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改革开放建言录

作者:迟福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857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08.5(7.5折) 定价  ¥2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改革开放建言录 版权信息

改革开放建言录 本书特色

中改院以“直谏中国改革”为己任,就是始终把自身价值、知识分子的时代价值与国家、民族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30年来,家国情怀、执着精神,激励中改院人坚持把服务改革、建言改革、研究改革作为自己的时代责任和主要追求。

改革开放建言录 内容简介

作为改革智库,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于1991年11月1日成立以来,坚持“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院宗旨;坚持“以改革的办法”办院,实行“小机构、大网络”的运行机制;坚持“以直谏改革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坚持以问题导向的行动研究;坚持“家国情怀、执着精神”的价值追求,不断探索新型社会智库发展的路子。《改革开放建言录》是中改院30年的成果汇编,反映了30年来中改院在我国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研究改革、服务改革的贡献。在建院30周年之际,将此书奉献给关心中国改革开放、关注和支持中改院成长的各界朋友和广大读者。

改革开放建言录 目录

绪论 以直谏改革为己任
**篇 建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在经济快速增长中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50条建议)(1994年12月)
以解决不良债务为重点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30条建议)(1995年12月)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中国基础领域改革(22条建议)(1999年11月)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条建议)(2002年1月)
以激活社会资本为重点深化市场化改革(18条建议)(2014年4月)
放开服务业市场: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重大任务(15条建议)(2015年2月)
以扩大内需为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条建议)(2018年8月)
“十四五”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大任务(15条建议)(2020年7月)

第二篇 建言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
深化农村经济改革(60条建议)(1995年3月)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18条建议)(1998年7月)
建言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立法(15条建议)(2000年1月)
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12条建议)(2003年8月)
让农民工成为历史(9条建议)(2010年8月)
以居住证制取代城乡二元户籍制(16条建议)(2016年3月)

第三篇 从国有企业转向国有资本
从国有企业向国有资本过渡(8条建议)(1993年11月)
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20条建议)(1995年5月)
在经济转型时期实行职工持股计划(20条建议)(1996年5月)
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20条建议)(1997年6月)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22条建议)(1997年12月)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0条建议)(1998年12月)
承认并实现创业型企业家价值(22条建议)(1998年12月)
以公益性为重点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16条建议)(2012年5月)
优化调整东北国有经济布局(20条建议)(2021年1月)

第四篇 建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率先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制(30条建议)(1992年11月)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18条建议)(2006年8月)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2条建议)(2007年10月)
让基本公共服务惠及13亿人(32条建议)(2008年7月)
以健康中国为目标重构公共卫生体系(30条建议)(2019年7月)
实行以“选择性退休”为主要特点的退休制度(14条建议)(2020年12月)

第五篇 建言政府转型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加快政府改革(25条建议)(1997年2月)
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14条建议)(2003年6月)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24条建议)(2003年12月)
推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0条建议)(2009年8月)
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的事业单位改革(11条建议)(2011年7月)
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25条建议)(2011年12月)
推动简政放权改革向纵深发展(15条建议)(2015年8月)
以监管转型为重点深化简政放权改革(24条建议)(2015年9月)
高水平开放下的政府治理(26条建议)(2021年4月)

第六篇 建言民富优先
尽快制订并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2条建议)(2010年4月)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导向改革收入分配制度(16条建议)(2010年12月)
从国富优先走向民富优先(8条建议)(2011年2月)
民富优先的二次转型与改革(9条建议)(2011年2月)
以民富优先为导向的发展转型(10条建议)(2011年6月)
努力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13条建议)(2012年12月)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8条建议)(2016年6月)

第七篇 建言二次转型
深化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十二五”改革(21条建议)(2009年9月)
以发展方式为主线的二次转型(9条建议)(2010年2月)
由物质型向服务型消费转型(15条建议)(2014年4月)
走向消费新时代的转型与改革(12条建议)(2014年5月)
加快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25条建议)(2015年6月)
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11条建议)(2016年3月)
推进消费导向的经济转型(9条建议)(2021年5月)

第八篇 建言二次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结构性改革(11条建议)(2002年5月)
以改革应对危机挑战(24条建议)(2009年2月)
建立高层次改革协调机构(9条建议)(2013年1月)
改革跑赢危机的行动路线(30条建议)(2013年5月)
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十三五”改革(20条建议)(2014年8月)
赢在2020转折点的改革行动(30条建议)(2017年3月)
推进消费导向转型的结构性改革(11条建议)(2021年5月)

