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东北革命和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
-
>
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
>
眉山金融论剑
-
>
图解资本论
-
>
金融炼金术(专业珍藏版)2021专业审订
-
>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
-
>
全球货币进化史
中国脱贫攻坚精神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068161
- 条形码:9787568068161 ; 978-7-5680-681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脱贫攻坚精神 本书特色
本项目系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脱贫攻坚精神研究”(20@ZH001)成果,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成果,也是全国高校主题出版物。全书宏观与微观结合,史论结合,论证严谨,论理透彻;研究视角独特,顶层设计彰显智慧,高人一筹。将学术性、历史性与可读性融为一体,通过深刻严谨且不失生动的论述、历史的勾画和描绘,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展示得淋漓尽致。
中国脱贫攻坚精神 内容简介
全书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消除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分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1978—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2020)四个阶段,重点论述了新时代总书记关于治理贫困的思想与实践、中国消除贫困背后的制度分析,通过缜密的理论分析和中国共产党100年的丰富实践,深刻阐释和总结了中国消除贫困的靠前影响与世界意义。
中国脱贫攻坚精神 目录
上篇/1
导论/2
**章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脱贫努力(1949—1978)/15
**节中共中央关于农民共同富裕思想/15
一、新中国土地改革对农民贫困的改善/16
二、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出现两极分化苗头/18
三、中共中央提出农民共同富裕思想/19
第二节对贫困户、老根据地等贫困地区进行扶助建设/23
一、扶助贫困户发展生产/23
二、扶助老根据地建设的全面展开/26
三、设立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解决生产困难/30
第三节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扶贫的探索/31
一、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帮助穷社穷队发展生产的思想/31
二、扶持穷社穷队和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政策实践/34
三、农村脱贫工作成效/38
第二章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国大规模农村扶贫开发(1979—2012)/45
**节中共中央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思想中的农村扶贫开发/45
一、改革开放前后的农村贫困状况/46
二、中共中央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战略构想中的扶贫开发/48
三、农村扶贫开发被确立为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51
第二节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初步实施/53
一、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和专项低息贷款,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解决温饱/53
二、实施以工代赈专项扶贫工程/56
三、减免贫困地区农业税收负担/58
第三节全国性大规模农村扶贫开发全面展开/59
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贫困状况/60
二、扶贫开发纳入“七五”计划/61
三、八七扶贫攻坚的开展/64
四、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66
第四节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扶贫开发/69
一、中共中央关于新世纪农村扶贫开发的部署/69
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下加大财政扶贫力度/72
三、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75
四、新世纪农村贫困变化与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的调整/79
第三章新时代脱贫攻坚的胜利推进(2012—2020)/82
**节习近平关于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政策部署/83
一、习近平关于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83
二、党中央对于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政策部署/87
第二节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全面展开/90
一、推进六项改革,完善创新精准扶贫机制/90
二、建立八大制度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制度保障/97
三、按照“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101
第三节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114
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114
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115
第四章中国脱贫攻坚成功分析/118
**节中国脱贫攻坚的出发点是实现共同富裕/118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扶贫始终坚持的根本价值原则/118
二、消除农村绝对贫困是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20
第二节中国脱贫攻坚的根本特征是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121
一、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122
二、坚持政府主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123
第三节中国脱贫攻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124
一、鼓励人民群众以自力更生为主,树立脱贫志向/125
二、扶贫工作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扶贫先扶志/126
第四节中国脱贫攻坚的鲜明特征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28
一、农村扶贫开发注重扶贫对象的瞄准/128
二、脱贫攻坚制胜之道在于精准/130
第五节中国脱贫攻坚始终坚持集结全体社会力量的全民行动/131
一、扶贫济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31
二、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133
第六节中国脱贫攻坚始终坚持综合性开发建设/135
一、综合性开发建设是新中国扶贫(开发)一直坚持的原则/136
二、脱贫攻坚全面破解贫困地区区域发展瓶颈制约/138
第五章中国脱贫攻坚精神及世界意义/140
**节中国脱贫攻坚精神/140
一、习近平深刻阐述中国脱贫攻坚精神/141
二、践行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楷模/143
第二节联合国引领的世界反贫困/146
一、世界绝对贫困状况/146
二、联合国倡导的反贫困/148
第三节国际社会对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关注和研究/149
一、持续关注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历程和成就/150
二、重点关注新时代脱贫攻坚新举措和突出成就/152
三、用国际减贫理论分析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措施/153
四、注重总结中国减贫经验/157
第四节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国际影响/159
一、中国实现农村整体消除贫困,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159
二、中国努力帮助其他国家反贫困,为世界反贫困做出贡献/161
下篇/165
江西上犹县脱贫攻坚调研报告/166
一、江西上犹县脱贫攻坚概况/166
二、上犹县脱贫攻坚的措施/169
三、上犹县脱贫攻坚的特色亮点/179
四、上犹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189
五、小结/192
江西上犹县脱贫攻坚的特色典型案例/193
一、传统地方产业与乡村旅游扶贫的结合——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193
二、生态扶贫的安置与后续保持——水岩乡“水上漂”移民村等的发展与规划/196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上犹县扶贫扶智的成功实践/199
陕西省丹凤县脱贫攻坚调研报告/203
一、丹凤县概括和贫困状况/203
二、丹凤县脱贫攻坚的主要措施和成就/207
三、丹凤县脱贫攻坚的主要经验/223
四、丹凤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31
乌兰察布市脱贫攻坚研究报告/241
一、脱贫攻坚基本情况/242
二、脱贫攻坚经验总结/251
三、脱贫攻坚中体现的精神风貌/264
河北省蔚县脱贫攻坚调研报告/284
一、河北省蔚县脱贫攻坚概况/284
二、蔚县脱贫攻坚的举措/288
三、蔚县脱贫攻坚的特色亮点/305
四、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313
五、小结/316
河北省蔚县脱贫攻坚的特色典型案例/316
一、村村唱村歌——增强凝聚力,培养精气神/316
二、厕所革命——石荒村高效灵活整合扶贫资金,实现效益*大化/319
三、传统农业的新路子——草莓大棚中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321
