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见春天
-
>
谷围南亭
-
>
告白
-
>
言情小说:三生三世枕上书(全两册)
-
>
八千里路/玖月晞
-
>
天堂旅行团
-
>
浮生物语(5下裟椤敖炽上下)
吴述温病研究.伏邪(精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102416
- 条形码:9787559102416 ; 978-7-5591-0241-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吴述温病研究.伏邪(精装) 本书特色
该书分为十一部分。部分是伏邪概论,介绍了伏邪的特征、伏邪分类、伏邪病种、伏邪以及学习伏邪学说的意义。第二部分是伏邪病机,分别讲述了感而不发、邪伏不争、少阴虚寒、厥阴入络、伏邪成巢、伏邪成劳这六个基本病机。第三部分是伏邪诊断,从伏邪脉法、伏邪的特殊症状等方面,介绍了伏邪的诊断方法。第四部分是伏邪治法,讲述了伏邪的五个基本原则等。第五部分是伏邪用药,讲述了伏邪常用的特殊等。第六部分是伏邪用方,讲述了伏邪的主方等方剂的制方及临床应用。第七部分是伏邪验方,讲述了吴门伏邪验方的制方原理及临床主治等。第八部分是自身免疫病的,讲述了自身免疫病的特征、如何从伏邪看自身免疫病,以及用伏邪理论指导干燥综合征、荨麻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口疮、白塞氏病、重症肌无力、亚急性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病的思路及代表方剂。第九部分是病毒感染的,讲述了伏邪理论应用等疾病的思路以及代表方剂。第十部分是细菌感染的,讲述了慢性感染与伏邪的关系。很后一部分是的,讲述了从伏邪的方法。
吴述温病研究.伏邪(精装)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十一部分。部分是伏邪概论,介绍了伏邪的特征、伏邪分类、伏邪病种、伏邪复发以及学习伏邪学说的意义。第二部分是伏邪病机,分别讲述了感而不发、邪伏不争、少阴虚寒、厥阴入络、伏邪成巢、伏邪成劳这六个基本病机。第三部分是伏邪诊断,从伏邪脉法、伏邪的特殊症状等方面,介绍了伏邪的特色诊断方法。第四部分是伏邪治法,讲述了伏邪治疗的五个基本原则等。第五部分是伏邪用药,讲述了治疗伏邪常用的特殊药物等。第六部分是伏邪用方,讲述了治疗伏邪的主方等方剂的制方特色及临床应用。第七部分是伏邪验方,讲述了吴门伏邪验方的制方原理及临床主治等。第八部分是自身免疫病的治疗,讲述了自身免疫病的特征、如何从伏邪看自身免疫病,以及用伏邪理论指导治疗干燥综合征、荨麻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性口疮、白塞氏病、重症肌无力、亚急性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病的思路及代表方剂。第九部分是病毒感染的治疗,讲述了伏邪理论应用等疾病的思路以及代表方剂。第十部分是细菌感染的治疗,讲述了慢性感染与伏邪的关系。很后一部分是肿瘤的治疗,讲述了从伏邪治疗肿瘤的方法。
吴述温病研究.伏邪(精装)吴述温病研究.伏邪(精装) 前言
《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由是伏邪温病,内外感召,伏而未发,发而化热,反复迁延,非内外一统、寒温一统,何以治之?是故风、劳、臌、膈,四大顽症,以辨证治之,医者皆云可治,然病家难免一死。故常人辨证而不佳者甚多,阴虚肺痨而养阴归天者古今依然。伏邪温病,由何而伏,因何而发?伏于何地,发于何处?寒邪何以化热,失精何以病温?治之缓解,未尝不是邪气潜伏;症状加重,或有伏邪外透之时。余乃立温、补、托、清四法,寒温并用,攻补皆施,标本异治,退。仓促之间,虽语焉不详。然示人以法,贤者自可见病知源。
余不敏,复惰于世。是年弟子劝言,救苍生疾厄,于光明境地.无异菩萨。余乃惶惶然赘述,复得众弟子整理成书,万一有益于世,不负众望。
吴雄志
吴述温病研究.伏邪(精装) 目录
节伏邪学说
第二节伏邪的发病与
第三节伏邪的病理模型
第四节伏邪的病理过程
第二章伏邪病机
节感受外邪
第二节正邪相争
第三节邪伏三阴
第四节结巢成劳
第五节伏邪枢机
第六节免疫与伏邪
第三章伏邪诊断
节伏气脉法与典型症状
第二节伏邪的舌诊
附门诊实录:一例淋巴癌患者的舌诊讲解
第三节寒热错杂与伏邪
第四章伏邪治法与方药
节伏邪治则
第二节伏邪治法
第三节伏邪用药
第四节伏邪用方
第五节伏邪验方
第五章自身免疫病
节自身免疫病概论
第二节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害
第三节自身免疫病的发病规律与
第四节伏燥概论
第五节伏风概论与方解
第六节强直性脊柱炎
第七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八节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九节性口疮
第十节白塞氏病
第十一节重症肌无力
第十二节 亚急性甲状腺炎
第六章病毒感染
节伏寒概论
