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馒头山纪事

作者:胡旭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4.3(4.3折) 定价  ¥7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馒头山纪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935135
  • 条形码:9787513935135 ; 978-7-5139-351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馒头山纪事 本书特色

书中散文,通过朴实真挚的语言,抒发作者在监狱和警队工作生活的感受,以及对亲友和一片厚土的深情厚爱,娓娓道来,像山涧的溪流哗哗流淌,惹人喜欢阅读。一篇篇文章,以散文艺术形式,用一个监狱警察独有的情怀写就,使人看到一位优秀监狱警察的成长轨迹,了解共和国监狱的历史,让人走进监狱警察的心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启发人生。所收录散文有叙事,有人物,有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真情,彰显着昂扬向上的正气,充斥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品格如大山般豪放,像大墙一样坚毅,眼光和用笔如山里的春风般高远而有雅量。实现了散文的轻松而有深度的书写,潇洒自如,可读性强。

馒头山纪事 内容简介

这部书是作者的首部散文集。全书分监狱记忆、警营往事、梦回童年、亲情温暖、秀美山川、人生随笔等六个篇章,收录其近年在报刊杂志发表的八十多篇散文随笔。作者从事监狱工作三十八年,把一生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监狱事业,完整的见证和亲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监狱工作的发展历史,曾荣立个人一等功,经历生死考验。

馒头山纪事 目录

**辑 监狱记忆
排矸道往事
遭遇尴尬
六个菜墩子
善诱
一次狼狈的经历
追悔
在监狱里过年
问心无愧
老周的悲哀
困惑老刘
直面老油条
一身警服看变化
第二辑 警营往事
我的警校老师
桃花洞抒怀
那些年,崔矿的灯展
老乔
老人雪松
难以忘怀的大礼堂
再望馒头山
流金岁月
警校的记忆
崔矿往昔五十年
想起老康
一叶小舟
我的指导员
钟情三十载
房“政委”
劳改家
那些个满天星辰的夜晚
躺着中的枪
授业良师
老梁的发票
咱们的四大名旦
当教员
矿歌后记
十年快乐
第三辑 梦回童年
我的童年没有梦
童年的梦魇
小货郎
曾经的鸭口村
白灰花馍过年
儿时的矿山
广阳镇的水煎包
记忆里的青波
老家在陕北
有趣的猫道
一抽屉苹果
七十多斤的大西瓜
消失的童趣
爆米花香腊月天
远去的火车站
第四辑 亲情温暖
买碗
母亲的饺子
爸爸 咱们拉会儿话
大姐
干妈
母亲的日历
思念父亲
我的二姐
岳父大人
高原上飘起的梦
牛弟
故乡在何方
第五辑 秀美山川
四季杏树坪
这里有座馒头山
北山里的教场坪
初夏听雨
杏树坪的秋天
杏树坪的桃花
崔矿的山
走过玉华宫
千古流芳药王山
感受崔矿
又是一年桃花红
写给铜川的感慨
第六辑 人生随笔
我的2012
因为充实而幸福
阿姨的心狠
孤独的快乐
秋天里
回望馒头山
蛇缘
热情拥抱新的一年
手机
走廊里哭泣的女孩
崔矿有这样一群大妈
岳父书训
从照金到梁家河
享受写作的快乐
飞雪迎春到
初春一夜雪无声
谁持彩练当空舞
木匠
漆水悠悠
后记
展开全部

