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汉藏金桥

汉藏金桥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544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89.6(7.0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汉藏金桥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93108
  • 条形码:9787100193108 ; 978-7-100-19310-8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汉藏金桥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一般读者、藏学研究学者及兰州大学的校友该书辑录了兰大著名学者段克兴和杨质夫先生主要的学术著作,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汉藏金桥 内容简介

《汉藏金桥》是我国有名藏学家、汉藏翻译家、近代汉藏文化交流的先驱杨质夫、段克兴两位学者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著述,十分稀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收录杨质夫旅藏日记、在兰大期间的论文以及三十年代出版的《藏汉小辞典》等作品;另收录段克兴民国期间的两部著述《西藏奇异志》(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和《康藏纪游》(商务印书馆,1944年出版)及部分论文。该书稿对研究西藏地区早期的政治、宗教、及历史文化等提供了参考性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汉藏金桥 目录

上编:杨质夫卷
导言
文论类
塔尔寺研究
塔尔寺的灵魂——宗喀巴——塔尔寺研究之二
明代之塔尔寺——塔尔寺研究之三
宗喀巴大师生平事略
西藏的寺院教育
夥尔三十九族之调查与研究
国立兰州大学三十七年度搜集藏文经书记
青海省蒙藏教育计划大纲
《新编藏汉小辞典》自序
西藏巡礼团青藏途中纪事
入藏日记
在拉萨
致辛校长签呈
译文类
归一的意义
喜饶嘉措大师讲辞
告蒙藏人士书
纪念文类
赠杨质夫同志朱福南
记藏学家杨质夫吴均
青海历史人物传——杨质夫赵宗福

下编:段克兴卷
导言
著作类
西藏奇异志
文论类
西藏行
西康纪游
三游萨迦
西藏教育鸟瞰
西藏佛教漫谈
《汉藏、藏汉两用同义词大辞典》序
译文类
阿底峡尊者传
西藏历史——巴协
西藏政教之关系及佛教在解放西藏中之作用

