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
-
>
心灵四书(全4册)
-
>
非暴力沟通
-
>
洞见不一样的自己 让你少走弯路的60个智慧锦囊
-
>
(文学)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
>
丁立梅精品十年精选集:暖爱(黄皮)
-
>
明天,我想重新喜欢上自己
豁达:宽心的智慧 (精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504410
- 条形码:9787519504410 ; 978-7-5195-0441-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豁达:宽心的智慧 (精装) 本书特色
人生之福,在乎一心。 一个人心量有多大,事业发展就有多好; 一个人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成就。 人难得的就是拥有宽心的快乐和豁达的智慧。
豁达:宽心的智慧 (精装) 内容简介
豁达的人像向日葵,永远追着阳光,不管身处何方,不管身处何境,都能以平静之心待之,懂得乐观看人生,豁达看世界,在有限美好的人生里,活好每一天。 本书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意,通俗晓畅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述了豁达的内涵与意义,是一本体现中国人生活与处事智慧的人生哲学书。
豁达:宽心的智慧 (精装) 目录
**篇 豁达者,心宽
第1章 心宽者有境界,能看远
003 … 心宽似海,就永远不会封冻
008 … 心宽不计较,人生便无所不能达
013 … 有远见的人不为一时所困
第2章 心宽者有度量,能包容
019 … 宽恕自己,原谅他人
026 … 心宽孕育伟大,吃得了亏就能装下天下
029 … 一颗博爱的心,让人生闪闪发光
第3章 心宽者有涵养,能自持
034 … 心宽者遇不公,不愠不恼
038 … 君子慎其独也,自持者必自修
044 … 去浮戒躁,一张一弛涵养高
第4章 心宽者有锋芒,能内敛
050 … 不张扬,方能藏住锋芒
055 … 低调源自于你的冷静
060 … 虚荣会让你丧失理智
第二篇 豁达者,心平
第5章 心平者不生气,生气则乱
069 … 让迷失的心灵回家
074 … 因为怒了,所以一切都乱了
080 … 不在冲动的时候做任何决定
第6章 心平者不抱怨,抱怨则废
086 … 你抱怨,因为舍不掉私欲偏情
092 … 笑对烦恼,才能笑对人生
097 … 不抱怨不放弃,奇迹就会出现
第7章 心平者不纠结,纠结则郁
103 … 烦恼皆由心生
110 … 放下小纠结,追求大境界
116 … 如月从容,心平则气静
第8章 心平者不悲观,悲观则弃
122 … 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拥有希望
126 … 换个角度,漫天星光
第三篇 豁达者,心淡
第9章 心淡者,淡泊名利而不争
137 … 心不淡,只会为名利所累
143 … 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149 … 名声愈大,你的世界就愈小
第 10章 心淡者,淡对邪财而不取
152 … 别出卖你洁净的心灵
159 … 睁开被欲望蒙蔽的双眼
163 … 保留本性的淳朴
第11章 心淡者,淡对波折而不恼
169 … 安逸是人生的陷阱
174 … 超越逆境的力量
178 … 安时处顺的奥妙
第12章 心淡者,淡对委屈而不愤
182 … 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188 … 能够承受委屈是成熟的标志
192 … 成为从不幸中走出来的英雄
第四篇 豁达者,心智
第13章 心智者当识人:识人不探尽
201 … 不试探人性,是对感情*大的尊重
205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08 … 有些人要敬而远之
第14章 心智者当责人:责人不苛尽
211 … 不用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
217 … 宽容与善意会化敌为友
221 … 常怀宽恕之心
第15章 心智者当敬人:敬人不卑微
224 … 屈己尊人,人皆举之
228 … 对人恭敬就是庄严你自己
231 … 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
第16章 心智者当让人:让人不退尽
234 … 让,是一种非凡智慧
238 … 不争,人生至境
242 … 该争的,要毫不犹豫去争
豁达:宽心的智慧 (精装) 节选
