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探寻中国茶

探寻中国茶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24cm 页数: 240页
本类榜单:美食销量榜
中 图 价:¥36.7(5.4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探寻中国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434534
  • 条形码:9787518434534 ; 978-7-5184-345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探寻中国茶 本书特色

多方面探寻中国茶: 时间维度:追溯茶的起源、发展、变革 空间维度:深入4大茶区、15个名茶产地,寻访44款名茶 实操角度:详解茶的鉴别、选购、冲泡、品茗 文化角度:鉴赏解读名器、茶艺、茶礼、茶画 养生角度:25款养身养颜的茶疗验方

探寻中国茶 内容简介

本书中运用了数百幅精美的图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 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的茶世界。随着探寻的脚步逐渐深入, 您将体会到茶的无穷魅力, 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能快速成长为茶道高手, 彻底明白喝茶的门道、轻松谈茶论道。主要内容包括: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中国是茶的故乡等。

探寻中国茶 目录

探茶篇:认识一叶茶

**章穿越千年,香遍天下——茶史

起源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中国是茶的故乡

茶树的起源

“茶”字的演变

发展

两汉:有文字可据的信史时代

三国两晋:茶文化的形成阶段

南北朝:茶成为寻常饮食之一

唐朝:茶的“黄金时代”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制茶工艺革新多在明清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传播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

陆路传播

海路传播

千年茶马古道

历代茶书

第二章初识芳茗露华鲜——识茶

认识一叶茶

茶的适生条件

采茶

茶叶品质

鲜叶规格

茶的命名

基本茶类及制作工艺

绿茶——历史悠久

红茶——风靡世界

青茶——绿叶红镶边

黑茶——内敛沉稳

黄茶——色橙味浓

白茶——银装素裹


寻茶篇:访名茶,鉴好茶

**章何山尝春茗——走进茶区访名茶

西南茶区

四川

名茶产地:蒙顶山

蒙顶黄芽(黄茶)

贵州

名茶产地:都匀市

都匀毛尖(绿茶)

云南

名茶产地:滇西南

老帕卡(黑茶)

普洱生饼茶(黑茶)

普洱熟饼茶(黑茶)

滇红工夫(红茶)

滇红碎茶(红茶)

华南茶区

广东

名茶产地:潮安县凤凰山区

凤凰单丛(青茶)

广西

名茶产地:梧州市六堡乡

六堡茶(黑茶)

福建

名茶产地:安溪县

安溪铁观音(青茶)

黄金桂(青茶)

永春佛手(青茶)

武夷肉桂(青茶)

武夷大红袍(青茶)

铁罗汉(青茶)

闽北水仙(青茶)

正山小种(红茶)

政和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红茶)

白毫银针(白茶)

白牡丹(白茶)

寿眉(白茶)

台湾

名茶产地:南投县鹿谷乡冻顶山

冻顶乌龙(青茶)

白毫乌龙(青茶)

文山包种(青茶)


江南茶区

苏南

名茶产地:太湖洞庭山

碧螺春(绿茶)

浙江

名茶产地:杭州西湖

西湖龙井(绿茶)

径山茶(绿茶)

顾渚紫笋(绿茶)

安吉白茶(绿茶)

九曲红梅(红茶)

湖南

名茶产地: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中岛屿

君山银针(黄茶)

安化松针(绿茶)

茯茶(湖南黑茶)

皖南

名茶产地:黄山

黄山毛峰(绿茶)

太平猴魁(绿茶)

老竹大方(绿茶)

祁门红茶(红茶)

鄂南

名茶产地:恩施市

恩施玉露(绿茶)

江西

名茶产地:九江市庐山

庐山云雾(绿茶)

婺源茗眉(绿茶)

江北茶区

河南

名茶产地:信阳市

信阳毛尖(绿茶)

皖北

名茶产地:六安市境内大别山

六安瓜片(绿茶)

霍山黄芽(黄茶)

第二章慧眼轻松识——茶叶鉴别与选购

选购技巧

优劣鉴别

普洱茶选购技巧

茶叶贮存


泡茶篇:好器好水泡好茶

**章壶里乾坤,杯中日月——茶具

茶具演变

茶具分类

著名茶具产地

名器鉴赏

入门**茶具

高手**茶具

紫砂壶的选购与保养


第二章宜茶之水有讲究——评水

好水标准

宜茶之水

茶水交融


第三章悬壶高冲清香起——泡茶

茶法演变

绿茶的几种泡法

泡茶技巧

茶艺仪程

茶艺分类

壶泡茶艺

盖碗茶艺

玻璃杯泡茶艺

工夫茶艺

飘逸杯泡茶艺

冷水泡茶

名茶冲泡

西湖龙井(绿茶)

