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梁晓声人生感悟:孤独是生命的常态
¥34.7¥59.8“梁晓声谈中国”系列:梁晓声谈中国故事
¥40.0¥58.0永远有多远
¥35.9¥78.0泯灭
¥29.3¥59.8梁晓声散文精选:文化是我们另外的故乡
¥37.7¥58.0
明白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652850
- 条形码:9787559652850 ; 978-7-5596-528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明白了 本书特色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给新新青年的解惑之书!ü 关于工作困惑、人生态度、自我修养、为什么要读书……梁晓声的毕生发现与思想精华,都在这里! ★梁晓声式的“人间清醒”,更是年轻人的“困惑指南”。 ü 不但要经常问自己,你到底要什么,还要经常问自己,多多才是够,把这些和自己对话清楚了后,人生会相对变的压力减轻一些。 ü 追求体现着一种自信,放弃也同样体现着一种自信。 ü 生活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自己拯救自己。 ★央视热剧《人世间》精神内核,备受年轻读者喜爱的“文字真实、接地气的作家”。 ü 《朗读者》《面对面》《人物》等力邀的讲师,更是年轻人心中的“人间清醒直男”! ü 读者评价他的文字“字如人,名副其实。文章即是生活,行文即是做事方式”。 ★梁晓声特有的犀利金句,解救正在焦虑迷茫的我们——这个世界上*缺的不是成功学,而是普通学! ü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惑:不想工作、不想社交、不想谈恋爱?买不起的房子,完不成KPI?没钱没时间,且穷且独立?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来? ü 梁晓声用他70多年的人生感悟回答:普普通通地活着,不代表碌碌无为;普通人也可将平凡的一生过得很好,普通人的一生也很值得过。 ★梁晓声高度满意的散文集! ü 书中写普通人的孤勇,谈如何带着困惑生活下去,聊那些看似微小却能给你带来实感的事,说读书的理由及文化原则。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人文精神的坚持、对人情世事的温厚体悟,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知名设计师操刀全书装帧,质感新锐人文: Ø 特别正反双印刷封面,一层是梁晓声肖像画,另一层则是我们的困惑与迷茫; Ø 全书装帧彰显人文质感,知名摄影师作品结合梁晓声名句,手感温润,阅读舒适。
明白了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与青年的23场对话。被称为“平民代言人”的梁晓声,用平实、敦厚的语言,把他对生活的热爱一字一句传达给我们。 作者在书中写普通人的孤勇,谈如何带着困惑生活下去,聊那些看似微小却能给你带来实感的事,说读书的理由及文化原则。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人文精神的坚持、对人情世事的温厚体悟、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使我们慢慢从焦虑中走出来,即便身处“喧嚣”的世界,也能淡然从容、自得其乐地生活。
明白了 目录
目录
**章 *能打动我的,一直是普通人的孤勇
如何面对困境
一个加班青年的明天
人生和它的意义
*合适的,便是*美的
第二章 我们都要带着困惑生活下去
积极的人生不妨做减法
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
与欲望兵团打成平手的一辈子
解剖我的心灵
让我们爱憎分明
第三章 去做那些看似微小,却给你带来实感的事
读书与人生——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读书会让寂寞变成享受
读书是*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关于大学校园写作
我与文学
第四章 读书是好好生活的理由
我与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的背面
晚秋读诗
美是不可颠覆的
第五章 文化应该是有原则的
我的梦想
静好的时代
中国人文文化的现状
答众学子问(节选)
明白了 节选