**篇 豁达者,心宽 雨果曾说过,世上*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胸怀的宽广没有界限,所以能装下波澜壮阔的人生,能看透风云变幻的风景。心胸宽者拥有大境界,拿得起更放得下,所以他们深谋远虑,决胜于千里 —— 第1章 —— 心宽者有境界,能看远 心宽似海,就永远不会封冻 面向大海时,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番感慨,同时会放下心中的烦扰来感受大海的广阔,享受难得的宁静。杯子的容量甚小,海却可容纳百川,宇宙的浩瀚广博更是让我们无法观测其边界……由此可见,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容量,人心亦是如此。界限不在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在于我们心中的自我限制。 知识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才可以掌握更多更为先进、准确的信息,没有一位学者能够一劳永逸而不去做知识更新。即使是大海,所收纳的百川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为每年都会有新的河流注入,同时也会有河流枯竭。宇宙浩瀚无边,但它也逃不开不断变化的事实。不想让自己的心封冻,就要试着将心放宽,也唯有如此,才能接受更多,得到更多。 在丽江古城之中,有一座不亚于其他古代王公贵胄的繁华宅邸,那就是木府。在纳西人的心中,封建领主木府土司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木府土司为纳西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木府有着一个不同于其他地方官宅的特点——没有将府邸围起来的城墙。这对于统治者的宅邸来说,未免过于特别。无论是从领地还是安全方面考虑,这样的做法都是明显的失策。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样的选择让木府土司得到了民心。在历代的土司当中,十九世可以说是一位公认非常杰出的土司,他曾提到过,不设城墙是为了能和百姓融入一体。这种做法经过了事实的验证与历史的考验。虽然宣示领地主权的城墙消失了,但是他所得到的却不仅仅是城墙能够圈起来的面积。木府的面积相较以前更加宽广,而土司的心比他的领土还要宽广。 对于一位统治者来说,高高的城墙象征着地位和权力。肯舍弃城墙的君主,必定心胸无比宽广。取消了象征着权势和地位的城墙之后,土司可以直接了解民心、民意以及民生,对自己的政策以及统治也都有了更客观而直面地了解,这也使得木府的统治得以延续。 城墙虽只是一物而已,但是它所代表的意义却不同一般。很多人患得患失,担心自己因为一时的不注意而失去所有的一切,于是为自己的心设了界限、划了范围。从历史中不难看出,一位心胸宽广的君主,他的统治也一定很稳固,处于其统治下的朝代也必定是繁盛的。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朝代,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各个民族之间也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所以,呈现出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等唐朝君主作为明君而名垂千古。但是晚清的君主担心自己的统治会受到通商贸易威胁,于是选择了闭关锁国,然而结果却是将当时的中国遗弃在了世界前进途中的末尾。 高瞻才能远瞩,看得更远也就不会封冻起自己的内心。当内心之门打开之后,能够装下的,即世界。 把心胸拓宽,才能了悟世间百态,参透人生真谛。很多人也是因为打开了自己的胸怀,才见到了真理,看到了从未看过的人生景致。 21岁,本该是生命盛放的时期,但是史铁生却因病瘫痪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种打击是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在重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过程当中,打开了心的设限,试着去接受肢体残缺的自己。在失去了部分行动能力之后,他转而开始思考自己,思考人生,思考一切。 失去了用双腿丈量大地的能力,他选择用笔来探寻自己的前路。因为他不再纠结于自己的身体残缺,而是用放宽了的心去思考人生和整个世界,所以他的无数优秀作品也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人们残缺的往往是心灵的某个角落。人们为自己设定了活动范围,龟缩在其中,只能在这个范围中打转,永远也走不出自己设下的困局。事实上,只要试着拥有和打开这个角落,那么冰封的心也就自然能够解冻了。 井底之蛙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它来说,天只有井口一般大而已,其实限制它范围的无关于视野,而是它的心。它认定天只有那般大,自然不会去试想天空的辽阔无垠。如果它打开了自己的心门,那么无边的天际自然就被纳入心中。 如果只着眼于自我设限的世界,就只能在自己的困局当中挣扎。若想看得更远,懂得更多,唯有解除心中的设限。这样,才能保持心如大海。 心宽不计较,人生便无所不能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时候,事情往往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各种猜疑或计较,使得事情越来越繁复,有时还会出现误会。