在家轻松泡茶

办公室简易泡

碧螺春(绿茶)

在家轻松泡茶

办公室简易泡

黄山毛峰(绿茶)

在家轻松泡茶

老帕卡(黑茶)

在家轻松泡茶

普洱生饼茶(黑茶)

在家轻松泡茶

办公室简易泡

普洱熟饼茶(黑茶)

在家轻松泡茶

武夷大红袍(青茶)

在家轻松泡茶

安溪铁观音(青茶)

在家轻松泡茶

办公室简易泡

冻顶乌龙(青茶)

在家轻松泡茶

祁门红茶(红茶)

在家轻松泡茶

滇红碎茶(红茶)

在家轻松泡茶

办公室简易泡

霍山黄芽(黄茶)

在家轻松泡茶

办公室简易泡

君山银针(黄茶)

在家轻松泡茶

白毫银针(白茶)

在家轻松泡茶

茉莉花茶(花茶)

在家轻松泡茶


品茶篇:品香茗,悟人生

**章茶有千味,适口者珍——品茗

品茶美学

品茗地点

茶礼

第二章如人饮茶,甘苦自知——茶情

品茶的艺术

品茶的心境


茶养生篇:喝出健康美丽

**章此乃草中英——茶的养生功效

茶中的营养成分

茶的疗效

第二章君不可一日无茶——养生茶饮

日常养生茶饮

养颜塑身茶饮

对症茶疗


展开全部

探寻中国茶 节选

基本茶类及制作工艺 绿茶——历史悠久 【代表品种】 碧螺春,产区:江苏 天目湖白茶,产区:江苏 西湖龙井,产区:浙江 径山茶,产区:浙江 顾渚紫笋,产区:浙江 安吉白茶,产区:浙江 都匀毛尖,产区:贵州 蒙顶甘露,产区:四川 黄山毛峰,产区:安徽 太平猴魁,产区:安徽 六安瓜片,产区:安徽 老竹大方,产区:安徽 庐山云雾,产区:江西 婺源茗眉,产区:江西 安化松针,产区:湖南 恩施玉露,产区:湖北 信阳毛尖,产区:河南 【初识绿茶】 绿茶属不发酵茶。*早的茶叶使用是从咀嚼鲜叶开始的,后来慢慢发展到生煮羹饮。 三千多年前,古人开始采集野生茶树上的芽叶,并晒干收藏,这在广义上可以看做是绿茶加工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始于8世纪,成熟于12世纪,并逐渐完善、沿用至今。 绿茶在我国产量*大,几乎各省均产绿茶,以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为多。绿茶离我们的生活*近,历史、文化也*悠久。 【茶言观色】 绿茶没有经过任何发酵程序,所以很好地保存了新鲜茶叶中的天然物质,其中保留了鲜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85%以上,保留叶绿素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绿茶的香味悠长,非常适合浅啜细品。绿茶不仅品质优异,而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制茶有道】 绿茶加工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 ①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杀青是绿茶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②揉捻:破坏鲜叶组织,让茶汁渗出,同时简单造型。 ③干燥:有炒干、烘干、晒干等方法,目的是挥发掉茶叶中多余的水气,提高茶香、固定茶形。 【绿茶的基本分类】 炒青绿茶 眉茶 如炒青、特珍、风眉、秀眉、贡熙等 珠茶 如珠茶、雨茶、秀眉等 细嫩炒青 如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针等 烘青绿茶 普通烘青 如闽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苏烘青等 细嫩烘青 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高桥银峰等 晒青绿茶 如滇青、川青、陕青等 晒蒸青绿茶 如煎茶、玉露等 【泡饮方法】 玻璃杯泡法——盖碗泡法——壶泡法 【绿茶的优劣对比】 优质 劣质 干茶 整齐,鲜亮的绿色,有光泽,闻有浓厚茶香 色黄晦暗、无光泽,香气低沉 茶汤 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滋味甘醇爽口 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 叶底 鲜绿、明亮 陈黄欠明亮 贵州 贵州是中国的主要产茶区,贵州茶叶经常被称作“黔茶”。 贵州地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茶叶文明由此发祥。贵州高原至今得存的古茶树群落与唯一的茶籽化石,以及至今保持着原生状态的民族民间茶文化,昭示着黔茶的绵长悠远。 生态环境 贵州因其“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生态优势,再加上贵州土壤中富含锌、硒等矿物质元素,使得贵州成为大面积适宜产茶的地区,也为生产优质安全茶创造了条件。 茶旅文化 贵州立足茶产业,大力发展茶旅一体化项目。茶文化旅游景点、茶庄等旅游景区在省内遍地开花,催生了一个个美丽的茶乡、茶村。 徜徉于茶园间,亲手采摘茶叶,学习茶艺茶道,在独具特色的地方民居吃以茶为主料做的美食……“茶旅一体化”让更多人走进茶园、茶庄、农家乐,深度体验生态茶乡的“茶生活”,领略贵州茶园和山山水水的美景。 名茶产地:都匀市 图注:贵州名茶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贵州省都匀市的团山、哨脚、大槽一带。 【产地特征】 都匀位于贵州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四季宜人。