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

作者:张雄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2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19.3(7.5折) 定价  ¥1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 版权信息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是一本对国内经济哲学研究状况进行总结性呈现的编著。《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侧重于学术回顾、学术总结与学术展望,旨在展现经济哲学的成长历程、反映经济哲学的研究成果、展望经济哲学的未来前景、凝聚更多学科的专家学者、聚焦并引领前沿性学术热点、扩大经济哲学研究的影响力、推进经济哲学研究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 目录

一 特载
马克思正义观的含义、发展路径及其当代性

二 专文
历史的积极性质:“中国方案”出场的文化基因探析
以哲学把握经济的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哲学”的五个维度
青年恩格斯基于商业视角的私有制批判理论:内涵与意义
资本自我否定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基于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的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思想和实践上的新贡献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财富观嬗变的经济哲学分析
新时代友善的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
《21世纪资本论》数据应用逻辑预设的哲学追问及现实启示——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新时代我国企业共享利益的公正实施机制
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信念

三 观点荟萃
(一)现代资本主义研究
同情与良知:两种市场经济人性论预设的范畴分析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跨国资本问题评析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展新趋势
马克思语境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与特点
贪婪与恐惧: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新阐释
符号拜物教的表现形式及精神异化特质探析
“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如何可能——基于“资本形而上学”批判的时代反思
生存的数字之影:数字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
数字资本主义的时间与劳动统治及其批判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现代意蕴
金融化:时间与权力的同构
21世纪:金融叙事中心化与整体主义精神边缘化
马克思资本逻辑视角下技术资本化的路径探析
(二)中国问题与中国道路研究
新时代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破解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世界性难题
走出“中国文化世界生产”之路
论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与中国逻辑——对五四运动以来百年历史的现代性审思
……

四 学术会议与学术动态
五 人才培养
展开全部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 节选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  这两种不同的路径与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分歧是有着直接关联的,马克思的批判思路中是否具有规范维度和正义原则的讨论多半产生于基于文本文献的学院派讨论。  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从结论出发的解读方式有所不同,马克思的文本文献呈现了他本人批判和研究思路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马克思是如何面对这一问题的。马克思的理论不是在书斋里、在真空中形成的,他在与各种理论针对现实问题的交锋中形成并发展自己的观点,如果说规范问题与正义原则是哲学、社会科学难以回避的基本问题,同样也是其他理论家的立论基础,那么马克思在对青年黑格尔派和国民经济学家的批判中就必然要涉及这些问题。  这些其他思想家、理论家的立论基础,恰恰是马克思的质疑对象。然而马克思的研究出发点,并不是这些立论基础本身,而是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现实中的德国社会。马克思质疑这些立论基础,是因为现实社会与其存在着的巨大反差,这在马克思早期批判思路的发展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面对如何消除异化劳动这一问题,马克思与国民经济学家就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生了分歧。异化劳动现象的存在对于当时的思想家、理论家来说,已经是个不讳的事实,但是对于如何理解这一社会现象,马克思与国民经济学家之间存在着分歧。国民经济学家把私有财产看作异化劳动的前提,认为拥有私有财产是能够占有他人外化劳动的原因,这种观点为异化劳动现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而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占有他人劳动的前提(私有财产),本身已经是占有他人劳动的结果。“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不过从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的产物,还不能直接推导出私有财产是占有他人外化劳动的结果,其中还缺乏推理的逻辑环节,马克思的这一批判思路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和《资本论》的写作中得以延续。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我们看到,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家在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关系上的分歧,蕴含着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方式,马克思并没有直接去质疑私有财产是否能够成为拥有他人外化劳动的前提,而是尝试着说明私有财产本身已经是他人被异化了的外化劳动的结果。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论证前提的质疑,是在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证伪国民经济学的立论基础:国民经济学以私有财产为前提的论证本身已经蕴含着对其自身道德规范的否定。  在对德国意识形态纷争的清算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将研究思路进一步转向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马克思则继续深入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对原则与现实的悖论,即自由、公正与平等的交换原则为什么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带来严重的不平等这一现象进行理论研究。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合法程序的角度,尝试着从起点到过程对一般财富积累(货币等)与资本积累的性质加以区别,一旦资本的积累程序形成,无论从资本持有一方,还是从劳动一方来说,既有经济交往关系就作为合法程序的存在,对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具有约束性。在这样的生产关系条件下,异化了的劳动与劳动相分离而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且成为资本家进一步占有工人异化劳动的手段。  在马克思那里,这样一种分析思路是从两个维度进行的,横向的维度与纵向的维度,所谓横向的维度是从抽象的理念与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中来分析理念与现实的悖论是如何发生的,涉及的是当代政治哲学从规范语境所讨论的道德问题;所谓纵向的维度是在质疑了道德批判有效性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进程中对既有生产关系的形成进行分析。  **种思维路径我们已经可以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马克思对施蒂纳的分析与批判中看到,面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所弘扬的自由、平等理念与工业革命所创造的巨大财富以及与此相伴随的财富占有的社会分化所带来的穷人和富人问题,施蒂纳使用了具有双重涵义的词汇对问题进行模棱两可的解释,马克思通过对施蒂纳所使用词汇双重含义的揭示,尝试着将新历史观的分析方法与规范语境下的道德评判方法区别开来,呈现了对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认识路径。  ……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20) 作者简介

张雄,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科2级教授,国务院有特殊贡献的专家津贴享受者。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上海市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先后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上海财经大学科研标兵、上海财经大学教书育人标兵。学术研究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项;中国图书奖1项;教育部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二、三等奖1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课题《科学发展观研究》首席专家。 研究领域: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1985年以来,在国内学术界提出的创新观点主要有:忧患意识论、历史转折论、非理性与经济理论、经济学的哲学传统、现代性逻辑预设的查审、货币化生存世界的哲学批判、金融危机的精神现象学解读、事件经济与事件文化等。 学术成果: 专著 【1】专著《创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解读》,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版。 【2】专著《经济哲学:从历史哲学向经济哲学的跨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本书获2002年度中国图书奖;2002年度中振优秀著作奖;获200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3】专著、博士后论文《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该书为中国博士后国家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刊发了5000字书评文章;《人民日报》1998年3月26日发表3000字的书评文章。《光明日报》1995年2月23日全文刊出这项课题4000字的开题报告。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伍柏麟教授在成果鉴定决议书中指出,“这一研究拓宽了哲学的研究领域,处于经济学哲学研究的前沿,取得研究成果是先进的、优秀的和开拓性的”。 【4】专著、博士论文《历史转折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出版。光明日报、哲学动态、学术月刊、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刊发了国内专家****的书评、书荐、书摘等文章。前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人文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哲学家汝信研究员在《文汇报》撰文,称该书“填补了国内哲学研究的空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质量”。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