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学术文库“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学术文库“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

作者:李章斌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1(4.9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学术文库“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229169
  • 条形码:9787305229169 ; 978-7-305-2291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学术文库“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章斌的博士论文,从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性的角度来研究“九叶”诗人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特色,分析他们发展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征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识。观点新颖,研究深入细致,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学术文库“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诗学策略与历史的关联性的角度来研究“九叶”诗人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特色,分析他们发展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征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识。概言之,“九叶”诗人的突出成就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如何让诗歌有效地应对历史的剧变和现实的压力之上,并恢复和更新语言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学术文库“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 目录

导论

第1节 对研究现状的反思

第2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章 “九叶”群体的形成与性质

引言

第1节 “九叶”群体的聚合

第2节 “九叶”群体的总体特征和性质

第二章 抒情诗体的转型

引言

第1节 辛笛:“现实”的压力与抒情诗的“变形记”

第2节 穆旦的“新的抒情”:“感时忧国”与宗教关怀的角力

第3节 杜运燮:“轻体诗”与反感伤和反抒情

第三章 “自我”与“世界”的紧张关系

引言

第1节 穆旦:残缺自我与完整性之寻求

第2节 陈敬容:“陌生的我”与“陌生的世界”

第3节 杭约赫的二元“世界”观与乌托邦想象

第四章 “时间”表现与历史意识

引言

第1节 唐祈的“时间”与历史决定论

第2节 穆旦:“时间”的围困与历史的灭绝

第五章 创造性的隐喻

引言

第1节 辛笛:历史文化危机与隐喻的创造

第2节 穆旦:隐喻的张力与历史的压力

第3节 袁可嘉的比喻理念的重审和再出发

第4节 创造性隐喻与新诗语言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学术文库“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 节选

