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者节开场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ST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应用

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ST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应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15.4(7.8折) 定价  ¥1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ST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应用 版权信息

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ST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应用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创新管理和政策科学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各级政府管理者、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相关人员、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及社会公众本书聚焦新技术产业化,旨在揭示可持续转型的机理机制,为把握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规律和培育成效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分析模型和经验借鉴。

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ST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将ST理论和政策组合这两个前沿理论与新技术产业化管理这一重大现实问题有机结合,围绕“如何助力新技术成功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两道鸿沟且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破解当前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困境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旨在揭示可持续转型的机理机制,为把握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规律和培育成效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分析模型和经验借鉴。 本书可供创新管理和政策科学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各级政府管理者、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相关人员、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及社会公众阅读参考。

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ST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应用 目录

目录
前言
**篇 导论
第1章 实现新技术产业化须跨越的鸿沟 3
1.1 加快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4
1.1.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4
1.1.2 转型升级的先导力量 5
1.1.3 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 5
1.2 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鸿沟与困境 7
1.2.1 两道鸿沟 7
1.2.2 发展困境 11
第2章 新技术产业化管理的研究 12
2.1 文献研究的计量分析 12
2.1.1 中文文献 13
2.1.2 外文文献 16
2.2 重点研究领域的分析 19
2.2.1 影响因素 19
2.2.2 发展机理 21
2.2.3 培育路径 23
2.2.4 政策评价 24
2.3 管理研究存在的不足 26
第二篇 理论概述
第3章 可持续转型理论 31
3.1 理论概述 31
3.1.1 背景依据 31
3.1.2 核心思想 34
3.1.3 研究特征 35
3.1.4 关键术语 37
3.2 知识图谱分析 39
3.2.1 CiteSpace知识图谱 40
3.2.2 ST研究外文文献分析 40
3.2.3 ST研究中文文献分析 53
3.3 框架与主题 59
3.3.1 分析框架 59
3.3.2 研究主题 64
3.4 对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的适用性 72
3.4.1 必要性分析 72
3.4.2 可行性分析 73
第4章 政策组合理论 76
4.1 政策组合研究概述 76
4.1.1 研究背景 76
4.1.2 概念涵义 77
4.1.3 特征属性 78
4.2 文献计量分析 80
4.2.1 总的计量分析 80
4.2.2 创新领域中的政策组合研究 82
4.2.3 政策领域中的政策组合研究 83
4.3 框架与主题 85
4.3.1 分析框架 85
4.3.2 研究主题 90
4.4 与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的适用性 96
4.4.1 必要性分析 96
4.4.2 可行性分析 97
第三篇 机理探究
第5章 新技术产业化障碍因素的识别与分类 101
5.1 障碍因素的识别 101
5.1.1 思路与方法 101
5.1.2 归纳与合并 102
5.1.3 问卷与访谈 106
5.2 障碍因素的分类 107
5.2.1 环境层面 108
5.2.2 供给层面 108
5.2.3 需求层面 108
