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4.1(7.2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05051
  • 条形码:9787030705051 ; 978-7-03-07050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教育学特别是教育信息化相关领域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本书主要从指数的发展概述、指数的构建与测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模型的构建及五大维度分析等方面,对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些基本和前沿问题做了精准、详细的阐述。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 内容简介

本书将指数的概念和方法引入教育信息化评估领域,通过该指数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其发展状况做出较为客观的描述,使之成为政府、社会公众等各级各类利益相关者评判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 目录

目录
引言 1
**章 指数的发展概述 3
**节 指数的概念与性质 4
第二节 指数理论相关研究 9
第三节 指数法相关研究 13
第四节 经典的指数种类 16
小结 36
第二章 指数构建与测度方法研究 37
**节 指数构建一般流程 38
第二节 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44
第三节 指数指标权重计量方法 56
第四节 指数模型测算方法 64
小结 69
第三章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概念模型构建与测度方法 70
**节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 70
第二节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分析 72
第三节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概念模型构建 79
第四节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模型检验 107
小结 108
第四章 基础设施指数 109
**节 指标选取 109
第二节 网络接入情况 111
第三节 多媒体教室建设情况 118
第四节 信息化终端配置情况 123
第五节 创新实验室建设情况 130
第六节 基础设施指数分析 134
小结 136
第五章 数字教育资源指数 138
**节 指标选取 138
第二节 配套课程资源建设情况 140
第三节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情况 144
第四节 校本资源建设情况 150
第五节 数字教育资源指数分析 154
小结 157
第六章 教学应用指数 158
**节 指标选取 158
第二节 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161
第三节 课堂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165
第四节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情况 171
第五节 教学应用指数分析 175
小结 180
第七章 管理信息化指数 181
**节 指标选取 181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182
第三节 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情况 189
第四节 应用公共支撑服务情况 192
第五节 管理信息化指数分析 195
小结 198
第八章 保障机制指数 199
**节 指标选取 199
第二节 信息化经费投入情况 201
第三节 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保障机制情况 206
第四节 信息化队伍建设情况 210
第五节 保障机制指数分析 213
小结 216
第九章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分析及建议 217
**节 综合指数聚类分析 217
第二节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建议 220
第十章 新技术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影响 224
**节 大数据 224
第二节 人工智能 227
小结 231
后记 232
展开全部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 节选

