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作者:王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
开本: 32开 页数: 26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4.0(6.3折) 定价  ¥5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48062
  • 条形码:9787559848062 ; 978-7-5598-480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本书特色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融合中华古典诗词和世界经典名画的美育读本,打通孩子艺术感官的奇妙之旅,父母和老师的伴读指南)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内容简介

古典诗词与书画艺术是实施儿童美育的理想载体。本书从对古典诗词、中外绘画经典作品的欣赏进入,寻找到诗画艺术的融通之妙,训练孩子的感觉(触觉、听觉、视觉等五感),激发情感体验(亲情、爱情、友情、闲情,欢乐、痛苦、忧郁),进行思维训练(分类思维、反向思维、理性思维、故事思维),以滋养孩子的性灵,熏染孩子的生命底色,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目录

**课 锐敏的感觉 1.视觉 006 2.触觉 010 3.味觉 014 4.听觉 018 5.肤觉 022 6.通感 026 7.闭感 032 8.微妙感 038 第二课 滋润的情感 1.父母亲情 048 2.爱情 052 3.兄弟情 056 4.友情 060 5.闲情 064 6.略带痛感的愁情 068 7.终极关怀的悲情 072 8.博爱众生的同情 076 第三课 清明的思致 1.分类思维 086 2.反思思维 090 3.对话思维 094 4.故事思维 098 5.无理思维 102 6.洞见思维 106 7.哲理思维 110 第四课 生动的创造 1. 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 120 2. 创造:文生文与迹生迹 126 3. 想象:余韵和余味 134 4. 跨界: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 140 5. 酝酿:酝酿元气兮函星辰 146 6. 传统:与古为新 152 7. 自觉:觉悟与境界 158 第五课 斑斓的底色 1.自然世界: (1)荒野 172 (2)山林 176 (3)田园 180 (4)家园 184 2.形式美感: (1)框架律 188 (2)重复律 192 (3)对比律 196 (4)和谐律 200 (5)婉转律 204 3.古典意境: (1)生动与浑茫 208 (2)清澈与迷离 214 (3)清俊与浑厚 220 第六课 诗画融通的儿童美育四大途径 主体:艺术欣赏 226 辅助:艺术创作 228 引领:艺术批评 231 教养:艺术人文 第七课 艺术实践 1.艺术欣赏 236 2.艺术创作 246 3.艺术批评 250 4.艺术人文 252 余论 254 附:教学案例 258 结语:学习做一个又美又好的爸爸 262
展开全部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节选