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 都匀毛尖(绿茶) 知名度:★★★★ *佳品茗季节:夏季 冲泡难易度:★★★ 投茶法:上投法 都匀毛尖又名“细毛尖”“鱼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著名茶界前辈庄晚芳先生曾写诗赞曰:“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爽味,心旷神怡攻关灵!” 历史与故事 都匀毛尖茶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毛尖茶中的“鱼钩茶”“雀舌茶”便是皇室贡品,深受崇祯皇帝喜爱。到乾隆年间,已开始行销海外。 都匀毛尖1915年与贵州茅台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奖,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三绿三黄 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这是由于其采摘的是清明前后数天刚长出来的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 专家教你鉴名茶 特级的都匀毛尖品质润秀,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回味甘甜。而仿冒品往往在**次冲泡后味道就荡然无存。 品质特点 干茶:条索卷曲,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绿中带黄 茶汤:汤色清澈、绿中透黄,香气清嫩 滋味:滋味鲜浓、回味甘甜 叶底:叶底明亮、芽头肥壮 武夷大红袍(青茶) 知名度:★★★★★ *佳品茗季节:秋季 冲泡难易度:★★★★ 泡茶法:沸水冲泡 品饮大红袍时,夹着空气小口徐徐吸入,舌尖在口腔内打转,鼓两腮,触动口腔味蕾细胞,再咽下。一杯微苦, 二杯甜,三杯味无穷,齿颊留香,香高而悠远,味醇而清心。飘飘然,直如范仲淹诗云:“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 历史与故事 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这里仅存的六株大红袍树种受到国家保护。目前市面上的大红袍为母树无性繁植,其质量与母树是一样的。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佼佼者,有“茶中状元”的美誉。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巧遇一和尚取出所藏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然后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 专家教你鉴名茶 优质大红袍品质*突出之处是“岩韵”明显。茶之韵味,主要指“喉韵”。品饮好茶,茶汤香味给人以齿颊留香、舌本甘润、醇厚鲜爽、回味幽长的感觉。岩茶喉韵称“岩韵”,岩韵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所谓“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即指此意境。好的大红袍*少可以冲泡七八次,甚至10次以上。 品质特点 干茶:匀整壮实,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 茶汤:金黄清澈 滋味:甘泽清醇,*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叶底:边红中绿 浙江 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之称,名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5世纪,浙江就设有专业贡茶的御茶园。后经历代发展,涌现出以“西湖龙井”为代表的一批誉享天下的产业名品。 生态环境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降雨量充沛。同时土壤肥沃,有机物含量高,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茶旅文化 浙江茶文化底蕴深厚,茶产业发达,茶风光优美,与茶相关的旅行线路很多。有的以西湖龙井、径山茶、安顶云雾等为线索,串联西湖、余杭、富阳等地,沿途可观宋代茶宴、访中国茶博馆、走安顶古道、拜千年树王等。有的以安吉白茶、紫笋茶、莫干黄芽等为线索,串联安吉、长兴、德清等地,可参观大唐贡茶院、茶圣陆羽著经之地等。还有其他精彩的茶旅线路,供爱茶者探寻、体验。 名茶产地:杭州西湖 图注: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并因此得名,距今有一千两百多年历史了。 【产地特征】 西湖山区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土壤微酸,土层深厚,排水性好。林木茂盛,溪润常流。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芽不停萌发,采摘时间长,全年可采30批左右,几乎是茶叶中采摘次数*多的。 西湖龙井(绿茶) 知名度:★★★★★ *佳品茗季节:夏季 冲泡难易度:★★★ 泡茶法:下投法 冲泡后的西湖龙井,芽叶绽放如朵,杯中交错互映、沉浮其间,栩栩如生,真可谓一片锦绣。