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域观经济学研究

域观经济学研究

作者:金婄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435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75.9(5.5折) 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域观经济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81732
  • 条形码:9787509681732 ; 978-7-5096-817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域观经济学研究 内容简介

  经过长期观察思考,2018年,我提出了经济研究的“域观”及“商域”概念,可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概念并称。几年来,我和一些对此感兴趣的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一些学者相互交流,提出可以探索建立“域观经济学”的设想。在一次以此为专题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各位学者就域观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大家议定,在经济管理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将有关经济学域观范式研究的论文编撰成书,作为建立域观经济学的理论铺垫。在此基础上,各位学者将继续进行域观经济学的学术体系研究,适时完成和出版域观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研究著作。  凡进行学术研究,要解释一个复杂现象,都可能涉及无数多的因素,但不可能将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在形成理论模型时,必须在无数多的因素中进行选择,确定若干因素来进行因果关系的逻辑建构,其他因素则作为“干扰因素”而抽象掉,排除于逻辑建构体系之外。实际上就是必须确定观察和研究视角的学术取向,并根据一定的取向进行因素选择。观察和研究的学术取向,在理论上也被称作学术“范式”。也就是说,所谓学术范式就是从复杂世界里抽象出来的基本逻辑思维构架,以假设或想象的理论逻辑世界(理论模型)代替现实世界,作为认识和刻画现实世界的思想工具。人们观察现实世界所基于的范式视角不同,获得的现实世界图景就不同。范式发生变革,所观察到的世界图景也就会发生变化。所以,从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转变为域观范式,即形成“微观-宏观-域观”或“史观-微观-宏观-域观”的经济学范式承诺建构,我们就可以更贴切地认识和刻画现实世界。

域观经济学研究 目录

**部分 范式变革
关于开拓商域经济学新学科研究的思考
试论经济学的域观范式——兼议经济学中国学派研究
论经济学域观范式的识别发现逻辑
本真价值理性时代的区域经济学使命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
探索推进经济学范式变革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范式承诺
经济学域观范式的若干基本原理研究

第二部分 理论探索
经济学:睁开眼睛,把脉现实!——敬答黄有光教授
域观范式下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深入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
思想流动、域观常态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民族经济学学科新范式研究
论民族经济学的域观范式基础
从域观经济学范式认识中国奇迹

第三部分 现实研究
关于大健康产业的若干经济学理论问题
论区域经济的视域与关切——新冠肺炎疫情的启示
论经济主体行为的经济学范式承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思考
论经济的组织资本与组织政策——兼议新冠肺炎疫情的启示
市场经济的组织秩序及其疫后态势
新时代充分竞争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取向
网络信息产业的组织特征与规则逻辑——域观视角下的观察与思考
网络信息技术深刻重塑产业组织形态——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态势
经济双循环视域下的需求侧改革
全面理解中国共产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

第四部分 历史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制度逻辑与治理思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共百年求真变革的伟大思想奉献
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思想百年变革研探
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市场经济的制度逻辑

第五部分 国际视野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可贵思想启示
以新范式思维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格局的新变化
世纪之问:如何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巨变
世界大变局下中国改革开放新格局
论域观范式思维下的经济全球化
改革推新文明,善治明示世界——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不断探索中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和共同价值
展开全部

