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中国现代文化语境里的堂吉诃德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6074942
- 条形码:9787306074942 ; 978-7-306-0749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现代文化语境里的堂吉诃德 内容简介
本书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章是展开研究的基础,首先考察《堂吉诃德》与欧洲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接着厘清中国现代文化的相关问题,为后续章节做好铺垫。第二章至第五章系统梳理并分析1904—1978年间中国文化影响下的《堂吉诃德》中文译介文本与阐释文本,其间进行了一系列文学史考证工作和文本—历史互文性诠释工作。第六章以《堂吉诃德》为个案,分析文学文本意义解读多样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比较中西现代文化总体特点。
中国现代文化语境里的堂吉诃德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缘起、意义与对象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英语世界的《堂吉诃德》接受研究综述
二、国内的《堂吉诃德》接受研究综述
三、与本题相近的研究情况总结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理论依据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依据
二、研究思路
**章 研究基础:《堂吉诃德》与现代文化
**节 《堂吉诃德》与欧洲现代文化
一、“现代”相关概念释义
二、《堂吉诃德》内蕴的现代意识
三、欧洲《堂吉诃德》批评概述与浅析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化概述
一、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分期
二、中国四种现代文化的命名
小结
第二章 现代改良文化影响下的《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
**节 探寻*早的《堂吉诃德》中文译本
一、《谷间莺》
二、《稽先生传》
第二节 **个有影响力的《堂吉诃德》中文译本
一、《魔侠传》相关情况简介
二、《魔侠传》翻译底本查考
三、《魔侠传》翻译目的推考
四、《魔侠传》翻译时间推考
五、《魔侠传》否定性批评辨析
小结
第三章 现代革命文化影响下的《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
**节 周作人对《堂吉诃德》的阐释
一、新文化运动起始期对《堂吉诃德》的阐释
二、新文化运动衰落期对《堂吉诃德》的阐释
第二节 郑振铎对《堂吉诃德》的阐释
一、阐释背景介绍
二、郑振铎对堂吉诃德精神的阐释
第三节 鲁迅对《堂吉诃德》的阐释
一、阐释缘起
二、鲁迅对《堂吉诃德》的中国化阐释
第四节 20世纪30—40年代《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概况
一、20世纪30年代《堂吉诃德》译介情况概述及分析
二、20世纪30年代《堂吉诃德》阐释情况概述及分析
三、20世纪40年代《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概况及分析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整合文化影响下的《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
**节 《堂吉诃德》的经典性新释
一、1955年的经典性阐释
二、1955年经典性阐释的评析
三、孟复的经典性阐释
四、孟复经典性阐释的评析
第二节 **个有影响力的《堂吉诃德》中文全译本
一、1949年以前傅东华对《堂吉诃德》的理解
二、傅东华在1949年以后的尴尬身份
三、《堂吉诃德》(**部)的译文特点及生成原因
四、《堂吉诃德》(第二部)的翻译时间及译文特点
小结
第五章 现代自由文化影响下的《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
**节 中国当代《堂吉诃德》新型研究的开端
一、《堂吉诃德和(堂吉诃德)》的诞生背景
二、《堂吉诃德和(堂吉诃德)》的超前性
第二节 **个有影响力的《堂吉诃德》中文西语直译本
一、杨绛译本问世的曲折过程
二、杨绛翻译《堂吉诃德》的心理
三、杨绛译本与西语原本的差异
四、《堂吉诃德》杨绛译本热销的原因
小结
第六章 研究反思:文本意义与社会文化
**节 文本意义之维的反思
一、《堂吉诃德》中国阐释意义归纳
二、《堂吉诃德》中、欧阐释意义对比分析
三、文学文本解读多样化原因分析
第二节 社会文化之维的反思
一、从堂吉诃德形象的变化看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
二、从堂吉诃德的呼唤看中国现代文化的总体特点
三、中国与西方现代文化特点对比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1904—1978年间《堂吉诃德》中文译介信息汇编
附表2 1904—1978年间《堂吉诃德》中文阐释信息汇编
附表3 英语世界《堂吉诃德》接受研究资料汇编
附表4 国内《堂吉诃德》接受研究资料汇编
后记
**节 研究缘起、意义与对象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英语世界的《堂吉诃德》接受研究综述
二、国内的《堂吉诃德》接受研究综述
