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外人文交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外人文交流

作者:张骥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5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60.5(6.8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外人文交流 版权信息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外人文交流 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关系、国际秩序、地区安全、社会思潮、全球治理深刻重塑,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在大变局中,国家间关系、文明间关系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民粹主义泛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丛书”之三,本书旨在汇聚国内权威专家智慧,深入探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外人文交流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文明、文化关系;(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外人文交流的影响;(三)新形势下中外人文交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外人文交流 目录

丛书总序

百年变局
百年变局与新型文化间关系 秦亚青
大变局中的中外人文交流新挑战:一种安全化理论视角 毛维准 王钦林
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秩序变革 张 骥
后疫情时代的中外人文交流:机遇与挑战 王 文

人文交流理论
人文交流:对全球公共产品的贡献 刘永涛
人文交流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意义 俞沂暄
通向世界共同体的两种路径:斯多亚学派与儒家世界主义之比较 陈玉聃 韩善聪(译)
学术领域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的模式构建研究 黄 昊 钱斯蕴 吕 雅 刘斯媛

区域国别
特朗普政府对华人文交流政策的演变和影响 程宏亮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美人文交流 邢丽菊
百年变局下的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与中外人文交流:挑战与应对 王 鹏
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中的中美科技人文交流 毛瑞鹏
中国的俄苏问题研究:进展、不足与未来路径 冯玉军
从人文交流视角看新冠疫情下欧盟对华态度嬗变、挑战与应对 丁 纯 罗天宇
中德两国对外人文交流政策比较 郑春荣 周佳颖
中法人文交流的法国底色及其影响 张金岭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人文交流新进展 刘鸿武 林 晨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进展、路径与前景 孙晓萌 傅聪聪
中东百年变局与中阿人文交流 孙德刚 [埃及]马雨欣
中韩社会文化合作的现状与发展潜力——朝鲜半岛研究专家百人问卷调查结果 王晓玲

展开全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外人文交流 节选

  目前,人们对病毒的认知仍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把新冠病毒比作一场外星人入侵,那么,这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到了保卫人类文明的高度。如果人类再不团结,将遭遇人类文明史以来*坏的“黑暗时代”。但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领袖作用缺位且自身难保,诸大国协调难度加大,国际机制行动迟缓、国际组织部分失灵。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冠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笔者认为,人类抗疫正面临着三方面的阻碍:  一是反科学主义。欧美国家的一些人不相信科学,笃定自由比生命更重要。类似观念助推了病毒的全球二次传播。这些人不愿意戴口罩,认为新冠疫情不过是一场流感,甚至是一场阴谋。聚餐、聚集、派对狂欢导致相当多的人感染,但仍有许多人心存侥幸,认为感染概率很低,不会影响自己。事实是,戴口罩、勤洗手、居家令的实施使各国感染曲线放缓。对科学的轻视,就是对人类文明的轻视。不尊重科学,不尊重生命,单纯地谈论自由没有意义。  二是反全球主义。“全球化休克”,正符合一些反全球主义者的想法。美国特朗普政府选择迎合国内的民粹主义,采取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限制移民和签证,并且退出许多国际组织和协定。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类之间紧密相连的程度,所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回避难民、气候变化、人权、生态、移民、毒品、走私等全球问题。  三是反合作主义。只要还有一个国家存在确诊者,就不能宣告疫情结束,就不能完全取消防疫检查。在这场疫情下,美国的形象尽失,还公然抹黑和攻击其他国家,试图将疫情怪罪到某一个国家的头上来转移国内矛盾,并且试图切断对世界卫生组织的资金支持,间接地将许多需要世卫组织援助的国家置于更加危险的地步。其实,片面地采取某个种族或者某个国家优先而忽视人类共同的利益并不可取,国际合作才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必经之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外人文交流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以来的重大挑战,不只是作为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受到了阻碍,相关信息的互动与传递也受到了不同思潮的干扰。但另一方面,人们也开始重新思考后疫情时代的新特征与人文交流的新机遇。  二、“趋中国化”面临着全球“Gn时代”  人类要真正躲过这场浩劫,一是要把人的生命放在**位。在大灾难面前,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是各国政府的基本责任,也是人性的基本要求。要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每一个生命消逝的背后可能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裂,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是人类面对灾难时的**要务,不应让那些背离这个基本宗旨的舆论混淆是非。  二是要跨国分享医疗信息,联合研发疫苗。人类科学界的大部分成就都是合作的结果,每一次突破都建立在前人的成果之上。面对变种繁多的病毒,各国应毫无保留地分享医疗信息和成果,共同致力于研发疫苗和挽救生命,这将是人类能够击败病毒的唯一办法。  三是要协调各国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大衰退。这包括但不限于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各国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此外,还包括共同拓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5G等新业态合作。避免疫情之后再次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和大萧条,与抗击疫情同样重要。  秉持上述这些理念,自疫情全球暴发以来,中国以生命至上的理念,果断“封城”,减少疫情外输,借助本国制造业的全生产链,加足马力,为世界生产与出口医疗物资,全力倡导国际合作,为世界提供新冠病毒数据与其他公共产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外人文交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看,人口迁徙、商品交换、资金流动、技术变革等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了全球化不可能消亡,变化的只是全球化的重心、速度、方向而已。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已走到了尽头。过去10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早已成为全球化的新发动机。  疫情蔓延在强化中国作为全球化新发动机的地位。世界贸易组织在2020年4月预计,疫情将使2020年全球贸易缩水13%至32%。2020年前4个月,美国对外贸易总额逐月下降,4月比1月下降了22%。中国在2月触底后呈反弹之势,5月已大体接近于疫情前的正常值。可见,国际贸易缩水主要源于美国,而中国则是全球贸易稳定的“压舱石”。全球跨境投资也严重萎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预估,2020年全球跨境投资将缩水40%,但前5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超过8%。可见,后疫情时代,贸易与投资的“趋中国化”势头将越来越明显。“趋中国化”势头并不等于中国取代美国的领衔地位,也更不意味着中国发展的格局变得一马平川。从这个角度看,中美人文交流变得更加重要。  此外,疫情将瓦解原有的治理体系,权力结构进一步碎片化、分层化、区域化。由一个或多个国家集团主导着全球化的时代已终结(即不可能是“GO”“G2”或“G20”),而是有n种力量在不同层面影响或主导着全球不同的事态(即“Gn”)。换句话说,这些力量不只是传统大国,更有区域强国、国际组织、非政府机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意见领袖、智库、媒体等,组成了交叉重叠的国际权力网络,模糊化了全球权威归属,突破了主权归属权益,削弱了传统政治结构。全球化呈现了比过去更复杂的境况,中国需要审慎思考、重新布局战略议题,中外人文交流的广度与深度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外人文交流 作者简介

张骥,法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外交学系系主任、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法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高级研修计划”特邀专家,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理事。研究领域涵盖外交学、国家安全、中国外交、法国及欧盟外交、中外人文交流等。著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法关系》《欧洲化的双向运动——法国与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世界主要国家国家安全委员会》等。邢丽菊,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中韩文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秘书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哲学与思想史、中国文化与外交、中外人文交流等。在《哲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以及国际SSCI等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有《中外人文交流概论》《韩国儒学思想史》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