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作者:郭镇之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26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48.5(7.5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92792
  • 条形码:9787520392792 ; 978-7-5203-927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力求探索以“非传统思维”“非主流途径”“很好规方式”将宽广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分层次、按对象、有目标地传播到海外的有效方法。本书发现,国家形象仍然是中国对外传播有效性的优选软肋,中国自身定位的和平形象与海外对中国普遍认知的“威胁”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对中华文化优选推广的激进手段、自称“厉害”的话语方式,国内外舆论存在深刻的分歧和明显的争议。在靠前交往中,民间力量大有可为,公众外交潜力深厚。文化传播要因势利导,“借船”“借机”将可爱、可信的中国形象传扬出去。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目录

导论 走向世界的中国与中华文化
绪论 创新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从“现实政治”到“观念政治”
——论国家战略传播的道义感召力
国际传播要巧用力

形势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目标与形势
“中华文化”研究概貌
“国家形象”概念述评
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回顾 中国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历史
中华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孔子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安全发展
中国文化中心的发展镜鉴

学理 对外宣传与全球传播的理论基础
文化与政治、宣传与传播:学术基础与理论思路
对外宣传的现代化:西方的观点与美国的历程
文化全球化:经验研究与理论发展
理论溯源:文化地理学与文化间传播

地缘 以亚洲为例的文化地理观察
文化地理:从文化区域出发
日本近代的对外文化交流
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与华语电视
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

传者 新时代环境下的多元传播力量
出海实践:对外传播者的成就与挑战
借船出海、乘机出海
西方传播学语境下的族裔媒体研究
“旅侨”概念及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内容 话语叙事视角下的传播文本
对传播内容的文本研究和话语分析
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中的中国形象
《中华的故事》所讲的中国故事:BBC纪录片的叙事话语
短视频表达:中国概念对外传播的多模态话语创新

受众 复杂多样的跨国传播接受者
对国际受众及其效果的研究与调查
跨国传播视域下受众研究的嬗变
本土文化因素对非洲记者关于中国形象认知的影响
关于BBC中国主题纪录片的两次国外小型受众调查

对策 新媒介条件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
新渠道、新话语:新媒介环境中的战略与策略
……
结论 创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展开全部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节选

  (一)大众传媒与中国形象  在传媒中介的世界中,情况更加复杂。有本国传媒自我塑造的国家形象(自塑形象),也有他国传媒通过各种符号系统描绘和塑造的一国形象(他塑形象)。传媒塑造的国家形象与一国的实际情况既可能大体一致,也可能相去甚远;既可能是蓄意美化的形象,也可能是恣意的丑化,全看传媒与被塑造国的关系,以及形塑的动机、方法和效果。传媒可以打造外在景观;但在他人心目中,一国的形象只能是他塑的、他人头脑中内化的印象。  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密切相关。国家形象是认知者主观建构的产物;而传媒的建构往往具有真实的影响力。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早就在《公众意见》一书中指出,每个人都会用头脑去“看”他不能亲身接触的世界上大部分地方,并用想象为自己构建“真实可信”的外部世界图景(李普曼,1989)。在国际传播领域,缺乏实际交流渠道及亲身接触经验的全球公众基本上是通过传媒(尤其是国际传媒,往往是西方传媒)了解别的国家,并形成对该国认知(形象)的。  在西方传媒主导的国际话语格局中,中国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形象被严重损害,“定型”为丑陋、凶恶的动物(如西方概念中的“恶龙”dragon),而不是中国人更喜欢的熊猫。西方受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从本国媒体报道中获得的,是西方媒体“想看到并想让人看到”的中国,而不一定是“实际存在”的中国。  媒介的传播是否可信,能否有效,源于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及其传播的公信力。按照全球流行的西方自由主义媒介理论,大众传媒理应是遏制国家权力的批评力量。因此,对中国这样媒体与国家捆绑一处的体制,批判理念产生的负面形象常常同时投射到国家与媒体身上。国际传播的公信力,往往既取决于媒体,又取决于国家,还取决于媒体与国家的关系:如果国外公众不相信某个国家,就可能不信任这个国家的媒体;而媒体的传播如果遭人诟病,也损害国家形象。也就是说,国家形象与媒介形象是相互构建、相互成全或者相互连累的。中国的主流媒体如果能够成功地走进其他国家的人民并有效发挥影响力,的确可以改变中国的形象;但他国人民是否信赖中国媒体,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相信中国这个国家。因此,中国传媒能否成功地走出去,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国家形象的问题。  (二)中国形象的国际认知  历史上,海外民众特别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大致经历过几个阶段——从艳羡到怜悯,从鄙视到敌对。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西域以及更远处的人民尚缺乏与中华大地的直接接触,他们对这个遥远国度的美好想象,大多来自丝绸、瓷器、茶叶等器物及其自然带有的美妙品质。近代以来,在传教士及旅行者笔下的中国,愚昧落后然而纯朴天然。一度,世界对遥远的中华形象的描述曾经饱蘸溢美的墨汁,彼时的欧洲对中国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启蒙运动的先驱者莱布尼兹、伏尔泰等曾将其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等到资本主义开始全球征服时,中国成为被西方列强瓜分的贫弱对象。而当社会主义中国与资本主义西方进入长期对抗时,中国就变成了可恨、可怕的敌人,此时,西方传媒对“红色中国”的宣传常常充斥着意识形态的负面解读。而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的界定具有“一锤定音”的话语权。  人口众多的中国曾触发西方种族主义者的“黄祸”想象。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世界经济排名的迅速上升、军事力量的持续增强,加上某些中国人不切实际的自我期许和自信心爆棚的豪言壮语,都在无意中呼应了“中国崛起”对西方世界的威胁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威胁”的论调一直此起彼伏。虽然“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指的是“守成大国”因恐“老大”地位被取代而作出的过度反应,但也成为反制新兴力量崛起的流行话语。  实际上,中国的崛起面临内外交织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历史上的负面因素依然存在,并未消失,关于中国再度强盛的现实也常被夸张,并被赋予不利解读。通过科学方法检测到的中国国际形象总体上令人担忧。  ……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

  郭镇之,籍贯江西吉安,出生于江苏镇江,成长于云南昆明。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新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广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教研工作,2004年加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授(2016年退休)。主要研究方向是巾外广播电视史、传播理论、同际与文化间传播。主要著作有《中国电视史》《北美传播研究》《传播论稿》。主编教材《中外广播电视史》《当代广播电视学》。主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传媒的历史与分析:大众媒介在加拿大》《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文化研究基础理论》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