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孩子的话
-
>
儿童教育心理学
-
>
(文学)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
>
纪实文学:那些家长
-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
>
教养升级(全四册)
-
>
特别狠心特别爱.犹太妈妈德财商教育
未来的超脑少年在哪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2720190
- 条形码:9787512720190 ; 978-7-5127-2019-0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未来的超脑少年在哪里 本书特色
这本书有什么值得一读的地方呢?首先,我们会看到超脑少年们和他们父母的真挚想法和感受。人类理性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真知的能力其实是有限的,但是向榜样学习是一条提升能力的捷径。作为优秀少年及其家长的代表,他们的所思所想、对节目旅程的感悟,一定会对您有所启发。其次,这本书介绍了节目中孩子完成挑战需要具备的八大能力,并谈及了这些能力是什么,以及如何培养。*后,为了“迎合”大家对学习的“金方法”的需求,我不谦虚地加入了一些基于目前心理学和脑科学原则的高效学习方法论,涉及如何专注、克服拖延、有效记忆和生涯规划。
未来的超脑少年在哪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亲子共读书。既是给青少年的脑力书,又是给家长的养育指南,内含北京大学魏坤琳教授给孩子的超脑高效学习方法。书中结合节目挑战任务,对未来很需要的八大能力——抽象力、逆行力、协作力、分解力、评估力、创造力、担当力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应用阐释。书里还特别呈现了《超脑少年团》节目中的超脑挑战题与解题思路,以方便有兴趣的“超脑少年”读者一起来挑战脑力,进行有趣的脑力训练。本书还特别收录了“超脑少年自述成长秘籍”和“超脑少年养成记”内容,旨在多方面地呈现超脑少年的成长之路,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给正处于育儿焦虑中的家长们指引方向。
未来的超脑少年在哪里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总导演手记: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让所有的孩子和家长“有所得” / 002
未来属于掌握优秀技术的新人类 / 004
解锁八大“未来力” / 006
我们不希望任何一个挑战是没有意义的 / 008
节目的定位是做 “摆渡人”,核心是通过挑战看成长、
看教育 / 010
那些击中内心的“教育观” / 014
“失败就像药,不好吃,但是能治病” / 014
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人生 / 015
不要勉强孩子表达 / 016
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孩子,更应该是家长自己 / 017
如何看待教育资源差距 / 018
第2章
魏坤琳的课程:成长在未来,立足在当下
提升专注力,让学习更高效 / 020
缺乏专注力有什么危害 / 020
为什么我们很难专注 / 021
提升专注力的五大实用方法 / 022
如何提升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 027
记忆力≠学习力 / 027
那些实用的记忆规律 / 029
应对考试有妙招 / 038
告别无药可救的拖延症 / 042
为什么孩子总是一拖再拖 / 042
改变拖延症的五大方法 / 043
找准兴趣与潜能,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 / 052
为什么要关注专业与兴趣 / 052
兴趣丧失的负面影响 / 054
如何寻找兴趣 / 055
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 / 057
*好的发展方向是将兴趣与潜能结合 / 059
第3章
解锁未来八大能力,用成长型心智去迎接未来
抽象力:透过现象找到规律的能力 / 065
逆行力:在逆境中迎接挑战的能力 / 073
团队协作力:立足社会的**能力 / 079
分解力: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 / 085
评估力:评估、判断事物的能力 / 094
创造力: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 099
担当力:敢于承担有所作为的能力 / 106
解析力:剖析和研究事情的能力 / 112
综合能力:1+1>2的全局统筹能力 / 117
第4章
超脑能力的挑战设计
四大挑战项目深度玩法 / 124
《不思议迷局》 / 124
《天际线云图》 / 128
《来自星星的TA》 / 135
《制霸!星辰大海》 / 141
超脑挑战项目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 152
出题故事之《天际线云图》 / 152
出题故事之《隐秘的角落》 / 159
出题故事之《来自星星的TA》 / 160
出题故事之《紧急呼叫》 / 160
第5章
超脑少年自述成长心得Q&A
党一桐:编程小高手,汉服达人 / 164
刘洁洁:“逆行力”满分的种子选手 / 168
罗闻章:聪明捣蛋,搞笑担当 / 171
马钦伟:实力在线的“社交达人” / 174