5.3 新技术产业化障碍因素的动态性分析 108
第6章 ST视角下新技术产业化的机理与机制 110
6.1 机理 110
6.1.1 作用过程角度:SNM-MLP综合模型 110
6.1.2 空间集聚角度:local-global生态位模型 117
6.2 路径 119
6.2.1 转型路径的分类 120
6.2.2 转型路径的切换 123
6.3 实验 124
6.3.1 生态位实验 124
6.3.2 有限的社会-技术实验 125
6.3.3 转型实验 126
6.3.4 草根实验 127
6.3.5 可持续性实验 128
第7章 ST视角下保护空间的功能与机制 130
7.1 保护空间的基本概述 130
7.1.1 ST理论中保护空间的研究 130
7.1.2 保护空间的典型特征 131
7.1.3 保护空间的功能属性 132
7.2 保护空间的运行机制 137
7.2.1 触发机制—保护空间的构建 138
7.2.2 作用机制—保护空间的功能 138
7.2.3 反馈机制—保护空间的效果 139
7.2.4 退出机制—保护空间的撤离 139
7.3 保护空间的评价模型 139
7.3.1 构建思路 140
7.3.2 评价模型 141
第8章 ST视角下保护空间的构建与分析 145
8.1 中国NEV产业概述 145
8.2 数据采集及编码 147
8.2.1 数据采集及说明 147
8.2.2 分析单元及编码 147
8.3 信度和效度评估 150
8.3.1 信度评估 150
8.3.2 效度评估 151
8.4 计量结果分析 152
8.4.1 中国NEV产业政策文件的时空分析 152
8.4.2 X维度:政策工具分析 153
8.4.3 X维度与Y维度及Z维度的关系分析 158
8.4.4 启示与建议 160
第四篇 评价分析
第9章 ST视角下保护空间的建模与仿真 165
9.1 SD及其在NEV产业化中的应用 165
9.1.1 SD概述及其建模过程 165
9.1.2 SD与NEV产业化保护空间的分析 166
9.2 模型构建 169
9.2.1 建模目的和基本假设 169
9.2.2 因果回路图 170
9.2.3 存量流量图 171
9.3 模型检验 174
9.3.1 一般性检验 175
9.3.2 结构性检验 175
9.3.3 真实性检验 176
9.3.4 相关性检验 176
9.4 仿真分析 177
9.4.1 仿真Ⅰ:NEV保护空间水平的演变趋势 177
9.4.2 仿真Ⅱ:三大类型政策工具力度的演进 179
9.4.3 仿真Ⅲ:单一政策工具及其组合的效应 180
9.5 仿真结果校验 186
9.5.1 消费者购买意愿 186
9.5.2 企业参与度 187
9.5.3 NEV产业化水平 188
第10章 政策组合的评估与测量 189
10.1 政策组合评估的回顾 189
10.2 EPCD评估模型 190
10.2.1 模型的基础性分析 190
10.2.2 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193
10.3 Bottom-Up测量模型 195
10.3.1 模型的基础性分析 195
10.3.2 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198
第五篇 应用探索
第11章 ST视角下的行动者网络治理 207
11.1 行动者网络治理的重要性 207
11.2 理论基础和逻辑分析 208
11.2.1 政策组合在新技术可持续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 208
11.2.2 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治理 209
11.3 新技术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网络治理 213
11.3.1 分析框架的构建 213
11.3.2 网络治理的实施 215
11.4 经验启示 217
第12章 ST视角下的颠覆性创新管理 218
12.1 颠覆性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218
12.2 基于ST理论的颠覆性创新管理机制模型构建 219
12.2.1 颠覆性创新 219
12.2.2 ST理论与颠覆创新管理的逻辑关系 220
12.2.3 管理机制模型构建 221
12.3 代表性发达经济体的案例分析 222
12.3.1 颠覆性创新外部演进过程 222
12.3.2 颠覆性技术内生演化过程 224
12.4 经验启示 229
第13章 ST视角下的创新中介机构 231
13.1 ST视角下的创新中介机构 231
13.1.1 创新中介机构的发展演变 231
13.1.2 创新中介机构的发展定位 233
13.1.3 创新中介机构的分类 234
13.2 ST视角下创新中介机构的功能作用 237
13.2.1 前期开发与路径探索阶段 237
13.2.2 创新加速和技术嵌入阶段 238
13.2.3 网络构筑与市场稳定阶段 239
13.3 荷兰皇家旅游俱乐部在创新中的作用 240
13.3.1 前期开发阶段(1898~1909年) 240
13.3.2 创新加速阶段(1910~1940年) 240
13.3.3 市场稳定阶段(1941~1970年) 242
13.3.4 新体制形成阶段(1971年至今) 242
13.4 经验启示 242
第14章 案例介绍 244
14.1 新加坡新生水产业 244
14.1.1 研究背景 244
14.1.2 研究方法 245
14.1.3 研究过程 245
14.1.4 经验启示 253
14.2 瑞士可再生能源产业 254
14.2.1 研究背景 254
14.2.2 研究方法 257
14.2.3 研究过程 260
14.2.4 经验启示 264
14.3 中国山东太阳能热水产业 265
14.3.1 研究背景 266
14.3.2 研究方法 268
14.3.3 研究过程 269
14.3.4 经验启示 276
14.4 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 278
14.4.1 研究背景 278
14.4.2 研究方法 281
14.4.3 研究过程 282
14.4.4 经验启示 287
参考文献 289
附录1 ST视角下障碍因素识别的调查问卷 313
附录2 保护空间政策工具编码信度效度评估表 315
附录3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式 318
后记 323
展开全部

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ST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应用 节选

