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建水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677965
- 条形码:9787508677965 ; 978-7-5086-779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建水记 本书特色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16年度杰出作家”于坚的Z新力作。 ★阅读此书,可以令你跳脱出千城一面的审美疲劳,学会理解一座古城、一座建筑、一种仪式,如何安放、庇护人类的心灵。 ★礼失求诸野,论及古典中国的生活方式,中原大地、江南水乡早已被现代化尽数侵袭,唯有处于边地的古城建水,才能承托你的梦想和追寻。 ★几十年间,诗人不断穿梭在建水的大街小巷,体悟建水的建筑、手艺、生活方式,查询各类古籍,*后熔铸成37篇文章、配以精挑的134张照片,述说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探寻了建水人为何至今仍能“诗意地栖居”。
建水记 内容简介
《建水记》是一本由我国有名诗人于坚写作的散文随笔。在书中,作者用清迈隽永的文笔、地道传奇的故事,为我们介绍了坐落于我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有名小城“建水”的前世今生,描绘了一幅与当下忙碌喧嚣的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闲散清雅的古镇图景。 在这里,生民仿佛被时间遗忘,他们背向潮流,仿佛也忘记了时间,一代代遵踏着祖先的脚印,在被雨水磨光的青石板上,过着与自然同醒同息的“好在”生活,用一副热肠、两只巧手和虔诚的信念,践行着要把家乡变成理想“现世天堂”的恒古愿景。 看似较小的开口,却内容丰富。百余幅精美照片,36篇杂感短章,将建水的古宅主人、辅首门头、老街旧寺刻画得历历在目,字里行间,于山河表里、日用悲欢中,让打破时空,着一身轻衣,亲身感受到中华百年理解生存、生命与生态的温良与深沉。
建水记 节选
1 云南建水城,古称临安。临安本是杭州,那个中国天堂的旧称,云南建水这个临安是明代命名的。就像欧洲移民到了北美大陆,沿用欧陆地名而取的“新奥尔良”“新英格兰”一样,建水这个临安是一个新临安。这个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的命名暗藏着野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建水人要在他们的家乡建造一个杭州那样的天堂,他们成了。过了152年,明嘉靖十三年(1534),被流放云南,“永远充军烟瘴”的大诗人杨慎来到建水拜访他的朋友叶瑞,建水城令他大吃一惊,杨慎写了一首诗《临安春社行》,描绘他所见的建水: 临安二月天气暄,满城靓妆春服妍。 花簇旗亭锦围巷,佛游人嬉车马阗。 少年社火燃灯寺,埒材角妙纷纷至。 公孙舞剑骇张筵,宜僚弄丸惊楚市。 杨柳藏鸦白门晚,梅梁栖燕红楼远。 青山白日感羁游,翠斝青樽讵消遣。 宛洛风光似梦中,故园兄弟复西东。 醉歌茗艼月中去,请君莫唱思悲翁。 令我惊讶的是,杨慎诗里描写的建水,并未隔世,我几乎以为,杨慎才搁笔走了不久。杨慎笔下的这个建水城大体上还在着,不仅是城池、建筑、雕梁画栋、朱门闾巷、水井、牌坊、饭馆、荷塘稻田……*重要的是,杨慎诗中写到的那个世界,虽然细节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氛围依然可以感受到。“少年社火燃灯寺”,燃灯寺还在,依然在敲着木鱼。寺院门口的那口井依然清冽,杨慎如果在燃灯寺喝过寺僧沏的茶,茶水应当就是这口井里的水。几个闲人坐在井边,聊天,嗑瓜子,要到吃午饭才会散去。只是看不见社火,因为春节才过不久,社火刚熄。当年杨慎来建水找叶瑞玩时,住在太史巷的叶氏宗祠,太史巷现在叫作太史巷街,这条街还在,这是一个奇迹。