崔鐘予:颜艺双馨的才女 / 180
董苏晋:成熟自信的“小大人” / 183
宋昱轩:动手能人“宋老师” / 187
高培淇:狂爱编程的“小神童” / 190
朱克儒:“我想成为一个普通人” / 193
谭栋泽:野路子“栋哥” / 196
王悦然:出谋划策的“小军师” / 199
第6章
超脑少年养成记
党一桐妈妈:有能力就应该去改变这个世界 / 204
刘洁洁妈妈:孩子自己安排学习,我只负责照顾她的生活 / 208
罗闻章妈妈: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将来要干什么 / 210
崔鐘予妈妈:做一个省心的妈妈,凡事都让孩子自己
先决定 / 213
董苏晋妈妈:我*喜欢也*欣赏的就是孩子很乐观 / 216
宋昱轩妈妈:尽量以平常心去对待孩子的成绩 / 221
高培淇爸爸:爸爸带孩子是伙伴式地打怪升级 / 225
谭栋泽妈妈:孩子,你的想法很对,你要坚持 / 229
王悦然妈妈: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引导和规划非常重要 / 232
未来的超脑少年在哪里 节选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让所有的孩子和家长“有所得” 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思考过,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立足呢?是智商高的?或是成绩好的?还是动手能力强的? 我和这档节目的主创们从2014年起就一直在做脑力竞技类节目《*强大脑》,包括更名后的《燃烧吧大脑》。把几百位脑力高手参加的近300个挑战呈现给了观众,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看到的基本都是这群人*厉害、*高光的一面,展现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的荣耀时刻、高光瞬间。至于他们是怎么变得这么厉害的,怎么一步步培养的,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的,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没有很详细地展现。 从2020年起我们团队就一直想做一档能让所有的孩子和家长“有所得”的节目,不仅展示少年们的能力,还要记录他们的成长瞬间,挖掘他们的成长故事,探讨他们在成长中哪些教育方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告诉大家这些少年为什么会这么优秀,所以便诞生了《超脑少年团》。我们邀请了24位10~18岁的少年,在他们成长的黄金年龄,来到一个*适合他们学习和创造的环境,以*舒适的节奏展示他们的能力和成长故事。 我们节目的使命就是通过10期内容,以挑战为载体,唤醒热爱,呵护每一位少年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未来属于掌握优秀技术的新人类 挑战形式上,《*强大脑》是展示人脑的极限,所有的挑战是选 手用大脑来完成的。《超脑少年团》在研发初期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这也是科学总顾问刘嘉教授提出的建议,希望孩子们的挑战可以用人脑结合现代化工具。这里的工具包括C++、Python、Java等编程软件,Excel函数和宏的应用,纸、笔和各类测量工具,以及测量软件、地图搜索软件、航线查询软件、SketchUP三维建模软件等各种可以帮助他们的工具。 为什么要用工具呢?正如节目中魏坤琳教授所说,人类的大脑是有边际的,人类想要进步的话,就要学会用更合理的工具来解决现实中面临的问题,未来不是单纯地属于聪明的大脑,也不是属于某种高科技,而是属于掌握优秀技术的新人类,所以我们要激发少年们的,就是用他们的大脑合理地、高效地利用工具解决现实问题。未来世界追求更高效、更优解、更开放的挑战和探索,而不是动死脑筋。使用计算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现在和未来人类迫切需要的。 这档节目和以往脑力挑战节目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在挑战形式上设置了更多的动手操作的任务。这里的动手不是简单地用手答题、用手找答案,而是用手去真正地劳动,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有的项目是用一堆基础的零件造一部能打通电话的手机,或是用很多异形的材料块建造出一个承重体。这种挑战的调性是从一开始设计整个节目框架时就构想好的,想要展示少年们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能力。 解锁八大“未来力” 挑战能力上,刘嘉教授在《*强大脑》初期设计的是计算、记忆、空间、推理等六维能力。这次《超脑少年团》在少年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通过节目解答一个问题,就是“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要通过不同的挑战考核和培养少年们的“未来力”。“未来力”,即 “未来世界的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在人工智能(AI)时代、信息爆炸的未来,不单单是用智商来定义人才,在21世纪仅仅掌握读、写、算、记这几项基本能力已经不够了,我们面对的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新技术在不断革新,社会挑战更加复杂。