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143067
- 条形码:9787567143067 ; 978-7-5671-430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21世纪前20年的文坛热点、文学批评论争,以及文艺思潮演变,以亲历者的身份展开“现场式”直击研究,主要包括文学语言的世俗化,如粗口、方言、大话等泛化,文学审美思潮的日常化,如底层写作、打工文学、新左翼文学、文化研究等新质,以及近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世界性建构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诉求等。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21世纪前20年的文坛热点、文学批评论争,以及文艺思潮演变,以亲历者的身份展开“现场式”直击研究,主要包括文学语言的世俗化,如粗口、方言、大话等泛化,文学审美思潮的日常化,如底层写作、打工文学、新左翼文学、文化研究等新质,以及近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世界性建构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诉求等。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 目录
**节 转型期的语词置换与话语场域
第二节 粗口叙事与财富道德话语建构
第三节 “操作主义语言”与意识形态过滤功能
第四节 方言写作与“飞地”抵抗的文化政治愿景
第二章 重返个人化小说的“症候式”阅读
**节 “幼女情结”:永远无法长大的个人
第二节 性别错乱:无法实现自我的个人
第三节 灵与肉的挣扎:迷失自我的个人
第四节 拟物与滥情:时代症的人格病人
第五节 结语:时代快车道上的个人“症候群
第三章 乡土文学的主体病灶和发声困境
**节 乡土文学的类型和精魂
第二节 乡土文学的断裂和歧途
第三节 乡土文学创作主体的悖论性两难
第四节 乡土文学的发声困境和病灶
第四章 “创伤记忆”的重构与伦理书写
**节 “对抗记忆”:僭越“新历史主义”话语
第二节 “个人记忆”:重塑知青文学真实性
第三节 重述革命:修辞性隐喻与表达策略
第四节 人性悲歌:性/政治的转换与反讽
第五章 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节 现代进步期刊研究:对《新青年》的发生学考查
第二节 鲁迅翻译研究:以《小彼得》的译介与接受为例
第三节 早期都市文学研究:“新感觉派”的现世情怀
第四节 现代文学资源的征用维度及其复杂性
第六章 文学的底层叙事与人文关怀
**节 在疼痛中触摸流逝的温暖
第二节 愤怒的袴镰与伤感的残耱
第三节 乡村现代性不能承受生计之轻
第四节 跪拜乡土:生命与苦难的抗辩
第七章 新世纪初文坛热点与新质
**节 文坛病相报告:名家的媚雅与媚俗
第二节 “十七年文学”:高调与低调间的叙述裂缝
第三节 2001文坛:教授作家、自由作家与自传体小说
第八章 中国文学“走出去”与德语译介研究
**节 王安忆作品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
第二节 沈从文作品在德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参考文献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 节选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 以“青春无悔”“蹉跎岁月”“劫后辉煌”为主题的知青文学,作为一种集体记忆的书写,在目前看来,很大程度上陷入了被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收编与同构的悲剧,由此形成的对历史的回望和追溯,当然是值得怀疑的。文学作为集体记忆——-个时代的总体话语的表达,必然需要被个人记忆所照亮,表达出个体与总体话语之间的差异和错位,才能获得永恒的品格和魅力,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只有囊括了多角度、多侧面的记忆总汇,相互印证和解读,才能还原社会建构的集体记忆,再现历史的本相。诗人作家王小妮的《方圆四十里》正是要用个人记忆对集体记忆的烛照,以此矫正和重塑那段被凝固与标本化的知青历史的真实。 王小妮是聪明的,她知道历史的奇妙正在于它的不可言喻,它再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小姑娘可以让我们任意装扮。历史是客观的,但又是多意的、复杂的,个人要实现对历史的言说和客观再现,谈何容易。所以,她干脆在小说创作中承认自己的“平庸”,不添加任何“调料”,原汁原味地将一幕幕历史和人生的悲喜剧展示给现代人看。她没有那种处心积虑、引人“入戏”的企图,或是干扰读者独立感受和思考的“侵略性”。通篇不用廉价的同情,不做道德的评判,不发无端的议论,不引空洞的哲理,来“误伤”读者的真实感觉。当我们的阅读嗅觉正在众多垃圾作品煽情地轰炸下逐渐麻木、丧失功能的时候,“味道醇正”的此书值得一读。 1975年的端午节,是小说叙述的起点,这是一个激情褪色的年代。