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跨文化研究 中国与世界

跨文化研究 中国与世界

作者:周宪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452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68.6(7.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跨文化研究 中国与世界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94280
  • 条形码:9787100194280 ; 978-7-100-19428-0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跨文化研究 中国与世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社科人文学科有兴趣的普通读者,历史、文学、法律、经济学专业的高校学生与研究者。《跨文化研究:中国与世界》是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周宪教授主编的演讲、论文集。所收文章或为各领域*尖学者在南大高研院名家讲坛所做的演讲讲稿,或为南大高研院驻院研究员的已发表论文。本集分五个版块,分别为思想史与哲学、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文学 、艺术,共收录25篇文章,作者包括彼得??沃森、周宪、盛宁、彭刚、张伯伟、但汉松等知名学者。本集的编排与内容正如其标题“跨文化研究:中国与世界”所指示的,反映了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旨趣与跨文化的研究视野。

跨文化研究 中国与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汇聚了高研院2016至2018年期间众多学者的学术成果,其中既有海内外名家的精彩演讲,也有中青年学者的探索新知。在当前的文化范式和学术体系之下,跨文化交往的作用在于能够让参与者更加清晰、全面地认知自己的文化,而跨学科研究的结果也往往会不断促进各个学科自身研究的深入与发展。本书不仅跨越多学科,且体现了良好的靠前学术视野。作者来自世界各有名大学或者学院,所选文章往往是学术前沿性成果。话题涉及各个领域,不乏当今存在的社会问题,而文章内容所提供的思路和理念亦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

跨文化研究 中国与世界 目录

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思想 // [英]彼得·沃森

论跨文化思想交流的知性平等 —— 从海德格尔等西方思想家与东方的相遇谈起 // [美]顾明栋

《荀子》思想研究的重建与困境 // [日]佐藤将之

“物化”问题再研究 —— 从“商品”章的文本出发 // 周嘉昕

江南文脉与东亚文明 // 张伯伟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 // 张海波

网络干扰行为的竞争法规制 —— 对“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的反思 // 宋亚辉