在中国过去数十年的拆迁运动中,有些古城幸存下来,但大多数都成了民居博物馆,原住民被搬迁,只剩下建筑空壳。看上去古色古香,内里全是商店,再没有“炊烟逗屋”(仇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建水岿然不动,我行我素,“邦有道,谷”,依然是原住民的故乡,过着与杨慎来访时大同小异的日子,水井安然,汲水的、挑水的、送水的、扫落花的、做豆腐的、纳鞋底的、补衣裳的、做木工的、做凉粉的、开茶馆的、做米线的、弹棉花的、养花的、玩古董的、做陶器的、银匠、屠夫、鱼贩……洗衣的妇人也还蹲在井边,背上依然背着个娃娃。明月依然在这个城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015年冬天,我带着我的朋友麦约翰来建水,他是比利时人,自号无能子,一生都在研究中国文化,将老子的《道德经》翻译成弗莱芒语。他在建水长叹,他一辈子要找的那个中国,就在这里。此后,他多次来,开始写一本关于建水的书,并将他女儿送到昆明来学习中医。 建水如今已经被一座座同质化的新城围困,危机四伏。我从青年时代起就多次来建水,小住,长住,我目睹了它的犹豫、变化和坚定不移。人类为什么会有建水城这样的栖居地?它又为什么落后于时代?又为什么因“落后”而鹤立鸡群,不同凡响?数十年来我一直在想这些问题。 11 在建水,*好玩的事就是串门。敲开这家进去看他家的水缸,敲开那家去看他家的窗子。居民好客有古风,进去参观他们很高兴,来客都是贵人。把别人的故乡当成博物馆,自己没有这样的家了么,那样的家就成了审美对象。串门幸好是老马带着,这是熟人社会,陌生人可找不到门。老马毕业于艺术学院,不画画了,做些设计混日子,活得像个古人,不求上进,没有手机,只是读书、修身养性、吹散牛,朋友来么陪着耍耍。 老马说他一个月只用几百块钱就够了。我开始有些不相信,怎么活嘛。后来发现,老马这么活:穿个可以穿一百年的皮夹克,穿到起包浆,越穿越好看。早上窗外日迟迟的时候,起床出门,先站在巷口发阵呆,看“红杏枝头春意闹”,然后去王麻子开的米线馆吃碗氽肉米线,十块钱一海碗,倒进肚子一上午就饱饱的了。然后去赵家大院看他家养在石缸里的金鱼,金鱼好看,石缸更好看,正面用柳体刻了两行诗,刻的是:初日照林莽,积霭生庭闱。还刻着几根兰草、一窝怪石。一口缸,打造得像个小博物馆似的,又是书法,又是绝句,又是浮雕,本身又是养鱼的水池,金鱼像宫娥一样游来游去,赏心悦目到了极致。恰有一尾金鱼拨开水草帘子,抬头看看天色,又一摇桨驶回深处。老马也跟着看看天色,已经忘了今天要干什么,干脆与这家的主人下盘象棋,三局两胜。半晌,伙计找来说有个花园要设计装修草图,这才回工作室去画草图,老马不喜欢电脑,他用自己的脑。想着,说着,草图让毕业于设计学院的伙计用电脑做。然后又走去云老师家看他的新作,准备“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路上经过杨妈妈家的院子,梨子熟了,大妈摘两个给他,用井水冲冲连皮吃掉,又饱了。朝正蹲在水井边洗衣的姑娘们瞅瞅,想起没烟了,又折到燃灯寺旁的小铺子去买,然后去寺里的老柏树下一坐,先抽上一根。看看上星期开的那些花开完了没有。云老师不在,敲门不应。回头见老郑家的门开着,推门进去,郑家是个小四合院,老郑也不在,老马自己找把躺椅,拉到阴凉处,小睡一刻。醒来时老郑还没有出现,抬手摘两个枇杷捏着,走了。这回走去迎晖楼前面的小广场。满场的闲人,坐着的、躺着的、蹲着的、抱娃的、下棋的、理发的、卖药的、走江湖耍把戏的、唱戏的……城里的象棋大师正在敲旗,被闲人团团围住,指手画脚,都帮着那个手生的呢。老马挤不进去,就找棵树靠着,借着树荫,听着旁边敲棋子的声音再眯上一刻。挨晚,老马回到他母亲的老宅子,老母亲千年如一日的晚餐已经摆在桌子上,正盼着儿子呢。晚上他读书,不看电视。到个九十点,老马要睡了。老马喜欢说:“天睡我睡,天醒我醒。” 跟着老马。进了这家看见一排栏杆,而主人一家正在桂树下打麻将,只是歪头笑笑说:“坐嘛,坐嘛。”进了那家,看见人家的中堂挂着钱南园先生的字,供桌上摆着建水民国时期的制陶大师戴得之做的黑陶花瓶,上面的梅花画得那个灿烂,字写得那个云烟乱飞。