这样的茶入口品饮,更是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飘飘然有如苏东坡诗云“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历史与故事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 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名扬天下,居中国名茶之冠,更是2010年上海“世博十大名茶”之一。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泡一杯龙井茶,喝出的却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专家教你鉴名茶 龙井茶以采摘细嫩而著称,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旗枪”;采一芽二叶初展,叶形卷如雀舌,称“雀舌”。鲜叶的嫩匀度,便是龙井茶品质的基础。现在浙江省用龙井茶制茶技术生产的高档扁形炒青绿茶均称龙井茶。 品质特点 干茶:扁平挺直,色泽绿中显黄,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 后来,根据生产的发展和品质风格的实际差异性,分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个品类,其中以“狮峰龙井”品质*佳 茶汤:黄绿明亮,其香气清新醇厚,无浓烈之感 滋味:滋味鲜香爽口,香气浓郁 叶底:黄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 选购技巧 外形 看茶叶干燥是否良好,用手指轻捏,会碎的表示茶叶干燥程度良好;如用力重捏不易碎,则茶叶已受潮回软,茶叶品质会受到影响。 茶叶叶片形状、色泽整齐均匀的较好,茶梗、茶角、茶末含量比例高的茶叶,大多会影响茶汤品质,以少为佳。 绿茶选购小窍门:炒青看苗,烘青看毫。“炒青看苗”是指买炒青绿茶要看是否有锋苗①,有者嫩度就高,反之就是粗老茶了。“烘青看毫”就是指买烘青绿茶时,要看是否有绒毛,有者嫩度就高,反之就是粗老茶了。 滋味 能让口腔有充足的香味或喉韵者为好茶。若苦涩味重则非佳品。 汤色 茶叶因发酵程度各异而呈现不同的水色,茶汤要澄清鲜亮,不能有混浊或沉淀物产生。 叶底 泡后茶叶逐次开展者,是幼嫩鲜叶所制成,且制造技术良好,茶汤浓郁,冲泡次数也多。叶面不开展或经多次冲泡仍只有小程度开展的茶叶,不是焙火失败就是已经放置一段时间的陈茶。 叶底形状以整齐为佳,碎叶多为次级品。以手指捏叶底,一般以弹性强者为佳,表示茶青幼嫩,制造得宜。叶脉突显,触感生硬者为老茶青或陈茶。 注① :锋苗,指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峰。 优劣鉴别 真茶与假茶 真茶与假茶,一般可用感官审评的方法进行鉴定。即运用视觉、味觉等器官,对茶叶固有的色、香、味、形特征,用看、闻、摸、尝的方法,判断茶叶的真假。 【闻味】 鉴别时,用双手捧起一把干茶。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者,为假茶。 【辨色】 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茶叶,细心观察,若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茶乌绿,为真茶本色。若颜色杂乱而不相协调,或与茶叶本色不相一致,即有假茶之嫌。 【开汤审评】 如果闻香观色还难以判断,那么,可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进行开汤审评,进一步从茶叶的色、香、味、形,特别是从展开的茶叶叶片上来进行识别。 新茶与陈茶 色泽 茶汤 叶底 滋味 香气 新茶 鲜绿、有光泽 汤色碧绿 鲜绿明亮 甘醇爽口 闻有浓厚茶香,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 陈茶 色黄暗晦、无光泽 汤色深黄 陈黄欠明亮 味虽醇厚但不爽口 香气低沉 一般来说,当年的茶叶是新茶,而存放了一年以上的茶叶就是陈茶了;绿茶和乌龙茶以新为佳,普洱茶却是日久味更醇,陈年价更高。 春茶与秋茶 外形 色泽 茶汤 滋味 叶底 香气 春茶 芽叶硕壮饱满,条索紧结、厚重 墨绿、润泽 汤色鲜绿、明亮 味浓、甘醇爽口 叶底柔软明亮 香气浓 秋茶 条索紧细、丝筋多、轻薄 色绿 汤色淡 味平和、微甜, 叶底质柔软,多铜色单片 香气淡 春茶的价格通常会因采摘时间的早晚,先高后低。一般说来,早春的绿茶被认为是一年中品质*好的。 春茶和秋茶是茶中上品。民谣有“早茶留着送朋友,晚茶留着敬爹娘”,表现了茶乡人对朋友的诚挚和对父母的孝敬。 茶具分类 要饮得好茶,自然离不开好茶具。一套精致的茶具配以色、香、味俱全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茶具的材质主要是陶瓷,陶瓷又分为青瓷、白瓷、彩瓷等。除了陶瓷茶具,还有其他材质的茶具,如竹木茶具、金属茶具、漆器茶具和玻璃茶具等。 青瓷茶具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唐代诗人陆龟蒙曾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青瓷。青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被称为“瓷器之花”,珍奇名贵。 白瓷茶具 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元代,景德镇白瓷茶具远销国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造型精巧,绘有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人物故事,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引人注目。