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工匠文化三论

工匠文化三论

作者:潘天波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068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48.5(7.5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工匠文化三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79250
  • 条形码:9787520379250 ; 978-7-5203-792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工匠文化三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部分:文化体系、匠体系和物体系,即士与匠的交往(上卷)、工匠精神分析(中卷)和描绘器度(下卷)。《士与匠的交往》基于“齐尔塞尔论题”(“工匠与学者问题”)视角,在艺术社会史的方法论操作下,探讨中国古代“士”和“匠”的复杂动态关系。《工匠精神分析》从工匠主体的视角研究工匠精神,探讨工匠精神的存在、遮蔽、传承、弘扬等系列问题;《描绘器度》从物的视角研究工匠文化形状,探讨工匠文化的构成、书写及批评方式。

工匠文化三论 目录

上卷 士与匠的交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学术史略
三 主要问题及理论资源
四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五 关键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章 中国化齐尔塞尔论题:体系、机制与特征
一 齐尔塞尔论题:由来与研究
二 基本概念与方法设计:场域与互动
三 学术场与工匠场的互动体系:结构与逻辑
四 学术场与工匠场的互动机制:从镜像到著述
五 学术场与工匠场的互动特征:在区隔中疏离
六 中国化齐尔塞尔论题研究:当代价值
第二章 上古:巫工同源与器物叙事
一 上古工匠文化语境,
二 上古器物与宗教的意义关联
三 上古宗教与器物的互动:功能与意义
四 上古器物的宗教叙事机制及其启示
第三章 先秦:士与匠的疏离
一 先秦工匠文化语境
二 先秦的士与工:从“文明以止”到“人文化成”
三 先秦士与匠的互动机制:从“镜像”到“著述”
四 先秦士与匠互动的进程逻辑:互动与区隔的权衡
五 先秦士与匠的互动早熟:区隔与风险
六 礼法或技法:《诗经》与齐尔塞尔论题
七 合“礼”性技术:《考工记》与齐尔塞尔论题
八 “技术-人文问题”在先秦:控制与偏向
第四章 汉唐:士与匠的区隔及互动
一 汉唐工匠文化语境
二 汉唐“学者-工匠问题”:心理区隔与生理互动
三 汉唐士与匠的心理区隔:社会分级化及其逻辑
四 汉唐士与匠的生理互动:隐性化的合作与顺应
五 汉唐士与匠的区隔及互动:影响与反思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士与匠的深度融合
一 魏晋南北朝之“工”与刘勰之“士”
二 《文心雕龙》与中华工匠文化理论体系
三 《文心雕龙》:工士融合的交易模式
四 《文心雕龙》:士工融合的文学范式
五 工匠书写:作为文学经验的当代文化价值
第六章 宋代:士与匠的“交易地带”
一 宋代工匠文化语境
二 宋代士与匠的互动空间:“朝廷-城市-乡村”
三 宋代士与匠的互动机遇:“优士统治”
四 宋代士与匠的互动场域:“交易地带”
五 齐尔塞尔论题在宋代:批评与反思
……

中卷 工匠精神分析
下卷 描绘器度

注释
展开全部

工匠文化三论 作者简介

  潘天波,安徽无为人,博士,中国艺术文化史学者。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林学者)、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央视“百家讲坛”《好物有匠心》主讲嘉宾,主要从事设计史论、工匠文化等研究。近年来,出版著作20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以及省部级课题10项,在诸多学术领域作出独特贡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多部省级课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