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比较文学变异学

比较文学变异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1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8.6(7.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比较文学变异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94846
  • 条形码:9787100194846 ; 978-7-100-19484-6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比较文学变异学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高校中文系师生,比较《比较文学变异学》是系统研究“比较文学变异学”的首部中文专著,作为首位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者,作者曹顺庆认为:“比较文学变异学是将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研究支点,通过研究不同国家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的异质性和变异性,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的一门学科。”本稿从十个部分对“比较文学变异学”进行了论述:变异学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中国哲学基础、变异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变异学与当代国际比较文学、跨学科与普遍变异学、影响研究与流传变异学、变异研究与文学他国化、形象研究与形象变异学、译介研究与译介变异学。本稿阐明了变异学的学科理论基础,论述了变异学的实践方法路径,并强化了变异学的案例解读,对构建既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话语,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话语具有重要意义。

比较文学变异学 内容简介

《比较文学变异学》指出了目前现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缺失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学科理论突破点,即以“异质性”为可比性基础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进一步整合了当前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本书指出了“变异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论述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中国哲学基础,变异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变异学与当代靠前比较文学、跨学科与普遍变异学、影响研究与阐释变异学、变异研究与文学他国化、形象研究与形象变异学、译介研究与译介变异学。本书创新性极其明显,突破了之前以西方学者为的比较文学理论的局限,充分建构中国学者在比较文学领域的话语体系,学术突破意义重大。本书结构合理,各章节之间逻辑清晰,从跨国到跨文明,对变异学的文化语境、理论基础、方法特征、研究范围等内容进行分析,论述推进有力。本书内容丰富详实,不仅在理论界定、阐发方面清晰有力,而且也列举了丰富的变异现象,贯通东西,使变异学研究对象、方法直观可感。书稿为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也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比较文学变异研究”是作者率先提出,也是中国学者率先提出的比较文学新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并得到靠前比较文学界的认同。比较文学变异研究是继法国学派“影响研究述评”,美国学派“平行研究述评”后由中国学者提出的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理念与方法,进一步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与范畴,是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发展。书稿详细论述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由来,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是国内关于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的部系统的学术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比较文学变异学 目录

绪论:建构比较文学中国话语.................... 1

**节 变异学国内研究现状.................................... 13

第二节 变异学国外研究现状.................................... 21

第三节 学科内外:变异学未来发展空间................... 29

第二章 变异学的中国哲学基础................................. 36

**节 “变文格义”与隋唐佛学中的变异思想........ 37

第二节 “格物致知”与宋明理学中的变异思想........ 48

第三节 “训诂义疏”与乾嘉朴学中的变异思想........ 59

第三章 变异学与当代国际比较文学.......................... 69

**节 艾田伯“比较诗学”与变异学...................... 69

第二节 叶维廉“文学模子”与变异学...................... 73

第三节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变异学...................... 80

第四章 跨学科与普遍变异学.................................... 91

**节 “万变有宗”:形而上学与自然哲学中的运动变化和变异问题 92

第二节 “从一到无穷大”: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变化与变异问题 96

第三节 “变中有定”:生物界和生命科学中的变异问题 100

第四节 “通变则久”:文化界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变异问题 105

第五节 走向跨学科视域中的“普遍变异学”............ 109

第五章 影响研究与流传变异学................................. 113

**节 影响研究中的变异现象................................. 113

第二节 流传变异学的理论内涵................................. 122

第三节 流传变异学的创新机制................................. 129

第四节 流传变异学的案例解读................................. 139

第六章 平行研究与阐释变异学................................. 149

**节 平行研究中的变异现象................................. 149

第二节 阐释变异学的理论内涵................................. 158

第三节 阐释变异学的创新机制................................. 168

第四节 阐释变异学的案例解读................................. 175

第七章 变异研究与文学他国化................................. 185

**节 文学他国化的变异现象................................. 185

第二节 文学他国化的理论内涵................................. 194

第三节 文学他国化的创新机制................................. 201

第四节 文学他国化的实践路径................................. 210

第五节 文学他国化的案例解读................................. 212

第八章 形象研究与形象变异学................................. 224

**节 形象研究中的变异现象................................. 224

第二节 形象变异学的理论内涵................................. 230

第三节 形象变异学的创新机制................................. 237

第四节 形象变异学的案例解读................................. 244

第九章 译介研究与译介变异学................................. 253

**节 译介研究中的变异现象................................. 253

第二节 译介变异学的理论内涵................................. 267

第三节 译介变异学的创新机制................................. 276

第四节 译介变异学的案例解读................................. 285

主要参考文献............................................................. 298

中文专著.................................................................... 298

中文期刊.................................................................... 304

外文专著.................................................................... 309

外文期刊.................................................................... 310

后 记....................................................................... 311


展开全部

比较文学变异学 节选

比较文学变异学是一个已经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标识性概念,标志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国话语的创新与重大突破,其世界性影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与指导意义,为提高跨文明语境中的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比较文学变异学其核心是关注跨文化研究中的异质性和变异性。该理论话语体系既可以解决比较文学异质性的可比性问题,又适用于对文学影响关系中的变异问题的阐释,以及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文学关系的变异性与创造性。同时,比较文学变异学也已成为当今比较文学研究方面代表中国学派的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不仅在文学、文化、艺术、传播学等领域广泛应用,而且作为方法论也在文化领域广泛使用,具有世界性与普适性的价值与意义,是一个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已经开始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此外,比较文学变异学话语体系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学话语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以实现全球话语平等对话,从而构建“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建构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话语体系,对于中国及国际比较文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话语”在当代的整体建构,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建设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文化发展、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战略。

比较文学变异学 作者简介

曹顺庆,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比较文学),国*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教师基金获得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淡江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学科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外文学发展比较研究”等多个项目,担任“十五”“211”重点项目“中外文学与俗文化”负责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文学评论》编委、《中国比较文学》编委、《中外文化与文论》(CSSCI来源期刊)主编、英文刊物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主编。出版了《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比较文论史》《比较文学史》《中国文化与文论》《两汉文论译注》《东方文论选》《比较文学新开拓》《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比较文学学》《比较文学教程》《中华文化》等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