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存在心理学

存在心理学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1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0(6.0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存在心理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4260512
  • 条形码:9787214260512 ; 978-7-214-26051-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存在心理学 本书特色

马斯洛的工作对我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马斯洛给了我们两件礼物:更具人性的科学与艺术,以及心灵的民主化。——领导力之父 沃伦·本尼斯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灼见,宛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工作与社会带来了极大冲击。——管理大师,《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

存在心理学 内容简介

人类真的如弗洛伊德所说,本性自私、贪婪、好斗吗?
人类真的如华生所说,永远无法摆脱自己的原生环境吗? 马斯洛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上,人性一直被低估。
人类不仅有吃饱穿暖的需求,更有成长、进步与追求希望的需求。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是带给人们绝望的心理学,
马斯洛的心理学就是带给人们希望的心理学。
如何战胜恐惧、焦虑,走向真正的自我?
这本《存在心理学》将会带给你答案。

存在心理学 目录

第二版序言  / 001

鸣谢  / 004

**版序言  / 005

致谢  / 011



**编 更广阔的心理学范畴  / 001

**章 绪论:探索健康心理学  / 002

第二章 存在主义者对于心理学的可借鉴之处  / 008



第二编 成长与动机  / 019

第三章 匮乏性动机与成长  / 020

第四章 防御与成长  / 045

第五章 认知需要和认知恐惧  / 062



第三编 成长与认知  / 071

第六章 高峰体验中的存在性认知  / 072

第七章 高峰体验是强烈的统一性体验  / 106

第八章 存在性认知的一些危险  / 119

第九章 抵抗标签化  / 130



第四编 创造性  / 137

第十章 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  / 137



第五编 价值  / 151

第十一章 心理学数据与人的价值  / 152

第十二章 价值、成长和健康  / 170

第十三章 健康是对环境的超越  / 183



第六编 今后的任务  / 191

第十四章 成长与自我实现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命题  / 192


展开全部

存在心理学 节选

第十三章 健康是对环境的超越
我的目的是要挽救在当前讨论心理健康的浪潮中,可能被遗忘的一个观点。我所看到的危险是:随着顺应现实、适应社会以及适应他人,对心理健康的古老认同会以新的和更复杂的形式重新出现。也就是说,可能会抛开一个人的道德、自主性、内心和非环境的法则,来定义真实或者健康的人,并且不把他与环境区别开、不将他视为独立于环境或者与环境对立的存在,而是用以环境为中心的标准来定义真实或健康的人,例如,控制环境的能力,在与环境的联系中是能干的、能胜任的、有效的、有能力的、工作出色、能很好地感知环境并和睦共处,在这种话语体系中是成功的等等。换种方式说,工作分析和任务要求,不应该是衡量个体价值或健康的主要标准。人不仅有对外的取向,还有对内的取向。不能用心理外的中心点,来完成定义健康心理的理论任务。我们一定不能落入这样的陷阱:用他“对……有用”来定义好的有机体,仿佛他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他本身,好像他只是达到某种外在目的的一种手段。(按照我对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理解,这也是对“心理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这一观点的非常直白无误的表达。)
我特别想到了罗伯特·怀特*近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的论文《重新考虑动机》,以及罗伯特·伍德沃斯《行为动力学》一书。我之所以选择这些,是因为它们是优秀的作品,高度成熟的作品,而且它们将动机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就目前的论述来看,我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我觉得他们走得还不够远。它们以一种隐蔽的形式包含了我所提到的危险,虽然精通、效率和能力可能是积极顺应现实,而不是被动适应现实,但它们仍然是适应论的变种。这些观点虽然令人钦佩,但我觉得我们必须跳出这些观点,来清楚地认识到要超越环境1、独立于环境、反抗环境,有能力与环境斗争、轻视环境,或背弃环境、拒绝环境或拒绝适应环境。(我抵住诱惑没有去讨论这些术语的男性化、西方和美国特征。一个女人、一个印度人甚至一个法国人会不会主要从主宰或能力的角度来思考呢?)对于心理健康理论来说,仅有心理外的成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包括心理内的健康。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如果不是因为有很多人把这个例子当真,我是不会当真的,这个例子就是哈利·斯塔克·沙利文式的努力,他简单地用他人对一个人的看法来定义自我,这是一种极端的文化相对论,健康的个体性完全丧失了。并不是说不成熟的人格就不是这样的,它也是这样的,但我们讨论的是健康且实现成长的人,而他的特点当然是他可以超越别人的意见。
为了证实我的观点,即我们必须保留自我与非自我的区别,以便理解完全成熟的人(真实的、自我实现的、个体化的、有创造力的、健康的人),我提请大家注意以下几个简要介绍的观点。
1. 首先我拿出我在1951 年的一篇名为《对适应的抵抗》的论文中提出的一些数据。我报告称,我的健康的研究对象表面上接受约定习俗,但私下里对习俗却很随意,会敷衍和疏离习俗。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接受也可以远离它们。我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平静地、幽默地抵制文化的愚蠢和缺陷,并或多或少地努力改善它。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他们完全表现出了可以与之进行激烈抗争的能力。引用本文中的一句话:“不同比例的喜爱或赞许,敌意和批评的混合物表明,他们尽全力从美国文化中选择他们觉得好的东西,并拒绝他们认为不好的东西。一句话,他们会权衡并(以自己内心的标准)进行判断,然后再作出自己的决定。”