导论节选 概言之,过去对“九叶”以及其他四十年代现代诗人的研究过度地依赖并“求同”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这往往意味着剥离、扭曲历史语境(或者“非历史化”),而我们的方法则要把“九叶”重新放回到历史中。“放回到历史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把他们“放回”到所处的社会、个人历史中,来看他们是如何以艺术的方式应对他们所处的世界,并观察他们的艺术是如何在这种应对中有机地形成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会继续把他们的艺术创造简单地看作是对西方诗人的模仿和挪用。二是要把他们的创作“放回”到文学的历史(文学传统)中,来看他们是如何与其他的文学倾向和潮流产生关系,并将他们放置于新文学的整体中来看他们的特色与贡献。这两种“放回历史”也有助于破除对“现代主义”、“现代性”的盲目执迷,重新理解四十年代诗歌的“现代性”以及“文学性”。正文的五章分别是思考诗学策略与历史之关联的五个角度: **章 “九叶”群体的形成与性质:是从这一群体的形成的角度,来看它与当时文坛的各种倾向(尤其是“人民文学”这一主流)的关系,而且我们要证明:整个“九叶”群体的性质必须从这种关联中来获得一个“历史的”定义。 第二章 抒情诗体的转型:我们在“九叶”中选取了几种典型的诗体(style),来看它们是如何在四十年代的历史语境(尤其是现实的压力)中形成的,也看他们的艺术探索是如何地受制于这个语境的。 第三章 “自我”与“世界”的紧张关系:这里我探索的“九叶”诗人对空间的感受方式以及对自我的定义方式。文学中的“自我”与“世界”其实是相互关联、互相定义对方的一对概念,四十年代“九叶”诗歌中的“我”与“世界”呈现出紧张和对立的关系,这不仅是他们与三十年代诗人有很大区别的一点,也是他们的抒情方式、感性特征以及修辞特征之形成的重要条件和动力。 第四章 时间与历史意识:这里我们探索的是“九叶”诗人对时间的表现方式和它背后隐含的历史意识。“九叶”诗人开始在诗歌中自觉地表现“时间”这一抽象概念,我们讨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时间”表现,它们的背后是两种历史观:一种是与左翼诗歌同构的历史决定论(唐祈),一种是有宗教色彩的反历史态度(穆旦)。 第五章 创造性的隐喻:这里我们讨论“九叶”诗人在语言上的突出贡献(即创造性的隐喻)与他们的历史意识和世界观之间的联系。隐喻是“九叶”诗歌语言的核心因素,也是我们观察诗人面对世界、历史的方式的一个窗口。他们对创造性隐喻的使用本身就是他们应对外部世界之压力(尤其是历史暴力)的方式。隐喻是他们同时实现改造语言和重新认识现实这两个目标的核心手段。 虽然这五个角度并不足以概括“九叶”诗人的全部艺术特色,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讨论可以完成本文提出的几个目标,也是我们想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探索“九叶”诗人在提出和实践某些重要的诗学策略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识是什么,其诗学策略是如何地形成于并受制于它们与历史的关联性?二、“九叶”诗人的创作与中国新诗的传统是什么关系,如何在整个新诗史的系统中来把握他们的特色和贡献?三、“九叶”诗人与现代主义诗学和现代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它的“文学性”又应该如何把握?四、不同的“九叶”诗人在艺术探索的上成就之高下如何比较、评判?尤其是,如何见出穆旦这个他们之中的“代表”的真正卓越之处?同时,我们也希望在讨论中纠正过去研究的几个弊病:一、对文学“影响”的崇拜和滥用;二、求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现代性”论述的方法;三、对文本的忽略与对“文学性”的忽视。 后记 布罗茨基说,写诗是一种死亡练习。其实,不独写诗,包括读诗和研究诗,都同样是一种“死亡练习”。在阅读和研究中,我们参与了死亡——作者的死亡和我们自身的死亡——这既是比喻意义上的,也是字面意义上的。 不知不觉,在对诗歌的阅读和研究中,我已经度过了生命中*宝贵、*重要的六年,向死亡迈进了六步。每想到走过的道路如此曲折艰辛,而取得的发现却如此之少,心里难免不寒而栗,经常难以抑制地怀疑自己选择这样的道路是否值得。有朋友批评到,我的论文的行文和论断往往相当自信——甚至过于自信——往往让读者有被冒犯之感。诚哉斯言!然而仔细想来,这种自信或许也是我心中的疑虑的变相流露。 有朋友会对我为什么选择研究“九叶”感到疑惑,其实原因很简单:每当我读到诸如穆旦的这些诗句时,心里对自己的工作的疑虑便会减轻一些: 脱净样样日光的安排, 我们一切的追求终于来到黑暗里, 世界正闪烁,急躁,在一个谎上, 而我们忠实沉没,与原始合一, 当春天的花和春天的鸟 还在传递我们的情话绵绵, 但你我已解体,化为群星飞扬, 向着一个不可及的谜底,逐渐沉淀。 不知何故,当我为论文的结构、行文之类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时,或者为感情、生活上的一些挫折弄得心力交瘁时,我便想起了穆旦的这些诗句,它们让我感觉像《追忆似水年华》所说的那样,静静躺在河底,看浮世万象从眼前漂过,心里有一种安宁和沉静。虽然研究穆旦已有多年,很多作品读过数十遍,但对于它们之所以感动我的原因并不十分了然(十分惭愧),我唯一确信的是,这是一种值得去参与、去体验的“死亡”。 因此我应该感谢穆旦,以及我所读到的其他杰出诗人。虽然他们并不能让我确信(更不能证明)我所做的工作的价值,但是却让我在研究中感到有一种“非如此不可”的冲动和必然性,一种甜蜜。世事变幻,并没有太多东西值得去奋斗,去留恋。然而这种甜蜜,却时时让我对自己略显单调、枯燥的学术生活有所恍然,就像曼德尔施塔姆所体验到的:“一切自古就有,一切又将重复,/只有相认的瞬间才让我们感到甜蜜。” 感谢那些对我的研究和生活给予指导和帮助的人:我的博士阶段导师丁帆教授,硕士阶段导师潘志强副教授,以及奚密、王彬彬、解志熙、王家新教授,还有,我的父母。 2012年4月30日 又记:本书原为笔者的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丁帆教授),此文在获得台湾“思源博士论文奖”之后,由台北“政大出版社”2015年出版繁体字版。此次在中国大陆出版简体字版,笔者仅略作修订。由于近几年我的学术兴趣已经转向新诗节奏研究领域,因此书中原本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未得到深入的改善,只能向读者致歉。 李章斌,2019年3月31日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学术文库“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 作者简介

李章斌,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新诗、比较诗学。发表过专著《在语言之内航行:论新诗韵律及其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