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孟子的哲学思想

作者:杨国荣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24cm 页数: 253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9.5(6.2折) 定价  ¥7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孟子的哲学思想 版权信息

孟子的哲学思想 本书特色

杨国荣著作集新增订版,共17种,**批8种于2021年5月—7月出版,第二批共9种,拟于2021年12月出版。全书目为: 道论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 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 认识与价值 政治、伦理及其他 哲学的视域 哲学:思向何方 历史中的哲学 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 再思儒学 孟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思想世界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 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的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

孟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简介

杨国荣著作集共17卷,收入了杨国荣教授30余年来创作的学术著作,包括中国哲学史方面的《心学之思》、《善的历程》、《庄子的思想世界》、《孟子的哲学思想》、《王学通论》等,哲学理论方面,有《道论》、《伦理与存在》、《成己与成物》和《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等,收入该著作集的著作大部分曾先后在国内或海外出版,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杨国荣教授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孟子曾长期被视为亚圣,其地位居于孔子之侧。与孔子一样,孟子几乎成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象征,而孔孟并尊,确实也逐渐构成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格局。作为亚圣,孟子的历史影响首先与儒学联系在一起。包括生平与时代、天人之辩的价值内涵、主体自由与外在天命的对峙、理性原则的重建与强化、自我的完善与群体认同、历史中的孟子等内容。