未来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掌握更加全面的应用能力才能适应并创造属于他们的未来世界。 节目中一共解锁了八种“未来力”,分别是抽象力、逆行力、团队协作力、分解力、评估力、创造力、担当力和解析力。 《超脑少年团》是从现在到未来的一个新篇章,我们不止步于展示少年们现在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去培养、挖掘他们适应未来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未来!我们希望这群孩子经历整个“超脑”之旅后,具有前瞻的意识,当然也希望所有的观众和读者能有所收获。 我们不希望任何一个挑战是没有意义的 节目中的挑战是根据我们节目科学总顾问刘嘉教授提出的挑战形式和能力框架来设计的,挑战形式就是人脑结合工具,能力就是适应未来社会的八大未来力,在前文已经阐述过了。根据以上要素,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设计出了节目中呈现的挑战。 我们不希望任何一个挑战是没有意义的,比如《紧急呼叫》的挑战,除了要教会少年们用单片机制造出手机,还要教会少年们在紧急状况下的求生技巧。还有《智慧城市》的挑战,少年们除了要用编程方式规划交通灯以达到交通畅通的目的,还要掌握生活中统筹的意义和方法。 我们设计的挑战很多都是大学生研究的课题,甚至有些是众多科学家致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少年们能够在一期节目中解锁一项技能,并让这项技能成为他们日后在未来社会立足的本领。大多数少年在这些挑战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锁定了自己未来人生的目标。比如,马钦伟被保送清华大学,他参加节目后,增加了对计算机研究的兴趣,打算在未来研究人工智能,并在清华大学选择相应的专业。 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如何让使用编程工具的项目实现可视化,让观众能看懂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好在研发团队做可视化挑战非常有经验。我们首先列出几个必要的要点,比如,一定要用工具,选题一定要解决现实问题,一定要有道具呈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让设计方案发散和缩圈,*后锁定了几个挑战任务。 我们找的选手很多都是“大神”级选手,他们在信息学竞赛和物理竞赛中都取得过全国名列前茅的成绩,但是竞赛考试和我们的挑战是不同的,如何完成这些电视化呈现的挑战,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在前期面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选手有一个共同点——学习能力很强。我们在设置挑战前会先判断他们本身具不具备挑战的能力,如果挑战任务属于全新的能力范畴,比如,用人工智能写诗是中小学生比较难接触到的,我们会结合专家的建议,用类似的例子和理论框架引导他们学习和整合新知识。习得新知识后,他们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那么现场的挑战就是考查他们的迁移性,也就是学习新知识后举一反三的思辨能力。 节目的定位是做 “摆渡人”, 核心是通过挑战看成长、看教育 节目的核心不是挑战,而是通过挑战看成长、看教育。节目展示了少年们的成长过程。他们会遇到一些之前没有涉猎的领域里的挑战,要在节目中快速地从零开始学习,甚至研究24小时后,就要在舞台上呈现出挑战结果。所以有时他们交的作业并不是特别完美,但我们仍然被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展现的精神所感动。 超脑少年就是普通孩子,就像节目嘉宾伊能静说的:“你的孩子和莎士比亚之间,缺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只是这个闪光点也许不是父母所关注的,比如,学习不好,但动手能力很强;个人能力有限,但表达力和领导力很强。节目所做的是一个“摆渡人”的工作,我们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家长认识到只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未来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也应该是多维度的,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这比强行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学霸”更有意义。 录制节目的时候,我们把现场的观众人数大幅减少,换上了孩子们的家长,让他们全程观看自己孩子的挑战表现,全程聆听嘉宾的讲解和对挑战能力的解读,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次成长中来。 节目中有一个长得很像球星罗纳尔多的瘦小男孩名叫罗闻章,他的每位老师都跟他妈妈说小罗上课坐不住,乱动乱跑。不仅是主课老师,还有美术老师、体育老师都在跟他妈妈告状,也总有人建议小罗妈妈带小罗去医院看看小罗是否患有多动症。小罗妈妈日常除了盯着小罗学习,让他少碰手机之外,还要经常给老师们赔不是。我当时比较关注这个孩子:一是因为我跟他妈妈一样,整天都担心老师给我发消息,不发还好,一发肯定是孩子在学校闯祸了,一闯祸就要跟老师赔不是或是跟其他家长沟通道歉;二是因为小罗的每项测试成绩都很优秀,在一项思维测试中,他登录系统迟了几分钟,在监考直播间大哭,然后边哭边完成了测试,居然还排到了当批测试的前三名。