馒头山纪事 节选

排矸道往事 30多年前,我一参加监狱工作,就来到渭北高原上的子午岭凤凰山南麓的山沟里,在当时还被称作陕西省第五劳动改造管教支队的崔家沟煤矿,当上了一名“劳改干部”。 那时,这里荒凉,周围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座监狱煤矿,下井挖煤的是犯人,却少有人知,这里还有一群身份特殊的人,在从事辅助生产劳动和后勤工作。 我刚到矿上,被分配在排矸道工作。当时,矿上的下属单位设置都按部队编制编排。排矸道是一个中队,中队长、指导员一应俱全,还有专职管教干事,下设三个分队,组织一群身份特殊的人排矸。 我才来,自然就是个分队长,可这里的人还习惯用此前的部队连排编制的职务名称称呼干部,管我叫“排长”。这让我觉得带劲,像军人一样有威严,十分惬意。 一 在煤矿,排矸道是矿井出煤过程中,拉运井下没用的煤矸石,到山上倒掉的一条长长的运输线。它一头连着地层深处漆黑的巷道尽头,另一头通到矿区地面*远*高*风光的矸石山上。虽然看起来不重要,甚至多余,还严重破坏环境,可煤矿又离不开,离了它,煤就挖不出来。 初来乍到,我对中队生产人员的身份很感兴趣,觉得新鲜。按官方的界定,他们不是犯人,也不是临时工,更不能说是工人,而是那个年代,我们劳改、劳教单位独有的一种人——“留厂就业人员”。这也让我一走上工作岗位,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整天望着面前或两鬓斑白、或正值青壮年,都称得上是父兄,且都是应受人尊敬的劳动者的一群人,不知如何打交道,甚至连个称呼也不会了。 其实,他们就是以前服刑或劳动教养,甚至还有不少是被收容的所谓的“盲流”,在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或遣散时,由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的种种原因,一出高墙,就被强制留下来,就地或就近在劳改、劳教单位就业的人员。 他们与犯人虽都在一个单位、一样的高墙电网下劳动,但一个在高墙电网外,一个在高墙电网内,身份和待遇上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还有,犯人的劳动是有期、无偿的,而他们的劳动是无限期、有偿的。 起初,我对他们不大了解,心存戒备。还把人家当作无产阶级专政对象,不是什么好人来看待,与其严肃,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刚报到,赶上全国“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运动,在国庆节前展开的“第二网”统一抓捕行动。我被抽调参加,一晚上,在矿上就抓了30多人。 我原以为抓的都是“就业人员”,没想到,其中还有两个是干警子弟。而且在办案时发现,这些人也不过只是一些小偷小摸,搞男女关系的鸡鸣狗盗之徒。 案子办完后,好几起交给检察院,都过不了关。好说歹说,检察院才马马虎虎起诉判了几个。无奈,我们给多数判不了刑的,就申请劳动教养,才算是结了案。 当时,单位认为,既然抓了,就非判不可,免得让他以为是单位给抓错了,留下后患,日后找组织上的麻烦。 二 那晚收网行动,我参与抓了一个涉嫌流氓犯罪的“就业人员”。过了两天,审讯翻阅案卷,我看材料说,他与单位一女工乱搞男女关系,影响恶劣。然而,审讯时,他不承认自己是乱搞,说是人家女的是主动来的,他赶都赶不走。 找来女人问话,我一见人就愣住了。这个女的,正是那天深更半夜,从床上抓走那个男人时,躺在热被窝里的那个女人。 讯问中,她说自己喜欢这男人,心甘情愿跟他好。我瞧她一副坦然无所谓的样子,就爆粗口地说她“不要脸”。她顿时脸色涨红,表情尴尬难堪,不知所措,继而脸色又变得煞白,眼里燃起怒火,充满憎恨直视着我,任凭再问什么话都不言语。 问话陷入僵局,主审的老同志草草结束了讯问。下来就对我说,办案审讯是要看对象的,找犯罪嫌疑人问话叫作提审,找一般证人取证叫作谈话,找与案件有关人员问话叫作讯问,问话的对象身份不同,问的态度方法也不同,男女也要区别对待。就这,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像你今天这样,没有区别,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对待,是绝对不行的。 他还说,今天我们面对的不是犯罪分子,是叫来取证的,既是咱们单位的青工,又是干警子弟,还是个女的,就更要注意了。更何况,她父亲还是咱们的一位领导。 听了这话,我吃惊不小,看似普通的一件事,还这么复杂?! 很快,我弄明白了。早在两年多前,这个女青年就看上了那个30多岁,长相英俊,已结婚有了孩子,与她一起在车间工作的“就业人员”。她父亲受不了女儿跟这么个人要好,竭力反对。可是,无论怎么劝阻,甚至打骂、以死要挟也没用。反倒导致女儿没了面子,干脆跟人家公开同居了。 她父亲让组织上出面,人家是个“就业人员”,不敢不听组织的话,立马表示愿意断绝关系,可她不听,死心塌地就要跟人家,组织上也拿她没办法。 我们领导,也就是她父亲,认为是人家蒙蔽祸害了他女儿,一直在想办法要拆散这对鸳鸯。这次全国声势浩大的“严打”运动,给了他机会,让他给人家扣上了一顶流氓犯罪分子的帽子,想给人家判几年刑抓起来,与女儿隔离

馒头山纪事 作者简介

胡旭,笔名牧石,陕西绥德人,从事监狱工作,业余爱好写作,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家摇篮》杂志签约作家。近年有百余篇文学作品在《青海湖》《鸭绿江》《黄河文艺》《作家摇篮》《山东散文》《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能源报》《文化艺术报》《西部法制报》等三十多家报刊发表。曾获陕西省作协征文优秀奖,全国司法行政监狱系统征文一等奖,省政法委、西部法制报社征文三等奖,《作家摇篮》年度优秀作品三等奖。尤为突出的是,在《当代监狱报》大赛连续八年获奖,其中三次一等奖,并有散文连续三年收入《全国司法干警优秀文学作品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