孟子的哲学思想 目录

引论

**章 生平与时代
一、少年时代
二、在百家争鸣中重振儒学
三、从奔走列国到潜心于教育
四、知言、养气及其他

第二章 天人之辩的价值内涵
一、历史的先导
二、从人文关怀到仁政构想

第三章 主体自由与外在天命的对峙
一、舍我其谁:自我力量的确信
二、天命的预设与自由的限制

第四章 理性原则的重建与强化
一、历史前提之一:孔子的奠基
二、历史前提之二:墨子的挑战
三、历史前提之三:《老子》的责难
四、回归理性主义

第五章 自我的完善与群体认同
一、拒杨墨
二、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

第六章 义利之辩
一、道义论的发端
二、墨法的崛起:功利原则的强化及其后果
三、惟义所在:道义论的凸出
四、从义利之辩到理欲之辩

第七章 权变的注重与独断的趋向
一、理论前导
二、从权变的确认到息邪说:走向独断论

第八章 现实与理想的二难:面向往古
一、现实的批判及其历史意向
二、与农家的分歧:文明社会的特征
三、理想在过去:面向往古

第九章 人格境界
一、仁智统一
二、品格与形象
三、人皆可以为尧舜
四、内圣的走向

第十章 性善说与成人之道
一、从性相近到性本善:提升人格
二、成人过程与复性:回归内圣之境

第十一章 历史中的孟子
一、从儒到圣
二、融入文化的长河

附录一 政道与治道——以孟子为中心的思考
附录二 孟荀:儒学衍化的二重路向
附录三 儒学与德性伦理
附录四 《中庸》释义

后记
2021年版后记

展开全部

孟子的哲学思想 节选

  《杨国荣著作集(增订版):孟子的哲学思想》:四、回归理性主义从孔子到《老子》的思想演进过程,构成了孟子解决名实等关系的历史前提。在认识论上,孟子同样上承了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不过,孔子的思想带有未分化的特点,他虽然突出了理性的原则,但同时兼容了其他方面的观念,如在强调学与思统一的同时,主张多见多闻,亦即对感性经验表现了某种宽容。孔子之后,理性原则一再受到墨、道等学派的挑战,维护与重建儒家理性主义传统成为当务之急。这一历史背景使孟子将理性原则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它既在理论上蕴含着更多的片面性,也意味着认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孟子首先对人的认识能力作了具体的考察,并区分了人的两种认识功能:其一,以耳、目等感官为中介,其二则以“心之官”为基础。前者涉及感性认识,后者则近于理性思维。在孟子看来,耳、目等感官远离思维,而往往为外部力量所蔽,其结果则是被引向迷途。与之相对,心之官则具有思维的功能,离开了理性思维,事物便无从认识。①在这里,孟子将理性思维提到了引人注目的地位:一方面,它构成了评判感官与“心之官”优劣的标准,耳、目等感官之所以不如“心之官”,主要便在于缺乏思维的功能;另一方面,理性思维被规定为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条件,所谓“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便表明了这一点。于是,理性似乎成为整个认识过程的决定因素,而感性知觉则基本上被排斥在正确认识的过程之外。相对于孔子之兼容感性,孟子的理性主义原则似乎更为“纯化”。孟子的理性思维作为认识的先天条件,当然带有独断的性质,但他肯定耳、目等感官接触对象的过程,不应当完全离开理性思维,这一看法并非毫无所见。从认识的总过程来看,理性思维诚然以感性活动为源泉,没有感性,理性思维便成为无本之木,然而,就认识的某一阶段而言,理性活动不仅可以先于感性而存在,而且构成了感性活动借以展开的必要条件:作为特定环节的理性思维,一方面以先行的感性活动为前提,另一方面又是后起的感性活动的条件。在哲学史上,某些直观的反映论在否定先验论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理性思维对感性活动的制约,结果,其认识论便不免带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例如,先秦的《管子》一书虽然承认理性思维是感性活动的支配者(君),但同时又把这一过程规定为“无为之道”,亦即将感性认识理解为理性作用之外的自发过程。相对于此,孟子强调耳、目等感官无理性思维的制约便会走向迷途,无疑有某些合理的因素。不妨说,以上看法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展开了孔子奠基的理性原则,并以此克服了《管子》直观论的缺陷。然而,在肯定理性对感性制约的同时,孟子忽视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理性本身对感性的依存性。在孟子看来,“心之官”的功能在于思维,而理性的思维不需要感官提供材料,它可以仅仅凭借自身的活动而获得知识。一般说来,感性活动与理性思维存在着双向的制约关系:感性活动固然受到理性的规范,但理性思维同样受到感性活动的限定。《管子》一书便注意到了后一方面:它在肯定思维主导作用的同时,又把思维活动与“开其门”(打开感官的门户以获得感性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避免了理性的架空。与此相对,孟子以为理性思维活动可以游离于感性,亦即将理性思维理解为某种封闭的过程,这就将感性与理性的双向制约,理解为理性对感性的单向限定,而其结果则是理性思维的先验化。较之从《管子》将“心之官”的思维活动与“开其门”的感性活动过程联系起来而言,孟子在这方面无疑有所后退。根据孟子的观点,理性思维不仅先于感性并制约着感性,而且具有判断是非的功能:“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里所说的是非,既是指价值论意义上的善与恶,又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真与假,“心”则代表了理性的思维,心能知是非,意味着心具有判断善恶、真假的能力。那么,心究竟以什么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孟子认为,这种标准便是普遍同意的理和义,而这二者都是主体先天具有的(“我固有之也”),它在本质上也就是先验的理性。这样,从知识的形成到知识的检验(判定其是非),始终贯穿着理性的支配作用。在孟子以前,墨子强调认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为检验认识的终极标准,从而在认识的起点与终点上都坚持了经验论的原则。与之相对,孟子则以理性为认识的起点与终点,从而明显地强化了理性主义原则。正是在孟子那里,儒家的理性主义进一步取得了完备的形式。作为认识过程的决定者,理性同时构成了人的本质规定。在孟子看来,人与禽兽(动物)的根本区别,便在于人具有理性,如果一个人丧失了理性,那便意味着把自己降低为动物。以理性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的本质特征。如所周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创造工具进行劳动,但创造和运用工具的过程,离不开人的自觉意识,就此而言,理性确实也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当然,理性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本身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孟子在辨析人与禽兽之分别的同时,似乎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在孟子那里,以理性规定人的本质,多少带有抽象的性质。……

孟子的哲学思想 作者简介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人文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出版学术著作近20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韩文,在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 等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史学会(ISCP)会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