当时,这个孩子的能力、性格在我们心中都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小罗上场之后,**个挑战就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好多信息学竞赛“大神”都由于心态或方法等原因没有做到全对,而他一路保持冷静,一动不动认真作答一个多小时,而且两轮都全对。后来他在其他的挑战中也非常冷静、专注,不管是抢答形式还是全员竞速形式,他虽然不是*快的那一个,但一定是全对的那一个。还有一个挑战,他在做一道程序类例题的时候十分兴奋,比玩游戏还开心,他妈妈说他回房间睡觉时一直说这个挑战太好玩了,甚至后来还跟题目组导演要了几十道题要带回家继续做、继续玩。 正如魏坤琳教授在节目中跟他妈妈解答时所说的,她的孩子专注力没有问题,只是没有给他提供一个专注的空间。在挑战中他能专注如此长的时间,几十分钟一动不动地钻研,就证明了他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是完全可以专注的。 魏坤琳教授跟我们探讨节目时说过,我们要做一个“摆渡人”,帮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帮父母找到孩子的天赋。希望节目做完后,每个孩子和他的家庭都能得到一份成长答案。 罗闻章的妈妈在节目结束后,给我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跟孩子日日夜夜相处12年,都不及来《超脑少年团》这18天对他了解得深。我万万没想到我那看似懒散、不守纪律、疲沓的孩子,居然能这么专注地面对挑战,居然能完成这么有难度的挑战,居然这么有团队责任感,居然能独立表达出清晰的想法。”这些都是她在来参加节目前没有想到的。 你看,作为“摆渡人”,我们也算是为这个家庭立功了! 附上罗闻章妈妈的来信节选: 那些击中内心的“教育观” “失败就像药,不好吃,但是能治病” 节目一开始,来陪同的家长几乎清一色是妈妈,只有两位爸爸。到后期,来陪同的爸爸的数量有了惊人的提升,居然翻倍了。我一向对爸爸能够很好地教育孩子这件事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在我们家爸爸一辅导功课,不到3分钟就能听到咆哮声,不是爸爸咆哮,就是孩子大叫。还有,我认识一位教授朋友,他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无法攻克的难关。但是,在节目前期选拔中,我关注到了两个小学生选手,他们的简历中都体现了爸爸的一路陪伴,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兴趣,陪伴他们进行非常快乐和高效的学习,取得的成绩也令人羡慕。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在发掘了孩子在编程方面的天赋后,自己也去考了一个编程教练资格证,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从此,在我心里,我认为爸爸是能教好孩子的,而且带出来的孩子很优秀,也很开朗。那位令我印象深刻的父亲就是10岁选手小培淇的爸爸,他的教育不是那种“鸡娃”的类型,而是让人如沐春风的类型。有一次,培淇在一场挑战中失利了,在台下他强忍着泪水,他爸爸看见后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胜利就像你喜欢吃的糖果,好吃,但是吃多了牙会坏的。失败就像药,不好吃,但是能治病。”听完这句话,我们全场的导演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只有深深了解自己的孩子、长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人生 马清运老师和他的夫人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他们的儿子马伯骞却走上了说唱歌手的道路,这似乎印证了当下网络上“教授的孩子在偏离‘学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话题。马老师说,当马伯骞决定当歌手的时候,他们夫妻也纠结得睡不着觉,觉得家里几代人都没有从事这个行业的,小马也太特立独行了。但后来他们想明白了:孩子有孩子的人生,父母有父母的人生,父母不能替孩子的人生做决定。所以马老师就告诉小马:“既然选择了,就要对自己负责。” 节目中的选手马钦伟也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孩子,从海选面试到*后录制结束,他的家长一直都没有陪同,一直是他自己一个人做主。这个非常独立的孩子在队伍中也是一个顶梁柱的角色,由于德智体美劳样样都发展得很均衡,所以他给队长做了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不仅独当一面,还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在很多团队项目中,他不是*强的一员,但他总能协调好队友的分工,激发出每个人*大的潜能和作用,并及时肯定队友的作用和付出,是一个非常有担当力、团队协作力的孩子。 不要勉强孩子表达 选手朱克儒的爸爸来到现场时,向嘉宾提问:“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伊能静说:“不要勉强孩子表达,如果羞于启齿,可以用文字的方式来沟通。你可以给孩子留言,不管他回不回,你坚持沟通,孩子会看到也会记在心里的。”静姐的方法,其实很多孩子处于叛逆期或青春期的家长都可以学习。我的孩子有时候在学习上受了挫,我说了他几句后,他脾气上来了,我再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也不会给我回应。