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在人生的风浪里:击节而歌

在人生的风浪里:击节而歌

作者:老舍
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3.7(3.5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在人生的风浪里:击节而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390698
  • 条形码:9787514390698 ; 978-7-5143-906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在人生的风浪里:击节而歌 本书特色

★本书囊括老舍先生对故土、异乡、战事、日常、世态炎凉、文学艺术、婚姻家庭、人生理想等方方面面的所感所悟。既有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的段落,也有让人潸然泪下,悲从中来的篇章。阅读本书,即探向极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老舍先生的内心世界,于汇集千万个中国人的长卷群像中寻觅并观照那个真真实实,砥砺而行的自己。 ★爱花、爱猫、爱北平的秋景、爱青岛的夏意……颠沛流离中笔耕不辍,洋洋洒洒硕果颇丰,可谓高度自律、高效利用时间的典范。论家庭、论婚姻、论生儿育女……敞开心扉拉家常,平凡视角话文章,和时下万千读者直接对话。 ★巴金、茅盾、冰心、朱光潜、季羡林、王朔、勒克莱齐奥、司格林等跨时代、语种、文化名家联合力荐。既有经典的,已选入中学课本或作为考题来源的名篇,也有新增文章。 ★内、外封设计精美,随书附赠书签精致且实用。

在人生的风浪里:击节而歌 内容简介

  本书精心收录老舍先生极具代表性的散文近五十篇,故乡山川、异国风物、家中亲故、莫逆之交、烽火战事、日常生活、市井百态、文艺理论的笔墨均浓缩于本书之中。 本书共分四辑。“重洋远渡,从容游历”展现老舍先生作为**代“海归”的对西方文明的精辟又风趣的调侃与夸赞;“烽火乡关,彩云琉璃”尽呈老舍先生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中抒发的家国情怀与美好理想;“诗酒花茶,漫谈文艺”描摹“写家”身份下的老舍先生的对生活与文学艺术的细枝末节的体察;“人生如海,我自泛舟”凝萃老舍先生作为“人民艺术家”以普通而平凡的视角对芸芸众生的细致刻画与温柔关照,以及对自身因饱经忧患而澄澈温厚的内心世界的诠释。

在人生的风浪里:击节而歌 目录

辑一 重洋远渡,从容游历

头一天

英国人

我的几个房东--留英回忆之二

东方学院--留英回忆之三

避暑

还想着它

趵突泉的欣赏

大明湖之春

可爱的成都

滇行短记

辑二 烽火乡关,彩云琉璃

想北平

北京的春节

八方风雨

我的母亲

宗月大师

敬悼许地山先生

哭白涤洲

四位先生

""五四""之夜

辑三 诗酒花茶,漫谈文艺

多鼠斋杂谈

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

文艺与木匠

乍看舞剑忙提笔

谈幽默

我的""话""

文牛

鬼与狐

可喜的寂寞

神的游戏

辑四 人生如海,我自泛舟

抬头见喜

我的理想家庭

又是一年芳草绿

新年醉话

大发议论

婆婆话

有了小孩以后

小病

小型的复活(自传之一章)

落花生

小麻雀

小动物们

小动物们(鸽)续

兔儿爷

考而不死是为神

无题(因为没有故事)