引言 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和根本标志。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支撑,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指标普遍实现了翻倍增长,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和多媒体教室基本实现普及,教师和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数量显著增长。然而必须看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依然存在资源投入利用率偏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理想、有限的资源未能发挥*大价值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开展面向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评估。如何准确对区域尤其是省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进行量化评估是我们关心的重点内容,相关评估结果是省级教育管理部门调整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现阶段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指数作为一种综合质量评估工具,能够将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反映相对的综合变动情况,便于管理者进行判断和决策,指数的综合性还使其能够满足教育信息化综合性和纵向对比性要求,并以简明直观的形式呈现结果。利用指数方法开展教育信息化评估旨在将现有的研究方法与政策利益新变化结合起来,这些政策利益*新的变化对教育政策决策和教育有效性判定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将指数的概念和方法引入教育信息化评估领域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独特价值。 在“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大力推动智能时代教育新型生态系统的构建,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和路径。全面开展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督导评估和第三方评测是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明确要求,构建国家、区域层面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能够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有效监测和精准评估,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做出较为客观的描述,为政府、社会公众等各级各类利益相关者评判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提供依据,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章 指数的发展概述 自18世纪后半叶物价指数诞生以来,指数理论及其应用相关研究不断发展。纵观指数理论的发展历程,指数的发展从个体指数到综合指数,从数量指标指数到质量指标指数,从静态指数到动态指数不断进行延伸。指数的构建和应用是从理论到方法再到实践的一个过程。 从理论来看,有传统的指数理论、指数数理经济理论和指数优良性检验理论。随着指数的广泛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指数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从方法来看,指数法是研究现象动态的一种方法,不仅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而且还可以分析研究社会现象的历史发展变化趋势,对于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深入探索、总结社会和经济活动规律,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实践来看,指数已经走进社会各领域,并逐步扩展到资本、金融、教育、电子政务等方面。与此同时,指数的种类也层出不穷,诸如零售物价指数、顾客满意度指数等,均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指数已成为反映社会生活、分析社会经济、预测景气度和改善社会环境的重要工具,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逐渐被应用到更多崭新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造福社会,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节 指数的概念与性质 一、指数的概念 指数又称为统计指数,是一种对比性的分析指标,通常用相对数形式表示。指数的编制与应用,*早起源于物价指数。早在1650年,英国人沃汉(Rice Voughan)首创了物价指数,用于度量物价的变动状况,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对产量、成本、劳动生产率、股价等指数的计算。 从统计学角度讲,指数是一类特殊的相对指标,用于测度不同时空范围内单一对象或多种对象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广义指数泛指所有反映社会现象数量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即用来反映客观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的变动程度。狭义指数是指用来综合反映那些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指数是用来反映和测定特定经济行为变化程度的特殊指数。经济学上的指数可以将难于计量的经济学概念变为形象具体且易于比较和判断的高度凝练的数值,可以集中反映复杂的经济行为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这对理解和反映复杂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数不仅在学科领域有其特殊的含义,从社会角度来看也有着丰富的功能。从生活角度上讲,指数是用来反映综合信息和进行系统评价的数,是一种广义层面上的指标。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各类评价指标称呼为“指数”,此时指数的概念和应用已经脱离了指数原本的含义和范畴,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伴随现代人生活的常态。指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商品指数、股市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等。 从教育角度上讲,指数是评价国家或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相对数,是一个由多项指标构成的综合指数。教育领域的指数研究可以明确教育发展过程中质和量的标准,监测发展状态,“预警”教育问题的产生,衡量我国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状况。通过指数分析得到的结论还可以反映国家教育治理和教育改革的现代化进程,预测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为进一步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提供标准化的评价支持。指数在教育领域中主要有教育指数、教育发展指数、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等。 总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指数已成为分析客观现象数量变动情况的一种常用工具,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一些重要的指数已成为社会现象变化的“晴雨表”。 二、指数的性质 关于指数的性质,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指数具有综合性、相对性、平均性的特性。 **,综合性。指数反映一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的综合变动水平,这也是指数理论和方法的核心。综合性说明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是由一组变量项目综合对比形成的。没有综合性,指数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例如,由若干种商品和服务构成的一组消费项目,通过综合后计算价格指数,可以反映消费价格的综合变动水平。再如,由教育机会指数、教育投入指数和教育公平指数构成的教育发展指数可以用于反映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又如,由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应用消费、知识支撑和发展效果五个维度构成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可以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作横向比较,反映其差距,而且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同时通过建立空间序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综合差距,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揭示出更为一般的信息化发展规律;还可以作纵向比较,通过建立时间序列,综合、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分析指标发展速度、发展特点,观测该国家或地区不同阶段的信息化发展情况。 第二,相对性。指数是总体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对比形成的相对数。指数可用于度量一个变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相对变化,这种指数称为个体指数,如一种商品的价格指数可以反映一件指定商品的价格变动水平。指数也可用于反映一组变量的整体变动,这种由一组变量指标组成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如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一组指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整体变动水平。教育信息化指数使用的评估框架往往包含多个维度和多个指标,可以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整体变动情况,评估结果具备整体性和全面性。指数还可用于度量总体变量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这种指数称为时间性指数。例如,幸福指数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建立幸福指数时间序列,可以进行纵向分析,直观地了解研究群体的幸福情况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分布规律。指数可以度量总体变量在不同空间上对比,这种指数称为区域性指数。例如,人类发展指数作为衡量世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人类发展指数空间序列进行横向分析,可以更加精准地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人类发展指数水平进行空间上的监测与分析,有利于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第三,平均性。指数所表示的综合变动是多种现象的平均变动,是现象总体变动水平的一个代表性的数值。平均性的含义包括:一是指数进行比较的综合数量是作为个别量的代表,这本身就具有平均的性质;二是两个综合量对比形成的指数反映了个别量的平均变动水平。例如,零售物价指数并不是反映某种或每一种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涨跌,而是反映多种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平均涨跌情况;幸福指数不局限于某个个体,反映的是不同的群体的平均幸福度,通过幸福指数可以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历层次群体的幸福指数的特点,并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可以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相关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在用于衡量社会进步发展的指标时,幸福指数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诊断政策选择和社会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三、指数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指数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所反映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简称数量指数,是用于测定数量指标变动的相对数。它用在社会经济学领域,反映现象总体在外延上的变动状况,体现的是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变化。例如,根据产量、销售量等数量指标计算而来的产品产量指数、工业总产出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都属于数量指数。由于这些指数包含的指标在编制时使用的计量单位并不一致,所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 作者简介

吴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成员。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等多项国家、部省级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重量教学成果特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