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称为“青”,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搪瓷茶具 元代,搪瓷工艺传入我国,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我国开创研制了珐琅镶嵌工艺品──景泰蓝搪瓷茶具。搪瓷茶具以其坚固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深受人们喜爱。然而搪瓷茶具传热快,容易烫手,所以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陶器茶具 从唐宋时期开始,陶器茶具渐渐取代了金属茶具。 陶器无须上釉,其白度不及瓷器,不透光,吸水性强。然而陶器朴素,似山野村夫,浑然刚健,让人倍感亲和,尤其以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为著名。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较有名的有北京雕漆茶具、福州脱胎茶具、江西鄱阳等地生产的脱胎漆器等,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漆器茶具轻巧美观,色泽光亮,能耐温、耐酸,更是一种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金属茶具 金属茶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茶具。历史上有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用锡做的贮茶器,小口长颈,其盖为圆桶状,密封性好。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陶器茶具的一种。它造型奇巧,古朴大方,典雅精美,集金石、书画、雕塑艺术于一体,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实用价值,是为中华一大瑰宝。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 玻璃茶具 用玻璃茶具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在冲泡过程中的沉浮移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都可以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 竹木茶具 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茶区,都习惯用木罐、竹罐装茶,用竹或木碗泡茶,至今仍可见。特别是福建省武夷山等地的乌龙茶木盒,在盒上绘制山水图案,制作精细,别具一格,既可以作为艺术珍品馈赠亲友,又不乏实用价值。 图注文字:竹木茶具能很好地保留茶的清香,而且没有异味,保温性好。 茶水交融 活水仍须活水煮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但目前煮水基本上已经用电取代。 泡茶烧水要武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 识辨水温 古往今来,人们都知道用未沸的水泡茶固然不行,但若用多次回烧以及加热时间过久的开水泡茶也会使茶叶产生“熟汤味”,致使口感变差。陆羽《茶经》写道:“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意即煮茶时不可超过三沸,否则就煮过头了,不可再饮。 水温对茶的影响 古人认为*适宜泡茶的水为刚煮沸起泡的水,这种水煮出来的茶,色、香、味俱佳。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慢火煮。如果水沸腾过久,会使煮(泡)的茶的鲜爽度大打折扣。 古人对于煮水的要求是有科学道理的,水的温度不同,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出的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也就不同。温度过高,会破坏茶叶所含的营养成分,茶汤的颜色不鲜明,味道也不醇厚;温度过低,不能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成为不完全茶汤,其滋味淡薄,色泽不美。 图注:陆羽说水有“三沸”:一沸、三沸之水不可取,二沸之水*佳,即是当壶边缘水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

探寻中国茶 作者简介

吴建丽 中国国家评茶技师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 中国茶业流通协会会员 从事茶业工作近三十年,探访过全国大部分产茶区,主要开展茶艺教学和茶养生研究,多次策划、组织、参与茶文化的推广、茶艺表演和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并于2002年创办了家庭茶友俱乐部,传播和推广茶文化。2008年入选“奥运人家”,她用茶香迎宾客,给外国客人留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瑰宝。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