一人蹲在水井旁边宰鸡,四五个姑娘在洗菜,亲戚朋友坐了一院子,都等着吃呢。这些院落大多数彼此相通,你家的竹子是我家窗子前的水墨,我家后花园的桃花是你家前厅的粉彩,我家的桂花为你家的黄昏而香,你家的喜鹊为我家的客人而唱。户户垂杨、明月古井、雕梁画栋、茂林修竹、小桥流水……大家共享,都是好在的地方。看罢出来,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想要是住在这院就好了,又想住在那院也好。 跟着老马。去看土地庙,土地庙就是过去供奉大地之神的地方,现在不供了,但庙还在,改成会议室。门锁着进不去,只能隔着窗帘缝瞅瞅。院子里闪出来一个红光满面的老者,听说我们对土地庙感兴趣,很高兴,马上喋喋起来。老者说,建筑专家认为有唐代的风格。这一指点,果然看出那黑黝黝的大梁,大气古朴,结构庄严。又说个故事,有一天夜里他看见土地公公躺在柏树下哭,他本来是坐在庙正中间的神龛上的。天亮后,土地公公的塑像就被红卫兵砸掉了。老者说罢,忽然就不见了,其实他和我们道别,还握过手,但感觉是突然不见了,觉得他就是那位被免职的土地公公。 跟着老马。已经中午,肚子有点儿空了,就去永宁街的快餐店里,花十元钱吃个三菜一汤。建水的快餐店与别处不同,不会自惭形秽,它就是为平民开的。建水一城都是平民,一切设施、服务都是为普通人着想,*高级的地方是文庙,但只是建筑高级,这个高级也是为了让平民出出进进。永宁街的小馆子一家连一家开了半条街。为了省电,小馆子里面黑漆漆的,只见杯盘碗勺在闪光,倒有一种中世纪的气氛,仿佛在里面随时可以遇见堂·吉诃德和桑丘。早三十年的话,小酒馆外面还会拴着马匹。现在没有马匹了,有时候收废品师傅的三轮车会停在附近,人在里面吃着呢。食客有闲人、失业者、老板、公务员、乡下人、土著、民工、扫大街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学生、大爷、舅公、叔叔、婶婶、大娘、姑娘、婆娘……有个流浪汉天天来吃,五十多岁,蓬头垢面,靠着天井边的小桌子,喝一盅苞谷酒,嚼几颗花生米,还哼点什么,天天来。一碟爆炒猪肝、一碟清炒韭黄、一碟老奶洋芋,一杯白酒,一碗米饭,也就是十块钱,米汤免费。炒菜的大锅支在店门口,厨娘就像众人的保姆,胖而敦实,绝不因为价格便宜而马虎,一盆子打好的鸡蛋滑溜溜地倒向热油里去,即刻哗啦啦爆响起来,大锅铲噼里啪啦拨拉一阵,一盆黄生生的炒鸡蛋已经诞生。那爆响拨拉之声使得满堂都像在一口大锅里似的,个个吃得热腾腾、喜滋滋。彝族女人黑亮的脸庞在锅边闪光,用小勺喂她的小孩,说是来城里面卖桃子,吃完饭就上山了。我点了这三样:丸子两个、小葱爆豆腐、青豆炒苞谷。老马点的是油淋牛干巴、草芽肉片、小白菜。正嚼着,抬头看见云老师路过。“来喝口嘛!”老马叫道。云老师是个画家,以前经常背着画箱去西双版纳写生,现在不去了,画建水。云老师站在大锅旁边和老马聊了几句,那保姆又炒出一窝鸡蛋,金子般地放着光。云老师说:“不吃了,先走一步,还要去浇花。”
建水记 作者简介
于坚 1970年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评论至今。 1980年开始摄影至今。 1992年开始拍摄纪录片至今。 著有诗集、文集多种。获数十种诗歌奖、散文奖。 长篇散文《印度记》获2012年《人民文学》杂志非虚构作品奖。 在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中,荣膺“2016年度杰出作家”。 纪录片《碧色车站》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银狼奖单元。 系列摄影作品获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华夏典藏奖。 纪录片《同饮一江水》总撰稿。 最近二十年为《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旅行家》等刊物特约撰稿人。 在国内外多地举办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