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三辑))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三辑))

作者:季剑青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32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7.1(7.0折) 定价  ¥5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三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2178643
  • 条形码:9787532178643 ; 978-7-5321-786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三辑)) 本书特色

怀特海说:“一个迷路的旅行者不应该问:'我在哪儿?'他真正想知道的是,别的地方在哪儿?” 列文森说:“一个观念总是在它与其他观念相对的关联中才能被把握。” 对“五四”新文化的认知,大概也可借鉴这样的方法,在新文化与其前后四旁的关系中来探测其位置。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三辑)) 内容简介

文学理论。"五四"已过去百年,但"五四"提出的问题不仅没有过时,在当下反而变得更加迫切了。本书旨在以一系列个案研究的形式,回到思想激荡的"五四"历史现场,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化的"五四"叙事和想象,深入"五四"内部不同的话语、观念和潮流的缝隙中,在辨析它们的各自脉络和理路以及相互间的复杂关系的同时,激活被单一的"五四"叙事板结化的历史能量,重新体认"五四"为现代中国奠定价值地基的意义。本书大致分为四辑,辑从语言和文体问题入手,探讨"五四"语言改革运动的不同侧面,揭示其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第二辑侧重于对"五四"时期"文学"观念的考察,跳出概念史的思路,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分析"文学"作为一个论域如何在"五四"时期的媒介转型、翻译实践、文类重塑和思想运动的彼此激荡中脱颖而出;第三辑聚焦于"五四"的思想史图景,从地方和跨文化的多重视角,揭示新文化运动内在的张力和动力;第四辑则以问题史的梳理的形式,在更长的时段中思考"五四"作为现代中国之重要节点的意义。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三辑)) 目录


自序


**辑 语言和文体

近代散文对“美文”的想象

语言方案、历史意识与新文化的形成——清末民初语言改革运动中的世界语

“声”之探求:鲁迅白话写作的起源


第二辑 文学之观念

胡适与《新青年》的相遇:从文学翻译到文学革命

思想如何进入“文学”:《新青年》与新文学的思想性

从文类视角看现代“文学”的构造——读张丽华《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


第三辑 社会互动的图景

地方精英、学生与新文化的再生产——以“五四”前后的山东为例

国家与道德:民初共和危机与新文化人伦理关切的发生

新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吗?

激活历史的方法——读陈平原《作为思想操练的五四》


第四辑 长时段的视野

什么是“现代文学”的“现代”?——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的历史考察和再思考

“早期现代中国”论述的谱系与可能性



展开全部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三辑)) 作者简介

季剑青,安徽肥东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主要从事民国北京都市文化和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思想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编有《传灯:当代学术师承录》(与张春田合编)、《北平味儿》,译有《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赵元任早年自传》。在《文学评论》《近代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读书》等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数十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