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摄大乘论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摄大乘论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作者:释印顺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81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0.6(6.8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摄大乘论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078558
  • 条形码:9787101078558 ; 978-7-101-0785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摄大乘论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内容简介

《摄大乘论》乃印度大乘佛教之重要著作,为瑜伽行派根本论典之一。因其内容赅摄大乘佛教之一切圣教法门要义,故称《摄大乘论》。印顺法师之讲解深入浅出,透彻明了,为研读此论之津梁。

摄大乘论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目录

悬论
一 释题
二 本论与释论及翻译
三 本论的组织
四 《摄论》与《阿毗达磨大乘经》的关系
五 《摄论》在无著师资学中的地位
正释

**章 序说
**节 成立大乘是佛说
**项 略标
第二项 显大乘殊胜
第三项 显大乘是佛说
第四项 重颂
第二节 摄大乘

第二章 所知依
**节 从圣教中安立阿赖耶识
**项 释名以证本识之有体
甲 阿赖耶教
一 引经证
二 释名义
乙 阿陀那教
一 引经证
二 释名义
丙 心教
一 引教
二 释意
(一)释二种意
(二)染意存在之理证
(三)辨染意是有覆性
三 释心
丁 声闻异门教
戊 总结成立
第二项 遮异释
第二节 在理论上成立阿赖耶识
……

第三章 所知相
第四章 人所知相
第五章 彼人因果
第六章 彼修差别
第七章 三增上学
第八章 彼果断
第九章 彼果智
第十章 结说
展开全部

摄大乘论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节选

  《摄大乘论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一、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一切所应知法的依处,就是阿赖耶识,一切都依此而成立。世亲说所知是统指杂染清净的一切法,就是三性;无性说所知但指一切杂染的有为法(玄奘传护法的思想,近于无性;真谛传的思想,近于世亲)。本论对于三性,有两种的见解:一遍计执与依他起是杂染,圆成实是清净。二遍计执是杂染,圆成实是清净,依他起则通于杂染、清净二分。赖耶在三性的枢纽依他起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因为一切依他起法,皆以赖耶为摄藏处。所以根据所知依即阿赖耶的道理来观察上面的两种见解,照**义说:赖耶唯是虚妄不实,杂染不净的。照第二义说:赖耶不但是虚妄,而且也是真实的;不但是杂染,而且也是清净的,不过显与不显,转与不转的不同罢了。无性偏取**种见解。世亲却同时也谈到第二种见解。无著的思想,确乎重在**种,因他在说明赖耶缘起时,是侧重杂染因果这一方面的,但讲到转依与从染还净,却又取第二见解了。真谛法师的思想特别发挥第二见解,所以说赖耶本身,有杂染的取性与清净的解性。赖耶通二性的思想,不但用于还净方面,而且还用于安立生死杂染边;与《起信》的真妄和合说合流。玄奘门下的唯识学者,大多只就杂染一方面谈。我们从另外的两部论——《佛性论》、《一乘究竟宝性论释》(西藏说是世亲造的)去研究,觉得他与真谛的思想有很多的共同点。  二、三种自性说名所知相体:所知就是相,名所知相。即将一切的所应知法,分为三相来说明。“依他起自性”,是仗因托缘而生起的;可染可净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法。“遍计所执自性”,他译作分别性或妄想分别性,即妄分别的意思。这不是指妄分别心,是指乱识所取的一切法,它毫无实体,不过是分别心所显现的意境。二空所显的诸法真实性,叫“圆成实自性”。  三、唯识性说名人所知相体:由修唯识观而悟人唯识性,就是悟人所知的实性。修唯识观有两个阶段:一、以唯识观,观一切法皆不可得,虚妄分别识为一切法的自性,这是**阶段所观的唯识观,也叫方便唯识观。二、进一步的观察,不但境不可得,就是这虚妄分别识也不可得,如是心境俱泯,悟入平等法性,或法性心,或圆成实性;到此地步,才是真正悟入唯识性,也叫真实唯识观。这里所修的唯识观,虽通于地上,但重在从加行分别智到根本无分别智,从凡人圣的唯识观。  四、六波罗蜜多说名彼人因果体:彼人就是人彼。要悟入彼唯识实性,必须修习六波罗蜜多。地前未悟唯识性时所修施等,是世间波罗蜜多,因修此六波罗蜜多,能人唯识性,所以名为因。证人唯识性以后,修习施等,都成为清净无漏的,是出世六波罗蜜多,所以名为人的果。  五、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入地以后的菩萨,于十地中,仍是修习六波罗蜜多,初地这样修,十地还是这样修,不过在地地修习增上这一点上,说有十地的差别罢了。若论波罗蜜多修习圆满,要到佛果。  六、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即诸地中菩萨所修的戒学。律仪就是戒;简别不是声闻乘的波罗提木叉,故又说菩萨律仪。  七、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即诸地菩萨所修的定学。定以心为体,所谓“一心为止”。首楞伽摩译作健行,就是平常说的首楞严大定,这定的境界很高,是十住菩萨所修的。虚空藏也是一种定名,在如虚空的法性中,能含摄能出生一切功德,所以叫虚空藏。  八、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即诸菩萨所修的慧学。无分别智,含有加行、根本、后得三者。因为菩萨远离一切法执分别,故所有的智,皆称无分别智。修此三学的时候,或渐次地修上去,或展转增上地修上去,所以叫增上,增上就是依。无分别智的详细抉择,是其他论典所没有的,可说是本论的特色所在。  九、无住涅粲说名彼果断体:彼果,就是修彼三增上学所得的果。彼果就是断,所以叫彼果断。佛所得的果,即智、断二果。学佛者所要求的,也就是这智断二果。无住涅槃,是不住生死涅槃二边。于无住大涅槃中现起一切法,而一切都趣向于寂灭,所以称为涅槃;勿以为它是与小乘的灰断涅槃一样。无住涅槃,本论说是转依离杂染所显的真实性。断烦恼所知二障所显的法性,确是不生不灭的;但大乘的法性或心性,是具有无为功德——称性功德的。如来藏,佛性,以及那不离法性而即法性的无为功德(常乐我净),都是依此而建立的。世亲释论所说的“*胜种类自体”,就是这个。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