**篇 导论 第1章 实现新技术产业化须跨越的鸿沟 培育以新技术驱动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对拉动本国经济增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引擎作用,这也促使各国近年来纷纷加大对新技术的创新投入,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以此来创造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引领经济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的政策组合设计,加快新技术产业化的成功培育和可持续发展,*终实现生产与消费模式的可持续转型,是当前的重大挑战。然而,新技术产业化是一项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协同、多阶段衔接的动态复杂系统工程,从社会-技术体制转型视角来看,实现新技术产业化必须成功跨越技术演进过程中的“死亡之谷”与市场扩散过程中的“达尔文海”两大鸿沟,这导致新技术产业化过程面临成功率和贡献度不高的问题。虽然政府针对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但现实反馈并没有产生应有效果,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还是陷入了所谓的“亚历山大困境” 。如何提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成功率?是否需要政府扶持?如何提升政府实施政策干预的效果?这些问题,也正是当前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焦点。因此,精准把握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规律,提高政府实施政策引导与干预的效力,助力新技术成功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两道鸿沟,为破解当前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成功率和贡献度不高、政策扶持效果不大的困境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是当前新技术产业化管理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作为全书的总起,本章将重点围绕“促进新技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为何重要?当前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存在什么问题,遇到哪些困境?”展开研究,从而为后文的学理分析和应用探索奠定基础。为此,本章首先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阐述分析加快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接着从社会-技术体制转型视角,在分析当前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存在两大鸿沟的基础上,指出其遭遇的发展困境。 1.1 加快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曾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当代科技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个过程” ,这充分反映了当前中国要加快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迫切性。 1.1.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虽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成本的增长方式已经受到资源供给不足和成本提高的严重约束,导致中国传统产业经济收益下滑,增长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加大,存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和增效提速刻不容缓。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破解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难题。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也再次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添薪续力。要发挥人工智能在产业升级、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促进人工智能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产业变革,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 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明显优势,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无疑,加快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是当前中国成为全球科学技术策源地的现实选择,更是适应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要。 1.1.2 转型升级的先导力量 当前,中国不少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存在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以及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有效需求不足与需求外移并存等突出问题。新兴产业是以突破性创新技术或者颠覆性创新技术驱动的产业,能催生出大量新供给和培育广阔新需求,具有创新的驱动性、突破性和协同性等显著特征。2017 年7月,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费志荣在2017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一、二、三产业,既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集中的领域,也是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支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为培育壮大新动能提供动力支撑,有利于补齐中高端供给短板,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未来5~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 。因此,中国明确提出了要以加快新技术产业化为突破口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充分发挥新兴产业以重大新技术创新突破为基础的优势,突出创新要素在新兴产业形成过程中的驱动作用,通过加大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结合需求侧的短期政策措施与供给侧的长期改革方案,大力推进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打造和形成新兴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以及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化解产能过剩等问题,补齐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短板,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中国经济的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2019 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11.5%。“十四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20%左右。可见,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既能创造新供给、提供新服务,又能培育新消费、满足新需求,是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化供需双侧改革的先导力量。 1.1.3 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突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刺激了发达国家对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高度关注(涂文明和刘敦虎,2015),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能够引领各自经济实现复苏、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备受热捧,全球进入空前的新技术密集和新兴产业发展时期。以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推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抢占未来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美国联邦政府于2012年提出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于2013年提出了“工业4.0”战略,法国于2013年宣布了“新工业法国”计划;除此之外,还有英国的低碳转型计划、日本的“未来开拓战略”以及韩国的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中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过去30多年经济奇迹的背后是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环境破坏的与日俱增,以及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能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为此,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出“能源新政”,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全力扶持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完成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国际承诺低碳目标,并且要为完成《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提出的中国在2030 年左右要达到碳排放的峰值的中长期低碳发展目标奠定基础,同时要在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指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以“打造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创繁荣美好世界》的致辞,更明确提出“中国愿继续同各方携手努力,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倡导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共同促进地球村持久和平安宁,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因此,面对国际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挑战,中国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新技术产业化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升新兴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并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可以说,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环境污染、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基于上述的现实背景,近年来中国政府为加快新技术产业化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先后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等政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构建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准入条件、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鼓励民生和基础

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海”:ST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张光宇,二级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型研发机构和颠覆性创新、技术创新管弹和企业战略管理。曾任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研究生院院长、人事处处长和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兼任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和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研究中心)负责人,广东省系统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同时,被聘为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咨询专家。近年来,主持了30多项重量和省部级项目,其中包括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醺大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会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8部。同时,积极为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委宣传部、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广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市花都区科技和信息化局、中山火炬区管理委员会、汕头龙湖区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门以及多个重量高新技术产业同区提供政策研究和管理咨询服务。 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奖(人文礼会科学)二等奖1项,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曾被评为南粤教坛新秀、南粤很好教师、广东省师德建设优选个人、广东工业大学十大师德标兵。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