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8辑)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8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2.5(5.9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8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739179
  • 条形码:9787511739179 ; 978-7-5117-391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8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为《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原名《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辑刊的第八本,是国内心理传记学的重要学术刊物。辑刊采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物的生命故事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既有有名人物,也有普通大众。本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高端视点、心理传记学、生命叙事、质性研究方法。具体包含刘文典磨黑之行的心理传记学研究,龙场悟道的心理传记学研究,感恩者心理资本发展的叙事研究,90后研究生的孤独感,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双重身份及其影响等九篇文章。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8辑) 目录

高端视点

把心理学的成果写在社区千家万户的心坎里

黄希庭/ 1


心理传记学

国学大师刘文典磨黑之行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赵敏如尹可丽/ 7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江志豪葛明贵/ 33


生命叙事

——感恩者心理资本发展的叙事研究

和仕杰罗鸣春/ 63


从无能感到情感解放:一位研究生在疫情期间透过生涯叙事迈向身份认同

魏润芝张继元舒跃育袁彦/ 97


质性研究方法

“90后”研究生的孤独感

——焦点团体访谈与扎根理论探索

肖瑞杨莉萍谭梦鸽/ 133


社会工作视角下小学生体重去污名化研究

陈浩叶一舵/ 181


中高收入家庭高龄二孩妈妈生育动机的质性探究

李文桐耿文秀/ 207


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双重身份及其影响

车莹露田浩/ 255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征稿启事/ 273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2020年审稿专家名录/ 279


英文目录

View from the Top

Write the Achievements of Psychology into the Hearts of Thousands of Families in the Community

Huang Xiting/ 1


Psychobiography


A Study on the Psychobiography of Liu Wendian,

a Master of Sinology Who Went to Mohei

Zhao MingruYin Keli/ 7


Psychobiographical Research of Wang Yangmings

Comprehension in Longchang

Jiang ZhihaoGe Minggui/ 33


Life Narrative

Narrativ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atitudes Psychological Capital

He ShijieLuo Mingchun/ 63


Feeling Emotionally Liberated from Incompetence:

A Graduate Student during the Epidemic Approachs Identity through Career Narrative

Wei RunzhiZhang JiyuanShu YueyuYuan Yan/ 97


Qualitative Method

The loneliness of Post90s Graduate Students: The Combined Exploration of Focus Group Interview and Grounded Theory

Xiao RuiYang LipingTan Mengge/ 133


A Study on Social Work Intervening in Weight DeStigmatization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hen Hao, Ye Yiduo/ 181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Childbearing Motivation of the Elderly Second Child Mothers in Middle and High Income Families

Li WentongGeng Wenxiu/ 207


Double Identity and Influence of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 YingluTian Hao/ 255