域观经济学研究 节选

  《域观经济学研究》:  那么,经济学的中国学派对经济学发展的范式变革可能做出何种重要贡献呢?这与中国的独特国情直接相关,至少有三个特别值得重视的方面。  **,伟大的实践性。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发展史上*伟大的变革实践和建设实践之一:中国十几亿人口,占世界总数接近20%,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摆脱贫困,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并成为GDP总量世界第二的国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工业化版图和人类发展的面貌。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对经济学的发展,包括学术范式的创新发挥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国数千年历史所形成的价值文化特质和这一独特发展道路和制度探索实践,给中国经济学打上深刻的烙印:中国经济的微观主体、宏观态势均具有显著特色,中国经济的域观状况更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这使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必须要具有对复杂经济现象的有效解释力和对中国庞大经济体现象的多方位涵盖性,这就要进行艰难的理论建设和学术创新。否则,经济学如何驾驭中国伟大实践所创造的壮观现实世界?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经济学如果碌碌无为,缺乏创新,就只能成为被中国的伟大实践所鄙弃或忽略的“纸上谈兵”游戏。反之,中国经济学如果要有所作为,成为同中国的伟大实践相匹配的真正学问,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思想启发和现实洞察的作用,就必须进行理论创新,特别是实现经济学学术范式的变革再造。按照托马斯·库恩的说法,科学的进步往往是从“事实的新颖性”引致“理论的新颖性”。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颖实践,为理论创新铺垫了肥沃的土壤并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其实,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特有的体制机制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们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留下了比在其他国家的域观条件下大得多的作用空间。在一般国家,包括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中,经济学或经济学家发挥社会性、地方性或全国性影响的作用方式和实现机制是很有限的。经济学家们就算是说对了,又能如何?能够通过什么方式和手段而成为影响社会实践的实际举措呢?-或者争取立法,那路径十分漫长;或者借助行政,但政府功能有限;或者诉诸舆论,却实际效能莫测。而在中国的域境条件下,情况显著不同。经济学界如果有好的意见,可以有“红头文件”机制,予以采纳、执行和实现。中国经济体系的一个可能的世界无二的域观特征是:虽然契约机制可能弱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但各级党政部门“红头文件”的形成-传达系统和执行系统所形成的作用机制,可以产生强大的信息能量,这一机制如同人体中的神经系统那样,将调节性信息传导给执行主体,而且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法规性)和资源调配效力。所以,在中国经济的域观条件下,经济学更有条件成为具有实践作用力的学问,因此,“应用经济学”在中国成为特别庞大的“一级学科”。可见,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经济学力争以更加切合实际的学术范式来观察、研究、洞察和引导经济发展过程,本身就是经济学中国学派的一个显著特征。从这一意义上甚至可以把中国应用经济学称为“实践参与型经济学”,从“上报”“内参”到“批示”和形成“红头文件”,是中国经济学家发挥“智库”功能的一个中国特色体制机制。正因为中国经济学家可能发挥更积极和直接的参与作用,所以,仅仅依据微观-宏观范式所做出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经济学家必须以域观范式来观察和研究现实,才可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所做出的研究成果更加贴近现实,更具有实践的可行性。  第二,马克思的理论。如前所述,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溯源,除了引入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和学科体系之外,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和指导作用。经济学的底层逻辑依赖于关于人性和经济空间基本性质的认识或假定,在这个逻辑底层结构上,中国经济学极具特色,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输入与现代经济理性的输入,在中国深厚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学派的经济学科学思维的范式倾向。如本文前面已讨论到的,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关于人性和人的行为的认识,具有非常的深刻性,关于经济空间特征的认识同关于社会形态演化阶段的研究密切相关,这就为经济学中国学派的探索和学术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范式演化条件。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理论具有思维的辩证性和历史观的唯物主义原理,因此,将人的行为特征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来定义,是马克思的理论原则。这就为本文所讨论的经济学的域观范式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基础。即人非抽象之人,人的行为非追求抽象算计之“*大化”,而是一定的现实条件中的具体行动,也就是说,经济行为都是具有域观特征或商域特征的行为,经济现象大都表现为域观现象,而非抽象的微观现象或宏观现象。在现实经济中,只有域观现象才是真实现象,各经济主体的活动空间都以商域形式而存在。而域观特征又同不断进步的生产力状况相关,这就是众所周知的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范式基础。显然,马克思的理论范式对经济学中国学派的研究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不存在抽象的人和抽象的微观-宏观经济空间,而只有现实的人和现实的域观经济空间。  第三,范式冲击反应。当前,世界科技进步和社会变迁对经济学的学科范式产生的冲击是广泛而深刻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原有经济学的那种绝对空间中“原子”式的微观经济主体间进行行为目标“*大化”竞争,进而形成均衡,这样的经济学学术范式正在受到极大冲击。如何应对这样的冲击,形成新的更符合巨大变化中的经济现实的新的学术范式,是全世界各国经济学界面临的共同挑战。挑战是共同的,但应对挑战的反应方式,即经济学创新发展的路径,可能有不同选择。中国经济学界受到前述两个重要因素的强烈影响,或者也可以说是由于具有前述两个重要的现实条件,因而可以形成对经济学范式冲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方式,即在微观范式和宏观范式的经济学体系框架中加入域观范式。这样,经济学体系可以形成一个更稳固的可经受冲击的范式结构,从微观、宏观和域观三重视角观察、分析和把握现实世界,其解释力会更强。  ……

域观经济学研究 作者简介

  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全国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研究联盟理事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产业经济分委员会主任;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发起人,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发起人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曾长期兼任《中国经营报》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经传媒集团总裁。China Economist期刊创办人。  获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著作奖、中国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20多项***或部级优秀成果奖。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应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