但是如果这时候我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或给他写一封信,分析一下原因或提一些建议,或许他也能采纳。 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孩子,更应该是家长自己 节目之所以会把家长也纳入现场,就是希望一起探讨家庭教育的话题。我希望家长们看节目时,焦点不仅是“别人家的孩子”,还应该是“别人家的家长”。你有没有完全接纳你的孩子?你有没有付出时间和精力?你有没有和孩子平等沟通?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我希望家长们看了节目后,能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和对他们的要求,这就成功了。诚如节目嘉宾伊能静所说:“不要用你的过去来评判我的未来,因为我的未来你没有去过。” 静姐还一直要求自己具备一种能力——自省能力,就是自我反省的能力,包括自我总结、自我批评、自我约束,比如,当你要去说别人的时候,你要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到。我认为家长不要光指望孩子具备很强的自省能力,作为家长,要在阶段性的教育之后,深刻思考、不断自省,和孩子一起沟通、进步,调整教育的方法,帮助孩子找准他未来的方向。 如何看待教育资源差距 教育资源存在的差距是客观事实,我们不要回避。节目中,有来自一线城市家庭的孩子,也有来自偏远山区靠助学金上学的孩子,他们确实在技能上有很大差距。但我的理解跟节目嘉宾魏坤琳教授说的是一致的,不要去横向比较,可以纵向比较,山区里的孩子和他的父母、祖辈相比,已经进步了一大截。父母不识字,他至少接触了电脑,了解了现代化信息工具。他的子女、子女的子女也将站在他的肩上看世界。只要一代比一代强,这就是值得肯定的进步,为什么非要和一线城市家庭的孩子比较呢?教育是为人生打开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你能看多远,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 *后,我希望中国未来的孩子们:眼里有星光,脚下有泥土。 《超脑少年团》总导演 蒋昕彤 魏坤琳的课程:成长在未来,立足在当下 提升专注力,让学习更高效 缺乏专注力有什么危害 无论跟学习有没有关系,任何事情都会消耗我们的认知资源。俗话说,我们不能一心二用,如果你心里有一件事情,即使这件事情跟你当下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关系,它也会消耗你的专注力,让你变得焦虑。 所以我们不够专注的时候,一般是受到了两种干扰:一种是外部干扰,另一种是内部干扰。如果孩子长期缺乏专注力,对学习会有很多负面影响。 首先,如果一个人很难专注,他就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干扰。学习时,外界有点儿风吹草动,就会使他分心,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思考。这就会影响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学习中,想要解决难题需要长时间地保持专注,如果专注力不够集中的话,很多难题可能解不出来,该记忆的东西记不住。 如果一个人缺乏专注力的话,也容易变得粗心。我们做研究的时候,会把专注力形容成一盏“聚光灯”;学习的时候,聚光范围越小越好。但是如果孩子缺乏专注力,可能就注意不到题中的很多细节,做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就会犯错。如果长期缺乏专注力,也会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厌恶学习。为什么呢?因为专注力不集中,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如果长时间对学习感到乏味和无奈,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 为什么我们很难专注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对于所有人来说,专注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仅是学生觉得困难,其实家长也觉得困难。家长是不是也会发现,自己在生活中经常忍不住掏出手机来看一下?工作时间稍微长一点儿,就想刷一下朋友圈、看看微信?为什么专注会那么困难?是因为每时每刻你的大脑中都在进行着斗争。 学习其实是一个需要长时间付出努力的过程,而且它不会立刻让你成功,需要长期积累后才会在后面的考试或者人生中获得成功。当我们思考长期目标的时候,大脑用的是前额叶,前额叶平时负责表征和做长期目标的运算。但是,你会受到一些短期目标的干扰,比如,你特别想刷一下短视频,特别想打开聊天软件看一眼,这些都是一些短时间能完成的事情。这些短期目标可以立刻给你带来爽的感觉,看一下微信就可以知道朋友圈发生了什么事情,马上就可以让你的内心爽一下。这个短期目标和大脑中的杏仁核的活动有关。杏仁核主导短期目标,眼眶皮质主导长期目标,它们俩形成了竞争的关系。特别是,这两个脑区都投射到另一个脑区伏隔核上。可以说,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在伏隔核内进行竞争的。如果短期目标胜出,你就会分心刷短视频;如果长期目标胜出,你就会继续专注地学习。这种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竞争,每时每刻都在你大脑里进行着,它们的斗争结果决定了你每一步的行为选择。 如果你对游戏、聊天等活动上瘾,实际上就是短期目标经常胜出。如果它经常胜出的话,伏隔核习惯了对短期目标进行及时的处理,所以分心就成为一种习惯。