金融危机后十年新自由主义对西方文明及它的法律的影响 //[德]罗尔夫·施蒂尔纳

动物疾病谱系与社会人类学(1870—2000) // [法]弗雷德里克·凯克

量子认知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 [美]杰罗姆·布塞迈耶

历史理性与历史感 —— 历史学家的“智力装备” // 彭 刚

何谓“新革命史”:学术回顾与概念分疏 // 李里峰

从本能到特权 —— 明清淮北两性关系的阶层异化 // 马俊亚

美国政界的犹太人:20 世纪30 至90 年代 // [以色列]弗雷德·拉辛

震动日本 —— 1855 年的鲶鱼绘与江户社会 // 格雷戈里·斯密茨

“文学”的边界 —— 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读“文学”? // 盛 宁

从江岸送远到名迹贻徽 ——《 京江送远图》的意义转向 // 曹淑娟

燕卜荪与穆旦:作为“复杂词”的现代主义 // [美]沈 双

从“情至”到“情幻” —— 汤显祖与白先勇“情”观比较研究 // 刘 俊

汉诗、雅集与汉文化圈的余韵 —— 1922 年东亚三次赤壁会考论 // 卞东波

马蒂斯的壁画 // [美]阿兰·布瓦

艺术史的二元叙事 // 周 宪

作为物的“墙纸” —— 论《黄色墙纸》中的“世纪末”视觉经验和审美共情 // 但汉松

回应的实验1978—2018 年 —— 当代中国建筑实验的演进过程及其关键词 // 鲁安东

视觉文化与古代地中海研究 —— 以罗马不列颠的马赛克为中心 // 宋立宏


展开全部

跨文化研究 中国与世界 节选

我认为文学是三个“W”,文学是word,文学是work,文学是world。文学首先是文字,如果搞文学不对文学的字眼去关注的话,就不能称之为文学创作或文学研究。第二文学是work,它有自己的结构(structure),而这种form和structure是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诗歌应该是什么样的,戏剧应该是什么样的,小说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东西不是我们想当然的要如何,而是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form慢慢变得有意义,所有的文学意义是通过这些form来传达的。所以,当我说文学是个work的时候,你就需要注意到它和非文学的那些东西讲的意思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而且文学还是一个world,不是说文学是我们的这个世界,我们对于现实主义、写实主义已经太熟悉了,我们把小说中描写的任何一个世界都看成是客观世界。实际上,真正搞文学的人就会注意到,这些作家并不是要去写一个外部的世界,而是塑造的一个世界。其实他想通过建构这样一个世界来让你对于他所要关注的moral产生共鸣。这个moral既是一个道德,也是以语义。这个世界并不能等同于客观世界。 对此,文学批评的先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早已有言在先。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文学是讲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历史是讲已经发生的事情。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讲得好的人很多,伊格尔顿就是其中之一。他说,如果要问究竟怎样去读诗,你会发现读诗和读其他的文学是很不一样的,因为读诗有一个moral的问题,而读其他的东西则是直接获得事实(fact)和事件(thing),而moral是个很复杂的事情。这里他说的“道德”和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伦理道德是不一样的,所谓“道德”,文学上的“道德”就是研究如何能够完满的、愉快的生活,通常是指人类的行为和经验具有某种品质、具有某种价值,而并不是讨论事实本身。所以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谈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我们今天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从某部作品中看出来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这个是善的、那个是恶的,到此为止。这不是读文学,读科学、读历史都可以读出来,读文学不仅要讲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而且要扩展到“程度”的维度上。 举个例子,大家现在用的微信上有很多表达情绪的图片,高兴了就发个笑脸,难过就发两行眼泪。这就把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得非常简单,非常的类型化。前几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了一套方平先生主编的《莎士比亚全集》,在北京开了一个读者见面会,找我们几个人去谈,我也去讲了“为什么要读莎士比亚?”其中有一条就是,读了莎士比亚你就会知道人的感情的层次是非常多的,非常细腻、非常微妙,而不是非此即彼、非我即他的,值得细细追究下去。读不读文学的差别是很明显的,读了文学的好处至少有一条:善解人意。读文学不仅是谈好与坏、对与错,而且还要扩展到鲁莽的还是敏锐的,是温和的还是带有一种嘲讽的,是活跃的还是适应性的,是多愁善感的还是厌世的,等等。这里面都有很多的层次,而这些东西,我们都不太注意。伊格尔顿说,“这里讲的道德的对立面不是不道德,看待文学的Literary Morality是指这个程度。”所以他说,“当我们讲诗是道德的时候,不是指它根据某种规范做出一个严格的评判,而是因为它在处理人的价值、意义、目的这些方面时,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换言之,诗歌与文学中传达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比如“他站在大教堂的宏伟的浮雕面前,低着头”和“他站在大教堂的宏伟的浮雕面前,悲伤地低着头”两句对比,后者就带有文学的moral的意思,而与前一句不同。我们看到的这些文学作品都有事实性的东西,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到文学所提供的moral的方面去。在文学家的笔下毫无疑问地要提供大量事实性的信息,但是这些事实并不仅仅作为信息而存在,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关怀。我们要对这一点给予注意。 文学不仅涉及道德上的真理,它是以一种虚构的方式来把这种道德的真理给传达出来。这个虚构的真理并不要求人们马上接受,诗歌也好,小说也好,当它宣告自己是一种文类的时候,这就意味着这里重要的东西是道德,而不是事实的陈述,并不是事实的真相。它不同于天气预报,不同于罐头汤的说明书。当一部小说谈到主人公的婚姻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告诉读者主人公结婚了,而是结婚背后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的感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探究的是这些方面,而并不是事实本身。

跨文化研究 中国与世界 作者简介

周宪,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陈勇,历史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助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