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9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39.8(8.3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专业教材,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阐述,对近年来临床实践中运用较多的新的理论流派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念,心理咨询伦理,咨询设置及咨询的基本技能,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心理咨询的目标与阶段,心理咨询常见问题,咨询关系的建立等进。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和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实操性、针对性强,对学生未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有指导价值。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目录

**章 概述
**节 心理咨询的概念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咨询关系
**节 咨询关系概述
第二节 咨询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咨询关系与咨询师

第三章 会谈技术
**节 倾听技术
第二节 影响技术
第三节 非言语技巧

第四章 心理咨询的要素
**节 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
第二节 咨询师和来访者
第三节 其他影响因素

第五章 个案概念化和心理评估
**节 个案概念化
第二节 心理评估
第三节 心理测验
第四节 对问题的确认和分析过程

第六章 精神分析
**节 经典精神分析
第二节 客体关系理论
第三节 自体心理学

第七章 认知和行为
**节 行为治疗
第二节 合理情绪疗法
第三节 认知行为疗法

第八章 人本主义
**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治疗过程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的评价和发展

第九章 家庭治疗
**节 家庭治疗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家庭治疗模型
……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节选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2.阻抗产生的原因  卡瓦纳认为来自来访者的阻抗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成长必然带来某种痛苦;二是因为功能性的行为失调;三是来访者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1)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心理咨询中的来访者多数在咨询过程中都会产生某种变化。变化的程度可能很不同,但不论其变化大小、程度如何,成长中的变化总要付出代价,总会伴随着消除旧有的行为习惯、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的痛楚。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必须明确这样一点,即没有任何魔法能使他们毫不费力地发生奇迹式的变化。来访者初次来咨询室时,常常会问:“心理咨询做一次就行了吧?”“我遇到了这个问题,咨询师你告诉我怎么办就好了。”他们希望咨询师能给他们一剂灵丹妙药,不需要努力就能够使心理问题迅速化解。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由于对成长所带来的痛苦没有心理准备,往往容易产生阻抗。这时,来访者可能会希望放慢改变的步伐,或停止改变旧行为、建立新行为的行动。  ①开始新的行为  来访者需要重新考察自己基本的信念和价值观。很多来访者前来咨询时,尚未认识这一点,没有认识到其心理冲突与他的问题源于其信念和价值观。另外,改变一个人多年形成的信念和价值观亦很不易,不仅需要咨询师的努力,来访者的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这需要一种深刻的反省,面对自己过去深信的东西的瓦解是痛苦的,而建立新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是很难的。  来访者可能需要转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有些来访者对家人和其他人过分依赖,总是寻求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和接纳,寻求他人的建议和忠告。他们总是听凭别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或工作,自己没有主见。当他们诉说别人让他们做这做那,咨询师询问其自己想做什么时,他们可能会很吃惊。他们想改变自己,变得独立,同时又不敢承担相应的责任和结果,每次询问咨询师的建议无果时,又很失落和焦虑。  来访者可能需要承认自己在欺骗自己。有些来访者可能非常愿意相信自己对自己编排的那些话语,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但他们确信自己就是那样想、那样做的。比如一个爸爸说他很理解自己的女儿,所以女儿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诉他。但咨询师在咨询中却发现,他的女儿有自残行为、有同性恋倾向他却毫不知情。这些发现可能会使他受挫、内疚,在领悟后做出改变也是很痛苦的。  ②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来访者可能必须停止那些他很喜欢的行为,如饮酒、常常怜悯自己、操纵他人、退缩行为、无所事事地浪费时日等。这些旧有的行为经年累月,曾让他们在心理上获益,所以抑制这些行为所带来的痛苦常常使来访者望而却步。  来访者不需要佯装。有些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把自己的行为与情感过分夸大以博得他人的好感或同情。他们自称很勇敢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们自称与他人有良好的关系,实际这种情况很少在他们身上出现;他们声称自己有多么高兴和幸福,但事实上是一种过分的渲染。他们也可能把自己的痛苦夸大了,言过其实地诉说他们的不幸、抑郁和无望。咨询过程要使他们不再“表演”,改变这种引人注意的行为方式。这种改变也是很困难的。  来访者可能需要面对一种痛苦的抉择。在有些情况下,来访者与他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可能这份关系对来访者是很重要的,但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更糟。此时,来访者就面临着一种艰难的抉择。比如有的来访者从欣赏自己的老师到爱上自己的老师,而老师是有家庭的,来访者也知道不能破坏老师的现有家庭,但一想到要放弃就痛苦不已。来访者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是可想而知的。  即使是心理*坚强的人,改变旧有行为、建立新的行为的过程也会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冲突和焦虑。而对于某些本来心理就不易平衡的人来说,这一过程的痛苦程度可能更为严重。尽管如此,咨询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向前迈进的步伐不能停止,一旦向后倒退一步,以后往往要再付出更多的辛苦。  (2)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是指失调的行为*初是偶然发生的,因其使某方面的需要在这里得到了满足,行为发生的次数增加,以致固定下来。来访者一方面为失调的行为感到焦虑;另一方面求治的积极性却不是很高。这种情况类似弗洛伊德所说的继发性获益,即来访者利用症状操纵或影响他人,从而得到实际利益。这对咨询的阻碍极大,除非咨询师使来访者相信改变失调的行为可以使其降低焦虑,同时设法使来访者以更适应性的行为获得满足,才可帮助来访者克服阻抗。  ①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来访者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比如,一个小学生平时很难见到忙于工作的父亲,有一次因为头痛头晕,父亲赶忙跑来照顾,然后和妈妈一起送他去医院,陪他玩。孩子偶尔的生病使他无意中获得了好处,看到了父亲,得到了父亲的爱和陪伴。此后,孩子便有意无意地借着躯体症状,来获取父亲的关爱。另有一种情况,有些学生会在大考前“生病”,尤其是自知准备不充分,考不好。于是生病了,就能跟所有人说,考不好是因为“生病了”,而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或者努力不够。  ②阻抗的产生源于来访者仅仅是在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例如有些被称为酒鬼的人,其饮酒过度只不过是表面的行为问题,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其解脱不了的心理矛盾:工作上的失败,婚姻中的不幸,对以往行为的内疚、悔恨等。如果咨询仅从表面问题人手,未能触及根本的问题,咨询必然会遭到某种程度的抗拒。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