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作者:刘新刚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5(6.4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293976
  • 条形码:9787568293976 ; 978-7-5682-939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内容简介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阐释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和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的原因等;第2章“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传承、发展与辩争”,考察西方国家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学理基础及当前出现的各种发展问题等,据此分析大学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第3章“新时代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新要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思想指示,主要阐明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4章“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阐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展开考察,阐明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第5章“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考察我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的大学文化建设实践,阐明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第6章“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北理工探索”,根据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发展情况,总结北京理工大学的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第7章为全书的总结。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2 新时代我国大学立德树人需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1.3 新时代我国大学强化红色文化育人——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1.4 小结

第2章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传承、发展与辩争
2.1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康德式奠基
2.2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发展:大陆高等教育体系与英美高等教育体系
2.3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对康德教育理念的背离与辩争
2.4 小结

第3章 新时代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3.1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2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
3.3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要求
3.4 小结

第4章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阐释
4.1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考察框架
4.2 新时代与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相匹配的大学治理探索
4.3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对“工具化”倾向的超越
4.4 小结

第5章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5.1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5.2 改革开放后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5.3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探索完善
5.4 从我国大学治理实践看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
5.5 小结

第6章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北理工探索
6.1 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6.2 新时代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的理念提升
6.3 新时代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节选

  《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以人民为中心”的大学文化建设,必然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真正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才能真正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有在以上意义上,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地在实质上“以人民为中心”,而不被资产阶级大学文化所误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看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①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实际上也是大学治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若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则必须在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上给出明确的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是大学文化在政治立场上集中和鲜明的体现。  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从1956年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就是我国大学文化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1956)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中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提出的这一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一盘棋的意识,落实到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中就表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毛泽东对我国的教育方针首次进行了明确表述。他②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所强调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是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要服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次明确的定调。毛泽东认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使青年意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要使青年不止掌握科学技术,也要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有所进步,要使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时事政治。毛泽东②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也是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来看待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问题的。邓小平有一个总的观点,就是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科技是关键,而教育是基础,所以,在他的推动下,重新恢复高考,成为启动改革开放的重要步骤,也是观察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邓小平对大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就是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事业,所以必须从战略上来重视大学文化建设。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大学教育方针的论述,要求:“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①。这种对办学政治方向的强调,也是邓小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典型体现。邓小平提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邓小平认为“四有”中*重要的是要“有理想”。邓小平②着重指出:“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已经通过法律成为国家意志。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大学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标志着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在培养方向和办学目标上的进一步明确,也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总目标和总方向。能否坚持这一点,关系到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发展道路能否顺畅,也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大学文化建设是否能够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开展。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