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小说创作研究

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小说创作研究

作者:赵晓彬 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0.2(6.8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小说创作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82342
  • 条形码:9787520382342 ; 978-7-5203-823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小说创作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课题组研究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诗学及散文创作的系列成果基础上修订、完善的。主要围绕什克洛夫斯基散文创作的渊源、什克洛夫斯基的语文体小说、什克洛夫斯基的传记体小说、什克洛夫斯基小说的陌生化叙事及什克洛夫斯基散文创作的文学影响等五个专题,探讨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创作及其形式主义诗学特征。

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小说创作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的艺术散文为研究对象,以其自传体小说、文学回忆录、书信体小说、历史传记小说,以及作家、艺术家等人物传记为研究重点,同时兼顾其介于文论、文评、随笔等文本间性或杂糅性,考察其散文创作的文艺学背景,阐述其对英国小说家斯特恩的戏仿、对俄国现代小说家罗赞诺夫的接受;解读什克洛夫斯基艺术散文作为“语文体小说”“故事体小说”“元小说”“隐喻性小说”的陌生化叙事风格;同时,将什克洛夫斯基创作置于同其他文学家的比较视野,如他与迪尼亚诺夫、艾亨鲍姆、“谢拉皮翁兄弟”、金兹堡、纳博科夫、普拉东诺夫等形式主义文学家、“同路人”作家、其他与之生平和创作上有着类似命运的作家在诗学理念及文学创作上的审美异同,从而揭示其文学创作对同时代人乃至后人的影响、其在俄国小说创作及发展目前的意义。

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小说创作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什克洛夫斯基的语文体小说
**节 什克洛夫斯基散文创作渊源
一 什克洛夫斯基文学创作的理论背景
二 什克洛夫斯基对斯特恩的戏仿
三 什克洛夫斯基对罗赞诺夫的接受
第二节 作为语文学者的散文作家
一 作为理论家的散文创作
二 作为文学家的理论探索
第三节 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的杂糅性
一 《感伤的旅行》:包罗万象的回忆录
二 《动物园》:颠覆传统的书信集
三 《马步》:类型奇特的散文集

第二章 什克洛夫斯基的传记体小说
**节 一位鲜为人知的传记作家
一 传记文学的概念界定
二 同时代关于传记文学的大讨论
三 什克洛夫斯基传记文学创作的缘起
四 什克洛夫斯基与迪尼亚诺夫
第二节 什克洛夫斯基自传回忆录中的三座“工厂”
一 生活传记与文学传记
二 创作动因与文学命运
三 回溯历史与创造个性
四 《第三工厂》与传记性母题
第三节 什克洛夫斯基笔下的《马可·波罗传》
一 时代需求与创作旨趣的结合
二 个人遭遇与东方书写的交织
三 个人传记与人类历史的组接
四 丝绸之路与人类发展道路的解读
第四节 什克洛夫斯基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传》
一 什克洛夫斯基与艾亨鲍姆
二 一部关于伟大作家精神漫游史的追溯
三 一部关于“*伟大的人的*伟大的悲剧”的传记小说
四 “灵活自由的叙事”:一部分析型传记

第三章 什克洛夫斯基小说的陌生化叙事风格
**节 《感伤的旅行》:故事体小说风格
一 叙事的口语化
二 叙事的去情节化
三 叙事的疯癫化
四 叙事的动态化
五 叙事的延宕化
第二节 《动物园》:元小说风格
一 讲述或是叙事
二 为讲述而讲述
三 为加密而制动
四 为解密而裸露
第三节 《第三工厂》:隐喻性小说风格
一 语义的转移
二 蒙太奇手法
三 假定性手法

第四章 什克洛夫斯基散文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节 什克洛夫斯基与“谢拉皮翁兄弟”
一 革新与自由:共同的创作诉求
二 什克洛夫斯基的小说理论与“谢拉皮翁兄弟”的小说实验
第二节 什克洛夫斯基与金兹堡
一 师长与追随者
二 继承与超越
第三节 什克洛夫斯基与纳博科夫
一 什克洛夫斯基与纳博科夫在柏林
二 什克洛夫斯基与纳博科夫的创作渊源
三 《柏林指南》与《动物园》的对话关系
第四节 什克洛夫斯基与普拉东诺夫
一 沃罗涅日:什克洛夫斯基与普拉东诺夫生平关系的缘起
二 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普拉东诺夫的形象“定位”
三 普拉东诺夫对什克洛夫斯基的戏仿与批评
四 普拉东诺夫与什克洛夫斯基笔下人物的呼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小说创作研究 节选

