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科学奖励公信力研究

中国科学奖励公信力研究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24cm 页数: 237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3.9(5.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科学奖励公信力研究 版权信息

中国科学奖励公信力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的战略目标,就中国科学奖励公信力的测评和提升进行了研究。 本书首先梳理了同行会评存在的本质失真、评奖结果不可重复检验等缺陷。其次,基于评奖结果可重复检验性逻辑和评奖结果优质稳健性逻辑,分别挖掘建构了各自包括同奖率RSA、有序率ROD、总体优质度OQI、排位有序度ROD等指标在内的测度指标体系。抽样测评表明,科学奖励总体的公信力综合指数只有26.35(理想值为100),评奖结果的可重复检验性也不足50%,评奖行为的科学性和评奖结果的公信力都不理想。*后,提出了包括评奖程式、评奖总量等在内的中国科学奖励公信力建设提升方案,这有助于推动十九届五中全会“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和“优化科技奖励项目”精神的落实。

中国科学奖励公信力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动态综述
第三节 基本架构
第四节 重点与创新
第二章 中国科学奖励评奖的模式缺陷与公信力影响研究
**节 我国科学奖励设置和运行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我国科学奖励评奖的基本模式
第三节 我国科学奖励评奖中存在的基础性问题
第四节 我国科学奖励的数量过多过滥问题
第五节 我国科学奖励的结构失衡问题
第六节 我国科学奖励评奖结果的低重复检验性问题
第七节 问题导致的科学奖励公信力争议
第三章 科学奖励评奖的逻辑模式优选与公信力测评体系构建
**节 科学奖励评奖的基本逻辑梳理
第二节 科学奖励同行评价的基本模式优选
第三节 基于综合被引指数cci的同行评价模式提出
第四节 科学奖励公信力三维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第五节 基于三维指标体系的公信力测评模型构建
第六节 公信力测评结果的数据挖掘和态势判别
第四章 省级科学奖励公信力的抽样测评
**节 省级科学奖励基本情况
第二节 抽样对象选取与实证抽样测评
第三节 抽样测评奖励公信力总体分析
第四节 抽样测评奖励公信力损失分析
第五节 抽样测评奖励公信力省际比较分析
第六节 抽样测评奖励公信力时序比较分析
第七节 不同测评时点奖励公信力比较分析
第八节 省级奖励公信力抽样测评的综合结论
本章附表
第五章 地市级科学奖励公信力的抽样测评
**节 地市级科学奖励基本情况
第二节 抽样对象选取与实证抽样测评
第三节 抽样测评奖励公信力总体分析
第四节 抽样测评奖励公信力损失分析
第五节 抽样测评奖励公信力地市比较分析
第六节 抽样测评奖励公信力时序比较分析
第七节 地市级奖励公信力抽样测评的综合结论
本章附表
第六章 总体结论与基于公信力的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方案
**节 中国科学奖励公信力抽样测评的总体结论
第二节 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的战略背景
第三节 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第四节 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的基本程式
第五节 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的总量管控
第六节 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的结构管控
第七节 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的周期频率
第八节 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的信息公开
第九节 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的诚信营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科学奖励公信力研究 作者简介

丁大尉,1976年出生,山东烟台人,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工作于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哲学、网络社会学,目前主要的学术方向为当代科学知识生产、信息空间中的知识建构、网络技术标准演化等;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校哲学、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近五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