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类心灵
-
>
考研数学专题练1200题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
-
>
神农架叠层石:10多亿年前远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二十四史天文志校注(上中下)
-
>
声音简史
-
>
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
阿尔卑斯国际实习教学指导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8983
- 条形码:9787030718983 ; 978-7-03-07189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阿尔卑斯国际实习教学指导书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从事基础地质研究的大专院校师生及科研、生产单位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从法国境内的欧洲板块出发,一路向东,纵览沉积作用、推覆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留下的印记
阿尔卑斯国际实习教学指导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板块构造基本知识入手,简要介绍了板块划分、板块边界类型和造山带类型及特征: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总结了西阿尔卑斯造山带的地质背景及构造分带,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构造带的物质组成、变形特征和深部结构进行了描述,突出了阿尔卑斯地区中一新生代的高压变质作用、大陆深俯冲和构造演化过程。本书展示了从法国境内的欧洲板块出发,一路向东,纵览沉积作用、推覆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留下的印记;追溯洋壳拉张、挤压,洋壳物质俯冲、折返的历史;之后直抵意大利境内的非洲板块,找寻罕见的出露于地表的下地壳麻粒岩与上地慢岩石:*后从北部折返回欧洲板块,完成对西阿尔卑斯山地质、地理、气候和环境的整体观测。 本书可供从事基础地质研究的大专院校师生及科研、生产单位的研究人员参考。
阿尔卑斯国际实习教学指导书 目录
第1章 板块划分及板块边界类型 1
1.1 全球板块划分 1
1.2 板块边界类型 3
1.2.1 离散型板块边界 4
1.2.2 汇聚型板块边界 6
1.2.3 转换型板块边界 7
第2章 造山带特征及其类型划分 10
2.1 造山带的定义和特征 10
2.2 造山带的类型 11
2.2.1 碰撞造山带(collisional orogen) 12
2.2.2 增生造山带(accretionary orogen) 14
2.2.3 陆内造山带(intracontinental orogen) 17
第3章 西阿尔卑斯地质背景及构造分带 22
3.1 欧洲的阿尔卑斯构造系统 22
3.2 西阿尔卑斯的构造分带 25
3.2.1 杜飞-赫尔特带 27
3.2.2 贝杨松带 34
3.2.3 里居罗-皮埃蒙特带:阿尔卑斯洋的遗迹 37
3.2.4 内结晶地块(the inner crystalline massifs) 40
3.2.5 奥地利-阿尔卑斯单元(the Austro-Alpine unit) 41
3.2.6 塞西亚带(the Sesia zone) 41
3.2.7 伊夫雷亚带(Ivrea zone):阿普利亚单元的下地壳41
3.2.8 碧欧单元(the Bio unit):疑似缝合带 41
3.2.9 西阿尔卑斯构造剖面 43
3.2.10 西阿尔卑斯深部构造特征 43
第4章 西阿尔卑斯变质作用及构造演化 47
4.1 西阿尔卑斯变质和变形作用 47
4.2 西阿尔卑斯的构造演化 50
第5章 典型科考路线与任务 55
参考文献 99
术语索引 104
阿尔卑斯国际实习教学指导书 节选
第1章板块划分及板块边界类型 1.1 全球板块划分 勒 皮雄(Le Pichon)于 1968年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大利亚)和南极洲板块。通常认为,板块边界会频繁地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也就是说,现代地震密集活动带和火山喷发带的位置就是板块边界。依据地震和火山活动带可以精确勾画出当前的全球板块边界,这些不同活动类型的板块边界将全球岩石圈分为更多的小板块,包括太平洋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科克斯板块、纳斯卡板块、北美板块、加勒比板块、南美板块、斯科舍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根据东非裂谷又可将其分为努比亚板块和索马里板块)、阿拉伯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也可再分为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鄂霍茨克海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南极板块。多数板块包括大陆和大洋部分,如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仅少部分板块完全为大陆或大洋板块。