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及其峡谷跨越

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及其峡谷跨越

作者:宋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99.8(7.8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及其峡谷跨越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87333
  • 条形码:9787030687333 ; 978-7-03-06873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及其峡谷跨越 内容简介

新兴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内生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动态不确定性。从技术创新理论发展趋势看,新兴技术及其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技术经济一体化系统中,以技术生命和创新生态理论为指导,用实证和案例方法来开展。本书也是秉持这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对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包括起源、路径及影响因素开展系统研究,重点就企业对不同新兴技术路径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然后针对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实现市场爆发的关键点——“峡谷”及其跨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包括新兴技术“峡谷”概念、特征及形成机理,构建新兴技术“峡谷”跨越的理论模型,并进行相关实证及案例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丰富了新兴技术管理理论,也为企业选择、培育、发展新兴技术提出了有理论支持的方法指导和有实践佐证的策略建议。 本书可供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政府和企业的科技管理人员、高层管理者、从事技术创新管理和市场开发管理人员的参考读物。

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及其峡谷跨越 目录

目录
上篇 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
第1章 绪论 3
1.1 引言 3
1.2 新兴技术研究的起源与产业背景 3
1.3 新兴技术研究现状与待解问题 6
1.3.1 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研究 6
1.3.2 新兴技术的“峡谷”研究 8
1.4 篇章结构 8
本章参考文献 8
第2章 新兴技术的起源 11
2.1 新兴技术起源的理论基础 11
2.1.1 技术创新理论 11
2.1.2 新兴技术研究 15
2.1.3 新兴技术起源初探 22
2.2 基于不连续创新视角的起源分析 29
2.2.1 技术演化的两条S曲线 29
2.2.2 两种不连续创新 32
2.3 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起源分析 34
2.3.1 物种的概念及物种起源理论简述 34
2.3.2 新兴技术的物种特性 35
2.4 两种不同起源视角的关联性 36
本章参考文献 37
第3章 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 45
3.1 基于不连续创新的四种形成路径 45
3.1.1 路径一:技术突破 46
3.1.2 路径二:技术植入 46
3.1.3 路径三:应用创新 47
3.1.4 路径四:融合创新 47
3.2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物种进化方式解释 48
3.2.1 方式一:基于遗传物质的变化 48
3.2.2 方式二:基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48
3.2.3 方式三:基于物种的作用机制 49
3.3 三种方式与四种形成路径的对应分析 49
3.4 新兴技术四种路径之间的关系 50
3.5 企业对四种路径认识与实现的关键因素分析 53
3.5.1 技术突变型创新路径 53
3.5.2 技术植入型创新路径 54
3.5.3 技术应用型创新路径 56
3.5.4 技术融合型创新路径 57
3.6 四种路径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启示 58
3.6.1 自主创新及其与新兴技术的关系 58
3.6.2 技术突变型新兴技术与原始性自主创新 60
3.6.3 技术植入型新兴技术与移植式自主创新 61
3.6.4 应用创新型新兴技术与应用式自主创新 61
3.6.5 融合创新型新兴技术与集成式自主创新 62
3.6.6 创新启示 63
3.7 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策略 63
3.7.1 战略性新兴技术模块化特征 64
3.7.2 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路径 65
本章参考文献 66
第4章 新兴技术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 68
4.1 路径形成过程的动态分析 68
4.1.1 案例——小灵通的成长历程 68
4.1.2 新兴技术形成过程的动态评估 69
4.1.3 小灵通技术评估及应用创新路径的形成 71
4.1.4 动态评估方法的补充和修订 72
4.1.5 动态评估过程的风险识别 73
4.2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75
4.2.1 技术的环境因素 75
4.2.2 技术的自身因素 76
4.2.3 企业的组织因素 77
4.3 影响因素的三维分析框架构建 78