其实每个人小时候专注力都比较差,当你还是个三四岁的孩子的时候,你的专注力能够集中在一个事物上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慢慢地到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才有可能坐在课堂上进行专注的学习。所以研究专注力发育的整个过程,你就会发现你的大脑发育越成熟,专注力越强。 提升专注力的五大实用方法 既然大脑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竞争,让人很容易分心,那么我们的孩子应该如何克服它?怎样让他们长时间地专注在当下需要学习的内容上?我给大家推荐几个实用方法。 甩开外部干扰 当孩子学习的时候,把跟学习无关的东西全部挪开。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孩子进入一个房间,房间里面什么都没有,而另一个孩子的房间里摆了他喜欢的冰激凌,哪一种环境下专注度会更高?所以如果想去除外部干扰,学习环境必须单调。任何跟学习无关的物件都可以挪开,手机可以设置为静音,屏蔽一些消息提示,电脑上无关的提醒可以屏蔽,浏览器可以关闭。这其实也是我平时的工作习惯,当我集中注意力在工作上的时候,我的手机是扣过来的、是静音的,微信是关闭的。你也可以帮孩子做到这一点,把他喜欢吃的零食、喜欢玩的玩具、喜欢摆弄的东西都收起来。让孩子的桌面上干干净净的,只保留跟学习相关的东西,这样可以帮助他去除外部干扰。 外部干扰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在学习时可能会受到别人的打扰,比如,同学、家长、老师向他提出问题,或者需要他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如果孩子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者要求做的事情即时响应的话,就相当于分心了。所以如果孩子在学习时受到了别人的干扰,建议可以这样来应对:暂时不处理其他人的请求,把它记在便笺纸上稍后再处理。这样孩子就能够把专注力集中在当下的学习上。 去除内部干扰 除了外部干扰,人们也会受自己内部思维的干扰。举个例子,孩子正在学习数学,突然想起来下午要进行英语测试,虽然英语测试跟数学学习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件事情会记挂在心里面,造成学习效率下降,这就是内部干扰。所以,当孩子需要专注学习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不要挂念后面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要想今天下午要上什么辅导班,今天晚上要做什么作业,明天要出去踢球,等等。让他只看当下,不要想其他事情。那么,有什么小技巧让孩子只看当下呢? 你可以建议孩子列计划清单,将下午要做的事情、晚上要做的事情全都写在纸上,完成一个任务就划掉一个,他不需要在心头挂念后面要做的事情,这就是去除内部干扰。 求助于信息管理工具 我们之前讲过,人脑有不专注的弱点,那我们就不要吝啬于求助各种各样的工具。制订日程表,规划出当前的任务清单,对电脑或者浏览器进行浏览时间限制。比如,孩子喜欢刷短视频,你可以对手机使用进行设定,每天刷30分钟后就无法打开;孩子喜欢浏览某某网站,但容易上瘾,而且会影响他学习,你可以用专门的App设定时间;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定一个闹钟,告诉他如果30分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就不能休息。日程表、任务清单、各种各样管理时间的App都是工具,这些工具能帮助孩子专注于当下的学习任务。我们不要觉得这些工具很小儿科,它们虽然简单,但是正好能够弥补我们人脑的弱点,所以我们不要羞于使用工具。
未来的超脑少年在哪里 作者简介
《超脑少年团》节目介绍 这是一档聚焦新时代优秀青少年的未来力挑战真人秀。 清华大学的刘嘉教授和北京大学的魏坤琳教授共同发起“AI未来营”计划,委托两位学长分别招募12位超脑少年,组成自己的阵营。两大阵营通过“八大未来力”的挑战考验,获取能够参与首届“Al未来营”的名额,踏入金字塔顶端的人工智能圣殿。 节目由《最强大脑》创始团队研发制作,旨在探索拥有什么样能力的青少年能赢在未来。节目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大量中小学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节目不止给观众展现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厉害,还为大家呈现了他们厉害的原因、他们成长的故事、他们家庭的教育心路,是一档不可多得的探索未来、寻求成长答案的青少年益智节目。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3.4¥42.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4.4¥48.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3.5¥42.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儿童财商启蒙绘本 全6册
¥43.2¥120 -
陪孩子读《本草纲目》(全2册)
¥113.5¥199 -
教你陪宝宝读绘本用阅读和涂鸦记录成长(3岁)
¥27.7¥79 -
蒙台梭利教育全书-全译本
¥9.4¥20 -
英语-开启孩子天赋的妈妈学校-05
¥7.8¥28 -
4.23文创礼盒A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