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孟子详解/人文传统经典

孟子详解/人文传统经典

作者:白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7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9.6(7.2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孟子详解/人文传统经典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16522
  • 条形码:9787020116522 ; 978-7-02-01165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孟子详解/人文传统经典 本书特色

若用西方政治学的名词,我们可说孔子的,是“爸爸政策”(Paternalism或译父性政策);孟子的是“妈妈政策”(Maternalism或译母性政策)。爸爸政策要人正经规矩,要人有道德;妈妈政策要人快活安乐,要人享受幸福。——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孟子极重视个人,故亦注重个人之自由。至于所谓礼者,若人认为不合,可以否认之,改革之。——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儒家作品以孟子为*有文采。……孟子的文章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尤以气盛。——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孟子详解/人文传统经典 内容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曾在齐、魏等国游说,推行儒家思想。《孟子》一书由其门徒汇编整理而成,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思想,是先秦有名诸子作品之一。唐宋时期,由于韩愈、朱熹等人的推崇,《孟子》的地位逐渐升高,很后成为与《论语》并重的儒家经典。《孟子详解》是对这部经典作品的详注、翻译和评析本,是很好适合当代读者阅读《孟子》的版本。

孟子详解/人文传统经典 目录

目录

前言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前言


展开全部

孟子详解/人文传统经典 节选

尽心下 14.1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1〕!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2〕,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3〕。”公孙丑问曰〔4〕:“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5〕,大败,将复之〔6〕,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7〕,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8〕。” 【注释】 〔1〕梁惠王:魏国国君,姓毕,名(yīnɡ),死后谥为“惠”。在位时并未称王,其子襄王即位后,追称他为王。公元前362年,魏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今开封西北),故魏也被称为梁。 〔2〕以:连词,为了。及:惠及。 〔3〕及:连累到。 〔4〕公孙丑:孟子的一个学生。 〔5〕糜烂:毁伤。 〔6〕复:再作战。 〔7〕驱:逼着。殉:从,参加。 〔8〕之谓:叫作。 【译文】 孟子说:“梁惠王很不仁义啊!仁义的人为了他所爱的人惠及他所不爱的人,不仁义的人为了他所不爱的人连累到他所爱的人。”公孙丑说:“您指的是什么事呢?”孟子说:“梁惠王为了夺取土地的缘故,不惜伤亡他的百姓而去和齐国打仗,大败之后,要再打,担心不能取胜,便逼着他所亲近的大臣的子弟参战,这就叫做为了他所不爱的人而连累到他所爱的人。” 【讲解】 梁惠王为了掠夺土地、人口、财富,与周边邻国多次打仗,屡屡失败,连自己的儿子和大臣们的子弟也都送了命。可参看上文1.5的内容。邻国的民众本来是梁惠王不爱的人,自己的儿子、大臣的子弟、魏国的民众都不同程度地是梁惠王爱的人,但他却为了夺取自己不爱的人而葬送了自己所爱的人,不惜用人命换取土地、财富等,所以是不仁义的。 孟子认为,仁义的君主应该推行仁政,使自己所爱的人过上好日子,从而吸引其他国家的民众来投奔,这就是惠及所不爱的人了。 14.2孟子曰:“春秋无义战〔1〕,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2〕,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3〕。” 【注释】 〔1〕春秋:孔子编写的《春秋》记载了东周时期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这段历史时期称为春秋时期。义:正义的。 〔2〕征:出兵征讨。 〔3〕敌国:地位平等的国家。 【译文】 孟子说:“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那次战争比这次战争好一点的情况是有的。出兵征讨是地位高的攻打地位低的,地位相等的国家是不能互相征讨的。” 【讲解】 春秋时期,周王朝对诸侯的统驭能力丧失,诸侯之间互相攻战,大部分战争都以兼并掠夺为目的,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之中。有的战争虽然也打着道义的旗号,但背后往往有相应的利益企图。 正常的情况下,只有天子才有征讨诸侯的权利。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互相攻打,所以是社会统治秩序崩溃的表现,也是其战争不具有合法性的理由。 孟子讲“春秋无义战”,其实有点绝对,例如齐桓公曾经为救燕国而征讨山戎,这样的战争就不能说是不正义的。 14.3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吾于《武成》〔2〕,取二三策而已矣〔3〕。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4〕,而何其血之流杵也〔5〕?” 【注释】 〔1〕《书》:《尚书》。 〔2〕《武成》:《尚书》中的一篇,没有流传下来,内容可能是关于周武王伐纣的事情的。 〔3〕取:认可。策:竹简。当时的古书大都写在竹简上。 〔4〕以:凭着。至:极,*。 〔5〕其:会。流:漂着走。杵:舂米的棒槌。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记载,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只相信它两三条竹简上的话。仁人在天下是无敌的,凭着周武王这样*贤仁的人去讨伐纣这样*不贤仁的人,怎么会血流得漂起杵来呢?” 【讲解】 孟子见到的《尚书·武成》上,可能说周武王伐纣时打得很激烈,血流成河,将杵都漂起来了。孟子认为仁者的军队是正义之师,是敌方民众的救星,所以不会受到激烈抵抗,自然也不可能死伤那么多人,因而认为《武成》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说战场上血流成河,当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但孟子认为仁义之师不会受到激烈抵抗,这确实有点想当然。不过,读书时不能盲从,应该根据事理去判断真伪,这一主张还是十分可贵的。 14.4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1〕,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夷怨〔2〕,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3〕?’武王之伐殷也〔4〕,革车三百两〔5〕,虎贲三千人〔6〕,王曰:‘无畏,宁尔也〔7〕,非敌百姓也〔8〕。’若崩〔9〕,厥角稽首〔10〕。征之为言正也〔11〕,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注释】 〔1〕陈(zhèn):阵,作战时的阵势。 〔2〕南面:面向南。夷:此处泛指中原以外的部族。 〔3〕奚:何,为什么。后:把……事情放在后面做。 〔4〕武王:周武王,他打败纣而建立了周朝。殷:商朝。 〔5〕革车:兵车的一种。两(liànɡ):辆。 〔6〕虎贲(bēn):勇士的称号。 〔7〕宁:使……安宁。尔:你们。 〔8〕敌:把……作为敌人。 〔9〕崩:指百姓纷纷跪倒。 〔10〕厥角:磕头。厥:蹶,指跪地。角:额头。稽(qǐ)首:先拜,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边的地上并停留一会,整个动作较缓慢。 〔11〕之为言:说的是。 【译文】 孟子说:“有人说‘我会布阵,我会打仗’,这是大罪过。国君喜欢仁政,就天下无敌了。他到南方征讨,北方的国家就会埋怨;向东方征讨,西方的国家就会埋怨;人们会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周武王讨伐商朝时,只用了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对商朝的人们说:‘不要怕,我是来使你们安定的,不把百姓当作敌人。’商朝的人们纷纷跪下,向他磕头参拜。‘征’的意思就是‘正’,人们都希望仁者来使自己的国家变‘正’,哪还用打仗?” 【讲解】 孟子反对掠夺兼并的战争,他认为仁政能够征服人心,在暴政折磨下的民众会十分欢迎仁君来解救,无需血战,敌方的民众就会倒戈,变为支持自己的力量。

孟子详解/人文传统经典 作者简介

白平,山西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任山西大学文学院汉语言系副主任,山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汉语史、训诂学、校勘学、《春秋左传》学、山西方言的教学与研究。主讲的古代汉语课程为山西省精品课程,主持的《古代汉语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山西省政府一等奖。多次评为优秀教师。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春秋左传集注》及山西省教委项目《古代汉语教学资源库》。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