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写在人生的边缘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844099
- 条形码:9787517844099 ; 978-7-5178-440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写在人生的边缘 本书特色
本书选编了一些作者的文学研究论文、访谈和散文,有:《关门开窗》《空中楼阁》《回沪记》《离开武大的日子》《写在人生的“边缘”——解读田耳人物创作的密钥》《对话聂震宁: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写作、出版和阅读》等。作品充满正能量的同时发人深省。
写在人生的边缘 内容简介
本书选自万忆教授近10年公开发表的各类文学作品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书稿分为两部分,部分为小说,描述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同时充满希望,正如本书的书名,命运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往往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情节生动曲折,较为吸引人;第二部分为文学研究,相关文章均选自作者在重量和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的作品,研究深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写在人生的边缘 目录
关门开窗
空中楼阁
散文·随笔
回沪记
离开武大的日子
文化传播,从心开始的旅程
传媒的春天,文化的春天
那一场跨文化的盛宴
广播影视与文化传播
“政治家办报”的市场对策
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
研究·思考
写在人生的“边缘”——解读田耳人物创作的密钥
对话聂震宁: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写作、出版和阅读
对话田耳:一个非传统作家的传统写作
对话潘灵:用故事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云南
写在人生的边缘 节选
关门开窗 1 方为是电视台都市频道综合管理科的科长,主要管节目的编排播出,也兼一些频道的行政杂务,在频道,这是个不上不下的角色。频道像他这样的科级主管,什么科长制片人之类的干部,就有七八个。关键是电视台号称业务单位,栏目制片人管节目的生产,有一定的人权财权,工作比较有社会影响,容易出成绩,一句话,名利双收。像方为就不同,虽然也是科长,但工作烦琐,都是替人作嫁衣,工资奖金只能拿频道的平均数,而且长年没有自己的作品,要评个职称都不容易。进台十几年了,与他一同毕业来的同事大多已是副高职称,而方为去年才得中级。老婆常抱怨他,在业务单位搞行政,他真是走错了路。但现在要转换“跑道”去做节目,对年届不惑的方为来说显然太迟了。 这样的境遇摊在别人身上,内心的焦灼可想而知。但方为想,人生就是这样,一扇门对你关闭,也许一扇窗就为你打开,自己能进电视台工作,能按部就班当上科长,也是一个聊以自慰的过程了。他想起大学时一位老教授说过的话——当时是2C世纪80年代末,他们考上大学还是很风光的,不像现在大学生如晚饭后街心花园里的狗——满地都是——你们不要以为上大学很了不起,这只不过是人生为你们打开的一扇门而已,而其他诸如参军、打工、务农、学手艺、做生意等其他人生的机会之窗,就基本对你们关闭了。方为当时正沉浸在成为天之骄子的喜悦中,心中很不以为然。等到毕业后工作忙忙碌碌十来年。回头一看,他的中学同学里,混得*好的还真不是他们这些当年的大学生。方为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想通了:这十几二十年,正是中国经济社会经历深刻变化的时代,随着财富的增长,身份的转换,外面的机会自然比学校里、单位里的多,当然,风险也同样大多了。 其实,性格也是这样。方为从小就很羡慕聪明人,因为他反应慢,自认为智商不高。然而在单位混了这么些年,他发现许多聪明人往往骄傲、急躁,有时也会败事,而且往往败大事。而反应惺呢,也有好处,行事说话显得比别人稳重、踏实。比如他自己,做节目一般,可看在领导眼中,反而是踏实肯千的事务型人才。别以为业务不行就一定没有机会,生活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他做了五年记者以后,就调到综合管理科,从科员做起,一路当到了科长。和他一起分进台里的张贻弓,重点大学毕业,一直在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搞采编,从记者一直做到制片人,拿新闻奖拿到手软,平时在台里属于走路生风的人物,可方为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比他混得差,因为他知道,张大制片人的烦恼要比他多得多。 一年前全台干部竞聘,张贻弓报了个频道副总监,大家都以为非他莫属,因为与他竞争的其他几个候选人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业绩,都与他相差甚远。竞聘的过程不出意料,张贻弓顺利入围,然而在群众评议和公示期出事了。首先是张贻弓的群众评议不好。张贻弓脾气急躁,加之一直做新闻,什么事都雷厉风行,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要求更高,如此一来,得罪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张贻弓在频道里一直属于两派斗争的核心。都市频道的节目分两大块,一块是民生新闻,另一块是综艺节目,这两大块节目占据了频道六成以上的人、财、物资源,两个分管的副总监连带两个栏目的制片人以及手下编辑记者等虾兵蟹将,一直明争暗斗。频道的何总面对这种状况,不但不制止,反而有意玩弄权术,大搞平衡,乐得坐山观虎斗。 那次竞聘,是因为分管民生新闻的副总监被台里调到新闻中心搞时政新闻去了,按说应当是张贻弓接班的,但是,另一位副总监和他的手下不愿意看到张贻弓捡个便宜。张贻弓的对立派当然反对他,其他几个栏目的制片人和几个科的科长平时是骑墙派,如今也团结一致反对张贻弓。为什么?很简单,本来大家各方面条件差不多,你一上去,就显得我不行了,如此一来,还不如都不上去。于是,广电局人事处来台里做民意测验时,大家说了张贻弓许多意见——诸如搞有偿新闻,收红包,有经济问题;不听宣传部招呼,乱发稿,乱搞舆论监督,有政治问题;与栏目女主持眉来眼去,有生活作风问题…… *后的结局是,局里、台里认为:张贻弓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但是,担任频道领导还需要磨炼,副总监一职暂时空缺,民生新闻栏目由何总监亲自分管。 天晓得,大家说的意见并非完全信口开河。问题是,一如夫妻或部门同事,大家近距离生活、工作了这么多年,有谁的一言一行能经得起严格意义上的干部标准检验呢?很多东西,大家平时见怪不怪,可一旦较真儿,当事人却百口莫辩。 张贻弓是台里有名的业务尖子,得过中国新闻奖,领导对他也还算认可,平时与大家相处的关系也还可以,结果这下无端地平地栽了一个跟斗,上上下下都紧张起来,弄得他到现在都是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方为有一次和别人聊起这事,谈到原来骄傲如公鸡般的张贻弓如今在频道里像只缩头乌龟。不由得感叹一句:世事变幻,若白云苍狗啊! 星期一上午,频道开例会。以前,星期一的例会是全频道所有人都要参加
写在人生的边缘 作者简介
万亿,本名万忆,上海人,生于广西桂林,毕业于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二级教授,高级记者,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闻作品三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学术成果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级社科成果奖二、三等奖;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在省级文学期刊和中央及地方媒体上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5.4¥48.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5¥39.8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11.6¥30 -
潮骚
¥18¥42 -
沉默的大多数
¥23.8¥36 -
假装得很辛苦(九品)
¥20.2¥48 -
生活如此多娇(九品)
¥18.5¥48 -
大师的国民理想
¥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