借鉴。  就屈原作品来看,《离骚》《天问》《九章》等篇章的创作,采用自西周以来的讲文采、语辞、以雅言行文的赋法创作。创作目的,文本本身具有的功能,则与西周王室逐渐衰微后正直的公卿士大夫作诗讽谏、抒怀是一脉相承的。屈原无辜受到小人谗害,内心十分枉屈,而君王又是非不明,因此必然会选择一种适合咏叹的句式来抒发内心不平,选择一种质问的短句来使君王反思历史背后的道理。任何一种创作,其形式都是服务于内容的表达与抒发。先秦对于文体的界定不是看其形式,而是看其内容与功能,诗在先秦,就是指向事件、内容、情怀。何况就形式上讲,屈原《离骚》《天问》《九章》诸篇章句式整齐、用韵规整,定性为诗没有任何问题。  屈原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他们虽然也以辞赋见长,采用与屈原相同的讲究文采的赋法创作、雅言创作,却走向了娱乐君王、服务于君王享乐之途,这与屈原创作背道而驰。但可以肯定的是,赋在宋玉时已然成体,《高唐赋》《神女赋》《大言赋》《小言赋》的创作已能证明这一点。西汉以来,文学创作首先是在地方藩国兴盛,各侯王召集宾客组成文学集团,其创作正类似于战国晚期楚顷襄王周围宋玉等人的创作,以满足王的言语辞赋之好,屈宋之华彩丽章成为他们创作效仿的对象,因而汉初率先兴起的就是《七发》《子虚》等以语辞见长的王公游猎享乐景象的大赋文学。  ……

屈原辞文体研究 作者简介

  张世磊,男,1986年生,山东梁山人,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与文化。在《山东大学学报》《孔子研究》《文史知识》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