第二节EB病毒感染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四节肝病概论
第五节病毒性肝炎
第六节病毒感染治案两则
第七章细菌感染
节细菌感染概论
第二节慢性盆腔炎
第三节慢性尿路感染
第四节丹毒
第五节肺痨
第六节智齿冠周炎
第八章…
节 概论
第二节鼻咽癌
第三节 肺癌
第四节 胃癌
第五节淋巴系统
第六节胸腺瘤
第七节 其他治案
第九章其他疾病
节痤疮
第二节胃-食管反流病
第三节多囊卵巢综合征
附录图版
书稿整理说明
吴述温病研究.伏邪(精装) 节选
节伏邪学说
伏邪是我们疾病的一个有的学术领域。关于伏邪的表述早见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说上一个季节感受寒邪,下一个季节发病。伏气的概念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脉法》中提出的。到了明清时期,伏邪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成为温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伏邪远远要比温病的范围广泛。我们对伏邪理论做出了更多的发挥。形成了一套的学术体系,临床用来重大疑难疾病,如慢性细菌感染、慢性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恶性等。其中多数都是西不好的病,而应用伏邪理论指导,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伏邪的致病特征
人的疾病可分为两大类: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中医将外感分为两大学科,一个是伤寒,一个是温病。温病又可以分为新感和伏邪,新感主要是机体感受外邪,感而即发,常常表现为急性传染性疾病;伏邪往往感而不发或反作。感而不发,是指机体在感受了邪气之后,邪气潜伏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发作。反作.是指疾病呈现从邪气潜伏到疾病发作、活跃,再到疾病缓解、邪气潜伏的反作的过程。感而不发和反作是伏邪的两个基本特点。感而即发往往是急性病,而反作往往是慢性病。
伏邪为何感而不发和反作呢?常见原因有三个:一是正邪不争。机体发生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正气抗邪,正邪相争。我们在少阳病讲了“正邪分争,往来寒热”,正气抗邪表现出症状。疾病是机体对致病原因的应答,应答引发症状,表现为疾病发作;而机体对疾病无应答.正邪不争。则邪气潜伏。二是少阴虚寒,感而不发,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三是厥阴久病人络。邪气潜伏,反作。厥阴人络就是有瘀血,那为什么会导致病邪潜伏呢?炎症的一个结局就是纤维化和瘢痕,纤维化和瘢痕的组织缺少血液的供应.免疫细胞、抗生素无法到达病位,而邪气正好潜伏在有纤维化和瘢痕的组织里面.我们叫作厥阴久病人络。
伏邪温病有其病规律和表现特征。伏邪与新感不仅发作规律不同,传变规律也不同。新感是从卫分到气分、到营分、到血分.而伏邪是自内而外,由血分、营分到气分、卫分。此外,伏邪还具有六气皆可伏邪、伏邪易从火化、伏邪转出少阳等典型特征。
(一)六气皆可伏邪
伏括伏寒、伏火、伏风、伏燥、伏饮。为什么没有伏热呢?火分为火、热两端,我们讲的伏括了伏热。为什么没有伏湿呢?伏饮是伏湿的典型表现。我们讲了伏饮就没有再讲伏湿。六气皆可伏邪.风、寒、火、热、燥、湿都可以潜伏,其中温热之邪和寒邪为常见。
(二)伏邪易从火化
伏邪易从火化,伏邪后都要化热,就是刘河间讲的“六气皆从火化”。《内经》讲:“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比如五苓散伏饮。伏饮化热要用桂苓甘露饮;再如厚朴麻黄汤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用干姜、细辛、五味子的同时又用石膏;小青龙汤证也是类似的思路,心下有留饮(伏饮),一个阳虚痰饮的病人,患了感
吴述温病研究.伏邪(精装) 作者简介
作者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科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康复部副部。199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8年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对中药抗肿瘤复发与转移、中药逆转肿瘤耐药与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有一定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先后著有《中医脾胃病学》《肿瘤中医治疗及医案精选》《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