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走向普及化阶段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2213731
- 条形码:9787572213731 ; 978-7-5722-137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走向普及化阶段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优秀的教育理论著作,是中国著名教育学家史静寰教授带领清华大学课题团队经十余年的研究结晶,对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
走向普及化阶段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二三十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世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时代。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共识,并成为国家公共政策的重点。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和体系很多,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大学资源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教育经验,并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提升,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本书是清华教研院已进行多年,在国内外已有很大影响的科研课题“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的重要成果。本项目使用靠前通用、科学稳定、有很好信效度标准、已被院校广泛采用的学生调查工具;通过科学规范的数据采集和系统研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大学生群体的构成变化、大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情况、毕业生就业及发展状况等进行全面研究。课题组已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引起广泛关注。 本书借鉴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政策分析等多学科研究视角,运用定量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多院校、大样本、可比较的大学生调查数据,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本书特别关注宏观环境及政策变化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在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上的表现。
走向普及化阶段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 目录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张与分层
二、中国大学的组织制度变革
三、中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制度化
四、反“五唯”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二章 走向普及化阶段的中国大学生群体特点
一、多样化大学生群体的形成及特点
二、大学生身心及社会化发展的需求与特点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二、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主要研究方法概述
第四章 家庭**代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一、中国家庭**代大学生的界定和基本特征
二、中国家庭**代大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发展情况分析
三、提升家庭**代大学生过程性学习质量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发展及其政策影响
一、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相关政策
二、政策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发展的文献回顾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升学意愿及政策影响
四、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农村女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一、农村女大学生相关研究综述
二、农村女大学生学习投入与教育收获的研究设计
三、农村女大学生与不同群体大学生学习状况的比较
四、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内地高校港澳台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以清华大学为例
一、内地高校招收港澳台学生的政策背景和研究现状
二、清华大学港澳台本科学生学业成就和在校满意度研究
三、主要研究发现
四、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
一、应用型院校大学生通用技能培养的背景
二、通用技能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三、应用型院校大学生通用技能的现状
四、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九章 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二、清华大学本科海外交换项目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
……
第十章 全球化时代中国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养
第十一章 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的收获与满意度
第十二章 我国本科教育中院校支持的构成与影响机制
走向普及化阶段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史静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曾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学院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客座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特聘教授;澳大利亚大学质量评价机构海外特聘评估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副组长、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2年3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教育史、国际与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等。 曾出版学术专著数十部,主要有《外国教育管理史》《外国教育史教程》《学前比较教育史》《当代美国教育》《高等教育史》《本科教育:质量与评价》(《西方教育史学百年史论》等。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中国农村教育”,北京市妇联项目“首都女大学生研究”等数十项研究课题。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妇女研究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