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理论与政策选择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理论与政策选择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24cm 页数: 307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33.9(7.2折) 定价  ¥18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理论与政策选择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89504
  • 条形码:9787030689504 ; 978-7-03-06895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理论与政策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内容: 一是粮食生产问题, 特别是对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背景下如何调整粮食生产经营方式以便降低成本、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探讨 ; 二是粮食需求及预测, 特别是对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如何影响粮食需求的分析 ; 三是关于如何平衡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研究 ; 四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的粮食安全策略与政策选择的研究。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理论与政策选择 目录

目录
第1部分 粮食安全总论
1 稳定的政策和统一的市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3
1.1 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的目标 3
1.2 中国专项粮食储备的规模 4
1.3 市场统一程度对中国粮食储备规模的影响 6
1.4 本章小结 7
参考文献 8
2 世界粮食危机引发的思考 9
2.1 引言 9
2.2 驱动粮食价格急剧变化的主要因素 10
2.3 政府的反应及其可能效果 15
2.4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学术理论问题 16
参考文献 17
第2部分 粮食生产与要素投入
3 正确认识粮食安全和农业劳动力成本问题 21
3.1 21世纪中国粮食生产的“甜蜜的烦恼” 21
3.2 收入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和生产成本同时上升 22
3.3 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反应 24
3.4 技术和制度创新的方向 26
3.5 本章小结 28
参考文献 29
4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利于粮食生产吗? 30
4.1 引言 30
4.2 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及其条件 32
4.3 计量经济模型、数据与变量 35
4.4 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粮食生产的总体影响 38
4.5 不同约束条件下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 42
4.6 小结与讨论 43
参考文献 45
5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47
5.1 引言 47
5.2 老龄化影响粮食生产的机制与条件分析 48
5.3 实证模型 50
5.4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52
5.5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 53
5.6 小结与政策含义 59
参考文献 60
6 实际价格、粮食可获性与农业生产决策 61
6.1 引言 61
6.2 市场一价定律及其背离 62
6.3 粮食可获性与农户生产决策 65
6.4 实证检验结果及讨论 67
参考文献 68
7 从需求角度看农业投资问题 70
7.1 农业投资分析需区分需求与供给 70
7.2 各农业投资主体的需求分析 71
7.3 增加农业投资的政策选择 72
8 粮食生产与风险区划研究 74
8.1 引言 74
8.2 生产风险分区方法 75
8.3 小结和政策含义 79
参考文献 80
第3部分 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调整
9 劳动分工视角下农户生产外包行为异质性与成因 83
9.1 引言 83
9.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86
9.3 实证设计及结果分析 88
9.4 小结与讨论 94
参考文献 95
10 规模经济与规模户耕地流转偏好 97
10.1 引言 97
10.2 农业规模经济与地块面积、位置的关系 99
10.3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102
10.4 估计结果分析 105
10.5 小结与讨论 111
参考文献 112
11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块规模经济及其来源分析 114
11.1 引言 114
11.2 地块规模经济:分析框架与实证模型 117
11.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120
11.4 地块规模经济及其来源的实证结果分析 123
11.5 小结和政策含义 127
参考文献 128
12 农户种植业决策中的外部性研究 130
12.1 问题的提出 130
12.2 概念的界定 131
12.3 种植业决策外部性的成因及相关因素 132
12.4 问卷的设计和样本的基本情况 135
12.5 实证分析 136
12.6 小结与建议 138
参考文献 139
13 村庄和谐治理与农户分散生产的集体协调 140
13.1 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 140
13.2 小农集体行动的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143
13.3 计量经济模型、变量与数据 146
13.4 实证分析结果 148
13.5 小结与讨论 154
参考文献 155
第4部分 粮食需求及预测
14 人口结构变动对未来粮食需求的影响:2010~2050年 159