知青的光环和荣耀早已风光不再,知青们对“知识青年”的称呼,普遍反映是“漏了一个字,我们是没知识的青年”;他们也不再是“青春无悔”的革命小将,用一心回城的老知青王力红的话:“这七年,从革命小将变成了精神病”;用不想回城的老知青李英子的话:“我不动心,经过这八年,我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而新来的知青,在离城的刹那间就将胸前的光荣花扔向风中;在公社大院,不管饭就不唱革命歌曲;他们再也不去主动要求下放到公社*偏僻的乡村;甚至欢迎大会一结束就利用不正当手段谋划回城(如高长生等)。这里没有悲壮的美学情调与煽情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只有失落的青春和扭曲的心灵。这儿不是他们的家乡,他们不愿多待在这儿,哪怕一小时,甚至十分钟……他们没有理想,他们只想回城,哪怕回去“扫大街”;他们没有爱情,只有相互之间的利用和玩弄来排遣寂寞(如陈晓克与小红);他们没有同情,只有嫉妒、捉弄(如郭永对王力红)和无情的殴斗(与外乡知青间的血拼);也没有友谊,表面一套,背后一刀(如陈晓克与铁男)。他们自虐与虐人,被害与害人。除了为回城名额短暂争吵的激情,其余的生命都被麻木和冷漠紧紧包裹。他们可以肆意旷工,“把自己睡傻了”,在“看蚂蚁上树”的浑然不觉中耗掉自己一钱不值的青春。作为1975年的一名渴望迁徙回城的知青,真正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也许就是如此,根本不会也不可能觉得历史的壮阔、生活的美好和理想的激情澎湃,只会悲怆地体味灰色与麻木。神圣啊,壮丽啊,伟大啊,可能只适合回忆或者是旁观者的主观臆造吧。我们可以像鲁迅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在争,甚至不择手段。然而,他们的争又是徒劳的,命运的沉浮根本由不得他们。 而埋葬知青理想的废墟就是方圆四十里的锦绣公社,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它存在于漫天遍野的雾气中,连日的阴雨,阻隔交通的大雪,自然条件的严酷展现出一派颓败的景象。自从张八路在土改后离开,直到知青下放,再也没有来过任何外人;然而这里又不是生活富足的世外桃源,满足口腹之欲成为知青和村民的**需要。小说频频叙述吃的细节,但除了知青欢迎大会上的唯一一顿肉包子之外,*多的就是用千篇一律的玉米面饼子来驱走饥饿的梦魇。知青李火焰的“生日大餐”就是烤着吃了一块喂马的豆饼,“豆子精髓的香味使李火焰幸福”。所以,村民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欢天喜地地吞下知青宰杀的病猪的肉;知青也不顾道德和尊严偷杀村民的狗和羊。唯一一条铁路与外界相连,尽管夏天被雨水冲垮,冬天被大雪掩埋,也根本没有正规的车站,但它却是知青唯一的“希望线”。锦绣公社,用知青高长生的话说:“是个匪窝”;用村里退伍兵的话说:“外人在锦绣这地场儿待不了,人话也说不成。”你几乎看不到知青和农民的融合,“扎根”的刘青,连农民身份的老婆都不理解他的傻;被迫委身下嫁的女知青亚军即使有了孩子后,还经常懊恼自己的“下贱”;农民惜粮如金,但知青却因为“玉米棒子硌着睡觉”,就向沟里“连摔出去五根,手还在背后摸索”;大队重点培养的知青马列,却“不想培养自己”。读者同样也看不到知青内部的文化融合,县城的知青蔑称矿山来的知青为“地耗子”,并自觉划清身份界限。就是这样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锦绣作为王小妮笔下独立的“小世界”,有着自己特定的时空内涵,是一个别样的世界,暗示着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文化底蕴、人际关系和价值规范的存在,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充满矛盾的两个群体——知青和农民就生活在这个矛盾的世界中,你很难判定谁是谁非,谁对谁错。“我没有选择一个亲历者的角度,我和每一个阅读者一样只是旁观。”王小妮甘愿充当一个局外人的角色,以真为本,来还原真实的视觉和痛觉。 ……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 作者简介
孙国亮,男,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文学研究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中德文学译介接受研究。出版专著2部,在《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文艺争鸣》《当代文坛》《南方文坛》《民族文学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等。
-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15.4¥42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6.4¥45 -
中国小说史略
¥9.9¥35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3.8¥32 -
鲁迅的微博
¥9.4¥20 -
挑选缪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奇幻故事集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