于是,因为人们放不开这样那样的小事,如此一来,反倒忘记了*开始的自己,忘记了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工作。这种时候通常也就失去了目标,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前进,很容易止步不前。 对于现代人来说,温饱已经不再是幸福的标准。幸福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种内心的满足感,但是在很多时候,人们的幸福指数往往偏低。这也是因为人们容易太过于计较,因为眼前很小的得失,而忘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也就迷失了应该前进的方向。 清代有一位叫做张英的大学士,他在朝为官,家人远在家乡。 有一天,他的家人给他捎来一封书信,信中说家乡的邻居要向外扩张院墙三尺,这样就侵占了老家的院子。因为这件事他家人感到非常气愤,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自己的院子,于是双方发生对峙。他家人气不过就给他捎来书信希望他能够制止邻居,出一口恶气。对于已经身为大学士的他来说这件事易如反掌,但他没有用自己的权力去打压邻居,而是给家人回了一封书信,信中写道: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尚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看到张英的书信后,他的家人也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太过于计较了。于是就放弃了原来和邻居争抢的打算,让出了三尺之地。邻居本来已经做好了争夺到底的准备,但是看到张英的家人让出了三尺地给自己,也知道了张英写信劝慰家人的事,为此深感惭愧,也取消了扩充院子的打算,还将院墙退后了三尺。 就这样,一条六尺宽的小巷出现在了两家院子之间,被人称为“六尺巷”。而这个故事也像这条巷子一样流传下来,为后人传颂。 蛮横无礼,或是和人争论不休非常容易,然而有几人能够像张英一样如此呢?区区三尺之地,一定要争出一个结果,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会损害到其中一方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于是人们计较到底。但是,即使如愿争抢到了三尺之地,也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件事情或许就会如鲠在喉,难以安心,时刻想起来都会让自己感到气愤。张英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选择了不去计较。因为他和他的家人做到了心中释然,放下了争夺之心,所以留得美名为后人称颂。 世事皆是如此,只要放宽心不去计较,那么烦恼也就失去了寄宿的凭仗。不计较眼前小节,才能心无旁骛地前进,早晚有一天会拥有想要的一切。 有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故事,就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廉颇是将军,身为武官,他很不齿于蔺相如这样凭借口才升职的文官。 蔺相如知道廉颇对自己有意见,于是尽量避免和他相见,对于他的挑衅也是避让三分。 对此一开始廉颇颇为得意,觉得蔺相如胆小如鼠。蔺相如身边的人看不过去,于是问蔺相如为什么不给廉颇一点颜色看看。可蔺相如回答说:“我连秦王都无所畏惧,又怎么会怕廉颇呢?只是现在秦国之所以对我赵国有所忌惮,正是因为我们二人对赵王的辅佐,如果此时我们两个人互相争斗,那么就必定会给秦国可乘之机。”通过这番话,大家都明白了他不是畏惧廉颇,而是顾全了大局,所以选择不去计较。 事情传到了廉颇耳中,廉颇顿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于是背负荆棘到蔺相如面前请罪,由此两人尽释前嫌。这也就是“负荆请罪”的典故。 豁达之人必定有着宽广的胸怀,斤斤计较、针锋相对必然会引起一番争夺。正因为选择了放宽心不去计较,所以在收获大家尊重的同时,蔺相如也获得了廉颇的敬重。 树立远大的志向,就不能缺少宽广的胸怀。也就是说,将心放宽将无所不达,不去计较一些小的利害得失,才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有远见的人不为一时所困 人的一生当中难免会出现困境,面对困境,人们所表现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对于高瞻远瞩的人来说,一时的困境一定不会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他们放眼所见,是自己光明的未来。而一些没有远见的人则会被困于当前,无法逃脱。 眼之所至,心之所向。