相较于一般人,他们所表现出的超然非常惊人,他们对独处也强烈喜爱,甚至独处是他们的一种需要。
“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可以被称为是自主的,也就是说,他们受自己性格法则统治,而不是受社会法则统治(只要这些法则是互不相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不仅是美国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整个人类的成员。于是我假设“这些人应该没有那么多的‘民族性格’,比起他们自己文化中那些发展不太好的成员,他们应该更像跨文化的人”。
我想在这里强调的是这些人的超然、独立、自律的性格以及他们倾向于从内部寻找生活的指导价值和规则。
2. 另外,只有通过区分自我和非自我,我们才能为冥想、沉思和其他所有进入自我的形式,以及远离外部世界来聆听内心声音的形式,留出理论上的位置。这包括所有领悟疗法的所有过程,其中,远离世界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通向健康的途径是进入幻想,进入初级过程,也就是说一般是通过内心的恢复来实现的。心理分析治疗在可能的范围内是处于文化之外的。(在任何更充分的讨论中,我肯定会论证意识自身的享受和体验价值;坎特里尔《人的经验之“为什么”》、墨菲《人类潜能》。)
3. 我认为*近对健康、创造力、艺术、玩耍和爱的兴趣,教会了我们很多关于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在这些探索的众多结论中,我选出一个来强调我们当前的目的,即对人性的深度、无意识、初级过程、陈旧的、神话的和诗意的东西的态度转变。因为疾病的根源首先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现的,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无意识是不好的、邪恶的、疯狂的、肮脏的或是危险的,并且倾向于认为初级过程是扭曲真理。但是现在我们发现了这些深度也是创造力、艺术、爱、幽默和玩耍的源泉,甚至是一些真理和知识的来源,我们现在可以谈论一种健康的无意识和健康的倒退。尤其是我们可以认为初级过程认知和陈旧的或神话的思想是有价值的,而不是把它们视为是病态的。我们现在可以为了获得某种知识而进入初级过程的认知状态,这不只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这个世界,次级过程对此是无法感知的。这些初级过程是正常或者健康的人的一部分,并且任何健康人性的理解理论都必须把它们包括在内。
如果你同意这一观点的话,那你必须与这一事实抗争,即它们是属于内心的,有其自身的法则和规律,它们根本上不是适应外部现实,或者被它塑造,或具备应对外部现实的能力。有更多的人格表层区分出来负责这项工作。用这些应对环境的工具来鉴别整个内心世界,会导致失去一些我们不再敢失去的东西。充分性、调节、适应、能力、熟练、解决,这些都是环境导向的词语,因此不能够用来描述整个内心世界,内心的其中一部分和环境毫无关系。
4. 在这里,行为的应对方面和表达方面的区别也很重要。由于各种原因,我质疑“所有行为都有目的”这一公理。在这里,我强调这一事实:表达性行为要么就是没有目的,要么就是比应对性行为更没有目的(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有目的”)。在他们更纯粹的形式中,表达性行为与环境几乎没有关系,而且没有改变环境或者适应环境的目的。适应、充分性、能力或者熟练这些词不会用在表达性行为上,而只用在应对性行为上。现实中心主义的完全人性理论,不克服种种困难的话,就不能处理或者包含表达。理解表达性行为的自然和简单的中心点,是在内心世界(《动机与人格》第11 章)。
5. 专注在一项工作上时,能让你协调个人内部和外部环境,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无关的东西被推到一边,并且不被人注意。各种相关的能力和信息,在目标和目的的领导下排列它们自己,这意味着,重要性是根据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定义,即根据有用性来定义重要性。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的东西就是不重要的。选择变得非常必要。抽象地说,这也意味着对一些东西视而不见,忽视或排斥它们。
但我们知道,有目的的感知、任务定向、根据有用性的认知都涉及效能,它们忽略了一些东西,因此是部分盲目的。为了使认知变得完整,我们必须表明它是超然的、无兴趣的、无欲望的、无目的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按照对象自身的本性,以其自身客观的、本能的特点来感知它,而不是将它抽象为“有用的东西”或者“有威胁的东西”。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想尝试控制环境或者使环境产生效用,那我们就在多大程度上减少了完全、客观、超然和无兴趣的认知的可能性。只有我们愿意这么做,我们才能做到完全地感知。再次引用心理治理经验,我们越迫切想要做出诊断并且拿出治疗方案,做的事情就越没有帮助。我们越迫切渴望治愈疾病,就越会花费更长的时间。每一个精神疾病研究者都必须学会不要力求治好,不要没有耐心。在很多情况下,屈服让步就是克服,谦逊就是成功。走这条路的道家和禅宗教徒,在一千年前就看到了我们心理学家刚刚意识到的东西。
但*重要的是我的初步研究结果发现,这种关于世界的存在认知在健康的人身上更容易发现,并且它甚至可以是定义健康的一个特征。我也在高峰体验(暂时的自我实现)中发现过这种认知。这意味着,甚至就和环境的健康关系来说,熟练、能力、有效这些词所表明的主动的目的性,远超过了一个明智的健康概念。
作为对无意识过程的态度转变所带来的一个后果的例子,可以假设,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感官剥夺不仅仅是令人恐惧的,还可以是令人愉快的,也就是说,由于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似乎可以使内心世界进入有意识状态,由于健康的人更接受和更享受内心世界,所以他们应该更有可能享受感官剥夺。

存在心理学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
他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需求层次理论,主张通过不断满足人类天生的需求而达成自我实现。
他的理论标志着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之外的心理学第三思潮——人本主义的诞生。
著作有《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