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婉约词 豪放词 花间词(全3册)
¥49.5¥115.0文艺之美:朱自清美学精选集
¥28.1¥59.8怡情之美:梁启超美学精选集
¥25.3¥52.8文人与文:丁易作品精选集
¥20.6¥48.0美育人生:蔡元培美学精选集
¥24.8¥52.8
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白香词谱 人间词话 古诗十九首 诗法举要(全4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21748
- 条形码:9787020121748 ; 978-7-02-012174-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白香词谱 人间词话 古诗十九首 诗法举要(全4册) 内容简介
学词入门*书:白香词谱
《白香词谱》是清朝舒梦兰编选。词谱选录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词作品共一百篇,凡一百调。这些调式都是较为通用的,小令、中调、长调均有。为便于初学者,每调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成为真正的词谱。《白香词谱》同时又是一本简明词选。所选的词都是比较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它兼收并蓄,不主一家,既收婉约,也收豪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选本,也是一本较佳的词学入门读物。本书除设有注释、评析栏目对词作进行注解外,还列有词牌考原、词谱格式、词律解读,对每种词牌进行详尽的解读。同时,本书精选与词境相合的古代版画作为插图,图文并茂。
古诗十九首释 经典常谈
本书是本古典文学研究作品,《古诗十九首释》和《经典常谈》两书的合集。《古诗十九首释》既有对诗歌的注解考证,又有对诗歌意蕴的鉴赏批评,既有注释考证,又有鉴赏批评,这是朱自清独有的诗歌阐释,成为后人研究的典范。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朱自清的《古诗十九首释》开了一种新风,特点非常鲜明,他既继承李善“释典”、“释事”的传统,同时重视“诗歌意义”,重视对《古诗十九首》内在旨意的搜寻。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摒弃了“臣不得于君,士不遇知己”的陈词烂调,揭示《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对生命、对生死、对时间流逝的焦灼和感叹;肯定《十九首》中男女之情和热烈的相思,还其本来面目。在体例上,朱《释》往往“注释”部分用李善的“释典”、“释事”;“说明”部分揭示内在的旨意,把搜寻诗歌中的“典事”和阐发诗歌“意蕴”结合得非常完美,因此,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的研究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古典诗法举要
本书将诗法按感情、意象、语言、结构、诗趣、声韵六个方面大致分类,然后分别列出细目进行论述与阐释。在研究方法上则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具体作品分析的空洞论述,亦避免只着眼于一句一词、缺乏理论上升华的琐屑之谈。在剖析古人作品时,既赏其诗法精妙独到之处,亦揭其缺陷与不足,以帮助读者借助这些诗歌创作的手法与技巧,真正把握诗人的艺术匠心,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与审美鉴赏能力。
谁道人间秋已尽:人间词·人间词话
《人间词》希求高古纯真,力追唐五代、北宋词,标举词的*境界,试图挽回词坛颓势,重振词体昔日雄风。《人间词话》点评历代词人词作得失,不落窠臼,辨识优劣,深刻独到。本书由著名诗词研究专家编注,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与《人间词》一并予以注解。注释部分,所注不限于诗词文句出处,举凡词人、词集、词话、本事、流派、专用术语、各类掌故、疑难语词等等,逐一出注,间作疏理。解读部分,则介绍作品相关背景,简析作品内蕴与艺术特色,并在相关之处征引各家词论评语
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白香词谱 人间词话 古诗十九首 诗法举要(全4册) 节选
中国古典诗法举要
《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言志,并不意味志即是诗,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乃经过审美的加工,是诗意的情感,可以兴;一未经过审美的加工,是自然的情感,不可兴。审美的加工,就是将自然的情感上升为诗意的情感,这个过程也就是感情的表达过程。在此过程中,立意是关键。立意越是高远,感情越能深厚,所以潘德舆有“诗争意格(《养一斋诗话》)之说。凡耐人寻味的作品总是借助景物来表情达意的,唯其有景有物,从而使诗歌所抒发的感情具有玩之无穷、味之不厌的审美性质。这一章便着重探讨古代诗人在感情的表达方面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诗法之一:就景叙情