这些板块之间的边界多数是清楚的线状边界。然而,有些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范围很大,宽度可达数千千米,如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带,不能用简单的线条给出准确的边界。这样的板块边界称为板块边界带。在板块划分图上,三条板块边界交于一点,这个点与三个板块相邻,称为板块三联接合点,简称三联点。任何一对板块间的边界总是以三联接合点作为端点。三联点相连接的板块边界可以是分离型、聚敛型或者转换断层型。理论上,三联点可以组合成 16种不同的类型,即可能出现 16种不同类型的板块三联点,其中有 6种较为常见,如图 1-1所示。 图 1-1 6种常见板块三联点的几何学和速度矢量 三角形(McKenzie and Morgan,1969) 1.2 板块边界类型 根据流变学特征,行星地球自地表向下分为岩石圈、软流圈、中圈、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图 1-2)。岩石圈是指刚性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层,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上部,是刚性和脆性的,以弹性变形为主。岩石圈分裂为巨大的刚性板状块体,称为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是地幔中能够塑性流动的软弱带,具有塑性流动特征——流动的固体。软流圈的流动是地幔对流的组成部分,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中起重要的作用。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上彼此相对运动。 图 1-2 地球的化学组分分层与流变学分层(Egger,2003)根据流变学特征,地球自地表向下分为岩石圈、软流圈、中圈、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 现代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不同震级的地震。图 1-3是 1898年以来仪器记录到的地震事件的分布。这些地震事件的分布位置精准勾画了当前全球的板块边界。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包括聚敛运动、分离运动和走滑运动(图 1-4),分别对应于聚敛板块边界、分离板块边界和转换断层板块边界。 图 1-3 1898年以来仪器记录到的地震事件(Nelson,2021)这些事件的位置精确定义了当前全球的板块边界 图 1-4 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类型(Greenwood,2006) 1.2.1 离散型板块边界 分离板块边界两侧的板块彼此远离[图 1-4(a)]。在这个边界上,板块逐渐生长,面积增大。分离板块边界首先是以大陆裂谷的形式出现。随着大陆裂谷作用的持续,洋壳开始出现。分离板块边界两侧从大陆地壳逐渐变为大洋地壳,大陆裂谷演化为大洋中脊。 图 1-5 阿法尔凹陷的构造组成(Frisch et al.,2011) 1. 大陆裂谷 大陆裂谷是指在区域双向伸展作用下,整个岩石圈受到拉伸变形的区域。根据发生裂谷作用的大陆岩石圈强度差异,裂谷分为宽裂谷和窄裂谷。厚、冷、强的岩石圈一般形成宽度不超过 100 km的窄裂谷,如东非裂谷系(图 1-5)、贝加尔裂谷和莱茵地堑;薄、热、弱的岩石圈则形成宽达数百千米、应变均匀分布的宽裂谷,如美国西部的盆岭地区和爱琴海。大陆裂谷的典型构造是半地堑。 2. 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也称中央海岭,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内连续延伸,构成总长度超过 55000 km的环球洋底山系。大洋中脊的宽度为 1000~4000 km;平均高出洋底 2~3 km。尽管潜藏在洋面以下,全球大洋中脊是地球上*重要的地形特征之一。 大洋中脊是大洋岩石圈生长的位置。来自于地球深部的地幔物质在大洋中脊上升、冷却,成为大洋岩石圈的新生部分。全球大洋中脊的扩张速率是不一样的。东太平洋洋隆是快速扩张的大洋中脊,大西洋中脊则是慢速扩张的大洋中脊。扩张速率的不同引起大洋中脊轴部地形的差异,如图 1-6所示。 图 1-6 快速和慢速扩张的洋脊的深海地形剖面(MacDonald,1982) V.新火山活动带;F.裂隙作用带;P.活动断层区域;VE.垂直放大 1.2.2 汇聚型板块边界 如哈雷 赫斯所预言( Hess,1962),地球基本不变的尺寸表明,地壳必定以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9.2¥45.8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5.4¥28.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6.8¥40.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6.4¥42.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3.5¥30.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9¥3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