后记

展开全部

汉藏金桥 节选

塔尔寺研究 近年以来,西北交通便利,内地人士之来塔尔寺游历者,日渐众多,每逢庙会,则“观光”“巡礼”团体,络绎于途,唯关于寺院情形,方志所载,略而不详,一般游客,每感不得究竟之苦。所撰游记,率多皮相之见,甚或以讹传讹,误解百出。两年前,多数友人以笔者稍通藏文,嘱撰导游性之文字,以为报道,只以俗务羁缠,未能着笔。去冬寒假中稍得余暇,乃根据藏籍,证以国史,从事研究编译,撰写成《塔尔寺志略》一册,仍因故未竟全功。兹承《西北世纪》社索稿,拟将其陆续发表,以便随时参考补订,俟将来全部刊完,再行编印小册。唯笔者学养谫陋,所见不广,挂漏错之处,在所难免,尚望博雅君子,惠赐指正! 一、塔尔寺之轮廓 塔尔寺,在青海省治西南二十三公里之麻衣沟内,即今湟中县治鲁沙尔镇西南一公里处。址居谷底,地高气爽,众山环抱,宛若莲花。梵宇僧舍,依麓而筑,白壁皑皑,金顶夺目,会堂佛殿,巍然矗立,浮图、“奔康”(藏俗于路旁建立小亭中实以泥制佛像十万数,以为行人绕匝巡礼之所,谓之奔康,奔康意为十万佛像之屋)星罗棋布。背依佛屏,峻峰崔巍;俯瞰群山,有如建瓴。四山丰草如茵,冬黄夏绿,宛如黄金碧玉。寺前杨林密布,鸟雀群飞,翳然漫天弥地。中间深谷一道,支分四达,清泉数处,明澈见底,形势雄壮,风景幽美。入寺则梵乐、螺音、立宗辩难之声,洋洋盈耳,琼楼玉宇之雄姿,旙幢华盖之光彩,灿烂迷目。庄严伟大,令人肃然起敬,而生出世之想。举凡伽蓝、丛林之条件,无不灿然美备。是乃佛教圣哲宗喀巴大师诞化之处,亦即黄帽宗派(亦称格鲁派)发祥之地也。自明初建塔,迄今已五百六十余年。明季构寺,亦三百九十余年。其间圣僧、法王,频数莅止,佛教龙象,相继辈出。蒙藏信士,不惮跋涉风霜之苦,不远千程万里之遥,罄其终身所蓄,前来膜拜、瞻礼、布施、供养者,年复络绎于途。自青海建省,庶政日新,国人之来西北者,必欲观光青海,而来青观光者,亦必欲赴寺一游。省当局为培养寺景,便利游客,近年于省垣鲁镇之间,修筑公路。寺东麻衣沟山坡谷地,遍植杨林。复于寺中建修招待所,以资接待。兼以十八年湟源变乱之后,西藏商旅,口外蒙番,又以此为贸易之所,故塔尔寺在今日,不独为佛教胜迹所在,蒙藏信仰之中心,亦为内地与边民之互相贸易之市场。 塔尔寺原名塔儿寺。藏名“衮本”或“衮本贤巴林”。“衮本”者,十万神佛像之意也。相传宗喀巴大师降生之处,因剪脐带而流血至地,遂生菩提圣树,其后枝叶繁茂,每叶现“狮子吼佛”像,枝干并现文字、佛像及佛教符记之属,其数繁多,不可胜记。藏俗以十万为多数词,以故称为“衮本”。“贤巴林”,意为“慈氏洲”或“弥勒寺”。弥勒佛(即慈氏)居贤劫千佛之第五,为释迦世尊之补处。佛教之修来世者,咸以受生未来之弥勒佛土为理想。故黄帽派寺院,每以“某某贤巴林”为名,盖有发愿祈祷之意存乎其间。清朝同治二年,清帝曾赐名“梵宗寺”,然以汉藏名称既稔,此名迄今不著。“塔尔寺”一名,虽为汉语俗称,不甚雅驯,然一有深意在焉。盖胜迹之著,先有圣塔(即大金瓦寺内之金塔),后建寺宇。塔寺之间,相距近二百年,次第完成,为期亦近三百年。而塔尔寺之所以为宗教中心,其信仰所系,亦在大金塔焉。世人每以寺前有八如来塔,且因寺周建塔甚多,据为塔尔寺名称之由来,实为大谬。 塔尔寺既为佛教之圣地、学所,蒙藏同胞信仰之中心,又为汉、回、蒙、藏互市之商场。近且设置首县,骎成蒙藏地区政治中心之一。其于宗教、政治、经济、文化之交流,乃至民族之融和团结,关系至巨。特分述如下。 (一)宗喀巴大师改革西藏佛教,集梵藏各宗派之学说冶于一炉,取其精华,汰其糟粕,首创黄帽宗派,建立显密二乘完整无缺之体系,宗风制度,后来居上。其后诸弟子阐扬宗义,发辉光大,其他各派,相形见绌。降至清初,蔚为国教。清廷以崇奉喇嘛为统驭蒙藏之政策,其功效之著,无待赘述。推源溯本,则此宗圣诞生之地,实为宏教起信之根源。故蒙古王公、藏族官民,无不以朝拜瞻礼为荣,虽倾家荡产,亦所不惜。为政者,苟能把握此种心理,善为运用,则“团结蒙古,安定西藏”政策,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二)蒙藏人民及佛教信士,既以塔尔寺为佛教圣地,内地人士亦复以该寺为西北之名胜。故每逢庙会,游客麋集,无虑千万,汉、回、蒙、藏、撒、土,乃至国外异俗,无远弗届。聚奇装异服诸种语文风习于一地,轻歌曼舞,交响成趣,俨然一民族博览会也。青海民族复杂,风尚各异,迄今能团结凝固,融洽无间者,庙会中之接触实为一大原因。而民族文化之交流,亦唯此佛教圣地是赖。 (三)青海省治西宁,为本省蒙藏区政治之底经中枢。塔尔寺距城仅半日程,蒙藏首领之来省者,必顺便往塔尔寺朝礼圣迹。其来塔尔寺参加庙会,亦必赴省晋谒观光。政治宗教,有相互为用之效。青海蒙藏事务,能得顺利推进如臂之使指者,塔尔寺之临近省治,不无原因。 (四)塔尔寺在西藏学术上之地位,仅次于卫藏四大寺(即拉萨之哲蚌、色拉、甘丹三大寺,及后藏之扎喜伦布寺),与甘肃夏河之拉卜楞寺并称。学院凡四,寺僧三千余人。其于显密宗义之学修,诸种学科之研究,历数百年而不衰。著述出版之富,蔚然可观。雕塑、绘画之艺术,精美绝伦。歌舞、跳神之含义,别具风格。而正月庙会之酥油花灯,尤足代表寺院艺术,而为游人所称道。国人果能悉心研究,而探沟通之道,则可能收交流相成之效,而产生新的文化艺术。

汉藏金桥 作者简介

杨质夫(1906—1961),青海互助县人,近代汉藏文化交流的先驱。1924年考入西宁蒙番师范学校,受到学校校长、教育家、汉藏交流先驱朱绣的赏识。期间参加黎丹先生主持的西宁(青海)藏文研究社,作为主要编纂人编纂《汉藏大辞典》。1933年出版《藏汉小辞典》。曾任青海省政府秘书、蒙藏师范学校校长、青海藏文研究社教务部主任。1934年随黎丹组织的西藏巡礼团进藏,后任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佛学大师喜饶嘉措秘书。1947年任国立兰州大学边疆语文系主任。 段克兴(1906—1982),北京人,著名藏学家,汉藏翻译家。早年毕业于武昌佛学院,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在拉萨哲蚌寺和罗布林卡学习藏文和佛学,是最早赴藏的汉地“留学僧”之一。回到内地后曾任华北综合调查专门委员会副研究员、蒙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蒙藏委员会副研究员等职。1950年任兰州大学边疆语文系教授。 李志明,男,藏族,1986年生,兰州大学讲师,藏学博士,主要从事藏族历史研究,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