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

作者:吴翔宇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99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1(7.2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8222280
  • 条形码:9787308222280 ; 978-7-308-2222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中国儿童文学做通史性研究,不仅把涉及儿童文学史的思想史料、理论批评史料进行系统、全面整理、梳理与研究,而且 重要的是对其奠基、持续、发展、变化历史脉络进行深入探究,凸显其在推动百年中国文学现代化及培育新人的重大价值。既确立了儿童文学的主体价值,又搭建了与现当代文学一体化研究的桥梁。二是在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中研究儿童文学发展史, 了将儿童文学视为现当代文学的附属形态或异质形态的理论偏颇,有利于在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中国发展“三维同构”的基础上,重绘百年中国文学多元共生的全息图景,以期撰写一部 完整、 全面、 准确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三是在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中研究儿童文学发展史,并不是两种文学发展史的叠加,而是要在两种文学史整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建构起相互融通和对话的桥梁。这有助于破除因“分科立学”而产生的学科隔离的本位主义倾向,致力于还原百年中国动态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发展的完整面貌。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 内容简介

全书以时间为轴,分为八编,分儿童文学史前期(1900年以前)、萌芽期(1900-1927)、挫折期(1927-949)、新生期(1949-1959)、迷茫期(1960-1966)、空白期(1966-1978)、重建期(1978-1999)、繁荣(1999至今)八个时期。全书结合儿童文学创作情况以及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发展历程,将中国儿童文学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分析,还原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面貌,对未来儿童文学推广、教学与发展意义深远。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具书、儿童文学学科的基础性读物。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 目录

**章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
**节 “儿童本位”观与儿童文学的现代化
第二节 域外资源的引入与翻译
第三节 传统资源的整理与转换
第四节 冰心的儿童小说与书信体散文
第五节 叶圣陶的童话创作

第二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儿童文学
**节 左翼思潮下的儿童文学
第二节 抗战政治与儿童文学作家的转向
第三节 论争语境与儿童文学主导性的批评路向
第四节 张天翼的童话创作
第五节 解放区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三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文学
**节 新的文学环境与儿童文学理念更新
第二节 儿童小说中新的生活面貌
第三节 童话的教育性及其论争
第四节 儿童诗的抒情方式

第四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儿童文学
**节 “继续革命”理念下的儿童文学体制
第二节 《红柳》改编与《闪闪的红星》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的儿童文学
**节 文学环境的调整与文学理念的探索
第二节 儿童小说与童话的探索
第三节 儿童诗的风格嬗变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儿童文学
**节 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市场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儿童小说的新成就
第三节 儿童诗的新探索
第四节 原创图画书作为儿童文学现象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 节选