一个加班青年的明天 我因为要写一份关于中国《劳动法》在现实生活中被遵守情况的调研报告,结识了某些在公司上班的青年——有国企公司的,有民营公司的;有大公司的,有小公司的。 张宏是一家较大民营公司的员工,项目开发部小组长。男,二十七岁,还没对象,外省人,毕业于北京某大学,专业是三维设计。毕业后留京,加入了“三无”大军——无户口、无亲戚、无稳定住处。已“跳槽”三次,在目前的公司一年多了,工资涨到了一万三。 他在北京郊区与另外两名“三无”青年合租一套小三居室,每人一间住屋,共用十余平方米的客厅,各交一千元月租。他每天七点必须准时离开住处,骑十几分钟共享单车至地铁站,在地铁内倒一次车,进城后再骑二十几分钟共享单车。如果顺利,九点前能赶到公司,刷上卡。公司明文规定,迟到一分钟也算迟到。迟到就要扣奖金,打卡机六亲不认。他说自从到这家公司后,从没迟到过,能当上小组长,除了专业能力强,与从不迟到不无关系。公司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和知名度,经常搞文化公益讲座——他联络和协调能力也较强,一搞活动,就被借到活动组了。也因此,我认识了他。他也就经常成为我调研的采访对象,回答我的问题。 我曾问他对现在的工作满意不满意。他说挺知足。 每月能攒下多少钱? 他如实告诉我——父母身体不好,都没到外地打工,在家中务农,土地少,辛苦一年挣不下几多钱。父母还经常生病,如果他不每月往家寄钱,父母就会因钱犯愁。说妹妹在读高中,明年该考大学了,他得为妹妹准备一笔学费。说一万三的工资,去掉房租,扣除“双险”,税后剩七千多了。自己省着花,每月的生活费也要一千多。按月往家里寄两千元,想存点钱,那也不多了。 我很困惑,问他是否打算在北京买房子。他苦笑,说怎么敢有那种想法。 问他希望找到什么样的对象。他又苦笑,说像我这样的,哪个姑娘肯嫁给我呢? 我说你形象不错,收入挺高,愿意嫁给你的姑娘肯定不少啊。他说,您别安慰我了,一无所有,每月才能攒下三四千元,想在北京找到对象是很难的。他发了会儿呆,又说,如果回到本省估计找对象会容易些。 我说,那就考虑回到本省嘛,何必非漂在北京呢?终身大事早点定下来,父母不就早点省心了吗? 他长叹一声,说不是没考虑过。但若回到本省,不管找到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工资肯定少一多半。而目前的情况是,他的工资是全家四口的主要收入。父母供他上完大学不容易,他有责任回报家庭。说为了父母和妹妹,个人问题只能先放一边。 沉默片刻,主动又说,看出您刚才的不解了,别以为我花钱大手大脚的,不是那样。我们的工资分两部分,有一部分是绩效工资,年终才发。发多发少,要看加班表现。他说为了获得全额绩效工资,他每年都加班二百多天,往往双休日也自觉加班。一加班,家在北京市区的同事回到家会早点,像他这样住在郊区的,十一点能回到家就算早了。 说全公司还是外地同事多,都希望能在年终拿到全额的绩效工资,无形中就比着加班了,而这正是公司头头们乐见的。他是小组长,更得带头加班。加不加班不只是个人之事,也是全组、全部门的事。哪个组、哪个部门加班的人少、时间短,全组全部门同事的绩效工资都受影响。拖了大家后腿的人,必定受到集体抱怨。对谁的抱怨强烈了,谁不是就没法在公司干下去了吗? 我又困惑了,说加班之事,应以自愿为原则呀。情况特殊,赶任务,偶尔加班不该计较。经常加班,不成了变相延长工时吗?违反《劳动法》啊! 他再次苦笑,说也不能以违反《劳动法》而论,谁都与公司签了合同的。在合同中,绩效工资的文字体现是“年终奖金”。你平时不积极加班,为什么年终非发给你奖金呢? 见我仍不解,他继续说,有些事,不能太较真的。国企也罢,私企也罢,不加班的公司太少了。那样的公司,也不是一般人进得去的呀! 交谈是在我家进行的——他代表公司请我到某大学做两场讲座,而那向来是我甚不情愿的。六十五岁以后的我,越来越喜欢独处。不论讲什么,总之是要做准备的,颇费心思。 见我犹豫不决,他赶紧改口说:“讲一次也行。关于文学的,或关于文化的,随便您讲什么,题目您定。” 我也立刻表态:“那就只讲一次。” 我之所以违心地答应,完全是由于实在不忍心当面拒绝他。我明白,如果我偏不承诺,他很难向公司交差。 后来我俩开始短信沟通,确定具体时间、讲座内容、接送方式等等。也正是在短信中,我开始称他“宏”,而非“小张”。 我*后给他发的短信是:不必接送,我家离那所大学近,自己打的去回即可。 他回的短信是:绝对不行,明天晚上我准时在您家楼下等。 我拨通他的手机,坚决而大声地说:“根本没必要!此事我做主,必须听我的。如果明天你出现在我面前了,我会生气的。” 他那头小声说:“老师别急,我听您的,听您的。” “你在哪儿呢?” “在公司,加班。”那时九点多了。 我也小声说:“明天不是晚上八点做讲座吗?那么你七点下班,就说接我到大学去,但要直接回家,听明白了?” “明白,谢谢老师关怀。” 结束通话,我陷入了良久的郁闷,一个问号在心头总是挥之不去——广大的年轻人如果不这么上班,梦想难道就实现不了啦?
明白了 作者简介
梁晓声 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代表作有《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知青》《郁闷的中国人》等,多部作品被译介到海外。其中《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雨》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双琴祭》曾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2019年8月16日,其凭借长篇巨著《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22年2月央视将重磅播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