三、与本题相近的研究情况总结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理论依据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依据
二、研究思路
**章 研究基础:《堂吉诃德》与现代文化
**节 《堂吉诃德》与欧洲现代文化
一、“现代”相关概念释义
二、《堂吉诃德》内蕴的现代意识
三、欧洲《堂吉诃德》批评概述与浅析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化概述
一、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分期
二、中国四种现代文化的命名
小结
第二章 现代改良文化影响下的《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
**节 探寻*早的《堂吉诃德》中文译本
一、《谷间莺》
二、《稽先生传》
第二节 **个有影响力的《堂吉诃德》中文译本
一、《魔侠传》相关情况简介
二、《魔侠传》翻译底本查考
三、《魔侠传》翻译目的推考
四、《魔侠传》翻译时间推考
五、《魔侠传》否定性批评辨析
小结
第三章 现代革命文化影响下的《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
**节 周作人对《堂吉诃德》的阐释
一、新文化运动起始期对《堂吉诃德》的阐释
二、新文化运动衰落期对《堂吉诃德》的阐释
第二节 郑振铎对《堂吉诃德》的阐释
一、阐释背景介绍
二、郑振铎对堂吉诃德精神的阐释
第三节 鲁迅对《堂吉诃德》的阐释
一、阐释缘起
二、鲁迅对《堂吉诃德》的中国化阐释
第四节 20世纪30—40年代《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概况
一、20世纪30年代《堂吉诃德》译介情况概述及分析
二、20世纪30年代《堂吉诃德》阐释情况概述及分析
三、20世纪40年代《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概况及分析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整合文化影响下的《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
**节 《堂吉诃德》的经典性新释
一、1955年的经典性阐释
二、1955年经典性阐释的评析
三、孟复的经典性阐释
四、孟复经典性阐释的评析
第二节 **个有影响力的《堂吉诃德》中文全译本
一、1949年以前傅东华对《堂吉诃德》的理解
二、傅东华在1949年以后的尴尬身份
三、《堂吉诃德》(**部)的译文特点及生成原因
四、《堂吉诃德》(第二部)的翻译时间及译文特点
小结
第五章 现代自由文化影响下的《堂吉诃德》译介与阐释
**节 中国当代《堂吉诃德》新型研究的开端
一、《堂吉诃德和(堂吉诃德)》的诞生背景
二、《堂吉诃德和(堂吉诃德)》的超前性
第二节 **个有影响力的《堂吉诃德》中文西语直译本
一、杨绛译本问世的曲折过程
二、杨绛翻译《堂吉诃德》的心理
三、杨绛译本与西语原本的差异
四、《堂吉诃德》杨绛译本热销的原因
小结
第六章 研究反思:文本意义与社会文化
**节 文本意义之维的反思
一、《堂吉诃德》中国阐释意义归纳
二、《堂吉诃德》中、欧阐释意义对比分析
三、文学文本解读多样化原因分析
第二节 社会文化之维的反思
一、从堂吉诃德形象的变化看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
二、从堂吉诃德的呼唤看中国现代文化的总体特点
三、中国与西方现代文化特点对比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1904—1978年间《堂吉诃德》中文译介信息汇编
附表2 1904—1978年间《堂吉诃德》中文阐释信息汇编
附表3 英语世界《堂吉诃德》接受研究资料汇编
附表4 国内《堂吉诃德》接受研究资料汇编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现代文化语境里的堂吉诃德 作者简介
李智,女,1983年出生于吉林省敦化市。2003—2010年,就读于暨南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2018年,重返暨南园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在梳理《堂吉诃德》中国译介与阐释史的过程中沉淀人生感悟、思考生命意义。如今,作为童心依旧的人生探索者、初心不改的幸福追寻者、爱心灼灼的教育实践者,仍在为用堂吉诃德精神点亮盏盏心灯的人生愿景而奋斗不懈。
书友推荐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21.6¥48.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5¥39.8
本类畅销
-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15.4¥42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6.4¥45 -
中国小说史略
¥9.9¥35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3.8¥32 -
鲁迅的微博
¥9.4¥20 -
挑选缪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奇幻故事集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