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当代文学原典导读

中国当代文学原典导读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1(7.2折) 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当代文学原典导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6832511
  • 条形码:9787566832511 ; 978-7-5668-325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当代文学原典导读 本书特色

对于文本背后的作者、社会语境、创作特色以及一些相关延伸的思考,本书的几位写作者都用极为精练的语言做了高度概括,有书可以说能在 短的时间里帮助读者进入当代文学阅读的选本。导读文字意在对读者产生指导思想,在思维方式、分析方法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不做过于具体的分析,毕竞能通过导读生出自己的阅读方式以及自己的文学史视野才是 关键的。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原典导读”教学教案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其选文具有代表性,所选文章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家及其作品,在对文章的“导读”中作者又将自己对作品的赏析及其研究成果融入其中,丰富了学生对作品、作家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经典阅读的效果。本书选文凸显经典,体例完整,导读具有指导性,语言自然流畅。

中国当代文学原典导读 内容简介

该书以1949年至今中国当代文学目前的重要文本为导读对象,依据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需要,精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种文体的代表性作品54篇,包括王蒙、柳青、铁凝、路遥、莫言、王安忆、巴金、史铁生、老舍等作家的经典文本,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内容、艺术特色进行导读。导读的总体原则为深入浅出,加强读者对文本的文学体验及对文学史的认知。

中国当代文学原典导读 目录

前言
小说
宗璞:《红豆》
杨沫:《青春之歌》
柳青:《创业史》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刘心武:《班主任》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铁凝:《哦,香雪》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路遥:《平凡的世界》
汪曾祺:《受戒》
韩少功:《马桥词典》
阿城:《棋王》
刘震云:《一地鸡毛》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莫言:《红高梁》
王朔:《顽主》
陈忠实:《白鹿原》
阿来:《尘埃落定》
毕飞宇:《玉米》
王安忆:《长恨歌》

散文
秦牧:《社稷坛抒情》
巴金:《怀念萧珊》
杨绛:《干校六记》
贾平凹:《商州初录》
余秋雨:《风雨天一阁》
史铁生:《我与地坛》
刘亮程:《寒风吹彻》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李娟:《通往一家人去的路》

诗歌
郭小川:《望星空》
曾卓:《悬崖边的树》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舒婷:《致橡树》
北岛:《回答》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韩东:《有关大雁塔》
翟永明:《迷途的女人》

戏剧
阿甲 翁偶虹:《红灯记》(京剧)
老舍:《茶馆》
廖一梅:《恋爱的犀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当代文学原典导读 节选

  天气阴沉沉的,雪花成团地飞舞着。本来是荒凉的冬天的世界,铺满了洁白柔软的雪,仿佛显得丰富了,温暖了。江玫手里提着一只小箱子,在X大学的校园中一条弯曲的小道上走着。路旁的假山,还在老地方。紫藤萝架也还是若隐若现地躲在假山背后。还有那被同学戏称为阿木林的枫树林子,这时每株树上都积满了白雪,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雪花迎面扑来,江玫觉得又清爽又轻快。她想起六年以前,自己走着这条路,离开学校,走上革命的工作岗位时的情景,她那薄薄的嘴唇边,浮出一个微笑。脚下不觉愈走愈快,那以前住过四年的西楼,也愈走愈近了。江玫走进了西楼的大门,放下了手中的箱子,把头上紫红色的围巾解下来,抖着上面的雪花。楼里一点声音也没有,静悄悄的。江玫知道这楼已作了单身女教职员宿舍,比从前是学生宿舍时,自然不同。只见那间门房,从前是工友老赵住的地方,门前挂着一个牌子,写着“传达室”三个字。“有人么?”江玫环顾着这熟悉的建筑,还是那宽大的楼梯,还是那阴暗的甬道,吊着一盏大灯。只是墙边布告牌上贴着“今晚团员大会”的布告,又是工会基层选举的通知,用红纸写着,显得喜气洋洋的。“谁呀?”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传达室里发出来,传达室门开了,一个穿着干部服的整洁的老头儿,站在门口。“老赵!”江玫叫了一声,又高兴又惊奇,跑过去一把抱住了他。“你还在这儿!”“是江玫!”老赵几乎不相信自己昏花的老眼,揉了揉眼睛,仔细看着江玫。“是江玫!打前儿个总务处就通知我,说党委会新来了个干部,叫给预备一间房,还说这干部还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呢,我可再也没想到是你!你离开学校六年啦,可一点没变样,真怪,现时的年轻人,怎么再也长不老哇!走!领你上你屋里去,可真凑巧,那就是你当学生时住的那间房!”老赵絮絮叨叨领着江玫上楼。江玫抚着楼梯栏杆,好像又接触到了六年以前的大学生生活。这间房间还是老样子,只是少了一张床,多了些别的家具,窗外可以看到阿木林,还有阿木林后面的小湖,在那里,夏天时,是要长满荷花的。江玫四面看着,眼光落到墙上嵌着的一个耶稣受难像上。那十字架的颜色,显然深了许多。好像是有一个看不见的拳头,重重地打了江玫一下。江玫觉得一阵头昏,问老赵:“这个东西怎么还在这儿?”“本来说要取下来,破除迷信,好些房间都取下来了。后来又说是艺术品让留着,有几间屋子就留下了。”“为什么要留下?为什么要留下这一间的?”江玫怔怔地看着那十字架,一歪身坐在还没有铺好的床上。“那也是凑巧呗!”老赵把桌上的一块破抹布捡在手里。“这屋子我都给收拾好啦,你归置归置,休息休息。我给你张罗点开水去。”老赵走了。江玫站起身来,伸手想去摸那十字架,却又像怕触到使人疼痛的伤口似的,伸出手又缩回手,怔了一会儿,后来才用力一揿耶稣的右手,那十字架好像一扇门一样打开了。墙上露出一个小洞。江玫踮起脚尖往里看,原来被冷风吹得绯红的脸色刷地一下变得惨白。她低声自语:“还在!”遂用两个手指,钳出了一个小小的有象牙托子的黑丝绒盒子。江玫坐在床边,用发颤的手揭开了盒盖。盒中露出来血点儿似的两粒红豆,镶在一个银丝编成的指环上,没有耀眼的光芒,但是色泽十分匀静而且鲜亮。时间没有给它们留下一点痕迹。江玫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欢乐和悲哀。她拿起这两粒红豆,往事像一层烟雾从心上升了起来——那已经是八年以前的事了。那时江玫刚二十岁,上大学二年级。那正是一九四八年,那动荡的翻天覆地的一年,那激动,兴奋,流了不少眼泪,决定了人生的道路的一年。在这一年以前,江玫的生活像是山岩间平静的小溪流,一年到头潺谖地流着,很少波浪。她生长于小康之家,父亲做过大学教授,后来做了几年官。在江玫五岁时,有一天,他到办公室去,就再没有回来过。江玫只记得自己被送到舅母家去住了一个月,回家时,看见母亲如画的脸庞消瘦了,眼睛显得惊人的大,看去至少老了十年。据说父亲是患了急性肠炎去世了。以后,江攻上了小学上中学,上了中学上大学。日寇入侵的那段水深火热的日子,江玫也在母亲的尽力遮蔽下较平静地度过。在中学时,有一些密友常常整夜叽叽喳喳地谈着知心话。上大学后,因为大家都是上课来,下课走,不参加什么活动的人简直连同班同学也不认识,只认识自己的同屋。

中国当代文学原典导读 作者简介

佘爱春,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点“文学与传媒”方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和珠江学者设岗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