4.4 三维分析框架的应用 80
4.4.1 评价指标选择 81
4.4.2 属性综合评价系统 82
4.4.3 实际项目评价 82
本章参考文献 85
第5章 企业对新兴技术形成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 88
5.1 实证模型与基本假设 88
5.1.1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测度 88
5.1.2 影响因素测度 88
5.1.3 模型构建 89
5.1.4 基本假设 90
5.2 变量设计与研究方法 90
5.2.1 技术自身因素的测度指标 90
5.2.2 技术环境因素的测度指标 91
5.2.3 企业组织因素的测度指标 92
5.2.4 研究方法——线性回归分析 94
5.3 研究实施与数据采集 96
5.3.1 问卷设计 96
5.3.2 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 98
5.4 数据处理及假设验证 99
5.4.1 数据预分析处理 100
5.4.2 模型与假设验证 104
5.5 影响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关键因素——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 107
5.5.1 技术突破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08
5.5.2 技术植入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1
5.5.3 应用创新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4
5.5.4 融合创新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7
5.6 企业对新兴技术形成路径选择的建议 120
本章参考文献 120
下篇 新兴技术的“峡谷”与跨越
第6章 新兴技术“峡谷” 125
6.1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与技术“峡谷” 125
6.1.1 技术、高技术和新兴技术 125
6.1.2 新兴技术商业化 127
6.1.3 技术创新扩散 129
6.1.4 技术生命周期与技术“峡谷” 130
6.2 新兴技术“峡谷”概念的提出 133
6.2.1 新兴技术“峡谷”的内涵及市场特征 133
6.2.2 异质采用者心理特质分析 134
6.3 新兴技术“峡谷”相关研究 137
本章参考文献 138
第7章 新兴技术“峡谷”特征及成因 143
7.1 研究设计 143
7.1.1 研究概念及研究变量的提出 143
7.1.2 研究框架的构建 147
7.2 案例研究1——数码相机技术“峡谷”特征及成因 150
7.3 案例研究2——平板电脑技术“峡谷”特征及成因 165
7.4 新兴技术“峡谷”成因分析 178
本章参考文献 180
第8章 新兴技术“峡谷”的形成机理 182
8.1 概述 182
8.2 新兴技术“峡谷”的关键影响因素 183
8.2.1 基于市场结构和产品价格的创新生态视角分析 184
8.2.2 基于技术标准、产品形式和创新政策、竞争格局的创新生态视角分析 185
8.3 市场结构和产品价格对新兴技术“峡谷”形成的实验研究 186
8.3.1 研究假设 186
8.3.2 实验一: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组织市场和消费市场选择 188
8.3.3 实验二: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超出心理价格预期和符合心理价格预期选择 191
8.3.4 研究总结 193
8.4 技术标准、产品形式、创新政策和竞争格局对新兴技术“峡谷”形成的实证研究 194
8.4.1 研究假设 194
8.4.2 实验一: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技术标准和产品形式 197
8.4.3 实验二: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创新政策和竞争格局 200
8.4.4 研究总结 203
8.5 新兴技术“峡谷”形成机理与启示 204
8.5.1 新兴技术“峡谷”形成机理 204
8.5.2 给企业带来的启示 206
本章参考文献 208
第9章 新兴技术“峡谷”早期市场用户采用意向实证研究 212
9.1 概述 212
9.2 早期市场相关理论概述 213
9.2.1 早期市场的概念 213
9.2.2 早期市场各阶段用户概念与特征 213
9.2.3 顾客价值理论 214
9.3 早期市场用户采用意向模型 215
9.3.1 创新者采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 215
9.3.2 早期采用者采用意向影响因素及模型 218
9.4 早期市场用户采用意向实证研究 219
9.4.1 问卷设计 219
9.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221
9.4.3 数据分析 222
9.5 新兴技术产品早期市场推广建议 225
9.5.1 对创新者的推广建议 225
9.5.2 针对早期采用者的推广建议 226
本章参考文献 226
第10章 新兴技术产品“峡谷”跨越实证研究 228
10.1 概述 228
10.2 理论模型和假设 228
10.2.1 “峡谷”跨越的“介质”——右端市场中的实用主义者 229
10.2.2 “峡谷”跨越理论模型 231
10.2.3 “峡谷”跨越假设 232
10.3 研究设计 233
10.3.1 问卷设计与变量定义 233
10.3.2 数据收集 234
10.4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234
10.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234
10.4.2 结构模型检验及路径系数分析 236
10.5 “峡谷”跨越及相关建议 238
10.5.1 争当或扮演市场领导角色,增强消费者信任感 238
10.5.2 满足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提供定制化的整体产品 238
10.5.3 服务好细分市场,利用“口碑”争取大众 239
本章参考文献 240
展开全部