四、真扶贫、扶真贫——中煤集团精准帮扶的成效及经验/322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325
峡谷云端齐脱贫——雷波县脱贫攻坚调研报告/327
一、治贫奇迹:峡谷云端齐脱贫/328
二、聚焦精准:系统多维精准施策/331
三、倾情示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帮扶雷波县/335
四、心系群众:下足“绣花”功夫,着力解决群众“八难”/341
五、集体统筹:走共享发展之路/345
六、扶志扶智:立足长远,高质量实施教育扶贫/351
七、希望天路:助云端村庄脱贫/353
八、移民新生:阳光新村开启阳光生活/357
九、衔接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359
主要参考文献/365
后记/368
中国脱贫攻坚精神 节选
精彩文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消除贫困进行了不懈努力,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中国成立时,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绝对贫困发生率在80%以上,但经过70多年的奋斗,到2020年年底,中国实现了农村人口整体脱贫的脱贫攻坚战略目标,使得中华民族彻底摆脱了困扰人民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社会消除贫困的奇迹。本书通过对脱贫攻坚及其精神的调研,特别是个案分析,试图回答:为什么在人口如此众多的发展中大国里只有中国能够消除贫困?中国是怎样做到的?脱贫攻坚体现了什么精神?中国消除整体绝对贫困的世界意义何在?一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证明,这个初心和使命一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大国,在近代的一百多年里,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农村黑暗、农业凋敝,广大农民极度贫困。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发表《告中国的农民》一文,就关注农村贫困问题,把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作为己任,进行不懈探索。经过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形成了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中国方案,即以土地生产关系变革为根本驱动,以扶贫开发为主要途径,以救济保障为基础措施。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和发展集体经济作为解决农村绝对贫困的根本之道,先后开展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开始突出出来,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指出:“我国西北、西南一些地区以及其他一些革命老根据地、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长期低产缺粮,群众生活贫困。这些地方生产发展快慢,不但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国务院要设立一个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门委员会,统筹规划和组织力量,从财政、物资和技术上给这些地区以重点扶持,帮助它们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对其他地区的穷社穷队,也要帮助他们尽快改变面貌。国家支援穷队的资金,要保证用于生产建设。”《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168页。1982年12月,国家经济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等9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认真做好扶助农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指出扶助农村贫困户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是关系全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要求对贫困地区予以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帮助这些地区首先摆脱贫困,进而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商品生产,赶上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1986年5月,国务院正式成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并召开了**次全体会议,此后,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蓬勃开展起来。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同时宣布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也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人。《纲要》确定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攻坚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纲要》提出将“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同时“做好连片特困地区以外重点县和贫困村的扶贫工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人民日报》2011年12月2日。中共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2012年12月,习近平指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要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须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5、16页。。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55页。2016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重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6年1月1日。2017年10月,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再次发出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他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看真贫,坚持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面对面同贫困群众聊家常、算细账,亲身感受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二习近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1月24日),新华社北京2020年11月24日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的时候,由于长期实行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实行了保障高积累和社会稳定的计划经济和城乡分隔制度,从总体上看,广大农民尚处于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状态。此后在微观经济层面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兴办非农产业,在宏观经济层面减轻了农民负担并放松了市场管制,使得大部分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是仍然有部分地区、部分农民因自然资源禀赋差和个人能力低等因素,仍然处于贫困之中。于是党和国家决定采取专项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发式扶贫被确立为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199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对开发式扶贫做出了具体规定:国家要扶持贫困户创造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条件,有条件的地方,人均建成半亩到一亩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户均一亩林果园,或一亩经济作物;户均向乡镇企业或发达地区转移一个劳动力;户均一项养殖业,或其他家庭副业;牧区户均一个围栏草场,或一个“草库仑”。在区域上,也逐步打破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治理内容和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期,打破行政区域确定了18个连片贫困地区。1986年**次确定了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这是中国解决区域性农村贫困问题的一个突破。在改革开放40多年历程中,我国先后确定过四批国家级贫困县,即1986—1993年331个全国重点贫困县;1994—2000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592个全国重点贫困县;2001—2011年592个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2020年592个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共832个。第四批832个贫困县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对象,是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主战场。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6省经过1994—2000年八七脱贫攻坚,完成脱贫任务,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些省份在新时代开展的脱贫攻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对口支援中西部贫困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二是根据省级扶贫标准,在省内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但是他们执行的扶贫标准高于国家扶贫标准。中共十八大以来,农村整体脱贫的目标、任务和方法实现了精准化。