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周建勇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0.9(3.8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道路·政治建设卷》将围绕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展开论述,着重分析统一战线工作的五对基本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以及与海内外同胞关系,从国家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思考统一战线的政治价值。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道路·政治建设卷》主要是以描述为主,第首章概述统一战线的演进;第二章描述党的十八犬以来统一战线的新理念和新发展;第三章描述建构新型政党关系;第四章描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五章描述处理好统战工作的其他关系,侧重于阶层关系、党外知识分子等。第六章“结论:统一战线为什么能”则从总体上思考统一战线的政治价值,并分析其在国家治理中的独特优势。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目录

**章 统一战线的演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统一战线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章 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战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
二、完善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三、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第三章 建构新型政党关系
一、基本关系
二、基本制度
三、人民政协

第四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二、宗教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

第五章 处理好统战工作的其他关系
一、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二、做好其他人士的统战工作

第六章 结论:统一战线为什么能
一、管“天下国家大事”
二、统战工作是人心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统战工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节选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道路·政治建设卷》: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在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基本队伍,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动摇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被称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巩固工农联盟。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提出了联合小农、佃农和雇工的要求。1924年,中共四大首次明确提出工农联盟问题,肯定农民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者。同年5月,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通过《工农联合的决议案》,指出引导农民参加民主革命,与农民建立巩固的联盟,以此当作民主革命胜利的保证。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起义的**枪,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对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作了总结,强调统一战线工作方针必须根本改变。一是把着力点放在发动工农上,“与工会农会建立密切的关系。指导他们,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这方面去”。二是必须把工人运动和农民武装暴动相结合,实现“工农民权独裁”的政权目标。三是必须保持“共产党自己独立的政治面貌”。八七会议把党的工作方向转移到发动工农群众上来,对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八七会议后,相继爆发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方的革命武装暴动。尤其是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起义失败后,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湘赣边界**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正式组建了工农红军,巩固了全国**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毛泽东主持召开湘赣边界党的**次代表大会,讨论了发展党的组织、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和扩大红军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等任务,并建立了湘赣边界统一的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在同年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毛泽东进一步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毛泽东在代表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写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实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革命政权三位一体的武装割据思想,解决了工农联盟的核心问题,以此展开的革命实践,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实际开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工农联盟的这种形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的新发展。”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党的六大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李立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制定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左”倾冒险计划,使党和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损失。9月,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的精神召开了扩大的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立三路线”的错误,会议制定了建立下层统一战线的方针,指出,在一切斗争尤其是日常部分要求的斗争之中,中国共产党应当和非共产党的一般下层群众团结起来实行斗争,独立的去领导他们的运动,使这些运动都走到苏维埃政权的总口号之下来。  统一战线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作为革命的基本力量,为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工农联盟,壮大工农红军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政治和理论基础。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是“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统治的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  ……

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周建勇,男,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委“十九大”宣讲团成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外政党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