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及其峡谷跨越 节选

上篇 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 第1章 绪论 1.1 引 言 新兴技术为后来者创造了实现技术和经济追赶与跨越的机会,但其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让现有的技术与企业管理理论面临极大的挑战。本书从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理论衍生出来的新兴技术概念出发,将新兴技术视作一种特殊的“物种”现象,基于不连续创新视角系统地研究其起源和形成机制,并从企业实践应用角度探讨新兴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把新兴技术管理理论同企业实践应用有效结合,实证研究企业对不同新兴技术路径的选择并给出建议,弥补企业对新兴技术认识、掌握和应用的不足。然后本书针对新兴技术的“创造性毁灭”特征,对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实现市场爆发的关键点——“峡谷”及其跨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峡谷”点的辨识、测度、形成机理及跨越模型,并进行实证及案例研究。理论上对技术如何从产业市场向消费者市场扩散的现有研究有所补充和拓展;实务上对企业如何认识“峡谷”的必然性及跨越的关键因素及策略有一定实践指导价值。 因此,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共五章(包含绪论),系统研究新兴技术的起源、形成路径、影响因素、企业对新兴技术形成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下篇:新兴技术的“峡谷”与跨越,共五章,深入研究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关键点——“峡谷”及其跨越,包括“峡谷”的概念、特征、成因及形成机理,“峡谷”跨越模型构建及实证与案例研究,并站在企业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2 新兴技术研究的起源与产业背景 20世纪中叶以来,物质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进展带动了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1],所引发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全球科学技术和产业进入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高度融合,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创新与应用步伐显著加快。技术创新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重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不仅构成了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且成为当今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源泉。进入21世纪,以纳米技术、生物信息、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雕刻、基因疗法、数字成像、电子商务、微型机器和超导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高科技技术正不断涌现[2]。 这些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发展形态、产业间的竞争规则和企业的经营模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和观念,改变了社会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3]。这类技术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它们具有创造一个新行业或改变一个现存行业并对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能力,这种现象突出体现了熊彼特1934年提出的技术创新的“创造性破坏”特征[4],被管理学界称为新兴技术(emerging technology),也被译为新兴科技,本书统称为新兴技术。 199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Hunstman研究中心制订并实施了新兴技术管理研究计划。该计划得到贝尔大西洋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杜邦等众多跨国大公司的支持,数十位来自沃顿商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及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资深专家,历时六年的项目考察、企业研究和案例分析,于2000年出版了集成这些研究成果的《沃顿论新兴技术管理》一书,提出了新兴技术的概念,构建了新兴技术管理的初步研究框架,概述探讨了技术评估、市场战略、投融资策略、组织结构等一列关键问题,孕育了新兴技术管理研究并使之日渐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5]。 从世界范围看,互联网技术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成熟应用和商业化的结果不仅催生了网络硬件设备、用户终端设备、应用软件等新的行业和产业,也为网上交易提供了实现平台,从而创造了网上银行、网络教育、网络零售、网络出版、电子商务等新型经济形式和经营模式,对传统的金融、商业、新闻、出版等服务性行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改变了行业价值链结构乃至行业、经济结构,迫使企业及行业必须重新定义其业务范围和竞争规则。 再如,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自1970年首个人工基因研制成功后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已宣布完成了首个人类基因组草图。基因工程、组织工程、干细胞工程、基因芯片、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诞生,为生物医药的发展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生物医药作为一个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呈规模性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远远高于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6]。美国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源地,生物技术市场资本总额超过400亿美元,2001年销售额已超过100亿美元[7]。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生物制药将取代传统化工制药成为市场主流。 一种高科技技术在新的领域中得到充分应用,也会创造出新的行业结构,并给传统行业带来毁灭性灾难。例如,数字技术应用在成像领域,就诞生了与光学、精密机械、微电子技术高度集合的数码照相机行业,在绝大程度上取代了已经有170多年历史基于化学感光技术的胶片相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技术的出现,不仅创造了LED显示、背光等新的行业,还因其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已大量用于城市路灯、景观照明、亮化美观工程。可以预测,一旦突破技术和成本限制,LED将应用于家庭照明领域,这样将给传统照明产业带来“灭顶之灾”。 甚至某些成熟的高科技技术应用于不同的地域,也会在与新的环境相适应、匹配的过程中产生质的变化而创造出巨大的市场,对已有行业产生巨大冲击。例如,2002年,“小灵通”被中国电信作为战略性技术引进中国市场,在不到5年时间内,用户累计数突破1亿人,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给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8]。