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心中所想,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够前行。如果看的只是眼前,那么顾及的也就只能是眼前。只有看得更远,才能更好地决定当下,才能帮助自己脱离困境。但是,为了能够看得更深远,我们还需要放宽自己的心,释然自己的烦恼,才能到达自己*终的目的地。 在一定的环境中人难免有时会身不由己,这种时候如果放弃初心使命,那么就只能一直在困境当中挣扎。但是,如果能够展望未来的话,那么就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境,直达成功的彼岸。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无人不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卧薪尝胆,时刻不忘所受之辱,也恰是他曾经经历的困境。 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被迫屈膝投降,对于一位君王来说,这是奇耻大辱。更为过分的是,吴王没有杀掉勾践,而是将他带回吴国作为臣子服侍自己。曾经身为君王,现在却要屈膝侍奉于敌国君主,如此侮辱怎能承受?然而勾践承受住了。这并不是说他已经被被俘之辱击垮,而是他没有在眼前的困境中颓废,他放眼的是自己的未来。 勾践不认为自己要以俘虏的身份一直终老。他觉得这样的困境只是暂时的,现在反抗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因为此时他身在吴国,身边没有任何亲信,是完全没有能力推翻吴王的,若要想报被辱之仇,唯有忍耐。为此,他不惜为吴王尝粪辨别病因以获取信任。 他想着自己的明天,计划着自己的将来,等待着时机。他的希望就是他唯一的动力。终于,吴王卸下防备,相信了他,并且在不久后赦免他回国。他没有白白承受这些侮辱,在获得这个机会之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后终于将吴王打败。 因为勾践没有对自己所处之境绝望,他思考了对策,做了长远的打算,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终脱离了困境。身在异国他乡,想要成事就必定要站稳脚跟,做长远的打算,才不会在困境中挣扎太久。有些时候,人们往往难以接受眼前的困境,总想快速摆脱,反而使得困境一直持续存在。其实,看得长远一些,才会更快摆脱困境。 汉高祖之子汉惠帝去世于公元前188年。在他去世之后,为保朝廷安稳,其母吕雉掌权执政,并且被尊为皇太后。她是个非常有谋略的女子,曾经助汉高祖杀韩信,消除异姓王,巩固西汉政权。在她执政之后,曾一度希望扩展母家吕氏权势。为了扩张权势,她准备立吕姓王,为此她征求了当时身为右丞相的王陵的意见。 但是,王陵对此表示不赞同,他认为汉高祖曾立下白马之盟,说过“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如今吕后的打算无疑背弃了当时的约定,于是坚决反对。与王陵相反,身为左丞相的陈平以及绛侯、周勃二人没有对吕后的打算表现不满,二人还对吕后说这是合情合理的。对此,王陵更为气愤,认为他们二人阿谀奉承,违背了当初的盟约。可他们二人觉得这只是为了缓解一时,也唯有如此才能保全江山社稷。吕后并非一位软弱而无谋的女人,她*终废掉了王陵,并任命陈平为右丞相。 到了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了。曾经获得吕后信任并且大权在握的陈平、周勃两个人联手铲除了朝堂之中吕氏家族的势力,稳定了朝堂,集中了朝廷权力。同时还辅佐了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上了皇位,终于收回了刘氏江山。 忍得一时,才能得到一世。道理简单,做起来难,其实只要学会放宽自己的心,多想想以后,就能顺利忍过眼前的困境。只有懂得看向未来的人才能看到希望,尤其当眼前一片晦暗之时,更要看得远一些。 放宽自己的心,看得远一些,才能坦然接受眼前的困境,不会被一时的困境绊住手脚。
豁达:宽心的智慧 (精装) 作者简介
吴国明 学者,作家,现致力于楠木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作者拥有丰富的人生与商界阅历,为人敏锐多思,沉稳睿智,作品内涵丰富,极富启迪。出版有《静心:中国上乘智慧》《顿悟》《格局观:受益终生的思维方式》等作品。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山海经
山海经
¥21.1¥6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9.7¥48.0
-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改社版)
¥39.5¥55 -
细腻的人:高敏感人群如何摆脱精神内耗
¥20.3¥45 -
往里走,安顿自己
¥35.9¥59.9 -
极简关系:人是拿来爱的,东西是拿来用的
¥42.3¥59 -
我做错了什么:产生精神疾病幸存者的真实回忆录
¥29.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