  《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小说创作研究》:  在自传三部曲问世之前,什克洛夫斯基因《词语的复活》《作为手法的艺术》等著述已蜚声文坛,这些理论著作被认为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宣言,奠定了什克洛夫斯基的学术领袖地位。而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什氏在写作散文体小说的同时,恰好在进行《情节构编手法与一般风格》《散文理论》《汉堡计分法》等文论作品的创作。在这些理论著作中,他结合了大量的文本实例来解析隐喻、位移、阶梯形构造和穿插等陌生化手法。如果我们将这些散文体小说与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文集同时对比研读,便不难发现,其散文体小说的创作手法几乎都是他在自己文论中所倡导或推崇的。实际上,作者努力地以自己的理论为骨,架构文学的血肉,更是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作为检验自身理论的试金石。此可谓文学和理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于广阔的艺术小说空间中,什克洛夫斯基以这种独特的散文创作,向我们呈现一种新的创作手法:文学与理论、艺术与科学互渗所具有的广阔前景。  (一)文学是理论的试金石  提到什克洛夫斯基及其形式主义理论,学界自然会想到“陌生化”一词,这是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并在文学创作中大力倡导的诗学概念。所谓“陌生化”,是指对传统的诗学语言、描写方法进行颠覆,将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即什氏形象地写到的“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对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①这一术语的提出是为了与“自动化”一词进行对应。什克洛夫斯基发现,某些日常的事物和现象在作家笔下描写拘泥于刻板的模式和固定印象,难免读来俗气老套,他以托尔斯泰的表述为例进行说明:“我在房间里抹擦灰尘,抹了一圈之后走到沙发前,记不起我是否抹过沙发。由于这些动作是无意识的,我不能、而且也觉得不可能把这回忆起来。”①在什氏看来,这种熟悉的自动化模式吞没了人们的新鲜感受,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变成机械作业。而艺术作品的主要目的在于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感,而不是单纯为了创作。为了验证这一理论信念,什克洛夫斯基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作为了理论的试金石。  “陌生化”理念在《感伤的旅行》一书中得到了*为彻底的诠释和验证。在经历了诸如饥饿、流血和死亡种种沉重的人生苦旅之后,在政府当局对言论自由严格限制之下,什克洛夫斯基明白,以陌生化手法来创作也是对意识形态、书刊审查的一种反抗。陌生化不仅可以获得相对自由的话语权,更可以让自己从痛苦不堪的经历中解脱出来。为了使得石头更像石头,亦即“使文学更具文学性”,作家巧妙地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将“烟囱里的黑烟”描绘成“吸烟者鼻孔里腾起的雾气”,称“纠察队员”为“二戈比”,这就使原本熟悉的感受事物的时间被延长,使读者的审美快感被大大地增强。在他看来,这种形式“不是联接现象界和本体界的桥梁,而是诗歌审美能量的载体”。②与此同时,陌生化在书中已不单单是一种对事物描摹的手法,更多的是转化成对事件本身的变形,这更像是一种对情节独具匠心的安排,似乎总是在与读者做着游戏。在《感伤的旅行》中,作者对于战争现场,如爆炸事件的感知,对于日常生活的描绘,似乎总是处于一个离心的、非直接的不在场状态,譬如下一段描写:“前线不复存在。到处都敞开着大门。连日常生活都不正常了,只剩下了零星的断片。  ……

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小说创作研究 作者简介

  赵晓彬,女,1963年6月出生,哈尔滨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从事俄语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博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双核心期刊《俄罗斯文艺》杂志编委,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第14、15、16、17、19届黑龙江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5项。出版专著、编著、译著5部,其中《雅可布逊的诗学研究》(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等核心及其他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