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明清之际“西陵十子”诗学研究

明清之际“西陵十子”诗学研究

作者:蓝青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0-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9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0.6(7.2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明清之际“西陵十子”诗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2670519
  • 条形码:9787542670519 ; 978-7-5426-705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明清之际“西陵十子”诗学研究 内容简介

“西陵十子”是清初杭州地区有名的文学群体,他们在诗、词、文、音韵学、哲学等诸多方面皆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清初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共同推动了明末清初宗唐复古之风的盛行。本书以“西陵十子”及其诗学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梳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西陵十子”的形成过程及地域文化、时代政治、周边文学风气等背景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明清之际“西陵十子”诗学研究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章 明清之际的“西陵十子”
**节 “西陵十子”文学群体的形成
一、“西陵十子”成员及其交谊
二、明季西陵文社
三、南楼唱和
四、《西陵十子诗选》与“西陵十子”的确立
第二节 “西陵十子”与杭州地域文化
一、隐逸之风
二、旖旎之情
第三节 “西陵十子”与明清易代
一、消极逃隐:“西陵十子”对清廷的排斥
二、从排斥到接纳:“西陵十子”对清廷的认可
第四节 “西陵十子”与云间派
一、“西陵十子”与云间派的交游
二、“西陵十子”与云间派文学理论之“合”
三、“西陵十子”与云间派文学理论之“离”

第二章 “西陵十子”成员家世生平著述考
**节 毛先舒家世生平著述考
一、毛先舒家世生平考
二、毛先舒著述考
第二节 陆圻、柴绍炳、张丹家世生平著述考
一、陆圻家世生平著述考
二、柴绍炳家世生平著述考
三、张丹家世生平著述考
第三节 丁澎、沈谦等其他成员家世生平著述考
一、丁澎家世生平著述考
二、沈谦家世生平著述考
三、孙治、吴百朋、陈廷会、虞黄昊家世生平著述考

第三章 “西陵十子”诗学思想研究
**节 “西陵十子”对前后七子复古诗学的继承与修正
一、情志为本
二、温柔敦厚
三、法度与新变
第二节 “西陵十子”对明前诗歌的批评:以《诗辩坻》为核心
一、尚和婉,忌讦露:评汉魏诗
二、“未乖古调”,“大启唐音”:评六朝诗
三、推崇初盛.兼及晚唐:评唐诗
四、“宋人之诗伧,元人之诗巷”:评宋元诗
第三节 毛先舒对明代诗学的反思与调和
一、毛先舒对明代诗学的反思
二、毛先舒诗学的调和思维
三、毛先舒诗学的审美理想

第四章 “西陵十子”诗歌个案研究
**节 拟古与求变:论毛先舒的诗歌创作
一、宗法汉唐,沉郁悲凉
二、取法晚唐,绮艳秾丽
三、拟古与求变
……
第五章 “西陵十子”对杭州文坛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明清之际“西陵十子”诗学研究 节选

  《明清之际“西陵十子”诗学研究》:  毛先舒的《诗辩坻》是清初重要的论诗专著,是书始作于顺治二年(1645),成于顺治九年(1652),这期间正是“西陵十子”频繁相聚赋诗时期,且卷首有陆圻序,书中不时引用诸子之言,故该书在一定程度上亦可代表“十子”的观点。《诗辩坻》卷一至卷三按朝代先后对先秦至明代诗歌进行了多层次的批评,其中多有精警之处。本节以《诗辩坻》为中心,结合陆圻、柴绍炳、丁澎等人的诗论篇章,对“西陵十子”于历代诗歌的具体批评进行深入分析,这些评语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西陵十子”的诗学旨趣,对于评价古代诗人及各时段诗风亦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中国传统诗学观念中,《诗经》乃后世文学之源头,具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清初,随着思想领域尊经复古呼声的高涨,文学领域亦号召回归儒家诗学传统。“西陵十子”在学术思想上主张返经汲古,在文学上提倡追本溯源,以《诗经》为极则。例如毛先舒将《诗经》视为诗歌史之源头,认为后世诗学流派均自《诗经》发展演化而来:“诗学流派,各有颛家,要其鼻祖,归源风、雅。风、雅所衍,流别已伙,举其巨族,厥有三支:一日诗,二日骚辞,三日乐府。”①毛先舒将《诗经》视为衡量后世诗歌的标准与依据,后代诗歌随着时代逐渐发展衍变,离源头越远,其艺术风格越“卑”。这种“格以代降”的文学史观在明代比较普遍,如胡应麟称:“《三百篇》降而《骚》,《骚》降而汉,汉降而魏,魏降而六朝,六朝降而三唐,诗之格以代降也。”认为整个诗歌史就是古风古意逐渐丧失的过程。这种观点在“西陵十子”中亦颇具代表性,如柴绍炳称:“诗之为道,体故趋而下,学故趋而上。故始于断竹、续竹,广于《击壤》《康衢》,盛于三颂、二雅、十五国风以及河梁、十九首、建安诸子观止矣。至魏晋江左不无渐凋质朴,陈隋而下乃益滥焉。然其所为乐府、五言如潘陆、颜谢、江鲍、徐庾,虽缘情绮靡,镂刻之中,犹存古意。唐人沿溯陈隋,时代未远,故能茹其菁英,出之浏亮。”③按照“格由代降”的观点,汉魏、六朝均较唐更多地继承了古风,唐诗便不再享有*高地位。柴绍炳驳斥明人谨守唐诗藩篱,他认为“酝酿六代,始有三唐。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耳。若后世诗流,徒就唐人寻索,宜乎规模愈隘。究之学唐之失,不可同年语矣”④。“西陵十子”虽延续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想,但显然不满于“谈者辄言唐诗”⑤的狭隘观点,而是将唐诗与前代诗歌传统相融合,扩大了诗学视阈。“西陵十子”在评价历代诗歌时,还能够做到以创作实际而不以时代先后论体格高下,如柴绍炳论唐诗:“其中有初而渐近于盛者,如张说《幽州新岁》、贾曾《春日应令》之类是也;有盛而渐人于中者,如王维《酌酒》、高适《重阳》之类是也;有中而可几于盛者。  ……

明清之际“西陵十子”诗学研究 作者简介

蓝青,女,1988年2月生,山东济南人。2017年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文学研究。在《北京社会科学》《戏剧》《民族文学研究》《红楼梦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