""住""的梦


展开全部

在人生的风浪里:击节而歌 节选

  头一天 那时候,(一晃儿十年了!)我的英语就很好。我能把它说得不像英语,也不像德语,细听才听得出——原来是“华英官话”。那就是说,我很艺术的把几个英国字匀派在中国字里,如鸡兔之同笼。英国人把我说得一愣一愣的,我可也把他们说得直眨眼;他们说的他们明白,我说的我明白,也就很过得去了。 ………… 给它个死不下船,还有错儿么?!反正船得把我运到伦敦去,心里有底! 果然一来二去的到了伦敦。船停住不动,大家都往下搬行李,我看岀来了,我也得下去。什么码头?顾不得看;也不顾问,省得又招人们眨眼。检验护照。我是末一个——英国人不像咱们这样客气,外国人得等着。等了一个多钟头,该我了。两个小官审了我一大套,我把我心里明白的都说了,他俩大概没明白。他们在护照上盖了个戳儿,我“看”明白了:“准停留一月Only。”(后来由学校呈请内务部把这个给注销了,不在话下。)管它Only还是“哼来”,快下船哪,别人都走了。敢情还得检查行李呢。这回很干脆:“烟?” 我说“no”;“丝?”又一个“no”。皮箱上画了一道符,完事。我的英语很有根了,心里说。看别人买车票,我也买了张;大家走,我也走;反正他们知道上哪儿。他们要是走丢了,我还能不陪着么?上了火车。火车非常的清洁舒服。越走,四外越绿,高高低低全是绿汪汪的。太阳有时岀来,有时进去,绿地的深浅时时变动。远处的绿坡托着黑云,绿色特别的深厚。看不见庄稼,处处是短草,有时看见一两只摇尾食草的牛。这不是个农业国。 ………… 走着走着,绿色少起来,看见了街道房屋,街上走动着红色的大汽车。再走,净是房屋了,全挂着烟尘,好像熏过了的。伦敦了,我想起幼年所读的地理教科书。 ………… 车停在Gannon Street。大家都下来,站台上不少接客的男女,接吻的声音与姿式各有不同。我也慢条斯理的下来;上哪儿呢?啊,来了救兵,易文思教授向我招手呢。他的中国话比我的英语应多得着九十多分。他与我一人一件行李,走向地道车站去;有了他,上地狱也不怕了。坐地道火车到了Liverpool Street。这是个大车站,把行李交给了转运处,他们自会给送到家去。然后我们喝了杯啤酒,吃了块点心。车站上,地道里,转运处,咖啡馆,给我这么个印象:外面都是乌黑不起眼,可是里面非常的清洁有秩序。后来我慢慢看到,英国人也是这样。脸板得要哭似的,心中可是很幽默,很会讲话。他们慢,可是有准。易教授早一分钟也不来;车进了站,他也到了。他想带我上学校去,就在车站的外边。想了想,又不去了,因为这天正是礼拜。他告诉我,已给我找好了房,而且是和许地山在一块。我更痛快了,见了许地山还有什么事作呢,除了说笑话? ………… 易教授住在Barnet,所以他也在那里给我找了房。这虽在“大伦敦”之内,实在是属Hertfordshire,离伦敦有十一英里,坐快车得走半点多钟。我们就在原车站上了车,赶到车快到目的地,又看见大片的绿草地了。下了车,易先生笑了。说我给带来了阳光。果然,树上还挂着水珠,大概是刚下过雨去。 ………… 正是九月初的天气,地上潮阴阴的,树和草都绿得鲜灵灵的。由车站到住处还要走十分钟。街上差不多没有什么行人,汽车电车上也空空的。礼拜天。街道很宽,铺户可不大,都是些小而明洁的,此处已没有伦敦那种乌黑色。铺户都关着门,路右边有一大块草场,远处有一片树林,使人心中安静。 ………… *使我忘不了的是一进了胡同:Carnarvon Street。这是条不大不小的胡同。路是柏油碎石子的,路边上还有些流水,因刚下过雨去。两旁都是小房,多数是两层的,瓦多是红色。走道上有小树,多像冬青,结着红豆。房外二尺多的空地全种着花草,我看见了英国的晚玫瑰。窗都下着帘,绿蔓有的爬满了窗沿。路上几乎没人,也就有十点钟吧,易教授的大皮鞋响声占满了这胡同,没有别的声。那些房子实在不是很体面,可是被静寂,清洁,草花,红绿的颜色,雨后的空气与阳光,给了一种特别的味道。它是城市,也是村庄,它本是在伦敦作事的中等人的居住区所。房屋表现着小市民气,可是有一股清香的气味,和一点安适太平的景象。 ………… 将要作我的寓所的也是所两层的小房,门外也种着一些花,虽然没有什么好的,倒还自然;窗沿上悬着一两枝灰粉的豆花。房东是两位老姑娘,姐已白了头,胖胖的很傻,说不岀什么来。妹妹作过教师,说话很快,可是很清晰,她也有四十上下了。妹妹很尊敬易教授,并且感谢他给介绍两位中国朋友。许地山在屋里写小说呢,用的是一本油盐店的账本,笔可是钢笔,时时把笔尖插入账本里去,似乎表示着力透纸背。 ………… 房子很小:楼下是一间客厅,一间饭室,一间厨房。楼上是三个卧室,一个浴室。由厨房出去,有个小院,院里也有几棵玫瑰,不怪英国史上有玫瑰战争,到处有玫瑰,而且种类很多。院墙只是点矮矮的木树,左右邻家也有不少花草,左手里的院中还有几株梨树,挂了不少果子。