Call for Papers/ 273


展开全部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8辑) 节选

把心理学的成果写在社区千家万户的心坎里 黄希庭(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北碚,400715) 编者按 1937年出生的西南大学资深教授黄希庭,是我国当代教育名家,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我国时间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区心理学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之一;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六届专家组成员及教育学科组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组成员及教育学科组召集人。黄希庭教授是我国心理学界的常青树,耄耋之年仍在孜孜不倦地培养心理学人才。2020年12月29日,黄希庭教授对杜刚和李树杰两名博士生的开题报告进行指导和点评,点评内容对年轻学者如何做好心理学研究,特别是如何开展社区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征得黄先生的同意下,本刊第八辑刊登该点评内容,以飨读者。 一、“当代中国人宽恕的概念化:一个交互作用的视角”课题点评 宽恕这个选题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你要把它讲清楚,你研究“当代中国人宽恕的概念化”这个题更应该讲清楚有什么现实的理论意义,有什么现实的实践意义?到哪里去找文献的支持?到党中央的文件、到习近平的治国理政的讲话中去找。光从词汇学的角度就不可能分析出研究这个选题的现实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们中国人的词汇很多,随便抓一个词语来就可以分析出它的现实意义啦?不是的。要从这个词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来看。比如说,“进取”,我们党中央的文件、习近平的讲话多次讲到“进取”,从中央的文件引几段话就很容易阐释它对当代中国人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但是在传统心理学里头却没有“进取”这个术语。 如果世界上对“宽恕”的见解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观点,你要怎么来研究呢?我们不能只是一厢情愿——我要研究;而是要从几个方面来思考,怎么办呢?这是一个普世的观点啊。其实,宽恕这个概念是有多种含义的,不是只有一种含义的。这是我的一个观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研究。**,它是一种行为模式,我们直接把宽恕看成一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有它自己的直接原因,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原因就是说不愿意把不好的东西给别人,愿意把好的东西给别人。第二,可以从发展的观点来考察,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宽恕是逐渐形成的、逐渐学会的。是怎样学会的,孔融为什么会让梨,一个4岁的娃娃都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人家,这是一种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三,是功能的观点。宽恕行为模式的适应价值是什么?宽恕的适应性价值可能是儒家的适应观,是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第四,还可以用进化的观点来看,宽恕这种行为模式的产生可能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因生存竞争中的某种力量而塑造出来的,这也许是值得研究的。宽恕在我国是2500年以前就提出来的,现在我们还在坚持这个观点,这是不是一种进化的观点呢?第五,可以用文化的观点来考察宽恕这种行为模式。我们生活在多种文化中,从而发展起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宽恕行为。你觉得怎样?是不是还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心理现象是很复杂的,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有多种含义,我们完全可以从多种含义出发去形成宽恕的概念化,去进行研究。心理学的很多概念,都是有多种含义的。那种清晰的含义是研究者的界定,如果你界定了宽恕,给出了操作性定义,那讨论只能在这个范围之内进行,可不可以在界定之外讨论呢?当然可以。那是另一个问题了。宽恕是有多种含义,其他概念如“进取”“智慧”“时距知觉适应后效”等,也都是有多种含义的,不是一种含义的。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心理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有多种含义的,这些概念之所以能写入教科书,是因为被大家认可了,所以首先你的一个任务就是厘清概念,给出操作性定义,这也就是概念化过程。我建议你不要纠缠于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宽恕,没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因为中华文化本身就有很强的包容性。 我再讲一点,宽恕既有很多的含义,也可以做不同的研究,以怎样的一个新视角找到它的新切入点呢?这是研究者的智慧。如果是别人做过的,我也按着别人的思路去做,那太没有出息了。到现实生活中去,中国谚语当中关于宽恕的谚语有很多。例如中国民众的人际交往中有“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这是讲人际交往中要宽恕人;还有如“大海浮萍,或有相逢之日”,“大恩不言谢,大能不掩小”,“大人不责小人过”,等等,像这一类的话很多很多。 我们可不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呢?如果我们的博士生能那样去做,那确实是高智慧的。当务之急是我们怎样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去研究。新的切入点在哪里?我建议你用宽恕的思路去处理社区中的各种关系,用新的视角去研究社区中的家庭关系,把它用来解决人际关系、群际关系,以显示中国人在这些问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现在有些人对做社区心理学很反感,因为觉得不吃香,说没有做ERP、fMRI的那些吃香。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们的心理学研究要有应用价值,不能搞一些纸上谈兵的。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写在社区千家万户的心坎里,那才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既有现实的理论价值又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后,宽恕是否要有底线,没有底线的宽恕,我们中国人会赞成吗?我觉得宽恕得有底线,底线在哪里恐怕也要讲一讲。我们不是讲什么都要宽恕的,该惩罚的还是要惩罚,该开除出党的还是要开除出党,该判刑的也要判刑。 二、“当代中国人进取品质的结构探析”课题点评 我觉得你的主题访谈有些问题。你说一说你上一篇论文《〈四库全书〉中进取的心理学指标和维度初探》,你找出的四个指标是希望、热情、自信和勇气。你今天访谈得到的也是这四个吗?那就很值得怀疑了。《四库全书》是在乾隆三十七年即1772年开始修编,至今快要250年了。时间快过了250年,这期间中国人经历了多少苦难、耻辱,甚至面临亡国灭种;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时代,人们的进取心指标没有任何变化? 当今中国人更向往美好的生活、更加自信了吧!你这个访谈得出的当代中国人进取心的指标和《四库全书》时代的进取指标完全一样,可信度就很值得怀疑。 应该把研究思路打开一下。要用历史的观点,要用当代大国担当责任的观点来分析,你完全用那四个指标来概括当代中国人的进取心,怎么能讲得通?你想一想,我们的国家已经过了多少年的时间了,快过去250年了。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代中国人的进取心指标还是与《四库全书》那个时代一样,你就不担心专家提出质疑吗?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提炼出的二级指标,建议你还得仔细考虑,准确把握,我看了里面有一些指标的意思是重复的、重叠的。怎样把它们分开呢?我建议,*好是用受访者的话语来概括,不一定用很规整排比的词语来概括。你首先要考虑的是概括的话语的准确性,即使是那个地方的土话也是可以的,要有地方特色、时代气息,要使你的概括是可信的。你那个访谈都在云南做的吗?(答:云南的受访者只是少部分,其他全国各地都有受访者,线上线下的访谈都有。)你的资料必须保存好,以便他人检查你的资料。不保存好就会很麻烦,因为你的这几个指标是难以说得通的,过去250年了,还是那四个指标,要么是前面搞错了,要么是后面搞错了。可以做指标的词语多得很嘛,不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如果在这一关被卡住了,后面就更走不通了。 使用开放式主题访谈,要允许别人质疑,更何况质疑是有根据的。这是一种“自然”的活动,但还有一些技巧需要学习、磨炼。我没有听出来你是怎样进行这种访谈的。你的访谈资料分析,我也没有听清楚。你是怎样找到分析资料的模式?怎样进行编码?怎样归类?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写作,才能做出一篇高质量的质性研究论文。 有两本书,我希望做质性研究的同学认真地学习。一本是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另一本伊凡希雅·莱昂斯和阿德里安·考利主编,毕重增主译《心理学质性资料的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这两本书对心理学的质性研究程序和资料分析都有详细的讨论。我们是否只能按照这两本书的要求来做呢?也不一定。首先你要学会质性研究的基本含义、程序及资料分析的做法。方法上也是可以创新的,我们创新的目的是使这种方法更好地适用于研究中国社区的有关问题。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8辑) 作者简介

郑剑虹等主编。 郑剑虹,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博士。现任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心理传记学与生命叙事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论自强人格》、《心理传记学手册》等专著、译著和教材9部,主持和参研省部级课题7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各级政府奖4次。研究兴趣为心理传记学、人格心理学和政治心理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