第九篇 建言二次开放
中欧自贸区:深化中欧合作的重大选项(13条建议)(2016年6月)
在二次开放中推进自由贸易与全球治理变革(12条建议)(2016年9月)
中国走向“二次开放”的战略选择(11条建议)(2017年3月)
“一带一路”为经济全球化开新局(17条建议)(2017年3月)
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思考与对策(10条建议)(2018年7月)
以高水平开放形成改革发展新布局(16条建议)(2020年1月)
在高水平开放中赢得未来(16条建议)(2021年5月)
展开全部

改革开放建言录 节选

  23.在*大限度避免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妥善解决不良债务问题。  经济转轨时期,我们在解决大量不良债务中面临两难问题:一是不加快解决大量不良债务,势必会加大始终存在着的金融风险;二是在解决大量不良债务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金融风险。出路在于,在*大限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解决债务问题。由于形势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债务问题久拖不决,迟早会发生金融风险,为此必须加快解决债务问题。在解决债务问题过程中,又要时时防范全局性的金融风险出现。  近年来国际金融风险的加大,给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启示:一是诸如墨西哥金融风潮、巴林银行破产等教训告诫我们,在坚定实行经济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有效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二是一些国家目前正面临着的金融危机,都同债务过重、经济困难直接相关。如日本的呆账、坏账已高达12000亿美元,使日本的金融体制面临战后*严重的金融危机。这表明,大量债务问题不解决,严重的金融危机是随时可能发生的。  就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既不能寄希望由政府大量注入资金,又不可能通过加重社会负担来解决大量的债务问题。唯一的出路是依靠市场化改革来化解不良债务,在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积极寻找妥善解决不良债务的有效办法。  24.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和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大量不良债务的存在,使国有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信用风险,甚至有可能出现局部的信用危机。特别是目前尚未从制度上完全杜绝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这又加大了国有银行的负担。由于现阶段国有银行同国有企业和社会公众利益的直接联系,银行的信用风险必然直接导致经济和社会的震荡。转轨时期没有哪一种风险比来自银行的信用风险更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因此,防范金融风险,**位的是要想办法减少和杜绝可能发生的银行信用风险。  从根本上解决国有银行信用风险,应当在改革中采取多种解决办法,例如银行适当出让一部分股权和鼓励机构投资者参股,补充和扩大银行资本;尽可能在短期内把银行一切政策性、社会性业务分离出去,加快银行的商业化步伐;适当减少银行的营业税收,提高银行准备金比例和处理债务问题的能力;等等。  25.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不良债务的不断增加。  当前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规模和利率的双控制。这种控制手段容易导致专业银行资金与规模的脱节,使资金的闲置与资金的不足同时并存,资金利用效率难以提高。同时,被控死的利率水平既不能跟踪物价,又不能合理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就中国企业现状而言,由于低利率对贷款需求没有抑制性,造成企业只有贷款冲动,而无还贷约束,从而不断形成新的不良债务。因此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防止银行新的不良债务形成的重要措施。  从对中国宏观经济模型的计算和模拟分析中,可以推论:中国的经济增长每年可吸纳大约16%的货币供给增长,而不致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机制下,不必担心利率变动对通货膨胀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将官方利率和实际存在的市场利率逐渐并轨,将使得判断均衡利率水平成为可能,并有可能使资金约束放松,有效投资增加,银行不良债务减少,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放开利率可采取渐进方式。目前可首先调整利率的浮动幅度,实行可调控的浮动利率,促使利率在改善企业和银行经营状况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并逐步过渡到市场利率。  26.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储蓄保险制度。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储蓄结构发生了变化,国内储蓄的主体是个人,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及建设资金主要来自老百姓的存款,数千亿元不良债务涉及存款人的利益如何保护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大问题。与此同时,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迫切需要银行集中广大社会公众的更多资金予以支持。因此,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就是保护银行在公众中的良好信誉,就是保证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  ……

改革开放建言录 作者简介

  迟福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剐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广东,海南等地方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的特聘教授。  多年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共出版中英文专著四十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八百余篇,形成研究报告七十余部,提交了大量政策建议报告,在决策和实践层面产生积极影响。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被***、中宣部、国家人社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5年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