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徐志摩经典大全集
¥34.0¥68.0张爱玲传:一腔深情 满纸悲凉
¥18.1¥42.0丁玲 女性小说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
¥11.6¥27.0桃花流水在人世
¥14.7¥39.8林徽因精品散文集
¥16.3¥38.0
自剖(回望徐志摩)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534048
- 条形码:9787520534048 ; 978-7-5205-340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自剖(回望徐志摩)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新文艺现代文学大师读本是中国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现代文学经典读本,作者指出“在二十年代中期,他那急于挣脱虚无感的紧张的身影,也同样清晰地印在他的小说之中。甚至觉得,比起那些观念上的自我修订,他这时期的文学创作,恐怕更是他驱逐内心‘鬼气’的主要战场。”
自剖(回望徐志摩) 内容简介
《自剖》是徐志摩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三辑,分别为“自剖辑”(包括散文《自剖》《再剖》《求医》《想飞》《迎上前去》《北戴河海滨幻想》),“哀思辑”(包括散文《悼沈叔薇》《我的彼得》《我的祖母之死》《伤双括老人》《吊刘叔和》),“其他”(包括散文《西伯利亚》《话》《海滩上种花》)。
自剖(回望徐志摩) 目录
自剖
再剖
求医
想飞
“迎上前去”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哀思辑
悼沈叔薇
我的彼得
我的祖母之死
伤双栝老人
吊刘叔和
其他
西伯利亚游记
“话”
海滩上种花
自剖(回望徐志摩) 节选
自剖 我是个好动的人,每回我身体行动的时候,我的思想也仿佛就跟着跳荡。我作的诗,不论它们是怎样的“无聊”,有不少是在旅行期中想起的。我爱动,爱看动的事物,爱活泼的人,爱水,爱空中的飞鸟,爱车窗外掣过的田野山水。星光的闪动,草叶上露珠的颤动,花须在微风中的摇动,雷雨时云空的变动,大海中波涛的汹涌,都是在触动我感兴的情景。是动,不论是什么性质,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灵感。是动就会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 近来却大大地变样了。**我自身的肢体,已不如原先灵活;我的心也同样地感受了不知是年岁还是什么拘絷。动的现象再不能给我欢喜,给我启示。先前我看着在阳光中闪烁的金波,就仿佛看见神仙宫阙——什么荒诞美丽的幻觉不在我的脑中一闪闪地掠过;现在不同了,阳光只是阳光,流波只是流波,任凭景色怎样的灿烂,再也照不化我的杲木的心灵。我的思想,如其偶尔有,也只似岩上的藤萝,贴着枯干的粗糙的石面,极困难地蜒着;颜色是苍黑的,姿态是倔强的。 我自己也不懂得何以这变迁来得这样的兀突,这样的深彻。原先我在人前自觉竟是一注的流泉,时时有飞沫,时时有闪光;现在这泉眼,如其还在,仿佛是叫一块石板不留余隙地给镇住了。我再没有先前那样蓬勃的情趣,每回我想说话的时候,就觉着那石块的重压,怎么也掀不动,怎么也推不开,结果只能自安沉默!“你再不用想什么了,你再没有什么可想的了”;“你再不用开口了,你再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了”。我常觉得我沉闷的心府里有这样半嘲讽半吊唁的谆嘱。 说来我思想上或经验上也并不曾经受什么过分剧烈的戟刺。我处境是向来顺的,现在,如其有不同,只是更顺了的。那么为什么这变迁?远的不说,就比如我年前到欧洲去时的心境:啊!我那时还不是一只初长毛角的野鹿?什么颜色不激动我的视觉,什么香味不兴奋我的嗅觉?我记得我在意大利写游记的时候,情绪是何等的活泼,兴趣何等的醇厚,一路来眼见耳听心感的种种,哪一样不活栩栩地丛集在我的笔端,争求充分的表现!如今呢?我这次到南方去,来回也有一个多月的光景,这期内眼见耳听心感的事该有不少。我未动身前,又何尝不自喜此去又可以有机会饱餐西湖的风色、邓尉的梅香——单提一两件*合我脾胃的事,有好多朋友也曾期望我在这闲暇的假期中采集一点江南风趣,归来时,至少也该带回一两篇爽口的诗文,给在北京泥土的空气中活命的朋友们一些清醒的消遣。但在事实上不但在南方时我白瞪着大眼,看天亮换天昏,又闭上了眼,拼天昏换天亮,一支秃笔跟着我涉海去,又跟着我涉海回来,正如岩洞里的一根石笋,压根儿就没一点摇动的消息;就在我回京后这十来天,任凭朋友们怎样的催促,自己良心怎样的责备,我的笔尖上还是滴不出一点墨汁来,我也曾勉强想想,勉强想写,但到底还是白费!可怕是这心灵骤然的呆顿。完全死了不成?我自己的疑惑。 说来是时局也许有关系。我到京几天就逢着空前的血案。五卅事件发生时我正在意大利山中,采茉莉花编花篮儿玩,翡冷翠山中只见明星与流萤的交唤,花香与山色的温存,俗氛是吹不到的。直到七月间到了伦敦我才理会国内风光的惨淡,等到我赶回来时,设想中的激昂,又早变成了明日黄花,看得见的痕迹只有满城黄墙上墨彩斑斓的“泣告”! 这回却不同,屠杀的事实不仅是在我住的城子里发现,我有时竟觉得是我自己的灵府里的一个惨象。杀死的不仅是青年们的生命,我自己的思想也仿佛遭着了致命的打击,好比是国务院前的断头残肢,再也不能回复生动与连贯。但深刻的难受在我是无名的,是不能完全解释的。这回事变的奇惨性引起愤慨与悲切是一件事,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在这根本起变态作用的社会里,什么怪诞的情形都是可能的。屠杀无辜,还不是年来*平常的现象。自从内战纠结以来,在受战祸的区域内,哪一处村落不曾分到过遭奸污的女性,屠残的骨肉,供牺牲的生命财产?这无非是给冤氛团结的地面上多添一团更集中更鲜艳的怨毒。再说哪一个民族的解放史能不浓浓地染着Martyrs的腔血?只要我们有识力认定,有胆量实行,我们理想中的革命,这回羔羊的血就不会是白涂的。所以我个人的沉闷决不完全是这回惨案引起的感情作用。 爱和平是我的生性。在怨毒、猜忌、残杀的空气中,我的神经每每感受一种不可名状的压迫。记得前年奉直战争时我过的那日子简直是一团黑漆,每晚更深时,独自抱着脑壳伏在书桌上受罪,仿佛整个时代的沉闷盖在我的头顶——直到写下了《毒药》那几首不成形的咒诅诗以后,我心头的紧张才渐渐地缓和下去。这回又有同样的情形;只觉着烦,只觉着闷,感想来时只是破碎,笔头只是笨滞。结果身体也不会畅,像是蜡油涂抹了全身毛窍似的难过,一天过去了又是一天,我这里又在重演更深独坐箍紧脑壳的姿势,窗外皎洁的月光,分明是在嘲讽我内心的枯窘! 不,我还得往更深处挖。我不能叫这时局来替我思想骤然的杲顿负责,我得往我自己生活的底里找去。 P
自剖(回望徐志摩)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作家,新月诗社成员。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归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后与胡适、闻一多等人创立“新月书店”、创办《新月》杂志。代表作有诗歌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轮盘》,戏剧《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