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繁荣局面,不仅诞生了阿里巴巴、淘宝、卓越等著名的领先者企业,还有一大批如当当、京东商城、家电品牌网、家天下网络商城、蓝天网、中国制造网等专业电子商务企业正在迅速跟进。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网络团购(business to team,B2T)[9],更是受到有着群体文化特征的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的零售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 以上事例都已发生在我们眼前,从回溯的眼光看它们都具有“创造性毁灭”的突出特征,因此称为新兴技术。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器件和光纤传输技术发明之前,谁会料到计算机有如此广泛的应用,互联网会出现爆发式发展,以至于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随着分子计算机的出现、量子通信技术的成熟、云计算技术的日益完善,未来的世界会怎样?人们似乎总是在新兴技术市场爆发后才感受到新兴技术改变传统行业和创造新行业的巨大影响力,在新兴技术兴起之初,谁有慧眼? 事实上,新兴技术带来的不仅有巨大机遇,更有对企业管理的全方位挑战。因为新兴技术另一本质特征是“高度的不确定性”[10],既有可能成功地创造新行业,也有可能由于技术、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而夭折。在不同新兴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既可以看到在新兴技术成功创造新行业过程中抓住机遇获得超额回报的企业,如英特尔、微软、甲骨文、思科等,也有付出巨大投资却颗粒无收的情况,如苦心经营人工智能的Intellicorp公司、开发世界语软件的公司等。即使在同一新兴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介入的时机不同,企业所获得的收益或承担的损失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就具体企业而言,选择何种新兴技术?何时启动新兴技术?新兴技术发展过程中企业组织、管理方式将发生怎样的变革?该新兴技术能否让企业获得成功?都充满着不确定性[11]。 企业要想在新兴技术管理这场特殊的战争中取胜,关键就是要理解与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相关的动态性本质,认识不确定性,运用新的管理思维和方式发现机会之窗,估计新兴技术潜在的商业化价值,准确定位企业在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作用[12]。但是,在新兴技术形成初期,也就是以某项高技术为主导的行业还未形成或行业特征并不突出,更谈不上对传统行业创造性毁灭的时期,企业应该如何发现这样的技术?如何选择其技术发展之路?朝着哪些方向付诸努力?才能在该技术形成的新兴行业中获得先动优势,甚至是主导优势,就显得至关重要。 就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已有部分企业跟上了新兴技术这一轮新的竞争浪潮,并做了有益的尝试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许多新兴行业已应运而生[13,14]。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向首都科技界发表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中,完整表述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构想,并将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空间和海洋开发、地质勘测七大产业纳入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这说明,那些先期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就已获得了先动优势,并能够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浪潮中得到快速发展。但他们为什么能把握机会?在新技术决策初期选择了怎样的技术发展之路?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做出如此决策?是否有一定规律存在?能否给大多数还在观望等待的企业带来一些启示?他们如何发现、掌握、管理和推动新兴技术以获得竞争优势?都亟待研究总结。尤其是针对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而市场资源极其丰富的中国企业,如何实现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本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学界也应系统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 1.3 新兴技术研究现状与待解问题 由于新兴技术为后来者实现技术和经济跨越创造了机会[5,15,16],因此受到各国(尤其是后发国家)政府、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创立并发展了系列新兴技术研究的成果,集中收录在《沃顿论新兴技术管理》一书中。2005年,中国学界以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主要代表率先对该书所列不同领域的新兴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认识,李仕明等对此做了很好的综述[17]。随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集中体现在相继完成的相关博士论文之中[18-23]。其后,相关著述陆续问世。 新兴技术管理与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具有密切的学术理论渊源,技术创新管理从技术管理理论演变而来[24]。Day和Schoemake指出,传统的战略规划、金融分析、组织设计、市场营销等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性假设的基础上的,强调均衡性、持续性(可预知性)、合理性和*优化。面对新兴技术,传统的方法直接受到新兴技术发展非均衡性、极度模糊性等的挑战而失效。因此,管理新兴技术需要在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注入和补充一系列新的思想和方法[17]。 1.3.1 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研究 任何一门相对成熟的科学,总是围绕某种现象建立起被大多数参与者公认的一套形式化语言体系(概念与逻辑体系),并运用这套体系去解释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与原因而展开研究。就新兴技术现象而出现的新兴技术管理研究而言,尚处在起步阶段,被公认的一套概念与逻辑体系正在形成之中,很多思想和方法正在提出、验证的过程中。虽然新兴技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的特征,但仍是脱胎于技术创新管理,因此,新兴技术管理领域的研究与战略管理领域的变革管理、创新管理领域的不连续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等研究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甚至出现了交叉和融合的趋势,但它们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新兴技术管理的特殊性如何体现出来,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纵观上述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和已有的对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作者发现了以下尚待进一步弄清楚的问题。 **,概念混叠。由于新兴技术是普遍的技术创新中“浮现”的一类特殊创新现象,在其概念表述中,常常借用和演绎技术创新的相关概念。例如,对新兴技术与突破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不连续创新(discontinuous innovation)、破坏性创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