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校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第六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

高校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第六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3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4.2(6.8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校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第六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0772035
  • 条形码:9787560772035 ; 978-7-5607-720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校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第六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 内容简介

  山东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业务范围包括: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介绍国内外教科研动向、优秀成果和教育改革经验,推动成员单位间的教育合作等。通过共同研讨高等教育相关问题,集中各方智慧,凝聚群体学识,推进环渤海高校教育改革深入进行,为加速环渤海地区开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为进一步加强环渤海地区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提高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成立了环渤海高校教学咨询指导委员会和科研与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  山东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于2015年8月首次举办,已连续举办六届。论坛为推进环渤海高校教学科研融合对接、聚集优质教学科研资源、整合教学科研特色优势、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成为环渤海地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学术品牌。  2021年12月25日,第六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济南举办,全国14个省(市)、200余所高校的领导、教务处长、科研处长、发展规划处处长、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学者线上参会,当天在线平台收看达44万人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张大良副会长等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山东省教育厅领导致开幕辞,张大良等10位专家作专题报告。大会共收录学术论文41篇,所选论文围绕“高校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从高校人才培养、高校高质量发展、课程思政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开展现状审视、问题探究和路径思考,集中反映了环渤海地区高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研究动向,对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提升环渤海区域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高校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第六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 目录

**部分 高校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
护理人才校院社区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法的3D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问题及对策
“双创”教育背景下民办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探究
医学美容技术实践中“小助教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高校科技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培育路径研究

第二部分 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抗美援朝影视作品中的时代精神与爱国主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增强高校思政课凝聚力路径创新探析
课程思政建设思想的元思想及其意义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中法治理念的传播培育探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探析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路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融合课程思政的研究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
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以会计学专业“财务分析”为例
新时代高校师范类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现状及相应的策略研究
“课程思政”助力高校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基于“专思创”融合的“旅游资源学”课程改革
“大思政”格局下“经济法”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SSP模式下开展“针灸学”课程思政教学探析
基于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课程思政背景下山东省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第三部分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体育“专创融合”发展的教学策略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途径分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英语课程中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与研究
新时期“商务英语视听说”微课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专创深度融合”驱动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土木工程专业“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与实践
“双创”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双创”背景下学前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研究
展开全部

高校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第六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 节选

  一、构建护理人才校院社区协同培养机制的价值意蕴  (一)融合“教”与“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护理工作本身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构建校院社区协同育人培养机制能够协同各方在精准定位护理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临床护理需求进一步融合,避免学生“学用分离”,促进学生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角色的转变,缩短“适应期”跨进“成长期”的时间,在自身快速成长的同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密切各方沟通与协作,规范人才培养标准  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与管理侧重在学校一方,而医疗卫生单位深入参与较少,显然这与新时期大健康背景下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符的。构建护理人才校院社区协同培养机制需要各方“动”起来,围绕教师协同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设置、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沟通协作,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护理人才培养各项制度、流程等。同时密切学校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联系,在见习、实习阶段将学校管理延伸到医院,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三)明确各方职责与义务,实现互利共享共赢  校院社区协同培养护理人才对于各方的职责与义务进行明确划分,同时保障各方相应的利益,以此能够协同整合各方资源,在教师培养培训、实践基地使用等方面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管,能够提升各方协同育人的积极性,这有助于提高学校教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与实践等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  二、护理人才校院社区协同育人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拓展合作内容,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构建护理人才校院社区协同育人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学校领导、教务处、护理学院部门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医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医疗机构领导、科教科、护理部部门负责人)联合的校院社区协同育人理事会,每学期召开两次会议,由医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反馈临床护理需求与护理技能*新进展等,由校院社区协同育人理事会在明确了需求基础上共同确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开发特色课程、组建师资队伍、开展教学培训、组织考核评价等,健全多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解决教师培养培训、教育资源共享、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见习实习等问题,促进医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一)各方职责  1.学校方职责  学校作为协同育人的根本主体,应强化自身服务社会的意识,切实抓住培养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的人才这一主线,确保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得到其所需要的护理人才。因此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的场所外,还应注重听取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反馈,与医疗机构等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规格;联合各方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保证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另外,学校主动与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在科研方面进行沟通交流,搭建科研服务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教研质量。  2.医院、社区方职责  协同人才培养是多主体参与,除了学校作为根本主体外,医院、社区应主动承担起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责任,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方式培养急需人才。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直接参与护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提供护理人才需求情况,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选派临床护理优秀人才承担临床专业课程部分教学工作,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规划、教材开发、课程建设、毕业论文指导等,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接受学生见习实习等,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参与高校科研工作协同创新,协同促进学生就业。  (二)保障体系  1.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协同育人  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整个协同育人机制良好的运行。首先,在明确协同育人具体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考核评价办法,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奖优激励。其次,将协同育人列入考核体系中,在各方工作人员的职称晋升、评奖评优工作中进行量化加分。例如,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工作(如协同主体集体备课、协同科研、专题讨论交流等工作或者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予以指导等)予以工作量补贴,对其中表现突出者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后,通过定期评选协同育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形式进行激励表彰等。  2.健全保障机制,实现共建共享共管  健全和维护相关的新媒体平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设备、场地等物质保障,充分发挥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老年智能康养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在教学、培训中的作用,保障校院社区各方的共建、共享、共管。同时,在协同育人中保证有较为充足的经费用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师资队伍的学习培训、调查研究等的支出,其中经费来源包括学校方的专业建设经费、科研平台经费等和医院、社区方的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等,充分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