一个善感的诗人,当他面对自然景物之时,就会像陆机说的“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文赋》)。不少诗歌也反映了这种应物斯感的情况,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边沙洲上雎鸠鸟的“关关”鸣叫声,引发起了君子想求得淑女为配偶的情意。诗人表现这种景物对人的感应的方法,称作“就景叙情”法。刘勰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就是对这一方法的好阐释。就景叙情之作,情景但取当前,因而触目兴感,即景会心,往往能生动而细致地表现出诗人曲折委婉的内心活动。试看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诗人希望得到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的援手,但措辞不卑不亢,不失身份。从诗的感情线索来看,当诗人面对着浩瀚激荡、水天一色、容纳百川的洞庭湖时,不由得触景生情,因以“欲济无舟楫”转入感怀,表示自己闲居有愧于圣明之世,后通过“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二句,含蓄地请求张丞相能加以引荐而不致使自己的心愿落空。很明显,此诗是诗人顺着“情”与“景”感应的脉络而写成的。
同样是写洞庭湖,杜甫的《登岳阳楼》诗也采用就景叙情的手法。诗如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起首写登楼,接下便描写登楼之所见景色。在诗人眼里,茫无际涯的洞庭湖宛如分开了吴国与楚国的疆界,湖水昼夜涌流,日月星辰就像漂浮于其中。其时,杜甫正以年老多病之身在湖北、湖南一带飘泊,见到如此壮阔宏伟的洞庭湖,感怀生平,唤起了心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感叹。这两句只要补出各藏的后二字就不难理解,即“亲朋无一字相遗,老病有孤舟相伴”。诗人虽俯仰身世,凄然欲绝,但并没有局限于一己之私情,结句一转,抒发了忧伤国事的情怀。从整首诗可以看出,后半的所叙之情乃是凭借了前半的所写之景,而后半的所叙之情又使前半的所写之景有了韵味。全诗情景相宣,浑成一片。
就景叙情之作有一个常见的规律,那就是层次安排上先写景后说情,这是因为景物对人的感发过程,总是以景物的触引在先,情意的感发在后的。如上面所例举的两首诗,都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说情,所叙之情完全是由所见之景触发而生。这种安排在北宋词中尤为多见,试看范仲淹《苏幕遮》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此词的大意是,词人在傍晚时分,高楼远望,然而注入眼中的萧瑟秋色,反而勾引起他无限的悲哀,举杯销愁愁更愁,后禁不住声泪俱下。从全词章法看,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先由上而下,由近及远,表现出一幅令人黯然销魂的深秋暮景,再由“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一句折进,似合似起。下片乃似转似承,尽情地倾泻景物所触引起的内心的羁旅愁思。以“楼高”“独倚”点明上片皆凭高所见,以“乡魂”“相思”点出芳草的暗喻,后以“泪”字作结。全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深得就景叙情之法。再看一首柳永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首词写思乡怀人之情。开端以自然意象“暮雨”“江天”“清秋”和动词“洒”字、“洗”字,描画出一幅满目萧瑟凄凉的景象。紧接着以“霜风”呼应“清秋”,以“关河”复现“江天”,以“残照”隐喻人生,层层递进。“是处”句写万物衰残,“惟有”句写江河永恒,于对比中见出伤感情怀。换头,因景生情,依次用“不忍”“望”“叹”字,如抽丝剥茧般地呈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自己单栖的踪迹和多感情怀的苦闷。随后笔尖一转,推己及人,猜想远方深闺的爱人,后回到目前的“凝愁”。全词写的是眼前景,抒的是心中情,景为情设,情自景生,感情的层次非常分明。夏敬观曾说柳永词“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手评乐章集》),实非过誉之辞。
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白香词谱 人间词话 古诗十九首 诗法举要(全4册) 作者简介
王新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主要著作有《山水田园诗派选集》《花间词派选集》《唐宋律诗诵读》及合著《中国散文通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散文”)《漱玉词·断肠词》等。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经典常谈》《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陈如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历任文学编辑、副总编辑。编审。著有《诗词百品》《唐宋五十名家词论》《寻找古典之美——诗词探艺录》《中国古典诗法举要》。主编《古诗指瑕》、《宋元词话》(合作)。合作编著《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辞典》等。
郑小军,编审。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史、编辑出版学,担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外图书出版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著有《欣赏的古典散文》《〈人间词〉〈人间词话〉校注》等,参与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中华大典》编辑出版工作。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32.4¥49.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20.3¥58.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