**,改革完善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根据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推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约束机制和退出机制改革;开展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推进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改革;推进金融扶贫方式创新;创新社会扶贫参与机制。通过这6项改革,着力构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第二,健全了6大制度体系:一是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二是建立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三是建立脱贫攻坚投入体系;四是强化脱贫攻坚动员体系;五是建立脱贫攻坚监督体系;六是建立脱贫攻坚考核体系。第三,提出了精准扶贫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有效覆盖了扶贫对象识别、帮扶和管理等各个环节,贯通了贫困治理的全流程。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同时他又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三中国由于地域辽阔和自然资源禀赋不同以及人文条件的差异,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是非常不平衡的,因此农村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样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的贫困治理又包含教育、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内容。中共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推动下,扶贫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的脱贫方法,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十八大以后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开展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劳务协作就业扶贫、危房改造、科技扶贫、中央企业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等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了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干部驻村工程、扶贫小额信贷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电商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光伏扶贫工程、构树扶贫工程、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工程、龙头企业带动工程等精准扶贫工程。**,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变成政府主导、全面参与的综合新建设工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一体化格局。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集中连片特点明显,而且多集中于边远偏僻地区,自然资源和现代基础设施差,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很大,而且越往后投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治理的执行层面上,建立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国务院成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贫困省、区、县逐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责任、任务、资金和权力“四个到省”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和各级政府扶贫工作首长负责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和治理路径的多元化发展,全民参与农村扶贫逐步成为潮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脱坚格局。2014年,国务院首次将每年的10月17日定为“扶贫日”,号召要努力营造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的良好环境条件,要倡导社会扶贫“人人皆可为”的共同参与理念,要建立社会扶贫“人人皆能为”的有效参与机制和方式。实践证明,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引导并鼓励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符合国情、政情,取得了良好效果。2017年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大扶贫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后的又一重大的理论创新。第二,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始终将解决人的思想和能力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经验证明:只有使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掌握新的生产技能,提升劳动者的“志气”和智力,即人力资本水平,才能具备消除贫困的能力,也才能够保障在外部力量帮助脱贫后不再“返贫”。中国共产党在治理农村贫困问题上,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人是生产力**要素,认识到要让人民真正摆脱贫困,在解决了生产关系的束缚后,就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农村开展的“扫盲运动”、普及中小学教育、“赤脚医生”运动等,都是想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和健康水平。十八大以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进入*后攻坚阶段,“扶志”、“扶智”位置也更加突出。习近平多次发表有关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内生动力理论的讲话,明确指出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将脱贫攻坚和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
中国脱贫攻坚精神 作者简介
武力:中共党员。曾经做过农民、工人, 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从事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院重点学科带头人;同时担任研究生院经济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1997年曾经在荷兰莱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2008年9月调入当代中国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党组成员(正局级)、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次主持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大项目和中国社科院重点项目,主要成果多次获得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文库;主编的丛书《当代中国系列丛书》、《小康之路丛书》、《当代中国的走向丛书》出版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行,并在日本出版《中国经济的现在与未来》。王爱云:武汉大学中共党史专业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曾先后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从事中共党史研究和编辑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发表其他一般学术论文和内部报告30多篇。其中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全文转载,3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等论点摘编,5篇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省部级奖,1 篇获张静如中共党史党建优秀论文奖。独撰并出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学术专著1部(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与宋月红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6年度重大项目成果,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版)。2010—2014年独立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次文字改革的历史经验研究”(10CDJ006),结项鉴定良好。2015年独立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外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评析”(15BDJ027)。近年来参加多个省部级、院级所级重大课题的研究和书稿撰写工作。
- >
山海经
山海经
¥19.7¥68.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5¥39.8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2.7¥39.8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8.7¥55.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36.8¥65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4¥55 -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35.6¥48 -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
¥33.7¥86 -
伟大的历程(中国农村改革起步实录)
¥26.8¥68 -
五常学经济
¥3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