  一旦儿童被整合于抗战的序列中,“儿童”的个性特质被动员和宣传抗战的集体特征所替代。战争的吸附力是巨大的,儿童也无法置身事外。林立天所谓“儿童必须从大人的手掌里解放出来,直接参加整个民族解放的战斗”②代表了当时国人的心声。  自此,一种快速催生儿童成长的机制由此生成,“早熟”的儿童形象也大量出现。丁玲的《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中七八岁的小红军萧森恳求用刺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缘由是为了节约一颗子弹抗日。当然,萧森的话也获得了成人的共鸣,成人朝他拥过来,“他也被举起来了”。小说中萧森是一个红色小儿童,丁玲借用“儿童”在战争中的“弱者”身份,以其大义凛然的品格和精神来反观全民抗战。在这里,萧森的出场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话语对儿童身份的征用,起到了儿童如此、成人亦当如此的艺术效果。在此情境下,作家笔下的儿童不再是蜷伏于道德或成人话语的抽象符号,他们的生命与现实、社会及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对于“弱者”儿童来说更是如此。“绝没有任何一次的战争会让儿童站在战争圈子外面去”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儿童被卷入到战争之中,成为战争生态的一部分;二是战争所产生的灾难性的后果,儿童无法幸免。**个层面的文学演绎是大量的“小英雄”“小战士”的涌现,关于这一点,出现了大量的文本。第二层面的文学演绎则是战争之于儿童的影响及反思。更为关键的是:战争创伤所压缩儿童自然性、提前预支儿童社会性该如何评价及反思。关于这一点,教育界出现过如董纯才《儿童教育的主观主义》等相应的反思性文章,文学界则鲜有作品或理论文章论及。并且这种不对等的文本叙事一直延续到了1970年代。  与“五四”儿童小说中失语、病态的儿童形象不同,这一时期林珏的《不屈服的孩子》、袁鹰的《何冰》、张天翼的《把爸爸组织起来》等儿童小说中的儿童多是“小大人”,作家没有弱化苦难、战争等语境预设,而是强化了其“瞬间凝望”的忧思及人生道路的探求。随着左翼运动的开展,儿童文学越来越突出人物的阶级属性及分野。茅盾《少年印刷工》中主人公赵元生的成长与其人生选择是分不开的,新旧两种力量博弈的胜负*终借助赵元生的选择来完成,他选择了以姑父和老角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其成长折射了时代转换及复杂多变的社会语境。其艺术效果是“孩子们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时代的生活教科书”①。即使是在童话中,这种教育儿童、宣传抗战的思想也没有退场。老舍的《小木头人》的情节中加入了“抗战”的色彩,兼具“木头人”和“童子军”的小木头人形象鲜明,“他的身上硬,不怕打”②的性格是其日后从军的先决条件。该童话并没有止于幻想,而是将抗战的现实介入其中,是童话开启“幻想现实主义”风格的尝试。苏苏(钟望阳)的《小癞痢》让“小癞痢”脱胎换骨,在抗战的语境下成长为“小英雄”。在评价该书时,巴人认为战争可以教育儿童,而儿童还可以教育成人,“的确,我们是该向孩子学习了。纯正的洁净,勇敢,率真,不存在一丝一毫的自私自利观念,这应该是每个参加抗战的同胞们所应有的精神吧!我希望中国的孩子们爱读这册书,也希望中国的成人们爱读这册书,然而我更希望日本的孩子们能够读到这本书”③。如果按照“儿童文学是教育成人的文学”的说法,巴人所述是非常符合这一观念的。不过,巴人这里的教育成人是有特定情境的,即在战争语境中儿童的反抗所产生的效果可以震撼和教育成人。脱离了这种语境,这种教育成人的功能也就失却了基础。  抗战爆发后,儿童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到全民抗战的大潮中。1935年,《儿童日报》创刊号上印着醒目的标语:“关心国家大事,才是一个爱国儿童。”据总编何公超回忆,“我们在编写新闻时,对国内或国际的某件事或某些人,在字里行间,总是明显地揭示我们的是非看法和爱憎态度,如拥护抗战,反对投降,斥责卖国汉奸,颂扬抗日将士”④。又如《西南儿童》的发刊词这样写道:“我们西南的小朋友就应该和全中国的小朋友团结起来……再和全世界的儿童团结起来,打倒日本鬼子,创造新中国;打倒法西斯,创造新世界。”⑤在《少年出版社缘起》中,钟望阳指出:“我们中国为儿童们所写的儿童作品,在熟练上虽然也不可算少,但是所可惜的,若干所谓儿童文学作家所努力的目的,只是骗骗孩子们而已。他们有的把文字写得高深莫测,自以为行为绮丽,艺术高超,而自鸣玄博,然一推其内容,那只是一架可怕的骷髅罢了。他们所努力的,是要使千万的儿童们忘掉血淋淋的现实,而使他们进入一种空幻的‘仙境’里去!这无形中杀害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幼芽!这种痛心疾首的现象,在抗战爆发的今日,固然已经是销声匿迹了,但是跟着艰苦的抗战环境而来的,我们又看到另一种杀害儿童的所谓‘儿童作品’出现了。”①  事实上,儿童报刊、出版社对于中国时事进行专题报道可追溯到1923年《小朋友》杂志发布的《提倡国货号》宣言。在文章的开篇,杂志社同人向读者发出了“提倡国货,是救国的妙方”的倡议。该文指出:“小朋友们,你们都是将来的主人翁,更要十分努力宣传这种极和平的救国妙方,使锦绣般的中华,不至于落到敌人手里去!这个,的确是诸君的大责任!而且只要齐心,这件事是*容易做到的——再没有比这事更容易做的了。这本小书,只能鼓励诸君的感情,没有多大的精彩;若是诸君真能在感动以后,竭力实行,将来国富民强之时,这本小书,也可以沾着诸君的光荣,而增长不少的价值呵!”1931年9月,《小朋友》杂志刊出“抗日救国专刊”。该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宣言:“诸君都是我国将来的主人翁,让我们除去现在能尽的责任,如不用日货等外,应当吃苦勤劳,锻炼身体,努力求学,增进知识;对国际的情形,仔细研究,拆穿日本的阴谋,到那时,我们建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还有谁敢来欺侮我们呢!可爱可敬的小朋友啊!我愿你努力,努力,努力不息!现在暂时受辱,算得什么呢!”②在抗战的背景下,《小朋友》杂志并未盲视儿童作为中国人的事实,而是对其发出了如下倡议:“全国的小朋友!亲爱的小朋友!国难临头,我们应该快快奋起,一致努力救国!努力救国!”③概而论之,在抗战语境下,营造幻梦、逃避现实的文学观念招致越来越多的批评。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 作者简介

  吴翔宇,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项目一等资助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政府奖励。    齐童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著有《20世纪80年代中国儿童小说史论》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