鲜活、锐敏的感觉, 不仅是健康、优美人格的前提, 也是所有审美能力的基本前提, 还是创造力的重要前提。儿童美育无疑要注重引导孩子眼、耳、鼻、舌、身全面运用, 培养其看、听、闻、品、触的感知能力, *后才能达到“意”的融通, 亦即多种感官互通的“通感”能力, 或单一感官强化的“闭感”能力。 诗画融通的生动细节, 可以培养孩子的锐敏感知。艺术细节是培养从小孩到大人锐敏的、鲜活的、开放的感知能力*重要的 途径。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面,审美细节特别多, *典型的是诗眼, 即诗中精金美玉、画龙点睛 处, 像“微云淡河汉, 疏雨滴梧桐”的“微” 与“疏”二字就是诗眼,在描摹“云”和“雨” 轻微疏淡的视听感知上,极其传神。从形态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与“圆”, 从色彩看,“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黄”和“白”,以及其他诸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这个动态的“闹”, 还有“清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的“扶”和“失”,都是诗眼,都有生动传神的细节。你给小孩子描述, 他们不一定懂,但应该都能感觉到这些活泼泼的东西。 绘画有画眼, 也就是画中振起全幅的重要细节处, 如南宋夏圭《风雨行舟图》中, 主体是风雨中的堤树、屋宇与江湖山水, 唯有画幅左中边缘处一痕不起眼的渔船, 点明“归舟”,此细节即为画眼。又如巴洛克时代画家卡拉瓦乔的《抱水果篮的男孩》, 很鲜亮的水果和少年, 画眼在哪里?如果让孩子辨识的话, 画面右下角有一片叶子, 已经枯萎了, 这是重要细节。这个细节有更深的内涵: 西方绘画有个传统, 即通过枯萎的水果、食物等, 表示物质虽然很鲜美, 但是在时间和死亡面前都无能为力, 不可永恒。齐白石先生的花鸟草虫特别精美, 一般花草大写意,草虫是工笔的, 如让孩子观察的话, 这些小虫子的触须都栩栩如生。细节会培养孩子观察世界的更细腻的眼光, 而敏于细节是审美创造力的起点。 这一课谈“感觉”, 从诗画融通的视角, 一诗一画, 着意培养孩子视觉、触觉、味觉、听觉、肤觉、通感、闭感、微妙感八个方面的锐敏感知, 尤其设计了微妙感的培养, 诗词选择南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影、暗香、月下梅、水中影、水月香,此般若有若无、似虚似实的意境, 是很微妙的, 极能培养孩子的锐敏感觉。绘画取元代赵孟《双松平远图》, 这是一幅以书法入绘画的代表作, 树枝为篆法所画,圆实;近坡以飞白写就,苍老;远水以侧峰拖出,毛涩;树枝、山坡、水面线条质感各个不同, 让孩子数一数、摸一摸这些线条, 对培养感知微妙的能力,必然有所裨益。 当然, 要特别指出, 诗画中的细节感知, 要鲜活起来, *终有赖于和孩子的具体的、实际的生活经验相互印证、呼应和生发。带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 多发现生活的细节, 丰富生活的色彩, 看一瓢波纹, 数几星花蕊, 或者是上山逮鸟, 下水摸鱼, 并且能有意识地把具体经验和诗画审美联系起来, 点化孩子, 如看到疏影横斜的梅花, 就提醒他们是否能找到某首诗歌、某幅绘画, 与之对应, 为之形容, 这样一来, 诗画融通的美育效力,就会真正显发出来。 诗画融通的有情世界, 培养孩子爱的智慧。 有来自知性的智慧, 也有来自德性的智慧, 更有来自德性和诗性相结合的爱的智慧, 爱关联于滋润的情感。人类历史上的诸多圣贤、作家、艺术家,如沈从文先生、丰子恺先生、凡·高、伦勃朗, 他们拥有*滋润、*炽热、*辽阔、*深沉的情感, 他们为人类贡献的是爱的智慧。无论诗词或绘画, 凡伟大的艺术, 都给我们创造一个深情的世界, 这个情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等我们常见的人间的情愫, 还可以是一种博爱之情、天人合一之情,对物、对事、对人,皆身心以应,温柔而深情。 中国古典诗词里面, 有无数这样的深情世界。 我女儿七个月大的时候, 我就给她念一首诗, 一直到现在, 我都还给她念。这首诗虽很小很精致, 但是也很浩大。“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它大在哪里?大在只有一颗诗人的心灵、博爱万物的心灵, 才会在一夜风雨之后, 深情眷顾昨夜落花。刮了一夜风, 下了一夜雨, 其他人可能会关心明天路上会不会积水,阳台上的衣服有没有被打湿, 但是诗人会殷勤关心这个世界上枝头的花朵还有多少, 飘落了多少。通过这样一首小诗, 我们就可以让孩子拥有一颗和花朵相亲近的、和自然界同频共振的、温柔、博大的心灵, 感知到天地的深情。 绘画中, 同样创造了无数这样的深情世界。如林风眠先生对《憩》中那在枝头悠然休憩的小鸟, 充满温柔爱意。丰子恺先生的画作中, 绘一树盎然开放的梅花, 以及三个朋友团团围坐于一桌, 旁边有一行题诗: “小桌呼朋三面坐, 留将一面与梅花”, 真是山鸟山花好兄弟, 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情世界。西方绘画中, 伦勃朗的《浪子归来》虽然是《圣经》题材作品, 但衣衫褴褛的浪子, 在被全世界拒绝以后, 伤情满怀地投入老父亲怀抱, 这时轻轻搂着儿子肩膀的老父亲, 那一脸温柔的情意,既是神性的义,也是人间 的情。黄宾虹先生说中国画的*高境界是“浑 厚华滋 ”, 油画境界同样如此, 伦勃朗就是油画世界真正达到浑厚华滋之境的伟大人物, 他是一个有着悲悯情怀的人 。 这一课谈“情感”, 从诗画融通的视角, 一诗一画, 在父母亲情、爱情、兄弟情、友情、闲情、略带痛感的愁情、终极关怀的悲情、博爱众生的同情八个方面, 着意滋润孩子的情感。滋润体现在诗画中情感的丰富、微妙、细腻与深沉, 所以在亲情、爱情、友情等一般日常情感外, 还特意选择了更富有曲折感的闲情、愁情, 更富有超越性的悲情与同情。在经典诗画世界里, 对诸种情感的书写, 都有极尽其妙的表现, 比如唐代李益写世道离乱中表兄弟间的情愫,“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无限深沉的感慨和沧桑,味之无穷。与之对应,《杏花盛开》是凡·高送给弟弟提奥新生孩子的礼物。凡·高为拥抱艺术, 终生潦倒, 备受冷遇和误解, 只有弟弟提奥节衣缩食, 无条件地支持他的创作。在画面上, 我们看到天蓝色背景中的灿烂杏花, 尤其左下*亮的那朵杏花旁边有三点红色, 是初绽的嫩蕊, 莹莹跃动, 这既代表着凡· 高对新生命的欣悦和温柔爱意, 也代表着凡·高与提奥的兄弟深情。这些情愫, 孩子也许不会体会得那么深刻, 但我相信, 随着成长, 这些诗画艺术中的情感世界, 一定能让孩子锻炼出一颗柔软、善良的心灵。我印象当中, 大概在我女儿一岁的时候, 听到雷声, 她就要到阳台上去瞻望, 担心下雨了, 爸爸怎么还没回家; 两岁的时候, 我给她讲动物世界中狮子吃河马的故事, 她就会不禁流泪。可见, 孩子纯真天性中自然就有一泉深澈的情愫。如何护持、疏导、丰富孩子的美好情感, 正是儿童美育*应该注目的事情。今天, 我们这个社会, 很多孩子, 包括大学生, 都是很冷漠的, 不光对这个世界, 哪怕对他们的父母, 都很冷漠, 不会爱。这很可怕, 亟须警醒, 美育一定要关注与应对这样的问题。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作者简介

王新,1979 年生,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从事艺术史论与视觉文化研究。著 有《诗画乐的融通》(2012)、《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2014)、《孤往雄心: 发现“德国学派”艺术大师全显光》(2016)、《清水才华: 关于乡土与艺术的风雅笔记》(2018)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