14.1 引言 159
14.2 人口结构对人均粮食需求的影响 160
14.3 2010~2050年人口预测 162
14.4 我国未来粮食消费估计 165
14.5 本章小结 166
参考文献 167
15 城镇化对粮食需求的影响 169
15.1 引言 169
15.2 城镇化影响粮食需求的计算方法 170
15.3 城乡食物用粮分析 172
15.4 城镇化对粮食总需求及结构影响的分析与预测 176
15.5 结论 176
参考文献 177
16 食物消费与需求弹性 178
16.1 引言 178
16.2 食物需求弹性测算方法与模型设定 179
16.3 数据来源、研究范围与描述性分析 183
16.4 模型实证分析结果 186
16.5 结论与启示 190
参考文献 191
17 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市场份额 193
17.1 引言 193
17.2 文献综述 195
17.3 研究框架和数据 197
17.4 消费者转基因食用油购买行为的统计描述 200
17.5 超市消费者食用油购买决策的实证分析 202
17.6 超市转基因食用油市场份额及其变化趋势的简单估算 206
17.7 研究结果的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7
参考文献 210
18 关于20世纪80年代肉类放开经营后生产统计数字中的水分及其原因分析 213
18.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肉类生产统计数字的水分不容忽视 213
18.2 对肉类生产统计数字水分原因的分析 214
18.3 结论 216
第5部分 粮食市场
19 粮食储备和价格控制能否稳定粮食市场?——世界粮食危机的若干启示 221
19.1 引言 221
19.2 生产、储备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223
19.3 对中国粮食储备存量变化的模拟 226
19.4 小结和进一步的讨论 229
参考文献 230
20 市场整合、储备规模与粮食安全 231
20.1 引言 231
20.2 实证分析比较:市场整合、地区分割与储备规模 232
20.3 小结与政策建议 237
参考文献 238
21 用国内资源成本测定比较优势的缺陷及其纠正方法 239
21.1 国内资源成本的计算方法 240
21.2 国内资源成本概念的隐含假设及其问题 241
21.3 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比——一种纠正方法 242
参考文献 243
22 中国利用世界市场稳定国内供应的可行性 244
22.1 引言 244
22.2 中国与世界谷物产量波动对比 245
22.3 中国与世界谷物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比 247
22.4 利用世界市场对稳定中国粮食供应安全的意义 249
参考文献 250
23 中国粮食进口的依赖性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251
23.1 中国粮食产品主要进口来源地分析 251
23.2 中国粮食进口的依赖性分析 255
23.3 结论 259
参考文献 260
第6部分 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选择
24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新的粮食安全策略 263
24.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安全的互动关系 263
24.2 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新的粮食安全观的内容 265
24.3 实现粮食安全的制度供给 269
参考文献 270
25 市场条件下保障粮食供应与稳定粮价的政策选择 271
25.1 引言 271
25.2 我国的粮食政策及其问题 272
25.3 市场条件下稳定粮食供应和价格的政策干预 273
25.4 政策干预粮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274
26 中国粮食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及其政策含义 277
26.1 引言 277
26.2 分析框架 278
26.3 实证分析的结果 280
26.4 结论 289
参考文献 291
27 粮食单产波动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292
27.1 引言 292
27.2 粮食单产波动的模型选择及分析区域的划分 293
27.3 实证结果和分析 294
27.4 结论与启示 296
参考文献 297
28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进步的方向选择 298
28.1 引言 298
28.2 农村人口的变迁 299
28.3 农民的应对策略 303
28.4 未来趋势 306
参考文献 307
展开全部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理论与政策选择 节选

第1部分粮食安全总论 1 稳定的政策和统一的市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障食品供应的安全并稳定其价格,是国家当前和今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1990年开始建立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但在运行的制度化、科学化方面与目标相距甚远,需要不断完善。关于仓储规模的研究表明,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及国内市场的统一程度对食品供应保障程度的影响极大,前者直接影响年产量,后者则影响食品的流通,进而影响其发挥保障作用的能力。 1.1 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的目标 食品供应的安全保障有两大目标:供应总量及其在时间、地点上的合理分布。当然,还有价格和收入问题,要使消费者能负担得起必要的支出。不过,*重要的还是供应总量及其稳定程度。 供应总量等于产量加进口量,对于任何一个时点来说,还可以加上库存量。不过,对于长期供应来说,库存有进有出,总和可以看作零。因此,常年供不应求,只能靠增加生产和进口来满足需要,而年度间产量波动导致的供应波动则可以动用库存加以平衡。用于这一目的的库存就是狭义的粮食储备或后备储备,它应当是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的同义语。 广义的粮食储备包括三部分:周转储备、后备储备和战略储备。战略储备不在此讨论。在市场条件下,只要季节差价在扣除正常经营费用后还能提供适当利润,商业流通机构就会自行保持适当的周转储备,以解决常年消费与集中收获的矛盾,不必政府多加干预。