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长河逐日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2674920
- 条形码:9787542674920 ; 978-7-5426-749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长河逐日 本书特色
初次登载于2019《收获》长篇专号(夏卷),作者增改后由上海三联书店全新出版。《长河逐日》是作者父母辈如何追寻革命真理、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历程。恰逢建党100周年,该书适合向全年龄、全阶层进行推广,以求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作者作为红二代和编剧,在界内拥有一定知名度和人脉关系,后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关系进行作品的宣传和发行。
长河逐日 内容简介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两个源头,父系和母系。作者的母系家族存有一本20代传人的家谱,来路清晰;而父系家族则相对颠沛流离。两个童年时期相隔万里的人,是如何在时代大背景的推动下相遇,又如何走到一起延续生命长河的?《长河逐日》正是一部讲述作者家庭故事的真实历史。(提要二,作者提供,可二选一)这是作者的生命前传,也是一个中国红色家庭的显微缩影。作者父亲是马来亚华侨,青少年时即投身马共,母亲则是苏北小镇少女,参加新四军成为军医,这原本是两个隔着大海和国界的永不相交的平行人生……半个多世纪后,作者从衡山路上的寓所往楼下街道“凝望”1949年5月随军攻入上海的父亲的身影,开始了遍及海内外的寻根之旅,在每一个历史节点上停留、长思,寻找拨动两条平行线得以相交的历史之手,打捞上一代人的跌宕生涯和家国情怀。
长河逐日 目录
**章 马来亚 怡保
第二章 中国 江苏 涟水
第三章 马来亚 槟城
第四章 中国 苏北
第五章 马来亚 槟城 怡保
第六章 马来亚 槟城
第七章 新加坡 香港 上海
第八章 中国 江苏 盐城
第九章 中国 江苏 兴华
第十章 中国 江苏 东台
第十一章 中国 苏中 东台
第十二章 中国 江苏 宝应
第十三章 中国 江苏 宝应
第十四章 中国 苏南
第十五章 中国 江苏 浙江
第十六章 中国 山东 江苏
第十七章 中国 长江 南京 杭州 上海
第十八章 中国 徐州 扬州上海
第十九章 中国 上海 嘉定 南翔 朝鲜
第二十章 中国 上海 长海医院
后记
附录一
附录二
长河逐日 节选
《长河逐日》: 看着采访父亲的笔录,我发现,那些年并不如同他感受的那么舒适和安宁。十岁那年的遭遇,对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就是灭顶的灾难。 “我十岁时,母亲得了大病,要死了,送去殡仪馆的慈善机构,那个机构是华人办的,当地无家可归的人、病重的人全去那里。我一个人伺候母亲,喂饭、买药、熬药。我母亲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之后,我们就住到伯父家里去了。” 一个十岁小孩,全凭一己之力,把病得躺在殡仪馆的收容所里等死的母亲抢救回来。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也是一个《悲惨世界》主人公式的凄惨遭遇。那么,其他的人都哪里去了呢?他母亲之前不是在四姨太家帮佣吗?父亲没有说过他母亲发病前的情形,合理的想象是,何清突发急病,病势凶猛,东家眼见她救不过来了,就把她送去殡仪馆收容所,让她在那里度过*后时光。只有那个十岁小男孩不放弃,他不能没有妈妈,他也不相信妈妈就这样死去,他不离不弃,奋战不休。 回首这段难以置信的往事,父亲心平气和,没有一丝世态炎凉的感叹和孤立无助的悲戚,隐约间,反而流露着做成一件大事的自得。 何清虽然起死回生,但是他们母子之后的日子貌似更加不堪。 何清痊愈后,母子俩没再回到四姨太家,而是离开了他们一直居住的怡保,迁移去了几百公里外的海滨城市槟城。父亲没有说过这一变迁的缘由,我也没有问过。 奶奶何清在槟城还是给有钱人家帮佣,十岁的父亲则对这个更大的港口城市充满了快乐的好奇,他眼里的新环境是这样的: “到了槟城,我母亲当佣人。母亲有一个朋友,是女的,在海边旅游地看厕所,那里有自来水,可以冲洗。进门一毛钱,给手纸,地很干净,都可以睡觉。” 父亲带着夸耀的口吻,明显地对新环境很满意。可以想象那时的场景:一个保姆的孩子,跟着母亲去拜访在当地居留的朋友,她们的社交场所,就是朋友工作的公用厕所,这个小孩没有觉得妈妈跟朋友在厕所见面聊天有什么不妥,因为这个厕所是他从未见过的洁净所在,远远超出了他经验中厕所的层级,以至于他觉得都能躺在厕所地上,再进一步推想,在这个收费厕所里,因为他们是管理人的朋友,很可能他和母亲上厕所都免费了。这让他对新环境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认同和自豪。 父亲的满意,也不全是小地方的穷孩子到了大城市后的眼花缭乱,还因为他进了更好的学校。 “我就读槟城的时中小学,地名叫爱情巷。我读了五、六两个年级,成绩很好。在我读过的学校,老师都非常器重我。” 成为他喜爱的新环境中的一员,这是一个孩子*高的快乐了。 2017年2月25日,我在马来半岛的骄阳下,找到了爱情巷,也找到了巷子里的时中小学。乳白色的两层西式建筑校舍,紧挨着巷子的一边,在阳光下明亮得耀眼。校门上“1929”四个阿拉伯数字,俯视着巷子里熙熙攘攘的游客。 爱情巷,是槟城的一个名片级别的旅游点,这所小学有八十八年历史,至今还是正规学校,为这条巷子平添了历史的积淀,也增加了旅游的价值。 ……
长河逐日 作者简介
薛海翔,出生上海。15岁赴广西壮乡插队务农,黑龙江炮兵部队服役,上海科学院从事激光科研。1977年参加高考,进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机关干部,赴深圳特区创办民营公司。1987年赴美留学。 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0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1981年发表成名作《一个女大学生的日记》,获首届《钟山》文学奖。著有《早安美利坚》《情感签证》多部长篇小说,部分作品译成英文法文和日文,发行国外。 1996年,开始创作电视连续剧剧本,拍摄播出的电视连续剧9部222集。电影文学剧本《亲吻江河》获“2008年夏衍杯创意电影剧本奖”。 长篇非虚构作品《长河逐日》为重归文学写作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