我说“左右”,因自从在上海便转了方向,太阳天天不定由哪边出来呢! ………… 这所小房子里处处整洁,据地山说,都是妹妹一个人收拾的;姐姐本来就傻,对于工作更会“装”傻。他告诉我,她们的父亲是开面包房的,死时把买卖给了儿子,把两所小房给了二女。姊妹俩卖出去一所,把钱存起吃利;住一所,租两个单身客,也就可以维持生活。哥哥不管她们,她们也不求哥哥。妹妹很累,她操持一切;她不肯叫住客把硬领与袜子等交洗衣房:她自己给洗并烫平。在相当的范围内,她没完全商业化了。 易先生走后,姐姐戴起大而多花的帽子,去作礼拜。妹妹得作饭,只好等晚上再到教堂去。她们很虔诚;同时,教堂也是她们唯一的交际所在。姐姐并听不懂牧师讲的是什么,地山告诉我。路上慢慢有了人声,多数是老太婆与小孩子,都是去礼拜的。偶尔也跟着个男人,打扮得非常庄重,走路很响,是英国小绅士的味儿。邻家有弹琴的声音。 ………… 饭好了,姐姐才回来,傻笑着。地山故意地问她,讲道的内容是什么?她说牧师讲的很深,都是哲学。饭是大块牛肉。由这天起,我看见牛肉就发晕。英国普通人家的饭食,好处是在干净;茶是真热。口味怎样,我不敢批评,说着伤心。 ………… 饭后,又没了声音。看着屋外的阳光出没,我希望点蝉声,没有。什么声音也没有。连地山也不讲话了。静寂使我想起家来,开始写信。地山又拿出账本来,写他的小说。 ………… 伦敦边上的小而静的礼拜天。 原载1934年8月《良友画报》第九十二期 英国人 据我看,一个人即使承认英国人民有许多好处,大概也不会因为这个而乐意和他们交朋友。自然,一个有金钱与地位的人,走到哪里也会受欢迎;不过,在英国也比在别国多些限制。比如以地位说吧,假如一个作讲师或助教的,要是到了德国或法国,一定会有些人称呼他“教授”。不管是出于诚心吧,还是捧场;反正这是承认教师有相当的地位,是很显然的。在英国,除非他真正是位教授,绝不会有人来招呼他。而且,这位教授假若不是牛津或剑桥的,也就还差点劲儿。贵族也是如此,似乎只有英国国产贵族才能算数儿。 至于一个平常人,尽管在伦敦或其他的地方住上十年八载,也未必能交上一个朋友。是的,我们必须先交代明白,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大家一天到晚为生活而奔忙,实在找不出闲工夫去交朋友;欧西各国都是如此,英国并非例外。不过,即使我们承认这个,可是英国人还有些特别的地方,使他们更难接近。一个法国人见着个生人,能够非常的亲热,越是因为这个生人的法国话讲得不好,他才越愿指导他。英国人呢,他以为天下没有会讲英语的,除了他们自己,他干脆不愿答理一个生人。一个英国人想不到一个生人可以不明白英国的规矩,而是一见到生人说话行动有不对的地方,马上认为这个人是野蛮,不屑于再招呼他。英国的规矩又偏偏是那么多!他不能想象到别人可以没有这些规矩,而另有一套;不,英国的是一切;设若别处没有那么多的雾,那根本不能算作真正的天气! 除了规矩而外,英国人还有好多不许说的事:家中的事,个人的职业与收入,通通不许说,除非彼此是极亲近的人。一个住在英国的客人,**要学会那套规矩,第二要别乱打听事儿,第三别谈政治,那么,大家只好谈天气了,而天气又是那么不得人心。自然,英国人很有的说,假若他愿意:他可以讲论赛马,足球,养狗,高尔夫球等等;可是咱又许不大晓得这些事儿。结果呢,只好对愣着。对了,还有宗教呢,这也*好不谈。每个英国人有他自己开辟的到天堂之路,乘早儿不用惹麻烦。连书籍*好也不谈,一般的说,英国人的读书能力与兴趣远不及法国人。能念几本书的差不多就得属于中等阶级,自然我们所愿与谈论书籍的至少是这路人。这路人比谁的成见都大,那么与他们闲话书籍也是自找无趣的事。多数的中等人拿读书——自然是指小说了——当作自己生活理想的佐证。一个普通的少女,长得有个模样,嫁了个驶汽车的;在结婚之夕证实了,他原来是个贵族,而且承袭了楼上有鬼的旧宫,专是壁上的挂图就值多少百万!读惯这种书的,当然很难想到别的事儿,与他们谈论书籍和捣乱大概没有什么分别。中上的人自然有些识见了,可是很难遇到啊。况且有些识见的英国人,根本在英国就不大被人看得起;他们连拜伦,雪莱和王尔德还都逐出国外去,我们想跟这样人交朋友——即使有机会——无疑的也会被看作成怪物的。 ……"

在人生的风浪里:击节而歌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生于老北京满族正红旗家庭,上学时,自行取字“舍予”。 二十五岁时远赴英伦执教。而立之年回国,先后任教于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同时进入创作多产期。抗战胜利后赴美讲学三年。 用脚步丈量了世界多地,但不忘那股地道的“京味儿”乡音,并善以隽永、风趣展现鲜活生命的韧劲与张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