如果政府以不适当的价格政策和补贴政策扭曲季节差价,那就有可能诱发商业机构的囤积和垄断,或者失去商业周转库存,前者可能导致收获后的价格上升和供应短缺,后者则将导致下一个收获季节前的供应紧张。在这两种情况下,国家都将被迫承担商业周转库存的全部责任与支出,这显然与十多年来的改革是背道而驰的。如果不过多地以不切实际的目标干预季节差价,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后备储备不同于周转储备。年度间的产量变动当然会带来价格上的变动。但是,这两种变动的幅度都无法事先确定,差价很难弥补数年的仓储费用和损失,尤其是政府的介入会缩小这种年度间的差价。因此,商业机构通常没有从事后备储备的动机。要加强这方面的保障,只能由政府采取行动,或者自行经营,或者委托经营并支付必要费用。按照后备储备的性质,国家应当在丰收年份收储部分增产的粮食,而在歉收年份出售一定数量的储备,以平衡年度间的有效供应量。 决定增加或减少储备数量(即净吞吐量)的依据是实际产量常年与预期产量之间的差距。实践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依据价格的波动做决定,即在粮价上升时动用储备,而在“卖粮难”时则增加收储量。应当指出,价格的波动与产量的波动有关,但又不完全决定于产量。在通货膨胀率高达10%~20%时要想通过增加供应量来抑制粮价上升是难以奏效的。根据许多研究的估计,目前我国粮食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分别为0.3和0.5,在物价指数和货币收入分别上升20%的时候,要想保持粮价不变,粮食供应量必须增加17%,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此外,产量不等于供应量,流通中的障碍有可能造成价格形成机制的失灵,导致局部地区短时间价格失常。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如果单纯靠储备来平衡价格就不适当地改变了后备储备的性质和吞吐数量,其结果必然导致必要储备规模和补贴费用的不断膨胀,使政府无法承受,并可能在真正需要动用储备时无粮可动。 因此,在实际产量与常年预期相差不多而短时间价格失常时可以动用储备维持物价,但必然在同一生产、消费年度内稍后时候重新恢复原有存量。根本办法则是消除流通中的障碍。至于反通货膨胀就更不属于后备储备的目标了。 1.2 中国专项粮食储备的规模 如果由国家专项粮食储备承担后备储备的责任,其规模就取决于粮食总产量的年度变异程度及政策确定的保障程度。就总产量的年度变异而言,增产与否的判断标准不应当是上年产量,而应当是常年预期产量。考虑到人口、收入等需求因素基本上呈线性增长,同时也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可以将历年产量对年份进行线性回归运算,将产量的回归值作为常年预期值看待。为了剔除1958~1961年极不正常的状况,本章将基本恢复正常的1965年作为起始年份,用1965~1994年30年的数字计算,得出如下结果: (1-1) (1-2) 式中,Y代表年实际产量,单位为百万吨;T代表年份,1965,1966 式(1-1)表明,1965~1994年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增产948万吨,30年间各年的实际产量、预期产量、变异量、变异率及累计变异量的计算结果见表1-1。 表1-1 1965~1994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异统计 单位:百万吨 *实际产量与预期产量之差。**变异量与预期产量之比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字计算,1994年产量取自《1995年政府工作报告》 从表1-1中可以看出,累计正负变异的峰值分别为2 990万吨和5 460万吨,出现在1967年和1981年。如果要用储备完全弥补当年产量的变动,期初必须有5 460万吨的库存(损耗不计算)。 这样,*大仓储规模就必须达到8 450万吨。考虑到变异量随产量变化,可以换用变异峰值占当年预期产量的百分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分别为14.4%和16.0%,合计绝对值为30.4%。2000年前后的目标产量为5亿吨,因此,完全“熨平”产量波动所需要的后备储备*大仓容为1.52亿吨。常年平均库仓量占*大仓容的50%~60%,即8 000万~9 000万吨。 实际上不需要完全“熨平”供应上的波动。首先,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和其他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行业都是有一定伸缩性的“蓄水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吸收粮食产量的波动;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进出口的粮食总量在2 000万吨上下。已远远超过1985年以来各年的产量波动,由外贸统筹就可以基本消除有效供应量的波动。再次,生活消费也有一定弹性,只要不勉强维持价格不变,人们在一定范围内能自行消化供应上的波动。*后,生产上的波动也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控制。从表1-1中可以看出,变异率在2%以内的年份有12年,超过2%的有18年。较大、较长期的波动有三次:1965~1969年、1976~1984年及1988~1990年。这三次大的波动各有其政治、经济上的原因,分别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及治理整顿有关,而且波动的幅度、周期有缩小的趋势。1994年的减产也有其特定原因。如果政治上继续稳定,经济发展政策也进一步稳定,将来的人为波动有可能进一步缩小,储备的需要及必须付出的代价也会相应减少。 在匡算必要的*大仓储量时,我们可以考虑两种保障水平:一是让各种“蓄水池”、外贸及国内市场共同吸收2%以内的波动,国家专储吸收当年产量超出或少于预期值2%以上的部分;二是让前者吸收更多的供应波动,专储仅吸收变异量超过2%以上部分的一半。这两种方案所要求的*大储备仓容分别为7 600万吨和3 800万吨,常年平均储备量分别为4 000万~4 500万吨和2 000万~2 200万吨。如果今后粮食产量的波动不超出1985年以来的水平,*大仓容还可减少一半。 1.3 市场统一程度对中国粮食储备规模的影响 以上的计算建立在全国是一个整体的市场的假设之上。事实上,截至1995年还不存在这样的统一市场,各余粮省或调出省封锁边界、对邻省禁运的消息不仅时常登载在报纸上,而且出现在政府红头文件中。这种情况使我们有理由加深对食品供应安全保障的担忧。各地封锁边界的理由并不是在极端情况下保证当地供应,更多的是为了维持当地粮价水平。因此,当一个省减产较多时,周围各省为了城市人口的福利、工业的发展及城镇地区的社会安定,通常会限制以至禁止粮食外销,使减产省不得不独自承受产量波动的一切后果。如果仍然以储备来“熨平”产量波动,各省就要自行计算必要数量的储备,全国的总量就要大大增加。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